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波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对大脑有了探测手段,通过对脑电信号的探测,我们可以知道人的精神状态,反过来,通过脑电波技术,人们也可以用意念来控制智能产品。
当然,用意念来控制智能产品目前还处在实验室的阶段,如通过脑电波来控制无人机简单的飞行等,这意味未来人们通过脑电波去控制智能产品是可行的。
虽然脑电波技术在国内发展迅猛,但是目前科学家对大脑的理解程度还不到1%,因为人的大脑构造太过复杂,大脑里每个神经元都能通过几十种方式与周边的神经元进行互动,这是目前科学家所不能模拟的。
神念科技总经理冯华说:“从全球来说,现在脑电波技术发展还处在初级的阶段,但初级阶段的脑电波技术可以探测人的精神状态,它的商业价值在某一些领域已经逐渐得到体现,而且市面上也有不少成功的脑电波应用产品。”
对机器人企业而言,现在的脑电波技术应用还设有诸多的条件限制,但是未来脑电波与机器人的融合应用会非常的普遍。
图:神念科技总经理 冯华
1号机器人网记者:国内已经有企业将脑电波技术应用于无人机的操控,虽然目前效果不是很好,但至少是已经尝试在融入了。让脑电波去控制物体做出行为动作,它的运作原理是怎样的?
冯华:它的运作原理是这样,首先是探测人脑的信号,感知人脑的状态,然后再把探测出的信号通过传感器测算,就可以驱动无人机的运动,这是典型的通过脑电波的方式进行人机交互。
但是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的阶段,以现阶段脑电波的技术只能驱动无人机做简单的动作,如向前飞,或向后飞,以及控制飞行速度等。
当然,我们最终的目标是直接通过脑电波来控制无人机的飞行,只是现实离目标还是非常的遥远。但长远来看是有这种可能性。
1号机器人网记者:你们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心电解决方案;另一种是脑电解决方案。可否大概介绍一下这两种方案的操作方式?
冯华:刚刚讲的无人机是脑电解决方案的其中一种,脑电的原始信号非常的微弱,只有百万分之一伏特电压,这个数值基本上是没办法直接探测的,同时干扰信号又非常的强,比如说当你在探测脑电信号的时候,额头稍微皱一下,整个信号就可能丢失了。
所以在探测脑电信号的时候,要进行降噪处理,还要进行信号的放大化,这里会涉及到复杂的算法,这套算法我们已经注册了专利,只要别人使用就是侵犯我们的专利。
探测出信号后,我们再进行扩展算法的处理,比如专注、放松、喜好度等状态的捕捉。最后再跟其它设备进行交互,这就是脑电波操作的方式。
至于心电解决方案,我们做的更加成熟,心电传感器我们已经做到非常的小,使用也很方便,只需要搭几根线就能执行操作,基本不用靠别的外围线路。
心电的使用方式则更加广阔,正如苹果手表、小米手环等,使用方式就是将手环戴在手上,用另一只手触摸表盘即可检测标准心电图了。
1号机器人网记者:你认为未来心电方案应用会有多广?对于心电与智能硬件产品的融合发展,你们对未来健康产业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判断?
冯华:心电未来的应用方案肯定会非常广泛,基本上人身上的衣物、手饰等都可以植入心电晶片,如市面上的手表和手环,运动衣里也可以植入心电晶片,未来只要是人体可接触的事物都可以植入心电晶片。
如自行车案例,我们之前跟一家大型共享单车厂家合作过,在单车上植入心电晶片,人们在骑车的时候,可以实时检测心电数据。
我个人对未来健康产业非常看好,未来在万物互联的情况下,人所到之处周边都会是跟人健康有关的传感器,如椅子、桌子、沙发、坐垫等都会具备心电检测的功能,对人的身体进行实时检测,把检测的数据实时反馈给用户。
如酒喝多了或烟抽多了,达到一定指标,系统就会提示不能再喝酒了或不能再抽烟了。对人而言,有系统提醒或不提醒的情况,所带来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
1号机器人网记者:人的大脑非常的神奇,现在人类在大脑的探索上投入巨大,但是对大脑的理解程度不到1%,目前我们在脑电波的探索上处在什么阶段?脑电波的下一步技术发展方向会是怎样?
冯华:人类对大脑的探索,西方走在行业发展的前列,毕竟西方已经过了物质文明发展的阶段,早早进入到精神文明发展的阶段,但中国脑电波技术也在不断追赶上来。
人类对大脑的理解程度不到1%是对的,特别是现在的人工智能模拟大脑的运作连1%都不到,因为人的大脑太复杂了,每一个神经元都是在活动,而且每个神经元都是通过几十种方式与周边的神经元在进行互动,通过算法去模拟就太复杂了。
近几年来,脑电波技术发展迅猛,我个人判断目前脑电波技术在全世界都是处在初级阶段,但是随着大数据、半导体等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脑电波技术的探索已经不一样了,近期脑电波技术发展很可能会有一个质变,因为产生当前可研究的数据在增加,能利用的数据也越来越多,这意味着我们处理脑电信号的能力就越来越强,所以在我看来,脑电波虽然处在初级的发展阶段,但很快会引来一个质变的过程。
初级脑电波技术大多是用来探测人的精神状态,如发现一些异常情况可以及时诊断。脑电波下一步的技术发展就是让脑电信号与其他设备进行沟通和交互,如果从硬件技术层面上去讲,我认为脑电波技术的芯片化是发展的趋势。
1号机器人网记者:如果脑电波技术芯片化后,那它的应用会有多广?可否通过想象大概描绘一下未来的设想场景?
冯华:未来脑电波的使用方式跟现在肯定是不一样的。首先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以及电池工艺的发展,未来脑电波产品基本上不需要电池了,只需要做一个电子皮肤贴在耳朵的后面,就可以探测人的脑电信号。
所以未来探测脑电信号会变得非常的方便,而且未来脑电技术肯定会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所以应用场景会更加广阔,如控制智能硬件产品,或健康设备数据反馈中心等等,它的商业前景会有很多的想象空间。
当然,我们好几年前就在研究脑电波技术的芯片化方案,包括怎么贴在皮肤上更加自然,且让人对它毫无感觉,还可以自动供电等等,我相信脑电波技术的芯片化用不了10年的时间,差不多5年时间就可以了。
1号机器人网记者:服务机器人产业在国内发展迅猛,你认为现阶段通过脑电波技术可以让机器人做哪些事情?
冯华:我设想中的场景有两个,一个是针对老年人;另一个是针对小孩子。
第一个场景,当机器人进入到养老院服务的时候,通过脑电波技术是可以让机器人感知到老人喜不喜欢目前的服务方式,当机器人探测出老人不喜欢目前的服务方式时,工作人员就可以做出调整。
第二个场景,当机器人进入到家庭陪伴孩子学习时,通过脑电波技术是可以让机器人感知到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专注力是怎样的?以及也可以探测孩子目前的情绪状况,如果出现异常波动也可以及时告知家长。
只不过现阶段人们使用脑电波技术是需要戴上头盔,但未来脑电波产品会越做越小,可以是眼镜或电子皮肤,当脑电波技术与众多电子产品形成联动的时候,届时脑电波产品一定是人人都有的必需品,那机器人与脑电波技术结合应用就会变得更加广泛。
1号机器人网记者:现阶段脑电波技术成功的案例有哪些?
冯华:在全球范围内,目前有蛮多的应用案例,但我可以例举三个:
第一个是意念控制球;类似桌子上放一个“球”,两个人通过意念互推“球”,看谁的专注力更高,“球”就会被推向另一方。脑电波这种使用场景,一些有线电视台早在引入使用了。
第二个是脑电波头套;现代社会很多人有睡眠障碍,这个产品可以探测你的睡眠状态,如有没有睡着?睡眠的程度怎样?最关键是它探测出来后,会反馈给你。比如检测出你睡的很浅,它会发出低频波或辅助灯光来催眠,让你慢慢睡着。
第三个是脑电波发带;在国内很多人练习瑜伽,当你处在冥想状态时,这个头带可以探测你的脑电信号,还会放一些背景音乐,请你慢慢进入深度冥想的状态,每天做完后,它会给出评测,你的冥想数字是多少可以算出来。这条发带在国内销售非常成功,目前出货量将近100万条。
1号机器人网记者:最后一个问题,可否谈谈未来三年你们的发展规划?
冯华:首先是在教育层面上,我们会继续加大投入,目标是开发出能够提高学生高效学习的产品,现在不仅仅是中国,可说全世界国家都是一样,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太大了,孩子在学习上面感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其实很多学生成绩差,并不是天赋差,而是学习方法不好,学习效率差的学生学习一天,所吸收的知识,还不如学习效率高的学生学习一小时。
我们下一步会通过脑电波产品量化大数据,把真实的问题摆到学生面前,他们才能纠正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是在医疗产品的投入上,现代社会得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估计未来三至五年,抑郁症将会成为中国社会第二大疾病,如果一个家庭里的父亲得了抑郁症,那对整个家庭而言,就算是毁了。
得抑郁症的人,非常危险,想法会越来越极端,极端者会想着自杀,那是一种解脱。所以我们会加大研发投入,希望做出一款产品可以预防早期抑郁症,通过脑电波技术是可以探测人的脑电谱,如果是患有抑郁症的人,某些频段会特别的高,那通过脑电产品就可以提前预防,从而系统会提示如何改善身体状态。
最后是疲劳驾驶领域,特别是商务运输领域,我们发现很多卡车司机天天在马路上跑,近几年来的交通故事也越来越频繁,我们经过几年的时间采集数据,希望通过脑电波产品来提高司机的专注力,预防卡车司机的交通事故。
比如,当设备探测到卡车司机进入到疲劳驾驶状态时,系统就会预警,播放一些背景音乐,然后把数据传到后台,控制中心就可以做出相应的对策。
在发布会上,与会领导一起按下按钮,共同见证了上海市类脑芯片与片上智能系统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新址的启动。
神念科技成为首批入驻企业
神念科技在大脑EEG芯片以及脑波算法上的研发实力使其成为平台的首批入驻企业之一。神念科技的脑电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许多设备中,这些设备可以帮助提高人的大脑健康,如可以提高注意力,放松能力,正念能力,记忆力及大脑的敏锐度,同时还能进行冥想及放松监测,并可以改善学生获取知识时的大脑状态。神念科技提供的芯片解决方案可以精确监测和处理人的大脑活动,帮助提高人们日常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是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是面向产业创新需求、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协同的新型组织,是促进技术研发与转化、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推进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举措。 相信在进一步升级AI生态服务链条后,平台将对全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为我国AI芯片技术和产业的深化发展探索新的模式和方向。
11月21日,无锡市梁溪区李区长一行领导走访神念科技办公室,与神念科技总经理冯华深入探讨了神经科学、生物科技、芯片应用等方面的市场运作与前景。
公司总经理冯华介绍说,神念公司一直专注于高性能生物传感芯片可以检测到人的脑电波,心电,和其他生物信号,并将其转化成机器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实现人机交互,在医疗、体检等领域广泛运用。目前该公司的传感技术在手机、电脑、数字化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腕带)、教育、健康、玩具和汽车等行业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公司员工都是IT专业,与专业外科技人员接触较少,希望能得到科协的大力帮助。
姚沛声在听了神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华的介绍后表示,科协是党、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科技工作者的“娘家”。只要是从事科技工作的,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企业科协是我们在企业科技工作者中开展服务的一个重要的组织,科协很多资源都可以为企业科协所利用,企业科协已经成为推动企业生态转型、技术升级和组织进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公司在条件成熟情况下可以成立企业科协,以便得到更好服务。
神念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美国硅谷,在香港,伦敦,首尔,台北,东京,无锡等地拥有分公司。以60多年的医学研究为基础,将生物传感技术转化并开发成适用于大众市场的应用,并使其更加易用和高效。拥有多项创新专利,包括噪音消减,干传感器(不需要使用导电胶)等。公司与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以及国内的海尔集团,宇龙酷派,中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众多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的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客户遍布美国,欧洲,及亚洲市场。作者:许娟责任编辑:王剑
(图:河北省副省长夏延军和神念科技总经理冯华合影)神念科技(NeuroSky)身为生物科技领域行业的佼佼者很荣幸能够参与其中。神念科技总经理冯华表示,神念科技作为硅谷企业拥有脑电,心电,血压等多种生物传感技术,是生物传感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并拥有多种专利算法。目前,其生物传感芯片在手机,电脑,数字化可穿戴设备,医疗健康,教育,游戏和汽车等行业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图:神念科技总经理冯华在会上发表演讲)准确的监控人的心脑健康对了解人整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全球各地的消费者都希望有更多产品可以让自己直观的看到身体和思维的健康状况,并分析出身体潜在存在的危险。神念的生物传感器则为众多产品提供了人所需的这些功能。神念科技的算法和应用不仅得到了世界顶尖高校学院的认可,其精准性、便利性、适用性、可操作性也为不少知名企业提供了解决方案。
(图:超过40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参与神念科技的产品开发与研究)
(图:神念科技与知名企业合作)期间,神念科技还与当地医院专家学者就心电、脑电相关的健康医疗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希望通过资源整合找到合作共赢的方案为市场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可穿戴应用;与IBM科学家等高尖端人才进行了信息交流和对话。同时,神念科技在教育领域的积极开拓也获得了来自硅谷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其最新教育研究成果Effective Learner可以帮助学生实时跟踪学习状态,检讨学习方法,改善低效学习习惯,综合提高学习效率。
10月16日至10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徐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承办的2018国际(徐州)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峰会在徐州高新区召开。工信部、科技部、环保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有关部委领导,徐州市、铜山区、高新区相关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产业联盟、金融机构代表,国内外传感器、物联网、智能制造领域专家及企业家代表约600名嘉宾参加了本次活动。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卫生部原副部长张凤楼等领导到会指导并讲话,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洪渊、中国技术经济委员神念科技总经理冯华等人发表智能可穿戴设备创新技术发展趋势等主题演讲,从不同侧面深入探讨了传感器、物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实践与经验。
传感器作为自动化智能设备的关键部件及物联网采集信息的终端工具,是发展智能制造的基础和核心。传感器产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到2025年全球传感器市场有望达到万亿级别。为在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浪潮中抢占先机,吸引国内外先进项目、优秀领域人才、高端行业企业和优质产业资本,将徐州打造成为亚洲最大、全球领先的传感器、集成电路产业研发生产中心,我市举办此次盛会。
本次会议以“物联万象,感知未来”为主题,充分发挥“创新、融合、协同、发展”的理念,邀请部委领导、各方院士专家、国内外行业组织、业内知名企业家以及新闻媒体朋友共聚一堂,围绕国内外传感器产业发展趋势、产业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等主题,建言献策,共谋发展。
本次峰会举行了传感器产业园开园启动仪式和传感器产业基金运行启动仪式。去年8月5日,铜山区人民政府与工信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中咨产学研创新研究院签署三方协议,在徐州高新区共建传感器产业园。目前,徐州高新区已完成总面积10万平方米的传感器产业加速园区建设,规划了总占地750亩,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的传感器、物联网产业园,产业园区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咨公司联合实施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已有13个项目落地园区,丰富了传感器、物联网产业的前后端产业链条。同时,为推动传感器产业发展,由徐州市人民政府、徐州高新区管委会联合武岳峰资本共同发起了总规模30亿元的传感器产业基金,基金存续期7+2年,主要投资于传感器领域内的高科技企业。
本次峰会还举办了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技术、工业传感器及应用、人工智能与工业大数据、3D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5个分会,由6位院士牵头分别与行业专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了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的前沿技术深度交流。会议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高校及科研院所技术人员,以及金融机构负责人共同探讨了促进深度融合发展、进行智能制造技术提升、加强产业投资和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物联网传感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徐州传感器科技产业园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发展机遇,对促进徐州传感器产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徐州高新区作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部重点建设的国家东部创新节点,是江苏省重点打造的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产业制造基地,拥有良好的产业发展空间和扎实的产业发展基础。其产业体系完备,形成了以安全产业为特色,以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为主导,以ICT、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为重点培育方向的“134N”现代产业体系,拥有各类企业2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500家;创新生态完善,徐州高新区入驻各类高校8所,科教资源富集、创新氛围浓厚,建有徐州科技创新谷、徐州产业技术研究院、软通动力创新综合体、华录数据湖、淮海国际创新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200多个;营商环境优越,实施“一窗接件、一日办结、一分钱不收”的“三个一”审批政策,设立了总额110亿元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安全科技、传感器等专项产业基金,其中传感器产业投资基金达30亿元,全面复制推广了中关村、上海自贸区各项审批和创新政策。
这款第四代Apple Watch在很多性能方面都实现了升级,其搭载的是全新的64位S4双核处理器,屏幕可视区域大大增加,支持多种效果的动态表盘,扬声器和麦克风效果也有不小提升,此外还有摔倒检测和 SOS 紧急联络功能。
然而更受消费者和各行各业关注的是,Apple Watch Series 4突破性地加入了心电图(ECG)功能,用户只需将手指放置在佩戴好的Apple Watch表冠上,和背面的传感器相配合,即可在三十秒内完成ECG读数并绘制出实时心电图。同时,它具有脑电波传感器的功能,可以感知用户的心率变化,如若发现不规则心率,比如心颤,将会给予及时提醒。
Apple Watch Series 4的发布让人看到了ECG在可穿戴设备运用上的无限可能,但其实早在2014年,神念科技就在该领域抢先一步有所实践。瑞士手表制造商Aerowatch SA与日本东芝公司联合推出过一款智能手表,采用就是NeuroSky神念科技的BMD心电芯片,该手表具备了健康检测和个体识别功能,是生物传感技术与可穿戴式设备的完美结合。
NeuroSky神念科技的心电芯片以人的手指为心电信号检测点,所以只需用手指轻轻触摸手表侧面的特定按钮就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健康检测。BMD心电芯片可以提取完整的ECG心率图信号波形,并根据提取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提供用户的即时放松程度,心脏病风险,和心脏年龄等信息,还可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心率信息进行个性化识别。
神念科技中国区总经理冯华表示,神念科技一直致力于为健康赋能,可以在神经检测、心脏检测、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个体定制健康管理等多方面的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在心电应用领域,神念科技除了可以提供BMD心电传感器,还有自己的房颤算法,可以协助客户通过CFDA。
在发布会上,杨士玉先生表示,神念科技的脑机界面技术(BCI)可以对你的脑电波数据进行及时的采集和分析,并将你当前的专注力,放松度等指标以无线方式发送到电脑,手机端,从而可以解读你当前的专注度集中状态,并能用意念控制游戏,玩具等应用产品。
杨士玉先生还介绍说,神念科技目前已经与芬兰的学校合作内容教育,并获得了成功。芬兰是一个全球教育质量很高,并且推崇快乐教育,素质教育的国家。虽然我们国家在发达城市的教育质量也不错,但每个孩子每天所需的学习时间却超过芬兰学生数小时,这一差别的背后是芬兰师资力量的更高水准,芬兰的老师们更关注也更擅长提升学生的专注度以及学习效率。
在这样的背景下,神念科技认为老师的教育水平是没有明确衡量标准的,那么如何从其他方面去提升孩子学习的专注度呢?结合芬兰的教育理念,神念科技研发出了一款基于认知效果评测的算法,叫EffectiveLearner,也是可穿戴设备工具。学生佩戴之后我们可以在后台做数据分析,跟踪每个学生在某段时间认知效果的变化值,这样老师就可以具有针对性地去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办法去帮助学生提升。
在多数情况下,很多开发人员还处于这项技术的早期阶段,想要获取更多关于如何将BCI功能集成到他们的开发项目中的信息,却又不知如何下手。不妨了解一下神念科技提供的开发方案~
开发游戏类应用还是工具类应用?
上述的想法都可以实现因为神念科技(NeuroSky)的脑波耳机能够通过佩戴在前额的传感器探测并实时分析用户的脑波数据,包括专注度,放松度,眨眼,脑波频段(delta,theta,alpha,beta等),以及原始rawdata输出。
神念科技(NeuroSky)的脑波耳机使用ThinkGear™技术,使设备能够直接与佩戴者的脑波实现实时对接。ThinkGear芯片的输出采样率为512Hz。同时,它还能输出poorquality指标,eSense专注度和放松度,以及delta,theta,alpha,beta和gamma的EEG波段功率值等。
平台选择
选择适合的开发平台是实现BCI软件开发的关键步骤。看看哪些平台能更贴合你的项目创意,然后做一些调查,看看你所选取的平台是否能够实现你的想法。
或者你也可以根据目标用户的使用习惯选取适合的开发平台,然后再根据该平台的特点来为你的应用实现最佳潜能。
NeuroSky软件开发工具支持Windows,Mac,Android和iOS平台。我们可以帮助您直接在神念官方应用商店发布Windows/Mac软件,也可以链接到适用于iOS和Android(GooglePlay)的应用商店。
NeuroSky的EEG脑电开发工具包包括:ThinkGearStreamSDK in C/C++:
允许你创建本机PC的应用程序。包括文档和代码示例。
VRInsight平台由AOIPro、Altitude、BlueMeme、Fove、NeuroSky、Up-frontier和Brycen七家公司共同开发,它收集、分析和解释用户的各种生理数据(眼动,脑波,心率等),以确定他们的情绪状态。用户的这些情绪相关的数据可以应用在教育、培训、医药和娱乐活动等,将来还会应用于研究产品概念,产品设计,购物者营销等领域。
生物传感技术与AR/VR相结合,用意念控制AR/VR场景,为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虚拟体验,也为人机交互注入了更多的情绪感知。情绪感知的加入让AR/VR的应用场景更加的多样,除了应用于最常见的游戏场景,通过解放双手,利用情绪状态的输入为游戏带来更多的玩法,如意念控制不同的电影结局,AR/VR还会在心理,教育领域有更多的应用,如通过追踪人的专注力水平,关注用户思维,心率的变化,从而进行多动症,失眠,压力过大等心理的治疗,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智能体验,让生活变得更智能。
来”智博会”NeuroSky神念科技展台C07号,体验世界领先的脑波+AR/VR技术吧!
Date: 20 April 2018
Time: 1:30pm – 3:10pm
Venue: Hall 9, G/F, AsiaWorld-Expo, Lantau, Hong Kong
April 20, Friday – Wearables & IoT
Time
Saatchi Art邀请了一些消费者参与了这场个性的购物体验。
在消费者进入摆满了艺术品的画廊之前,都要戴上由科技公司Myndplay开发的一套脑波追踪仪,这个脑波仪可以捕捉到消费者对哪个产品比较感兴趣,在哪些产品前大脑活动最强烈,然后给消费者提供一份基于其潜意识爱好分析的“商品清单”。
Ebay英国的副总裁Robb Hattrell认为这种追踪消费者潜意识消费的技术是购物的未来模式,他说,购物本来就是一个很个人的行为,它是一种我就是我的表达方式。
NeuroSky合作伙伴的终端产品展台前人山人海
OFweek医疗科技网讯 近年来,随着生物科学、信息科学和材料科学发展的推动,生物传感器技术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生物传感器凭借其高度自动化、微型化以及集成化的特点,已成为医疗科技领域的新热点,并成为21世纪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1月14日,由OFweek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高科会主办,OFweek医疗科技网承办的“OFweek 2017(第二届)中国医疗科技大会”在深圳持续举办。值此背景之下,神念科技香港GM兼全球技术VP Kelvin Soo以“生物传感器助力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 ”为主题为观众分享了神念科技在生物传感器方面最新产品及研究进展。
神念科技香港GM兼全球技术VP Kelvin Soo
目前,生物传感器在医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生物传感技术凭借其专一、灵敏、响应快等特点,为基础医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新型方法。
据Kelvin Soo介绍,神念科技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并且开发出了独特的EEG和ECG算法。为满足市场以及客户的需求,目前推出了DynaFeed Smart Garment System、CardioStik以及BrainLink等一系列产品。
LifeBeat
DynaFeed Smart Garment System
据调查显示,目前生物传感器的广泛推广仍举步维艰,在未来短期时间内,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方向也将趋向于活性强、选择性高的生物传感元件。如何提高信号转换器的寿命、解决生物响应的稳定性将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演讲过程中,Kelvin Soo对于生物传感器未来发展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生物传感器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必将在市场上大放异彩。
展览主题智·未来
展览地点上海市刘海粟美术馆
指导单位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IIDC)
主办单位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上海美术学院信息与交互设计工作室
原型机样图
Mindmass是一台由VR与脑电生物反馈技术相结合的一体机设备,作为提升专注力的家庭训练工具,当孩子戴上设备后就进入一个沉浸式的虚拟场景,随后选择课程进行专项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脑电芯片将会采集用户在训练过程中的大脑信息变化,从而监测分析孩子的训练状态,最后将部分数据的分析结果以及专家的建议报告反馈到家长手中的应用工具中,使家长更清晰地看到孩子的成长变化。
产品体验图
2.2 技术原理
Mindmass输入端主要由脑电数据采集器以及VR一体机的标准操控面板组成。操作面板主要用以实现VR场景内选项以及道具的触发,脑电数据采集器则主要用于检测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的大脑波值的变化,并通过算法转化成可视化的专注力及放松度数值,以此来判断孩子的专注与情绪状态,然后将实时反馈的数值输入到训练项目中,通过正面奖励、反面惩罚的形式,让孩子掌握在行动过程中正确的专注方法以及行为方式。
脑电应用原理
此外,Mindmass中脑电采集设备会记录孩子每一次课程的专注及情绪状况并存储到数据库,通过数据的统计与算法的分析会得出孩子训练的成长情况,并通过专家的点评,将阶段性的反馈报告输出到每一位家长的辅助应用app从而更清晰直观地看到孩子的训练成果。
2.3 训练项目案例
Mindmass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为目标客户打造沉浸式的训练场景,通过VR打造的丰富环境来刺激孩子的视听知觉,另外VR场景内多样的交互形式能同时锻炼孩子的手眼脑协调能力。在VR环境下训练还可以有效屏蔽外部的干扰,让孩子在过程中更容易集中精力。此外,孩子往往对抽象化的事物更感兴趣,因此通过VR的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孩子本能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孩子的想象力。
他们凭借生物传感核心技术,以及传感器和算法上的优势,为市面上90%的智能可穿戴产品提供采集心电、脑电、血压等数据的关键技术,让智能可穿戴产品实现了从0到1的飞跃。除了受到相关行业的广泛认可外,神念科技还曾获得包括TechAmerica美国技术奖、HiMSS(美国医疗信息与管理系统学会)创新大奖在内的诸多奖项,甚至被纳斯达克评为十年后可能取代Apple的企业之一。
▲艾媒咨询对中国消费者购买智能可穿戴产品的侧重比统计
近年来随着健康理念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智能可穿戴厂商开始进入这一领域。而作为较早进入健康领域的公司之一,神念科技又会有哪些动作和看法,这里联动原素就有幸采访到了神念科技中国区总经理冯华先生,其中诸多精彩的观点这里就分享给大家。
联动原素:神念科技在生物传感技术行业有哪些优势?
冯华:我们的优势一直是算法上的优势,我们凭借算法的优势,纵向做细分的市场。神念科技专注脑电、心电、眼电和生物电等生物传感技术的研发,可时刻将人体释放的微弱信号提取、转换为数字信号,再通过算法将它们变为可视化的数据或可用的命令。
联动原素:您认为如今智能可穿戴产业正处于什么阶段?
冯华:智能可穿戴产业现在已进入了冷静、沉淀下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快衰竭了,反而是质的变化快到了。因为智能可穿戴产品的出货量正在大幅度地增长,这个增长与以前的增长不一样,以前是从零到一百万,现在是从一千万到两千万,基数越来越大了。而随着我们“创新医疗”的部署,为智能可穿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纵向的发展方向,这个方向比过去几年都要深入,是可以扎根的。
联动原素:能否介绍下神念科技“创新医疗”概念?
冯华:最初我们一直努力把脑电方面的人机交互做到极致,比如09年售出200万只的MindFlex意念球等。这与我们现在“创新医疗”方向是有契合点的,“创新医疗”里硬件部分的核心与我们之前做的智能可穿戴有着直接的关系。众所周知传统医疗给人的感受是器械体积大、不方便携带和使用,“创新医疗”从这方面就可以颠覆传统医疗。体积一定比传统医疗器械小、也方便携带、使用,甚至微量化到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看不出来。
比如,以往有心脏病的人检测心电需要背着小盒子出门,做大型手术的心脏病患者,甚至还要背着又昂贵又不方便佩戴的设备。而我们的技术以颠覆传统检测工具的手机、平板、手表、耳机、贴片、嵌入式服饰等为轻量化载体,以更便宜的价格呈现,完全解决了患者的麻烦和顾虑。
另外,“创新医疗”比传统医疗能做得更精准,我们可以提前采集到用户的心电,医院进行数据筛选后,再帮你选择适合的医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约挂号,这样就免去了看病就医盲目挂号排队的繁琐。“创新医疗”的生活化方式检测,打开了一种全新的认知,让用户更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防患更多的突发性疾病,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未来,我们更期待智能可穿戴在“创新医疗”的纵向深入,给人们从生活方式到观念意识带来的质变。
联动原素:神念科技近年来研发了哪些新技术?
冯华:有三个新技术,一个是医疗方面的,我们刚推出了检测房颤(持续性心律失常)的新技术,这项技术摆脱了以往检测房颤所需的繁琐步骤和设备,让患者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出房颤;另一个是健康方面的,我们研发的最新测血压技术,一反传统的充气、定点检测的方式,并且在夜间也同样能进行检测,目的是检测出精准度高的动态血压,这样得出的数据是最具参考价值的,同时还能判别出其他隐性的疾病;最后一个是有关运动方面的,我们研发了测试何时能分泌多巴胺的技术。这些都属于“创新医疗”的范畴,而且部分已得到了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认证。
本文转载自联动元素
▷End◁
在脑机接口技术领域,成立于2004年的神念科技(NeuroSky)算是较早入场的技术方案提供商。其总部位于美国硅谷,并在香港、伦敦、首尔、台北、东京及无锡拥有分公司。
神念科技中国区总经理冯华告诉36氪,他们的业务重点在于为相关企业提供高性能生物传感芯片和模块,同时神念科技也有终端产品在售。这些模块或产品可以检测到人的脑电波、心电和其他生物信号,并将其转化成机器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实现人机交互。不过心电领域竞争比较激烈,而脑电由于信号采集、分离和转换难度高,市面上可以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公司并不多。
据悉神念科技现在的主要产品是提供给嵌入系统设计师,可以提取单通道脑电信号的TGAM(ThinkGear Asic Module)PCB模块。神念科技通过脑机接口技术采集大脑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并将这些采集的信号送入ThinkGear芯片,ThinkGear将混杂在信号中的噪音及运动产生的扰动进行滤除,并将有用信号进行放大,然后通过神念科技eSense算法解读出描述使用者当前精神状态的eSense参数(专注度、放松度等),最终通过将这些量化的参数输出到电脑、手机等智能设备,实现基于脑电波的人机交互。
冯华表示,神念科技有三大比较明显的优势。首先在硬件端,神念科技可以提供完整的脑电单一芯片解决方案,而市面上大部分其他同类企业需要多芯片才能实现同样的脑电信号采集效果。然后在算法端,神念科技开发了多方面的应用算法,比如针对专注度、放松度和任务熟悉度的算法,以及用脑量的算法,并且精确度可以达到97%左右。另外就是在实际应用上,冯华告诉36氪,他们在脑电领域占据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市面上大部分采用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可穿戴设备等各种消费电子产品,均采用的是神念科技的技术方案。
冯华告诉36氪,现在TGAM有两个主要的应用领域,分别是健康和教育。健康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应用企业是36氪此前介绍过的宏智力,他们基于神念科技的TGAM模块,生产面向普通消费者和开发者用户的意念训练头带和头箍等。此外,TGAM模块也被应用于游戏、玩具及研究中。冯华表示,截至现在TGAM全球出货达到近500万套 ,不过近两年的出货量有连年明显增长趋势。
冯华表示,他们还看好脑电技术在睡眠领域的应用。根据2015年《中国睡眠质量报告》调查,近38%的中国人被睡眠问题所困扰。相关部门估计,中国的健康睡眠市场已直逼人民币500亿元的规模,而全球健康睡眠市场保守估计规模已超600亿美元。同时,睡眠市场尚呈蓝海状态,我们可以看到近两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睡眠市场寻求机遇。
但现在市面上也有部分脑电技术提供商,表示他们相比神念科技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多通道脑电信号采集、分离和转换方案。多通道相比单通道方案,可以获得除情绪外其他层面的信号参数,理论上来讲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但冯华表示,多通道方案产品的使用方法更为复杂,现在市面产品还是以单通道方案为绝对主导。不过神念科技也已完成了三通道脑电方案的开发,近期即将推出。
神念科技现在全球范围共有近百名员工,绝大多数都是研发人员。神念科技于2013年底获得软银中国A轮融资,金额未公开。
NeuroSky作为此次上海Connected Ink活动的合作伙伴,其中国区总经理冯华(Dixon Feng)在此次活动上发表主题演讲,同时展出了NeuroSky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百川医汇创新学院|智慧医疗基层卫生管理培训课程 静安区专场 智慧医疗和呼吸病领域创新项目
主题 智慧医疗和呼吸病领域创新项目
主办方 百川医汇创新学院 静安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题 智慧医疗和呼吸病领域创新项目
主办方 百川医汇创新学院 静安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嘉宾 石晓峰 智能穿戴和医疗领域技术专家。
毕业于苏州大学电气工程系,师从电子学科带头人刘文杰教授。毕业后就职于世界五百强公司安捷伦(现电子测试领导者–是德科技),对测量技术和信号分析处理有过系统的培训,为安捷伦的讲师培训客户。
实践项目: 智慧医疗是近两年由传统医疗和物联网,互联网结合产生的新兴产业,其通过对人体健康信息的采集,实时通讯IoT,大数据管理,实现用户和医生的快速连接,快速诊断以及长时间的慢病管理和健康提醒。 它把传统的突发疾病情况转变成长效管理,具有更好的预测和监控作用。神念科技有自主研发的心电、脑电传感器。配套的产品在医疗、智能穿戴、智慧医疗以及智能家居领域都有不错的应用。
就目前来看,各种心脏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不仅仅是在激烈的马拉松比赛中出现,日常生活中一些过激行为和举动也容易造成心脏病的突发。特别是对于心脏已经出现过问题的人群而言,实时监测、妥善预防才是最正确的应对方法。
神念科技新品发布现场演示心电运动衣
针对这种现象,冯华先生引进了美国神念科技的先进技术,致力于用生物传感技术来服务于广大群众的健康。神念科技创新推出的心电芯片,可以精确采集人体的心电信号,用来实时检测心脏的健康状况。神念科技的心电传感器不仅可以监测心脏的不同发病状况,还可用于日常的心脏健康监护。
据了解,冯华曾经就职于中科院,在半导体行业研发及市场销售管理方面有15年以上的经验,一直紧跟先进科技、行业趋势。在几经考虑之后,冯华加入了神念科技。神念科技的生物传感技术在其行业内是领先的,运用神念科技的传感器所涉及的可穿戴设备,使用非常方便,不会妨碍大家的日常生活;先进的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心脏状况,用数据来量化显示当前状态下可以从事什么样的运动。同时,神念科技能够为大家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和可靠的服务,帮助大家有效应对心脏突发状况。
神念科技可穿戴心电手环
有相关行业专家指出,近几年马拉松频繁出现的心脏猝死事件,已经把心脏保健问题提上了日程。特别是在当前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长期熬夜、抽烟酗酒、暴饮暴食等等问题均会造成心脏的抽象,各种心肌缺血、缺氧等心脏病屡见不鲜。实时监测、了解心脏动态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也正是顺应这个大势,冯华所在的神念科技应运而生,先进的生物传感技术、便捷的可穿戴设备,可以为大家的实时心脏监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根据实时监测的情况,可以进一步分析参赛者的身体状况能不能参加马拉松比赛、怎样安全的参加马拉松运动、以及提醒在赛程中可能带来的心脏受损风险。如此则可以根据有效数据来选择性参加活动,大大地保障了身体机能健康。
神念科技中国区总经理冯华热情接待了色拉西研究员,并与美国总部CPO JAKE Chuang先生也通过视频进行交流。Chuang向色拉西介绍了神念与其他公司合作的模式,表示已经有客户对测量痛觉的脑电技术感兴趣。色拉西也很满意神念在芯片制造及产品推广方面的实力。该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很有兴趣与神念合作,并考虑在无锡成立合资公司进行专利授权、产品测试及研发。该团队莫尔辛博士将在11月来访无锡,与神念进一步沟通洽谈。
神念科技一直致力于为可穿戴设备提供心电及脑电解决方案,其心电及脑电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健康,娱乐,教育,医疗等产品中,其脑电技术已经在大脑监测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世界顶级学府,如USC, Yale, Stanford, UCLA, MIT,及Wollongong大学都在研究中使用了神念的脑电传感技术。
今年3月,MIT比特与原子中心的研究科学家莫尔辛博士已拜访过神念,他与色拉西研究员所在的团队共同开发了拥有核心专利的EEG自校准算法,该算法可广泛应用于脑电的各个领域,从探知精神压力、提升专注力、治疗注意力缺乏症到测量痛觉,拥有可观的前景。而神念科技在脑电芯片开发制造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二者有着天然的合作基础。
本文根据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MEMS分会、江苏省纳米技术产业创新中心主办,深圳市思锐达有限公司、深圳市智慧家庭协会承办的“2016第二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MEMS分会市场年会暨MEMS传感器创新技术及应用 对接峰会”上演讲嘉宾部分演讲内容而得。
可穿戴市场从2014年开始由智能手环、手表等产品带动,销量热度一路飙升。近两年随着大量低价同质化玩家的涌入,手表、手环行业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其中最让人诟病的问题即包括用户粘性低(难摆脱3个月魔咒)、监测数据不准确,难以满足背后庞大的健康、医疗市场需求。
分析其中原因,无外乎应用和技术没有拉通,难以产生满足痛点的刚性需求。那么如何正确打开医疗健康庞大的蓝海市场?是走低端同质拼价厮杀的老路?还是以品质差异化的服务取胜?今天从传感器技术和应用算法两方面创新,来看如何帮助穿戴企业打造出满足健康医疗刚需的产品。
心电&心率:手表、手环外,耳塞、服装成新形态
传感技术直接关系可穿戴产品的核心功能。根据智慧产品圈《2015年中国智能可穿戴产业报告》显示,用户最期待的可穿戴设备功能是心率、血压。以心率为例,常见心率传感技术有光电式和电极式:光电传感通过LED光线折射的血流变化判断心率,这种方式易受环境光、不同肤色,以及运动伪像等干扰;电极式传感通过测量电势获得心电信号,医院的心电仪器正是采用这种原理(多导,可穿戴产品单导),精准度高,但相对复杂、尺寸较大,较难自动测量。
两种技术各有特色,然而殊途同归,满足精准性、小尺寸、低功耗、智能化等是可穿戴产品对传感器件的终极追求。
方案1:更丰富的电极式心电(ECG)传感
心电图除了可以获得心率,还包含有关心脏健康的多种信息。从做脑电芯片(脑电信号是心电信号的强度的千分之一)开始的神念科技,在电极传感技术上有着较长时间积累。神念科技中国区总经理冯华介绍,公司从脑电的娱乐游戏市场转向健康医疗细分领域,正是看到该市场的刚性需求,而神念在生物传感技术和算法上的优势正好满足这一需求。
图:集成了传感器和DSP的神念科技心电SoC芯片,无外围器件,内含专利算法,体积3*3*0.6mm
图:除了手表、手环,智慧服装成为又一新市场。它结合生物传感和导电纳米织物,可获得心率、心率恢复指数、心脏疲劳度、心脏年龄、有氧/无氧运动心率指导、呼吸率等信息。
方案2:调优的高性能光学心率监测(HRM)
光电式心率传感虽然易受干扰,但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优化、修正,同样可以获得精准测量。比如手腕位置因为血管密度等生物特性的关系,并不是最佳监测位置;而耳朵因为富含毛细血管,更利于监测动脉搏动,所以耳塞式心率监测(HRM)产品可以获得更高性能。
Silicon Labs华东区经理Alex Wei在第二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MEMS分会市场年会上介绍了针对高中低端市场的不同产品形式。其中耳塞式HRM产品可获得和胸带式一样高的精准性能。
图:Silicon lab和 Valencell合作,提供高性能的耳塞式心率传感器。Valencell拥有生理监测模块的IP,通过授权可将其IP嵌入到耳塞产品中,用户在收听音乐的同时可以收集到心率等生物参数。
除了测量位置的不同,要在运动中获得连续精准的心率监测数据还需要在芯片软硬件上做优化。如Silicon lab开发了自己的运动补充HRM软件,还提供光学传感器加MCU运行算法的移动补偿双芯片解决方案。
一万步=/=健康!算法提供有价值、差异化服务
应用算法之于传感器就像是精良的兵器之于将领。东西好,还要用的好。
只有简单心率、计步功能的手表、手环,精度如何暂且不计,单是这种无参考意义的数据,新鲜一阵后,也就很难再激起使用者的热情。正如走一万步并不等于健康,健康是要符合个人身体情况的精准、安全运动,避免运动猝死等危险情况。
这正是应用算法的缺失。针对医疗健康领域,根据传感器精准度、算法精准度的不同,可穿戴、手持移动等智能产品可广泛应用与健康甚至医疗场景中。
健康应用:冯华介绍,以心电传感为例,除了可以获得心率,还可以通过算法获得心脏负荷率、心脏健康信息、压力指数、睡眠情况、心率恢复指数等多种参考信息,为手机、手表、智能手机壳、小挂件等智能硬件产品提供健康功能,甚至也可以做在自行车或者汽车方向盘中。
医疗应用:生物传感的应用也呈现出向专业医疗保健领域渗透的趋势。Alex Wei介绍,病人的监护,独自生活的老年人的监护,婴儿和儿童的监护是未来心率等生物传感的应用方向。移动、便携、可穿戴的智慧医疗设备可以成为稀缺的医疗系统的有力补充。
冯华也表示,神念科技的BMD心电传感器可过FDA医疗认证,同时,可过FDA的心电算法也在研究中。
商业模式的突破:穿戴式设备最大的尴尬就在于叫好不叫座,出货量迟迟无法上升到一个新高度。最大的症结就在于商业模式不清晰,而神念科技正在和保险公司的合作未来将真正实现商业模式突破。
冯华介绍,保险公司在接受新的投保意向时,会首先要求被保人进行身体检查,如果发现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疾病风险如心颤或持续心动过速,可能会拒绝投保。这对于保险公司和投保人都是一种损失。
而现在,通过双方合作,向有心脏疾病高风险人群发放便携式心电监测产品,做好日常健康监护,尽可能降低病症突发风险。对保险公司来说,增加了商业收入,降低了理赔风险;对投保人来说,不再被拒之门外,获得了更大的保障,可谓多赢。
总结
应用算法至关重要,对可穿戴等智能硬件厂商而言,要想产品获得更佳应用,需要和拥有长期经验积累的传统机构进行合作。正如健康医疗算法来源于医疗行业,冯华介绍,神念科技和国际顶尖科研机构如MIT、斯坦福医学院等有深度合作,他们在生物医学方面有庞大完整的样本库。神念的算法在这些样本库中进行不断验证、优化,再通过临床测试,保证算法精准有效。
先进传感技术和算法是构建创新应用服务模式的基础,期待未来无限可能。
脑电波如何应用于VR?
当用户大脑活动时,大量神经元同步发生的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形成了脑电波。它记录大脑活动时的电波变化,是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映。利用大脑活动时产生的电波变化,进行设备的控制。 例如以游戏中的部分数值参数为突破口,结合脑电波的反馈机制,调节参数,让用户看到自己想象中的画面,并获得互动。这不管对VR游戏开发者还是用户来说,都是与众不同的尝试。
使VR装置具备了情感分析功能
脑电传感器可以读取并分析人的脑电波,使头戴式设备可以分析出人的感兴趣、喜欢、压力等情绪。 比如想象角色往左,角色便会立即往左,想象拿着枪集中目标,角色便会拿着枪击中目标,并不用需要自己动手操作了。它主要是通过想象运动和情绪感知来运行的,当人们使用意念去控制VR中的场景时,脑电设备会检测到大脑不同的皮层活跃程度不一样,从而判断玩家的情绪,进而反映到游戏角色中。脑电技术和VR技术相结合,将会进一步丰富VR的交互形式,带给VR带来更多更有趣的玩法。
脑电波技术在VR上的应用案例-BVRAIN
BVRAIN是一款结合了神经传感及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视觉化呈现大脑活动和情感的头戴装置。只需经过简短的扫描,体验者就能看到以3D抽象效果全景呈现的实时大脑图像。系统将根据体验者的大脑活动给出体验者的情感分析数值,并将数值标注在大脑图像上对应的映射区域。 除了能够视觉化呈现体验者的大脑情绪,BVRAIN还能支持适应于大脑的游戏和内容。在收集硬币的虚拟现实游戏中,体验者将会看到基于其大脑活动产生的障碍物。整个游戏过程都产生自体验者的真实脑电波,而这也为适应性游戏开拓了新的发展领域。 BVRAIN是安索帕上海NowLab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今年4月底,BVRAIN技术被首次运用于中国各大城市万达影城的可口可乐创新中心。
Audi在香港中环的国际金融中心举行新车发布会,除了展出最近款的V10和V10Plus,还展出上年曾出战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车手李英健的灰红色迷彩车花的全新Audi R8 LMS x AAPE BY A BATHING APE战车,吸引大批传媒和车迷到场。并且现场更有全新Audi R8“脑电波感应”作驱动力的模拟赛车体验,以集中力控制全新Audi R8的速度,让您发挥最强念力,在赛道上大显身手!
这是一个真正了不起的发明,尤其是考虑到它的发明人只有19岁。 Easton在十四岁就开始玩一些基本的机械人,他用乐高积木、钓鱼线和五个独立控制的服务器建造了一个机器人手臂。
Easton说制作一些机械人臂或者其它类似的装置并不困难,真正让人挠头的是与之相关的昂贵费用。而这也正是他完全依赖3D打印技术开发Anthromod的原因。整个机械手臂于除了齿轮、马达和螺丝,机械臂的所有零件均使用3D打印,不仅将机械臂的成本降低到600美元,这一价格每个家庭大都能承受得起。而且3D材质的机械臂相当之轻,但是这样轻巧的机械臂,却功能十分强大。使用电钻和扔球这样高难度的动作都可以完成。
其基本原理是由头戴式的NeuroSky MindWave Mobile读取大脑的实时脑波信号,然后将其转化成软件可以读取的东西,再对这些数据进行跟踪分析,进而转化成某一特定动作。
[整个操作起来其实非常容易,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我们实际上找到了一位截肢者使用MindWave Mobile脑波耳机来控制假手,在10分钟之内他就学会了如何顺畅通过意念来使用机械人手。」Easton补充说。他还在操作机械手的算法中加入了让用户选择更大或者更小重量的选项,使得用户使用起来更加直观。
这项睡眠装置其实背后有一个小故事,创办人 Michael Larson 是麻省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博士,他 17 岁的女儿 Jessica 被诊断出睡眠障碍,必须服用药物罗眠乐(Rohypnol),只是药物造成强烈的副作用,严重到 Jessica 必须住院治疗,因此他决心找出不依赖药物而有效助眠的新方式。
睡眠其实存在一定的节律,大约 90-100 分钟之内,会经历 5 个不同阶段的周期,分为: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以上合称非快速动眼期 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快速动眼期(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Michael博士就是运用脑波和睡眠各阶段的变化来设计的这款睡眠装置。一般来说,人一天脑部的各种活动,无论是思考或睡觉,大脑皮质内的神经元(neuron)都会产生电流脉衝,而这种大量的电磁场变化,就能被侦测出来形成脑波图,依频率可以分为 4 类;α 波频率为 8.0-11.9 赫兹,通常处在人意识清醒,但身体放鬆的状态;β 波频率为 12.0-29.9 赫兹,当 β 波增加时,人会紧张、情绪激动,即便睡梦中也容易惊醒;θ 波频率为 4.0-7.9 赫兹,脑波会放慢,人进入昏昏欲睡、冥想期;δ 波频率为每秒 0.5-3.9 赫兹,人处于深度熟睡,因此人的睡眠品质,和 δ 波有直接的关系。
Sleep Shepherd Blue 外形像头巾一样,在内侧、左右耳和左前额部分,分别设置有基于NeuroSky技术的脑电波传感感器,它能监测脑波、眼睛转动和记录睡眠数据,比如你的睡眠姿势(侧左、侧右或正躺各佔多少时间)、每个睡眠阶段耗费的时间、睡眠周期长短、睡著和清醒的时间点。而头巾还能够藉由无线连结,同步至手机或平板的软体应用程式(支援 iOS 及 Android 系统),而资料也将完整地保留在云端,还能依据它而订出睡眠品质评分(Quality Sleep Score)。
在 Sleep Shepherd blue 头巾内,相对于两耳位置各附有扬声器,它会依据追踪到的脑波状况,而拨放不同频率音频,轻柔像嗡嗡嗡地声音一样,并且随著你睡眠深度而渐渐调低、减缓。比如刚就寝时,大脑活动是在 50 赫兹(Hz),这时装置会拨放音频,当你的意识鬆了些,它就会向下调整,直到脑波停留在 10 赫兹,你已进入睡眠,此时就会关掉音频。简单来说,Sleep Shepherd blue 就像领头羊一样,带领并训练你的脑袋进入沉沉梦乡,不会在睡觉这件事上迷路。
来自荷兰的“Playnice Insititute”开发了 一款名为Mindlight的游戏来治疗八到十六岁儿童的焦虑性障碍,能让儿童学会如何面对“恐惧事件”并战胜恐惧。在游戏过程中,玩家可以在一个安全的空间按照自己喜欢的速度来学习控制焦虑。
这个电子游戏是一种基于脑电图运作的游戏,玩家在游戏过程中需要戴上NeuroSky的脑电耳机来检测实时的脑波状态。游戏中的角色也会有头戴一个”魔力帽“,如果检测到的焦虑值越低“魔力帽”前的灯就越亮。这盏亮着的灯会帮助角色打败怪物,救回奶奶。
艺术家Aiste Noreikaite在摩托车头盔上配备脑电图仪,使放电神经元转变为兴奋的节奏。
Experience Helmet由立陶宛的声音艺术家 Aiste Noreikaite制造,外观上看,它就像一个白色老式摩托车头盔。但当你戴上它,你就会一下子沉浸在属于你自己的个人声音装置中。高低声调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环绕式的电子节拍,所有的旋律都由你自己的脑波来谱曲。
本周三,位于悉尼 Pitt 大街购物中心的优衣库上线了一项全新的购物体验:使用头戴式神经科学仪器检测客户的情绪并为其匹配最佳 T-shirt。优衣库澳大利亚市场总监 Tracy Lang 告知记者这项被称作「UMood」的技术将首先在澳大利亚进行推广。
测试时,消费者将佩戴特定的头戴式设备,设备左上的独立传感器会紧贴前额用于监测消费者大脑活动。同时优衣库会给消费者播放几个短小的视频片段或静止图片,每个片段会展现不同的情感氛围。
UMood 的核心算法包含 5 个测量维度:兴趣,欣喜,注意力,压力和困倦。然后分析消费者面对不同视频的反应来适配最能反映消费者心情的衣服。优衣库调研后,对其店内 600 多种不同风格颜色的 T-shirt 进行了研究定位,为每件 T-shirt 分配了相应的情绪区间。
在昨天(10月10日)的第二届江苏工业设计周无锡分会场上,一系列关于智能穿戴以及互联网+服装店、互联网+一卡通的应用让参观者赞叹不已。在展出现场,红豆集团旗下的深圳红豆穿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豆穿戴智能)也正式揭牌。
专业医疗设备级智能手环见过没?
在红豆的销售门店,有参观者不解地问讲解员:“智能手环有什么稀奇的,现在不是很多企业都在做智能手环吗?”不过当该参观者将手指触碰在HOBand 心电手环上的金属电极后,发现一旁的平板电脑上精确地显示出心率、R波间隔、心脏健康、运动强度、脉冲等各种指标后,当即啧啧称奇。
在目前智能穿戴的市场上,一般品牌使用光学感应器(PPG),通过监测血流也能间接测量出心率,不过和心电图的测量结果相比有很大偏差。因为在人体移动时,PPG设备不能紧贴皮肤,而血管的硬度、血流传递的速度等因素均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而据介绍,HOBand 心电手环包含一个BMD2芯片,其监测的心电与专用的医疗器材的契合度达到96%,心率的监测几乎无差距,一佩戴就可实时了解心脏情况,成为心脏亚健康患者的“贴身管家”。此外,HOBand心电手环集计步、热量消耗、情绪表现、睡眠提醒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又能够满足年轻人对智能手环的需求。目前,手环正在申请美国FDA和国内CFDA认证。未来通过认证后,作为专业医疗设备,通过医生对测量的数据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分析,全面保障心脏健康。
红豆方面透露,不仅有智能手环,红豆穿戴智能还研发了一款概念性的智能服装——炫酷文化衫,利用印刷技术及花式可选的特点,先对印花图案进行处理,并将LED系统设计入服装表面,根据消费者的需要一按动开关会发光。
红豆穿戴智能负责人王卫东介绍,目前,智能手环、手表等产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但从市场发展来看,“戴”的设备经过前期发展,短时间之内,在一定层面或将进入“同质化”。因此,作为智能手环等设备的承接者,智能服装无疑是最优的选择。
互联网+门店,处处都是智能化
另外,在江苏工业设计周无锡分会场的红豆ZUO牌服装展厅,参观者看到,当顾客走进试衣间试穿衣服时,试衣间外的显示屏不仅能够显示出顾客试穿服装的样式,还能自动搭配相关服装和饰品。红豆服装专卖店店员介绍,这是红豆电信最新开发的“智慧服装”系列技术,门店里每件衣服上都有一个智能芯片,当顾客试衣时,智能芯片通过信息感应,将试穿衣服的尺码、颜色、款式等信息传导到电脑屏幕上,通过这些信息,店员可以了解顾客所穿衣服的匹配度,为顾客提供建议。
红豆电信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不仅在服装上,红豆一卡通与TSM平台的对接已完成,用户们利用NFC手机+SWP 卡,刷门禁、考勤、POS机均已实现,并且可以随时、随地、随需地加载一卡通应用。围绕着手持POS机与一卡通平台,红豆电信与无锡市民卡公司合作也拉开帷幕,利用手机乘坐地铁、公交、进行周边商圈消费的方式即将实现。
(景玮)
据外媒报道,现在,BBC正在测试一项利用大脑控制电视机的技术。这套由BBC数字部门和用户体验工作室This Place共同开发的头套可通过读取佩戴者的脑电波让佩戴者拥有远程选择电视节目的能力。据悉,该头套配备两个传感器,用于测量佩戴者大脑发出的电子信号,另外它还有一个配对软件–iPlayer。
如果想要在屏幕上进行选择–比如打开BBC iPlayer–那么用户必须要“集中精神”。之后,屏幕就会每隔几秒展示一档BBC热门节目,总数为5个,当看中某个节目时,用户要做的仍旧是“集中精神”。听起来只要用户能做到“集中精神”的话,那么这绝对是一套可以解放他们双手的好设备。
BBC表示,目前该设备还处在早期研发阶段,而他们当下的目标则是找出能实现该种技术的可能性。如果这种技术未来真能商用,那么这对于那些肢体存有缺陷的人群来说绝对是一个相当好的观看电视节目的解决方案。
关于未来的想象
2035年的某天,苹果公司召开新品发布会。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它没有发布硬件,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名为“iPhone26”的手机系统。
一名来自中国的“果粉”,要将它上传到自制的VR帽子里。
智能语音助手Sihi检索淘宝和阿里巴巴,为他筛选了几家零部件提供商。这些厂商不但以出厂价销售,还提供定制服务。在填写了几份重要的技术指标文件后,一家公司接受了订单。不需要额外的支付动作,剩下的文案和财务工作,就交给Sihi吧。
3天后,这位“果粉”收到了一个超大号包裹,里面是按照制作顺序码放的上千个零部件,每一个都完美符合他的定制要求。一封以示尊重的纸质说明书提示,这些零部件的三维设计图已上传到他的家庭3D打印机,如需替换,只需要一个口令即可自行制作。
最后,这样的一个DIY智能硬件,只有市场上成品价格的10%!
——这是一场关新硬件时代的想象。我们正乘着一颗呼啸的炮弹,呈几何数级加速砸向它。
先播种再收获,古老的逻辑仍然奏效。哪怕火爆如“互联网+”,也是概念提出者谋局2年后的产物。刚端起互联网咖啡的你,面对的是早被跑马圈过的地。但假如你为此沮丧,倏忽之间,新时代也要和你擦肩而过了。
近几年,当互联网如核爆席卷一切的时候,硬件已经悄悄地“潮”了起来。Kickstarter和点名时间上一派火热,人们排着队为那些酷酷的新玩意付费,甚至不惜承担产品“跳票”、延期发布甚至失败的风险。这是App时代极少出现的事情,那个时候,人们习惯免费。
更何况,中国是这样一个适合硬件复兴的地方:古老的制造业传统,精湛的加工技艺,世界一流的代工工厂,小众但野蛮生长着的技术崇拜者……
那些不善言辞的极客、技术信仰原教旨主义者们,终于在叮当作响的车间里,等来了这样的时刻:也许我不知道那个东西是什么,但我知道世界需要它,于是,我把它做出来了。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尘世外的一眼
“大多数人,到死都没向尘世之外瞥一眼。”
——在被誉为“未来史诗”的科幻小说《三体》中,科幻作家刘慈欣借书中人物发出的喟叹,一时成为流行。这绝不仅仅是文学作品里形而上的抒情。
对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创业者们,“尘世外的一眼”恰恰是对其所从事领域的客观陈述。而实现的途径,除了想象力,还有代码、电路板、透镜、塑料、纸盒、螺丝……
VR和AR通过将人类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无缝嫁接到虚拟世界,被认为是人类向现实世界的第一次告别。
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
虚拟现实(VR),是电脑模拟制造的三维虚拟空间,通常利用一些硬件设备将人真实世界里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阻隔在外。
蚁视:VR硬件拓荒者
财经作者Verne Kopytoff站在摩天大楼的窗台边上,俯瞰街道上如蚂蚁般大小的汽车和行人。忽然,一个女性的声音命令他:“迈出去,走一走。”Verne Kopytoff恐惧地回应:“不!我不会那样做!”
——事实上,此时的Verne Kopytoff身在一座废弃的军事仓库里,没有摩天大楼,没有如蚂蚁般大小的汽车和行人,所有看见的景象是一款VR游戏画面,来自他戴着的VR头盔。可即便如此,逼真的画面让Verne Kopytoff的大脑失去了逻辑,他站那里动弹不得。
作为国内首家VR创业公司,蚁视科技最受瞩目的产品就是这样一款VR头盔——ANTVR KIT 。正式发布前,它在Kickstarter上完成了26万美元的众筹,打破了此前中国众筹项目在这一国际知名众筹网站上的纪录。
VR硬件产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PC端的VR头戴显示设备,又被称作“VR头盔”;一种是基于移动端的VR头戴显示设备,也叫做“手机VR头盔”或“手机VR眼镜”。
ANTVR KIT属于前者。与国际竞争者不同的是,它的一大特色是“全兼容”。原来,蚁视头盔不但兼容PC,还可以兼容Android、索尼PS主机和微软Xbox主机等内容端,将2D、3D的电影、游戏呈现为沉浸式3D效果。这意味着,戴上蚁视头盔,人们利用现有的游戏和影视,就可以一秒实现VR效果。这让VR更大规模的普及成为可能。
在国内,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超过90家公司进入VR领域。但由于本土强悍的代工体系,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从事硬件VR创业,尤其是手机VR眼镜。上市后创造连续29个 涨停的暴风科技(300431,股吧),其硬件产品“暴风魔镜”就是一款入门级VR眼镜。
这意味着,当下的VR硬件创业,无论其技术难度有多大,比如分辨率低、眩晕、漏光、可视角过窄、畸变、大幅度动作延迟等等问题,但VR真正的瓶颈却在于缺乏内容。
焰火工坊:光线搬运工
在国内VR圈,看到“内容”这个短板的人很多,但愿意身体力行补足这一短板的,却只有焰火工坊。但在焰火工坊看来,游戏、影视等表层应用只是它的一小步,深入系统底层建立规范才是重头戏。
在焰火工坊即将发布的国内首款VR游戏《最后的荣耀1944》,玩家会“亲身经历”这样的场景:盟军少校Richard Winters从怀中掏出地图,发现自己被空投到敌军阵地的正中央,他被包围了。不过作为一名伞兵,这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他偏偏头,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目力所及之处都是忙着收拾白色降落伞的盟军士兵。此时正值黄昏,右后方暖色的阳光有些刺眼……
与著名PC同题材游戏《使命召唤》等不同的是,在VR游戏中,玩家是被沉浸在3D画面之中,现实中转头、转身等动作带来的视角变化,完完全全体现在虚拟世界中。而走路、前进、开枪等动作,也可以不依赖键盘和鼠标,而是通过VR体感手枪等VR配件来实现。
游戏只是焰火工坊四大业务板块之一,其余三个板块分别是:影院、浏览器等VR应用,面向VR开发者的开源平台,独家VR系统。
当下,号称“国内最好的VR影院播放器”——焰火影院已经发布,其过人之处在于,通过高度还原影院观影光效,戴上搭载焰火影院的VR设备,用户就可以置身高度仿真的虚拟影院中,享受IMAX级的观影效果。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其开源平台是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的VR游戏SDK——VRFires SDK。借助这一SDK,开发者制作VR应用的速度将大大提升:移植小品级游戏最快仅需10~30分钟,直接开发应用则可以节约20%~50%的时间。
从软件切入VR领域的焰火工坊,就像从MIUI领域切入手机领域的小米,聚集一定基数的开发者后,焰火工坊便可规范VR系统开发标准,这让它拥有无限可能性。
换言之,无论是高达上千元的VR头盔还是低至几十元的VR眼镜,凡是以Android手机为载体的VR设备都将成为焰火工坊的载体。对于国内拼杀火热的VR硬件制造商们,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增强现实 Augmented Reality
增强现实(AR),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虚拟世界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里面,虚拟和真实同时出现在用户眼前的同一画面中。
Ingress:户外真人手游
“你所眼见的世界并非真实,但它建立于真实世界之上。”
对于Google推出的AR游戏《Ingress》,看见“真实”的方法是:下载Ingress的手机App,定位现实生活中你的位置,查看遍布在自己周围的神秘能量XM。而你的任务,就是带着手机,在Ingress的指引下,收集这些神秘能量XM。有趣的是,XM往往被Google地图放在各种意想不到的位置——广场雕塑、理发店的壁画、兰州拉面馆等等。
Ingress在2012年开始内测,2013年公测。故事背景是科学家偶然发现某种神秘的能量XM。关于XM的一切都是未知数。玩家被分成两派:启蒙者,试图推广XM,而抵抗军则抵抗XM。两派玩家通过争夺真实世界中的地标,来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只有当玩家GPS定位在地标附近时,才能攻陷敌方地标,扩大己方阵营,并从中拾取道具。
也就是说,Ingress作为一款VR+LBS的手机游戏,已经不是宅男宅女们所熟悉的模样,它要求你带着手机来到户外,亲身游历自己所处的城市。这无疑拓展了Ingress的盈利途径,作为需要客流量的商家,谁不希望自己的小店恰恰是XM放置点,而玩家顺手购买一杯奶茶又能为其增加能量值呢?
在为期四天的美国CES消费电子展上,NeuroSky神念科技的展台前一直人头攒动,商业问询及商业洽谈者从未间断。神念科技在展台的海报设计上就体现出了自己的服务范围,即为移动健康和健身提供完整的生物电解决方案,不仅提供核心的脑电和心电芯片,还提供特有的集成算法。
同时,神念科技也展出了与合作伙伴合作的产品,心电产品主要有Jaybird运动手环,华硕的ZenWatch手表,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Hellofit心电智能监测贴,酷派大观9960,Hi-Watch心率手表等。脑电产品主要有宏智力的BrainLink智能头箍等。
参观者对NeuroSky神念科技展出的产品和技术都深感兴趣,相信不久更多使用神念科技技术的产品和应用会出现在大众市场,让更多的设备具备监测并改善人的健康状况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