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树之歌》教案

文化自信:10个生字都与树木名称有关,将识字教学与认识树木相结合。

语言运用: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思维能力: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审美创造:学生在整体朗读儿歌、认识树木的基础上,学生逐步建立生字音形义的正确联系。

【课前解析】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十一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除第一行外,每行由七个字组成,是一首多句式的儿歌,押“ang”韵。这首儿歌常识性较强,同时洋溢着浓浓的情趣,语言平实,修辞恰当,所选树木具有代表性,贴近儿童生活。如“梧桐树叶像手掌”“松柏四季披绿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树木特征与儿童生活相联系,写得通俗易懂。

关注课文:课文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观察树木的外形,描写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茁壮及梧桐树叶像手掌的特征。第二句观察树叶的颜色,描写了枫叶的火红和松树、柏树的翠绿。第三句观察树木的习性,写出了木棉喜暖和桦树耐寒的不同习性。最后一句介绍了两种被誉为“活化石”的树以及香溢满园的桂花树。

文中插图与儿歌中的树木出现顺序不同,可引导学生发现插图与树木名称的对应关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白、木棉、梧桐、格树、水杉、银杏、金桂、柏树、枫树、松树、杨树。图片直观展示了各种树木的特点,符合儿童图文学习的心理特征。

关注生字: 本课共15个会认字,其中10个生字都与树木名称有关。可将识字教学与认识树木相结合。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熟读儿歌后,圈出儿歌中的树木名称,然后与插图一一对应,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语引出生字“榕、梧、桐、枫、松、柏、桦、杏、杉、桂”,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将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识字。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6个左右结构的合体字,一个独体字,一个上下结构的字,其中木字旁的字有五个。重点指导左边木字旁要写得稍长、稍窄,左右部件相互协调。其中“树、杨、松、柏、桂”都是左窄右宽。书写“化”字注意右部的笔顺,先撇后竖弯钩;书写“金”字注意“人”写得舒展;书写“之”字注意第一笔点写在竖中线上。

关注词语:“杨树、树叶、松柏、化石、开花”。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教学重点】

1.认识“榕、壮”等15个生字,会写“树、之”等8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梧、桐、掌”等15个生字,写好“树、之、杨、松、柏”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新课

1.谈话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树?教师在课件中出示不同树木的图片,学生观察。

教师:这些树漂亮吗?你喜欢这些树吗?你知道不同的树之间的区别吗?今天我们走进课文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2. 教师板书课题:(树之歌),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儿歌,认识树木名称。

(1)这首儿歌介绍了哪些树木?跟着视频读课文,用笔把树木的名字圈一圈,再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逐句朗读,指导正音。

(3)每句话都介绍了至少一种树木,请同学们把圈出来的树木的名称读一读。

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在黑板上。

(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提问:同学们数一数一共介绍了多少种树?(11种,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2.偏旁归类,积累字词。

(1)提出要求: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榕 梧  桐  枫  松  柏 杏  桦  杉  桂

预设1:我发现这些字都是木字旁的,因为它们都是与树木有关。

预设2:我发现这些字的读音与木字旁旁边的字读音相似。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不但发现了这些字都是木字旁的,而且还从读音上找到了规律,像这样的字,左边木字旁表示与树木有关,右边的字表示了它们的读音,这就是形声字。你们还知道哪些带有木字旁的形声字?(学生交流)

(2)积累带有木字旁的形声字。

橡树 榆树  槐树  石榴树  桃树  柳树 山楂树  柿子树

3.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学生开火车读屏幕上的词语。

榕树      梧桐       手掌        枫树

松柏      服装       桦树        守护

银杏      水杉       化石        桂花

根据学情范读正音, “榕、壮、桐、掌、枫、松、杏”是后鼻音,“银、杉”是前鼻音。

三、了解树木特点,学习儿歌前两句

1.请学生仔细读儿歌,用“△”标出每种树木的特点。

指名回答。

预设:杨树(高) 榕树(壮) 梧桐(像手掌) 枫树(叶儿红)松柏(披绿装)

木棉(喜暖) 桦树(耐寒) 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满院香)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补充板书。(杨树——高、榕树——壮、梧桐——叶如掌、枫树——叶儿红、松柏——披绿装;木棉——喜暖、桦树——耐寒、银杏——活化石、水杉——活化石、金桂——满院香)

教师出示标好△的课件,学生校对。

2.我为树木挂名牌。

知道了每种树木的特点后,带领学生做一个课堂小游戏——我为树木挂名牌。教师出示不同的树木图片,学生结合课文描述的树木特点,为每个树木挂上自己的牌子。

(1)学生回答后,结合图片认识树木特点:杨树高大、挺拔、笔直,多生长在北方。

(2)学生回答后,结合图片认识树木特点:榕树生长在南方,树干分支多,枝叶特别茂盛,远看像绿茸茸的大伞。

(3)预设:这是梧桐树,它的叶子像手掌。

(4)预设:这是枫树,枫树秋天叶儿红,它的叶子一到秋天就变红了。

(5)预设:我知道左边这个是松树,右边这个是柏树,他们的树叶很奇怪,一根根像针一样。

引发思考:为什么人们习惯把松树和柏树合在一起说“松柏”(一年四季都是绿色)所以说他们四季“披绿装”。

(6)预设:这个是木棉。木棉树喜欢生活在暖和的南方,开花的时候满树鲜红。

(7)预设:这是桦树。桦树不怕冷,耐寒,喜欢生活在北方。

(8)预设:这是银杏树。银杏树是最古老的树种之一,被称为活化石。

(9)预设:这是水杉。银水杉树是我国特有的树种,也是一种古老的树。

(10)预设:这是金桂。金桂树喜欢开花,花香浓郁。

3.赏析儿歌前两句,尝试背诵。

教师指导赏析:整首儿歌基调轻松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来逐句欣赏一下吧!

(1)出示第一句儿歌和杨树、榕树、梧桐树的图片,学生填写句子空白处,参照图片尝试背诵。

杨树( ),榕树(  ),梧桐树叶(  )。

提示:梧桐树叶像手掌,使用了比喻的手法。

教师提问:你还观察过哪些树叶的形状?出示银杏树叶、泡桐树叶、柳叶、荷叶的图片,指名回答。

预设:银杏树叶像扇子。泡桐树叶像一颗颗心。柳树叶像眉毛。荷叶圆圆像盘子。

(2)出示第二句儿歌和枫树、松树、柏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句子。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结合图片发现三种树木的颜色特点:三种树木的颜色不同——枫树秋天红,松柏四季绿。

(3)朗读指导。

①出示儿歌前两句,学生齐读。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②教师点拨:“壮、掌、装”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ang,读的时候要突出这几个字,会更有儿歌的韵味。

③师生合作读儿歌。教师读树名,学生接读树的特点。

(4)课件出示儿歌内容,教师指导背诵。

①记忆树木: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

②记忆特点:高、壮、像手掌、叶儿红、披绿装。

③尝试背诵。

四、指导书写“树、之、杨、松、柏”

1.指导书写“树”字。

教师示范书写,提示要点:“树”字左窄右宽,“又”捺变点,点经田字格中心。

学生练写,展评。

2.指导书写“之”字。

教师示范书写,提示要点:“之”字第一笔点在竖中线上,横撇的撇过田字格中心,捺平缓。

学生练写,展评。

3.指导书写“杨”字。

教师示范书写,提示要点:“杨”字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右半部分首笔横折折折钩一笔写成,第二个折点在田字格中心,两撇撇尖穿插到木字旁的点下方,第二撇略长。

学生练写,展评。

4. 指导书写“松”字。

教师示范书写,提示要点:“松”字注意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公”第一撇从竖中线上起笔撇至“木”侧,捺尖落在横中线上。

学生练写,展评。

5. 指导书写“柏”字。

教师示范书写,提示要点:“柏”字左右宽窄相当,左长右短,右半部分“白”要写得略瘦。

学生练写,展评。

五、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读通了儿歌,认识了11种树木,背诵了前两句,会写了6个生字宝宝。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了解一些树木的特点。

2.课堂演练。

3.课后作业。

(1)你还认识哪些树?到生活中去观察一下它们,看看有什么特点。

(2)练习写好这节课学习的生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化、金、桂”3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5个词语。

2.背诵课文。

3.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学生读一读。

树  之  杨 松  柏

树木 之前  杨树  松柏

让学生尝试根据提示的词语背诵课文前半部分,回顾上节课讲到的知识点。

二、学习儿歌后两句,随文识字

1.出示儿歌第三句以及木棉和桦树的图片,学生看图读第三句,领会南北方的不同。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1)提问:南方和北疆气候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同学们说的真棒!木棉喜暖,桦树耐寒,它们一个在南方一个在北方,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南方气候温暖,北方气候寒冷。

(2)指导认读“耐”。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字形:而+寸=耐。

②理解字义,拓展运用:“耐”就是忍得住,受得住。“耐寒”就是忍受得住寒冷。“耐”还能组什么词?(耐劳、耐用、耐心、耐力……)

(2)指导认读“守”。

分析“守”的字形,理解字义:宝字盖的字一般和家有关,“寸”可组词“寸步不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像看家一样寸步不离地守卫着就是“守”的意思。

(3)指导认读“疆”。

字理识字认识“疆”:指事字,从土,从弓,从畺。“疆”字的左半部分是一个“弓”字和一个“土”字,表示以弓来丈量土地。“畺”三横两田表示田之间的疆域界限。“疆”的本义为田界。

2.出示儿歌第四句以及银杏、水杉和金桂的图片,学生看图读句子。

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1)指名读:这句话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预设:“活化石、金桂”。

(2)引导理解“活化石”。

①出示图片理解“化石”,教师点拨: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就是“化石”。化石历史久远,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提问:想一想“化”还可以组哪些词?(文化、变化、绿化、美化)

②教师出示银杏和水杉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理解“活化石”:猜一猜,银杏和水杉为什么叫“活化石”?

预设:它们生长历史久远。

点拨补充:银杏最早出现于3亿多年前的石炭纪,水杉最早出现于2亿年前的白垩纪。就是说恐龙出现的时候已经有银杏和水杉了,难怪它们被称为“活化石”。

(3)组织讨论:小组研究一下“金桂”是指什么?(桂花开花呈金黄色,因此叫金桂。)

3.背诵指导。

(1)出示儿歌后两句: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①记忆树木: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②记忆特点:喜暖、耐寒、活化石、满院香。

③尝试背诵。

(2)出示整首儿歌,学生填写空格处。

(    )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   )。(    )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    )。

(    )喜暖在南方,(   )耐寒守北疆。银杏水杉(     ),(    )开花满院香。

三、指导书写“化、金、桂”

1.指导书写“化”字。

教师范写,提示要点:左窄右宽,左右等高,竖弯钩起笔于竖中线,与撇相交于田字格中心。

学生描红一个,师生改评,再练写两个。

2.指导书写“金”字。

教师范写,提示要点:撇捺起笔于竖中线,最后一笔横最长。

学生描红一个,师生改评,再练写两个。

3.指导书写“桂”字。

教师范写,提示要点:左窄右宽,顶部左右齐平,右半部分的“圭”由两个“土”组成,分写横中线上下,第二横落在横中线上。

学生练写,展评。

提问:“桂”的形近字有哪些?(蛙、娃)

四、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1.课文小结。

本文是一首儿歌,我们通过学习儿歌,认识词语,并了解了11种树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之情。

2.拓展延伸,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词语和谚语。

(1)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词语。

教师出示与树木有关的两组词语,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①泡桐 白桦  云杉  翠柏

②树根 树干  树枝  树梢

教师点拨:第①组是树木的名称,第②组是树的部位。

(2)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教师出示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²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²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学生读一读,想想下面几句话的意思。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相机解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的时间可以培育一棵树木,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培育一个人才。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指树虽然高达千丈,但落叶还是要回到根里。比喻离开故乡多时,最后还是要返回故里。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树没有根就不能生长,人没有志向就不会成功。

2.课堂演练。

3.课后作业。

背诵《树之歌》,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教学本课,我制定了以下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10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熟读儿歌后,圈出儿歌中的树木名称,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语引出生字“榕、梧、桐、枫、松、柏、桦、杏、杉、桂”,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将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识字。同时在了解了生字的基础上,再结合树木图片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树木的特点。

课堂上,我也重视对学生背诵的指导,先讲解一些背诵技巧,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背诵,再通过其他各种形式的背诵加强学生的记忆,大部分学生能当堂把这首儿歌背诵出来。当然课堂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对生字书写的指导还不太够,少数学生把“桂”和“挂”两个字混淆了,部分学生在写“松”字时不够规范,右边的“公”撇和捺的位置关系不对,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要加强生字书写方面的指导。

THE END
0.(课堂教学课件)识字2树之歌2.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课内拓展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树之歌视频欣赏保护 树木拓展延伸树之歌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爱护树木高壮叶儿像手掌秋天叶儿红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41722@42:1=38:=436e22>9:;;=8:7xjvor
1.《识字2树之歌》教学设计《识字2 树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树木。 教学重点: 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jvzq<84puh~/pljfwe4dp8nphq522?:1:5840qyo
2.识字2《树之歌》教案.doc识字2《 树之歌》 教案.doc 3页VIP内容提供方:原创文库 大小:28.36 KB 字数:约2.83千字 发布时间:2022-08-18发布于辽宁 浏览人气:1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识字2《 树之歌》 教案.doc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712:731?6353842=92268357xjvo
3.语文二上识字2《树之歌》知识点语文二上识字2《树之歌》知识点《树之歌》课文原文树之歌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 寒守北疆。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本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写。《树之歌》知识点01我会写杨yáng(白杨、杨柳、杨 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51694?42:1:36<=328e22B8;338567xjvor
4.树之歌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出自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师之家为您提供《树之歌》的优质课教学视频、课件、教案、学案、试题供您教学备课参考,希望对您的教学备课有帮助。jvzquC41yy}/tnslkcutjn3eqo5lg€jp13:30qyon
5.识字第2课树之歌泡泡狐高音质在线试听识字第2课外部播放此歌曲> 泡泡狐 - 【识字】-第2课-树之歌 专辑:二年级上 | 小学语文新课标28篇课文精品朗读 歌手:泡泡狐 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树 杨树高 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jvzquC41yy}/m~lqw0ipo8rkzuuoi8=nkmtzgl3jvor
6.识字第2课树之歌泡泡狐高音质在线试听识字第2课泡泡狐 - 【识字】-第2课-树之歌 专辑: 二年级上 | 小学语文新课标28篇课文精品朗读 歌手:泡泡狐 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树 杨树高 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园香 泡泡狐 - 【识字】-第2课-树之歌 / 已添加到播放列表 1jvzquC41o0qvixz0eqs0mprkzuuoi8=nkmtzgl3jvor
7.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树之歌》图文讲解.pdf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 2 《树之歌》图文讲解 知识点 01 我会写 杨 yáng (白杨、杨柳、杨树) 壮 zhuàng (壮士、强壮、壮丽) 桐 t óng (油桐、桐华、梧桐) 枫 f ēng (枫叶、枫树、枫木) 松 sōng (松树、松柏、松子) 柏 bǎi (柏树、柏油、柏木) 棉 mián (棉花、棉被、棉衣) 杉 shān (杉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31663A4937613:5652643;80ujzn
8.二年级上册识字第2课《树之歌》课堂笔记二年级上册识字第2课《树之歌》课堂笔记 2023-09-05 06:02 发布于:山西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0) 内容举报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搜狐“我来说两句” 用户公约 点击登录 搜狐小编 抢首评jvzq<84uqeofv‚3uqj{/exr1c1=29@;62:9`3;6346824
9.树之歌教学反思(通用16篇)树之歌教学反思 6 在教学《识字2树之歌》第一课时的时候,我以朗读诗歌,识字教学为主,同时带着孩子们认识不同树木的形态。树木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孩子们在羽西的时候就对文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甚至会主动找我,向我询问这些书的生长特点。这样也为第二课时的教学,了解各类树木的特jvzq<84vgciig{3twk}fp7hqo1yik‚tpiykofjsi1lobqzghcttk876:8920qyon
10.小学语文《树之歌》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模板(精选3篇)小学语文《树之歌》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模板 篇2 《树之歌》这篇儿歌,让我们认识了11种树木,了解这些树木的特点,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优点: 教学时,我是根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c8<978<20qyon
11.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学反思(精选10篇)我在二年级一班执教了识字单元第2课《树之歌》,整体感觉比较好。课前我做了精心地准备,学生预习比较充分。课上,学生表现积极,氛围轻松和谐,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促进以后教学的进步,经过课后反思,把自己在教学这节课做的较好与不足的方面总结如下: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pjcx}wghgour4;2::23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