“她”镜头下有啥不一样“女导演的影像诗”系列主题展开展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拍摄了历史上第一部由中国人拍摄的影片《定军山》,掀开了中国电影史的大幕,自此中国电影史上有了第一位男导演。那你知道中国的第一位女导演是谁吗?

谢采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位女导演。为了让大家更了解女性导演为电影事业作出的贡献,今年3月,广州图书馆纪录片中心特别举行了“女导演的影像诗”主题展映活动,分别用不同单元聚焦了国内外女导演的优秀纪录片作品和华语女导演的影像魅力,也用浓墨重彩的篇幅记录了近代史上一路走来的那些优秀而特别的中国女导演。

谢采真

“华语之歌”是如何炼成的?

继首期推出国外女导演的优秀纪录片作品展映大获成功后,3月17日至24日,该中心将在广州图书馆负一层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放映厅,带来“女导演的影像诗”系列活动的第二单元“华语之歌”主题展,连续展映7部由华人女导演执导的纪录片作品,其中5部作品为女性导演独立执导,《江南弃儿》和《昨日狂想曲》由女导演与男导演联合执导。

相比于西方,早期中国女导演的艺术生涯更加坎坷。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梁启超等男性知识分子开始主张男女平等观念,而以秋瑾为代表的女革命家兴办女学,参与革命和战争,要求破除封建婚姻制度,争取男女同等的参政权。

广图纪录片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也就是这一时期,一些中国女性开始参与电影导演的工作。早期的女导演也大多只在史书上留下“语焉不详”的一笔。而后来一些女导演尽管拍出了脍炙人口的作品,但提起她们的名字,观众往往也表示未曾听闻。

直至今日,能被大众熟知的中国女导演依然是屈指可数。年轻人记住的可能只有贾玲。

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位女导演,谢采真曾是一名演员。1925年,她自导自演了电影《孤雏悲声》。因为她的表演引发很多评论,有人说她自饰刘雪真,“倩影既现,精彩十倍,一举一动,活画出一天具烂漫之女郎,化装亦神乎其技矣。” 但大家对她的导演身份着墨甚少。

出生于美国加州的黄女娣,是首位华人女导演,也是第一位在美国成立华语电影公司的女制片人。1916年自编、自导、参演剧情长片《关武帝》,但未能公开放映发行。

人称“霞哥”的伍锦霞,是香港首位女导演,也是最早在好莱坞拍电影的女性之一。她拍摄的《铁血芳魂》被称为第一部在好莱坞拍摄的中国影片,第一部有空战场面的中国影片,第一部在欧美上映的中国影片;她导演的《民族女英雄》被视为当时背景下催生的“国防电影”的典范。

王苹,乃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1953年,她执导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第一部军教纪录片《河川进攻》,同年执导纪录片《祁建华速成识字法》。1958年,她执导了剧情片《永不消逝的电波》,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

王苹

因为生活经历和社会境遇的不同,王苹常常会以不同的视角观察世界,创作出独特的影像美学。

“女导演的影像诗”系列群像

她镜头下的思考有多不一样?

展映排期海报。

女性导演因为生活经历和社会境遇的不同,常常会以不同的视角观察世界,创作出独特的影像美学。

17日首部展映影片是《江南弃儿》,由摄影记者韩萌与丈夫杜海共同执导。20世纪80年代,许多婴儿被遗弃,其中大部分是女婴。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叫做蔡凤侠的女孩,出生没多久就被生父丢弃,后被一对善良的夫妻收养。直到25岁,母亲临终前才将真相告诉她。于是她开始了长达12年的漫长寻亲路,一路磕磕绊绊。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展,通过DNA的匹配,她找到了自己的生身父母。终于见面,她面对丢弃自己的父亲,思念她的母亲和比她年幼的弟弟,五味杂陈。

导演韩萌在中国做过长达12年的摄影记者,这部《江南弃儿》曾在洛杉矶亚太电影节和香港亚洲电影节等电影节展映,予人留下深刻印象。影片将希望与执念,怨念与体谅,喜极而泣与怅然若失,等许多常人所难触达的复杂情感混杂在一起,给予人不少思考。

第二部叫《昨日狂想曲》,获第十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长片奖,由贾恺和黎小锋共同执导,其中贾恺也是一位女性纪录片人。她把镜头对准了雷锋的同期战友刘光建,记录了一位普通人决心放弃公务员工作、离开妻儿,漫游中国发扬雷锋精神的故事。一路上他为人免费擦鞋,住在破旧的汽车里,生活接近乞讨。但“为人民服务”作为现实生活中唯一的自豪支撑着他物质条件匮乏的人生过出了不一样生活样板。

然后是陈苗执导的《上海的女儿》。这是一部传记电影,记录了周采芹传奇的一生,揭露了这位独特的女性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从成为首位轰动西方的华裔邦女郎,到蜚声好莱坞的华裔演员,她历经繁华,也尝尽苦涩。周采芹刻入骨髓里的坚毅与傲气,使得耄耋之年的她,仍在表演艺术上坦荡无畏地续写传奇……

接着是顾雪的《家庭会议》。五姨住进了ICU,儿子师恒博召集全部的亲戚举行了一场家庭会议。这部影片的英文名不叫HOME MEETING,而叫THE CHOICE,映射了这场家庭会议其实关乎的是一场选择:如果继续住在ICU,最好的结果也许是成为植物人,但这也意味着巨额的开销;如果回家,等待五姨的也许是死亡,也许是奇迹……在这场家庭会议上,每个人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影片一镜到底,摄像机如观察者一般,在小小的空间里,从左摇到右,再从右摇到左,情绪随着讨论的升级逐步递进。2020年,这部纪录片入围第42届法国真实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获得英国伦敦Open City纪录片电影节新锐电影人奖。作为内蒙古青年电影周及世界游牧影展联合发起人,顾雪因热衷于发现和拓展家庭影像边界,探索个人影像书写记录,于2022年,创立家庭影像FamilyLens。

中篇故事集《俺爹俺娘》把镜头对准了一对中国普通农民的生活状态和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变迁。此为浙江卫视纪录片导演韩蕾的代表作。望着日渐衰老的爹娘,和影片重的主人公摄影师焦波一样,韩蕾一样想用相机把父母“留住”,所以借助焦波的镜头,留下了自己的牵挂和思考。

《梦想之家》则记录了距离“宇宙的尽头”铁岭市不到 200 公里一户特殊家庭的故事,一个家,有126 个孩子。126个孩子都称同一个男人为“老爸”。他们的爸爸叫柏剑,是鞍山市的一名普通中学老师。25年来,这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学老师没有依靠任何外界力量,仅凭自己一家人的几份工资,独自抚养着这群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片如其名,梦想之家的梦想到底是什么?导演张晗用跑步这项简单的运动来承载。仅仅通过跑步,这里走出了20多名大学生、10名国际健将和50多名国家一级运动员。故事简单,但意蕴深长,这部片子曾获得2023年WE纪录最受观众喜爱奖。

《生于意志与硝烟》则讲的是巴以地区的故事。大约上百万的巴勒斯坦人被抓进过以色列的监狱服刑,他们中的一些人更是面临20年或更长时间的终身监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母亲不得不选择通过“走私精子”的方式生育:犯人将精子从监狱中以特殊的方式交到妻子手中,妻子通过人工授精手术繁衍后代。“当你被判了终身监禁,突然有一个孩子出现,他们用意志反抗了战争,就像一场越狱。”一位父亲如是说。

女性导演善讲女性的故事。这部作品的导演郭依菲就把视角聚焦于女性身上,身为妻子的女人同是身为母亲的妈妈,她们如何教会孩子与父亲相处,又是如何教会他们对抗命运。郭依菲说,她所希望探讨的,是一个关于人类为了延续生命、依靠自己的意志而突破困境的故事,这个故事无关宗教,无关国度,无关种族,而仅仅与人性、与人类命运有关。

为了做好相关工作,郭依菲还在研究生期间,她去往阿富汗和巴勒斯坦,接连创作了《伤口是阳光照进内心的地方》和《生于意志与硝烟》两部纪录片,聚焦战争中渴望和平的人物故事。

“这些片子都有质有量,拿了很多奖。”纪录片爱好者许毛毛如是说,大批优秀的女性导演在中国电影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们透过自身视角,创作了大量关注女性所思所忧,表述女性内心世界的作品,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银幕上的女性形象,也扩充了视角的丰富性,拓宽了题材的维度,作用力不容小觑。同时,很多女性视角会更关注女性发展,还使得银幕上女性形象的演变,与银幕下女性影人的发展,相互呼应,成为一项很有意思的课题。

THE END
0.中国发展速度远超印度:涉5亿人运动奠定崛起基础全民扫盲次年4月23日,政务院(即后来的国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给祁建华发了奖状。三天后,《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普遍推广速成识字法》,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利用速成识字法推进扫盲运动。此后,八一电影制片厂还将祁建华的速成识字法拍成教学影片供各地学习参考。 1952年5月15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各地开展“速成识字法”的教学实验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32:>/2;33:8iqe/ojen|ts>:4=5350yivvq
1.知识是最好的武器——《理想照耀中国》之《秀才遇到兵》知识是建设新中国最好的武器。祁建华用速成识字法帮助老苗等人脱盲,在他的教导下,老苗已经识字三千多,可以自如地书写申请书。 《秀才遇到兵》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让我们一窥当年扫盲识字班在全国轰轰烈烈推行的精彩片段。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知识都是我们手中抵抗平庸的最好武器。jvzquC41yy}/fxzdcp4dqv4itq{q1}trke534@<722<51
2.学语文是个慢功语文学习1989年08期学语文是个慢功,常用汉字, 我以为学语文是个慢功。就拿基本功之一,识(汉)字来说吧,建国40年来的速成教学法不少,包括大力推广过的"祁建华速成识字法"都不再jvzquC41ycv/ewpk0pku1znmcp3ZYa]3;:?1:9550jznn
3.叶圣陶主持编写《新华字典》叶圣陶新浪财经迩来学文化之风甚盛,农民经土改之后,要求认字,祁建华速成识字法推行,工厂与部队纷纷传习。识字之后,自需看书,看书乃要求字典。部队中尤为急切,东北军中谓但能指出某种小字典较为切用,彼处即需二十万册。出版管理局遂谋挑选较好者二三种,作内部之介绍,俾出版行政管理机关、业余教育机关、发行业机构知之,以便掌握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4/:5/3;5eql2ko|xrgƒ48893;>3ujvsm
4.童心向党党史童谣学起来(40)当代仓颉祁建华 王艳萍 识字专家祁建华, 发明速成识字法。 “拼音新案”被推广, 人人都要学文化。 群众摘掉文盲帽, 当代仓颉大家夸。 祁建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化大练兵中,他发明的《祁建华速成识字法》使全国5000多万人摘掉了文盲帽子。刘少奇称他为"当代仓颉jvzquC41yy}/jwyx0v|0fj}kcpmlwyqrf1gsvrhng1703=5339936=86;;722=5
5.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精选5篇)从一个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的角度,他对当时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和黑山北关学校的集中识字教学经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便深入到黑山北关作细致的实地考察,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展开教学实验。在《人民教育》1962年第8期上发表的《小学低年级语文科应该认真教学识字》一文中,他比较全面地提出了关于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95;20qyon
6.教育强国心得体会(通用13篇)这次文化大练兵,祁建华准备下功夫教战友识字。他以汉语注音符号为“拐棍”,制定了一套速成识字方案。起初,他向战友们说每天要教40个字,大家觉得太多了,可用了祁建华的识字法后,都进步明显。一个文盲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学会1000多个常用汉字,并且能读报。这个识字教学方案被称为“祁建华速成识字法”。 12月,总政治部通告全军广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zfvn0497332922A8635e55>5:854ivvq
7.速成识字法五十年代的扫盲运动卫视祁建华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造了《速成识字法》。1951年,西南军区在1.26万名干部、战士中试行《速成识字法》,一般只要15天时间,能识字1500个以上,能读部队小学课本3册,能写短稿。某野战军采用这一方法,于1952年3月底彻底扫除了文盲。 1951年11月29日,重庆《新华日报》介绍了祁建华的《速成识字法》。1952年1月11jvzq<84rjv|/kojpi0ipo8utqixbo8yh|i5329>241634
8.这位曾在重庆工作的“扫盲大师”有何故事?井柏然新剧《秀才遇到兵他发明的《速成识字法》曾帮助新中国初期5000多万人摘掉了文盲帽子,他也因此被西南军区记特等功一次,并被评为“模范文化教员”;郭沫若曾亲自为他颁奖,并号召全国文化工作者向他学习;他被国家领导人称为“名副其实的识字专家”、“当代仓颉”。他就是有着“扫盲大师”之称的祁建华。祁建华与重庆也缘分匪浅,在渝jvzquC41ycv/ezhd0eun1|mcpipwhsgyu5Og€xFgvgjnHhncuyJfF;(pg}tKmB5:;=67?
9.《理想照耀中国》之《秀才遇到兵》播出今日要闻在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化大练兵中,他发明的《速成识字法》使全国5000多万人摘掉了文盲帽子。25日晚播出的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之《秀才遇到兵》,讲述了祁建华(井柏然饰)帮助排长苗石(李乃文饰)脱盲的故事。 1952年春,在军中担任文化教员的祁建华被叫到师部,师长将排长苗石塞给他,让他帮助排长脱盲。已经jvzquC41jpxc0te0eun0ls1ctzjeuj142822>4424717;;332;64=;280nuou
10.介绍祁建华“速成识字法”【摘要】:<正> 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对於扫除文盲、发展工农兵群众文化教育有极大的贡献,这是我国文教事业中一种极有价值的、富於革命性的创造。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批准了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政治部关于嘉奖某军文化教员 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_XZa6;7466295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