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敏感期训练理论:最新研究进展与现存争议聚焦

苏联学者将敏感期称为Sensitive Period或Critical Period,欧美学者将敏感期称为“加速适应窗口”、“机会之窗”、“黄金时期”或“成熟阈值”。还有观点认为,“敏感期”并不只是一个阶段,而是连续的几个时间段或时间点,即体能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显示出不同的发展速度,既有阶段性的迅速增长,又会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缓慢增长趋势。大多数关于敏感期的研究认为青少年进行训练的效应随着青少年成熟度增长而有所增强。

国内学者对体能训练敏感期的表述有很多,包括“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身体素质增长敏感期”“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等。王瑞元等在《运动生理学》中将“敏感期”定义为:“在不同的年龄段,各项素质增长的速度不同,把身体素质增长快的年龄阶段称为增长墩感期。”田麦久主编的《运动训练学》将“敏感期”定义为:“身体素质的增长与生理机能水平的提高基本一致,都存在快速增长的时期,即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期”。青少年在敏感期训练会出现适应加速的现象,运动素质不同的青少年最佳敏感期有所不同。

敏感期的基本内涵

基于触发假说,体育运动专家对敏感期做出一定解读并推进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对触发假说典型的应用是2004年巴伊(Bayi)和汉密尔顿(Hamiton)提出的“长期运动发展模型”(Long-Term AthleteDevelopment Model,LTAD)。该模型以青少年自然成长和成熟为重要依托,认为运动技能、速度、力量和有氧耐力等体能素质都存在相对应的“机会之窗”(即窗口期),在窗口期进行适当的训练,可以加速发展青少年多项体能素质。该模型基于实验性观察得出,采用PHV作为参考点来设计敏感期各项运动能力的最佳训练方案,被很多运动队和培训机构采纳。

巴伊认为,青春期前的敏感期是基于实际年龄来确定的,而青春期或之后则是基于青少年的成熟度来确定的,如青少年突增期或PHV出现之时,以及月经初潮之时。根据巴伊模型可知,速度、技能和柔韧性的可训练性是基于实际年龄来确定的,力量和耐力的可训练性是基于个体发育成熟度来确定的。

巴伊明确提出不同运动能力的敏感期。男孩第一个速度敏感期是在7~9岁,第二个速度敏感期是在13~16岁。女孩第一个速度敏感期则是在5~8岁,第二个速度敏感期出现在11~14岁。女孩的力量敏感期是在月经初潮时,而男孩的力量敏感期在PHV之后的12~18个月出现。男孩和女孩的耐力敏感期从青少年突增期开始。男孩和女孩的柔韧性敏感期都出现在6~10岁。虽然在青春期进行柔韧性训练仍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由于骨骼的快速生长会对肌肉、韧带和肌腱产生应力影响,在进行柔韧性训练时应重视训练的安全性。整个童年时期都是掌握基本动作技能训练的敏感期,其中男孩9~12岁、女孩8~11岁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柔韧性训练。

儿童青少年体能训练敏感期(12个窗口期)

敏感期训练理论存在的问题

(1)缺少循证证据的支持。

循证体能训练(Evidence-Bas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Training,EBSCT)是基于当前同行评议的研究及复合型训练团队专业判断而获得的证据,兼顾运动员的价值观、训练环境和硬件条件,来训练运动员的系统方法。循证体能训练在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教练员的执教经验基础上,兼顾训练的硬件条件和团队价值观,同时筛选适宜的、有指导力的权威证据来指导训练计划过程控制中的“复杂决策”,包括对制订训练计划涉及的多重要素进行长期的动态调控。

其涉及的要素包括:训练方式、训练负荷强度、训练组数、每组训练次数、间歇时间,以及不同训练内容之间的冲突和整合、过度疲劳的监控等。与循证体能训练相对应的是经验性训练和教条式训练,这两种都很难满足科学化的真正需要。敏感期训练理论主要是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和个别经验得出的结论,缺少循证证据支持,对不同年龄青少年不同运动能力的可训练性、训练后的短期和长期生理适应、训练负荷的调控、针对不同发育度及具备不同动作技能的青少年怎样制订精准训练计划等缺少系统、全面、准确的科学原理支撑。敏感期训练理论对于青少年练什么、怎么练,为什么练,怎样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怎样把控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怎样测评训练效果等缺少系统的科学理论指引,进而导致出现诸多认识谬误,包括但不限于:青少年(青春期前)不适宜进行力量训练、青少年(青春期前)不能进行耐力训练、青春期前不适宜进行杠铃训练、青少年进行力量训练容易受伤等。这严重影响了青少年体能训练科学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基于大量循证证据,儿童青少年(青春期前)适宜进行力量训练、青少年(青春期前)可以进行有氧耐力训练。

(2)忽视体能训练的系统性。敏感期训练理论忽视体能训练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特定时段的训练构成要素缺少系统性。

以6~11岁为例,基于敏感期训练理论,在该年龄段应进行动作速度、反应速度及运动技术训练,但并没有明确提出还应训练哪些运动能力。实际上,青春期前的青少年可以进行力量训练,并且力量训练的效应与成年人相近。力量构成动作速度、反应速度等无氧能力的基础。青春期前的青少年适宜进行运动技术训练,而力量训练对于这个阶段青少年运动技术学习的贡献率达到50%,力量训练缺失会导致儿童青少年神经肌肉控制、肌肉肌腱、动作模式、肢体间的协调、肌力平衡、肌肉张力、肌肉离心-向心收缩等方面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完成运动技术所需要的身体控制力。

第二,整个青少年时期,特定运动能力的训练缺少系统性。

以力量训练为例,如果在青春期的突增期可以进行力量训练,青春期之前能否进行力量训练?如果在青春期之前可以进行训练,怎样系统制订贯穿整个青少年的力量训练计划等,敏感期训练理论未给出明确的指导。青春期前的儿童青少年能否进行杠铃训练、怎样进行杠铃训练?敏感期训练理论也没有提出明确的建议。

第三,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方法与手段成人化。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习惯性地将成人化的训练动作应用于青少年,忽视了基于青少年的发育进展、动作技能和运动能力基础及基于精细化的体能测试与评价,来选择训练的起始动作和调控进阶动作。青少年不是微缩版的成年人,应在动作评估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训练动作,系统地建立提升特定运动能力的动作库。

首先,基于循证实践,明确不同阶段训练的运动能力;其次,基于全面测评,明确不同运动能力训练的起始动作和进退阶动作。再次,从动作模式的角度来优化不同运动能力的整合效应,如果一节训练课中包含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和抗阻训练,若要进行下肢“蹲”抗阻训练,应在抗阻训练之前设计“蹲”的动作,从双腿蹲、保加利亚蹲到单腿蹲,从低冲击力到高冲击力、从低动作难度到高动作难度来规划训练动作。最后,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测评及训练负荷管理方面缺乏明确指南。

“没有测评,就没有训练”,强调了科学化的体能测试对于制订精准体能训练计划的重要性。而青少年体能训练系统尚未建立,也就是不同阶段练什么尚未形成共识,这导致儿童青少年测试什么、怎么测等方面不明确,影响实践层面测试标准的制定、测试方法的选择和测试工具的筛选等,对儿童青少年体能训练的系统化、精细化和科学化产生消极影响。

(3)忽视不同运动素质间的交互影响。

一般认为体能包括3个层面——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三者之间产生交互影响。身体机能是运动素质的重要支撑,运动素质反映身体机能,运动素质训练塑造身体形态,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运动素质。

运动素质训练构成要素包括力量训练、灵敏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等,此后又将核心区训练、功能性训练等纳人体能训练,使得运动素质的构成要素增多,不同要素之间呈现出层次的模糊性、动态变化性及相互影响的复杂性等。

(4)忽视身体机能发展的非线性。

儿童青少年不能直接套用成年人的训练动作,因为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机能、运动能力、心理适应等方面与成年人有很大的差异,呈现出非线性特征。二者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机能还在快速发育之中,与成年人相差甚远。

第二,儿童青少年在肌肉的结构、功能和激活模式,骨骼的刚度,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等方面与成年人也有明显的差距。

第三,儿童青少年的有氧能力相对较强,与成年人相比,能够更快从高强度训练中恢复。

第四,儿童青少年神经肌肉控制力,以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力量、爆发力、离心-向心工作能力、运动技能,与成年人差距明显。非线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儿童青少年的神经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等发育呈现出非线性特征。

第二,儿童青少年的力量、爆发力、速度、灵敏等运动能力的发展呈现非线性特征。

第三,儿童青少年的动作控制能力的发展也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动作控制能力包括动作轨迹、速度特征、发力率、动作节奏、准确性、持续性及运动经济性等。

(5)割裂幼儿、儿童及青少年阶段的训练。

自出生以来,幼儿就开始系统的动作进化,儿童青少年先后发展反射性动作、粗大动作技能(稳定性动作、移动动作、操控性动作)、基本动作技能、专项动作技能。随着年龄增长,儿童青少年进行的体育活动越来越多样化,完成动作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伴随着神经系统、肌肉系统、骨骼系统等机能系统发育的加快,能够完成的动作技能组合也越来越多,特定动作功率输出越来越大,身体对抗阻力的能力及承受冲击力的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儿童青少年能够完成的运动技能越来越多样化。幼儿、儿童及青少年训练割裂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动作技能与运动能力训练割裂。儿童青少年早期的动作技能与体能训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训练系统,两者看似有所不同,实则都是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动作技能是进行系统体能训练的基础,系统的体能训练则能优化动作技能。基本动作技能是儿童青少年高效、精细及在相对复杂的条件下完成粗大动作的能力,是完成多种运动技能的基础,为儿童青少年进行更高水平的体育活动奠定基础。在有针对性地制订训练计划的情况下,儿童青少年的粗大动作技能、基本动作技能都具有一定的可训练性。其中训练的关键在于抓住动作控制的本质——神经肌肉功能,通过构建整合性的神经肌肉训练系统,包括与多样化的动作技能相关的运动,以及抗阻训练、协调性训练、速度和灵敏性训练,有效地提升儿童青少年动作技能。

第二,儿童青少年不同阶段之间的割裂。具体表现为幼儿、儿童到青少年先后经历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导致不同阶段的体育运动之间缺少衔接,影响了训练的连续性。其中,由于动作技能和运动能力测评的欠缺、不同年龄青少年发育进展的差异等,儿童青少年在跨度较长的时期内的训练碎片化影响了训练的系统化。综上,基于动作技能的发展,儿童青少年体能训练构成一个有机的训练系统,儿童阶段的动作技能发展影响了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控制,进而对以动作技能为基础的抗阻训练、快速伸缩复合训练、速度训练、核心区训练等造成影响。

(6)割裂体能训练和运动技能训练。

体能和技能作为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两者相互影响,产生交互影响效应。运动训练的重点是强化体能、技术及其他竞技能力要素的整合,不断优化多重竞技能力要素之间的整体效应。在实践层面出现“体能训练技术化,技术训练战术化,战术训练体能化”的说法。由于敏感期训练理论未能深入认识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在实践应用层面缺少明确的实现路径,一定程度上造成体能和技能之间的割裂,这也影响到儿童青少年的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

运动技能是特定运动项目中所体现出来的个性化的动作控制能力,特定的运动技能包括动作轨迹、动作幅度、动作速度、动作节奏、发力率变化等。绝大多数运动技能的发挥建立在多关节、多肌肉协同参与及动力链高效传递基础上,涉及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核心区和肩关节复合体,体现为身体重心控制、运动方位变化、单双腿的交替和协同运动等。

以篮球的跳投为例,跳投中球员要在复杂对抗环境下完成身体对抗、多方向移动或灵敏性动作,最后在起跳基础上(离心-向心)进行投篮,投篮动作体现为多关节和多肌群的协同运动,其中神经控制是核心,综合体现为精细化的力量释放和精准的方向控制。动作技能的学习和发挥依赖于全面的运动能力。儿童青少年进行运动技能训练时往往忽视了体能训练,导致运动能力薄弱,特别是力量薄弱而影响身体移动、关节功能、肌肉内外部协调等,直接影响运动技能的学习和发挥。

THE END
0.给6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孩子4 岁开始学轮滑,也要注意时间和强度。训练原则基本上是“多次少时”。年纪越小的时间强度也越低。 NO.3游泳,建议起始年龄:5 周岁 这里指的是正式学游泳的最佳年龄。因为5岁的孩子心肺功能发育得相对完善,体能上也能够满足游泳的需求量,这时候再开始学游泳是比较合适的。再有一点,学游泳需jvzquC41yy}/onnrkct/ew45irrcs=6
1.024童年期612岁体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体能发展:体育课非常重要,男孩女孩有不同的运动侧重。 健康情况:上一年龄段感冒很多,6-12岁的死亡情况、流感少了,自身抵抗力增加了,慢性疾病如过敏性的东西较多哮喘,工作环境太干净了。 2.34认知能力的发展 接受正规焦虑了,到了具体运算的逻辑运算了,克服了前运算阶段的问题。解决了守恒问题,自我中心也去了吗,能jvzquC41yy}/lrfpuj{/exr1r1
2.这项“飞檐走壁”运动升温!很多小学生在练,有场馆称排课要等三个月|6月7日,中新经纬以消费者的身份走访位于北京大兴区的体适能培训机构赫石少儿体能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跑酷相对于体能而言,属于高级训练,跑酷学员占该校区学员的十分之一左右。据了解,一节跑酷课费用优惠价为485元,平均来看小孩需要上20多节课能达到较为明显的训练效果。 jvzquC41hktbplj0uktb0lto0et0u}tem1}cu}tem1814>228/861mte/ktgeqpem:69:@>70unuou
3.青少年训练理论与方法?中国人体能差; ?体能训练见效快; ?体能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 ?“敏感期”的误导; ?技战术第一; ?巴萨十五岁之前不进行专 门体能训练; ?一些国外足球专家质疑中 国教练员在体能训练上浪费 了大量时间; 8、忽视基本功训练 ?表现: ?球类项目技术动作不规范、要求不严格、不细致; 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41733=4331<:7B8976e22?5434:237xjvor
4.612岁感统训练的关键提升期: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复杂的运动项目在这一阶段,孩子已经能够参与更多复杂的运动项目。跑步、游泳、跳跃等全身运动能够提高孩子的体能和协调性,而篮球、足球等团体运动则能够帮助孩子提高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提升空间感知和身体控制力。 专注力训练针对6-12岁孩子的专注力训练,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拼图、记忆训练等活动帮助孩子增强专注力和jvzquC41yy}/lrfpuj{/exr1r1>79?84:76c59
5.徐梦桃为啥能夺北京冬奥会冠军?看完这篇她写的论文,你就全明白了摘要:要先有动作基础,知道水在哪里、地在哪里你才能到雪上翻,我当时是直接在雪上翻的。 在14日结束的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中,中国选手徐梦桃夺得金牌。赛后第一时间,《体育与科学》微信公众号发布刊物2021年第6期刊发的徐梦桃与程志理的对话录,讨论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训练与比赛的诸多细节。 jvzquC41yy}/loickn/exr1pg}t1mjvckr@kmB67467:
6.小学生田径训练计划6篇(全文)5、负重摆臂练习30—60个一组3组 小学生力量训练应作为辅助训练一周一至两次不宜过多,训练组数和强度可根据运动员状态、教练总体训练安排、是否比赛期等视情况而定。 训练周安排周一:速度训练 周二:大强度耐力训练 周三:以技术动作为主的调整练习周四:耐力训练 周五:力量训练 备注: 1、速度训练与力量训练可在耐力训练中穿插练习。具体周安排可根 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q|pt?u0jvsm
7.体能训练动作||100儿童青少年体适能训练动作gif动图(含:动作6、俯卧高抬腿 7、双人对立高抬腿 8、两点左右横移 9、马步前后走 10、手足行走 11、搭档深蹲 12、小步跑 13、双脚前后跳 14、双脚左右跳 15、原地碎步跑 16、原地军步走 17、垫步直腿跳 18、振臂跳 19.屈伸手腕 20、三角肌前束主动拉伸 21、站姿胸椎旋转 22、猫狗式 23、仰卧双膝紧抱 24、股四头肌行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838752Bd333>4;=6880nuou
8.儿童体适能训练馆儿童体适能少儿体适能加盟2IKIDFIT爱酷少儿体能是爱酷体育旗下少儿体适能加盟品牌,体育教育行业15年沉淀,为2-12岁儿童提供系统体能+特色体能课程,同时,面向全国开放少儿体适能馆加盟,全方位建店扶持,为创业者提供标准化&可持续门店运营解决方案。jvzquC41yy}/ktnf42690lt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