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两千年而不亡《急就章》和赵孟頫所引领的元代章草书风|字见中国行书楷书书法作品

赵孟頫章草书《急就章册》元(1271—1368年) 上海博物馆藏图片来自成都博物馆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实习生 吴松芝

“孟頫诗文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篆、隶、楷、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翻开《元史·赵孟頫传》,就能窥到史书中这样一段记载。细看这段文字,字里行间,丝毫未曾掩饰对一位博学多通的旷世奇才,在书法艺术上极高造诣的赞赏。倘若再往前读去,还会发现其人“才气英迈,神采焕发,如神仙中人”。在才华横溢之外,更是英俊潇洒,让元世祖也惊呼为“神仙中人”。而他,就是元代书坛的领军人物——赵孟頫。

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元代画坛的领袖人物、“楷书四大家”之一……在赵孟頫身上,有太过复杂而曲折的经历。当然,说起这位才学兼备的奇人,自然不能不提他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正如史书中所记载的那般,赵孟頫的篆、籀、分、隶、楷、草诸书俱佳,以楷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

如今,在历经数百年的岁月变迁后,当人们来到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中,就能看到赵孟頫书写的两幅墨宝,正静静被摆放在展柜中,等待着天南海北观众的驻足欣赏。其中,一件“赵孟頫临兰亭序”前排起了长队。殊不知,展厅中另一件“赵孟頫章草书《急就章册》”,为国家一级文物,价值高于兰亭序临本,更见证着赵孟頫在章草复兴时代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也代表着赵孟頫的“复古情怀”。

清禹之鼎摹《赵魏公小像》(局部)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书法家的“天花板” 更是一位勤奋的书法天才

“这件章草风格的《急就章》,是赵孟頫临摹的三国时期书法家皇象的作品。这件《急就章册》完全展开了的话,它的字数是不少的,远远超过了《兰亭序》的324个字。”数次漫步在“汉字中国”的展厅中,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王道义自然对赵孟頫的作品十分熟悉。在他的介绍中,似乎能够窥到在书写下这幅作品时,赵孟頫所处的时代风云与心路历程。

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王道义

《急就章》原名《急就篇》,是西汉元帝时命令黄门令史游为儿童识字编的识字课本,因篇首有“急就”二字而得名。《急就篇》用不同的字组成三言、四言或七言的韵文,内容涉及姓名、组织、生物、礼乐、职官等各方面,如一部小的百科全书。

《急就篇》由于实用性强,容纳的知识量多,作识字课本兼常识课本,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于是,该文从汉至唐一直是社会流传的主要识字教材。同时,抄写规范精雅的本子也有作为临书范本的功能。

赵孟頫章草书《急就章册》元(1271—1368年) 上海博物馆藏周彬摄

“这件作品,应该是赵孟頫认真学习古代经典,所做的一件功课。那么。这件功课是自己留来做学习的参考记录的,还是送给自己的学生或同僚的?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王道义说到,但是从赵孟頫的生平经历和所存的书法遗存,也能发现这样的“功课”,他做了太多太多。这件《急就章册》是,同样在展厅中的《兰亭序》也是,都是他孜孜不倦学习、临摹书法的结果。

据《元史》中记载,赵孟頫“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天资聪慧的他,在书法艺术上更付出了勤奋和努力。相传,赵孟頫“日书万字”,并且“下笔神速如风雨”,是彻彻底底的“字痴”。“重复地、准确地书写历代的经典法帖。这是赵孟頫他一生学习书法的常态。”王道义说到,赵孟頫毕生以临习古帖为学书宗旨,从中求得笔法和字形。而《急就章册》这一件优秀书法作品,形神兼备、笔精墨妙,正体现了赵孟頫对传统守正出新理念的一个践行。

赵孟頫章草书《急就章册》元(1271—1368年) 上海博物馆藏周彬摄

崇尚“复古” 引领元代的章草书风

“观其书,得心应手,会意成文。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变其形。可谓书之兼学力天资精奥神化而不可及矣。”对于赵孟頫的书法,元人虞集曾有这样的评价。作为“楷书四大家”之一,赵孟頫的楷书造诣最高,行书也极为擅长。但细看这幅《急就章册》,可以发现其中书写的字体,是大众没有那么熟悉的——章草。

“草书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章草;第二种是在这个基础上,上下字前后笔画有一定的勾连的今草;第三种就是性情放开了的一种连绵大草。在这三种里边,以章草为最古老。”王道义说到,章草始于秦汉年间,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把东汉的隶书蚕头燕尾的笔式,还有繁复的结构写得快一些、简化一些,就形成了章草。“最早这种书体还叫隶草,可以说是草书里头的古文字,也比较难认。”

要知道,在唐宋时期,楷书、行书两种书体占据书坛主导地位,章草一体罕有人作。唐代欧阳询曾叹“章草几将绝矣”,北宋黄伯思亦说“(章草)至唐绝罕为之,近世遂窈然无闻”。直至元朝,章草书风开始复兴流行,而这阵“复古之风”的开启,当然与赵孟頫渊源匪浅。

赵孟頫一直致力于古法的学习,提倡学习古人,以得晋唐面目为尚。在潜心书法中,他注意到了章草这一古老的书体。据陆友仁在《砚北杂志》卷上的记载:“赵子昂学士,尝以皇象章草与王右军参考十得八九,盖右军草书,本出于此。”于是,在赵孟頫这一书法大家的影响下,引领了不少书法家对章草的书写,元代的章草书风开始兴起。

“赵孟頫作为北宋皇朝宗室的后代,在元朝的时候,他也是推动整个元朝继承中原文化的一位棋手。所以他为保存中华文脉,包括书法的文脉、书画的文脉,建立了很大功勋。”王道义讲道。明朝时,曾有才子评论赵孟頫,称其为“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其匹”的大书法家。时至今日,评价中的区域空间以及时间已经呈数倍扩展。“可以说,他是全世界都有名的,一位集诗文书画的大家,是元代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集大成者、传播者。”

身为宋代皇室宗亲,但在南宋灭亡后应诏入元廷为官;历经元朝的五位皇帝,官拜从一品,无边富贵身后却是苦涩与煎熬……赵孟頫的一生,四度做官又四度回乡归隐中,足见他内心的矛盾与纠结。

但不可否认的是,赵孟頫在文学艺术开创了一代风气,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当下,步入“汉字中国”特展中,能够目睹赵孟頫章草《急就章册》的风采。同时,针对观众提到的赵孟頫临兰亭序排队过长问题,成都博物馆现已将其调整至第四单元的独立柜中,毗邻赵佶行书《方丘敕卷》,让观众能够在更舒适的空间内欣赏大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真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content凡立衰向,忌水流出帝旺位。如甲癸向上忧见艮,是说当立甲或癸向时,艮方出水是不利的,而反过来艮逢甲癸祸连连,是说当立艮向时,甲和癸两个方向出水或来水都是不利的。一般黄泉水多主病灾,破财或犯少亡。黄泉位上也忌动土,兴工,不宜有来水去水,池塘,宅中不宜在此做厕,种树挖井亦然。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41684:4281<53@;6;9e22=587;67;7xjvor
1.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英国诺贝尔奖得主曾称:汉字有“三大缺陷”|字母由于识记困难,当时大多数普通家庭并不识字,只能出卖劳力来换取生活所需。 等到了更为严苛的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还进一步加深了汉字的阶级烙印,试图禁锢普通百姓的反抗意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繁体字的使用范围更小,也就失去了随时代变化的先决条件。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U;MHCQV2769JDTM0jvsm
2.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党败亡的第一声丧钟!第二重背叛,可以算作国民党败亡的根本,因为这是历史前进的方向,是客观规律,毛主席说得好:“国家要独立,人民要解放,社会要进步,这是历史潮流,谁也挡不住的”,当蒋氏国民党放弃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就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站在了历史的对立面。而对于国民党组织基础的背叛,这是国民党走向败亡的第一步。 jvzquC41yy}/onnrkct/ew45l4g63;o
3.创境·激趣·引导·自主──《识字7》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生:我是这样记住“赢”的:亡、口、月、贝、凡,合起来就是“赢”。 师:一个小小的顺口溜,帮我们记住了这个“赢”字,真好! 生:我记住了“傲”,骄傲──我们不能骄傲,因为骄傲使人落后。 师:你不但用“傲”组了一个词,还说了一句话,这也是一种识字的方法。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jcx}wg{ookjslk{{xgwokcqgo1@8224:/j}rn
4.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通用20篇)1、自主识字。 (1)出示生字卡,请学生读一读,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看图识字,组词识字,部件结合识字,口诀识字等等)。 (2)教师请学生指出在认读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似”、“姿”声母为平舌音,“乎”的声母为“h”,而不是“f”。“察”的声母为翘舌音。 jvzquC41yy}/{~|gpoo/exr1lkgpcw4gtpobpsn149?92;50jvsm
5.益靈單怪痾單法書通釋:10益靈單怪痾單法書通釋莫治鼠残物不可食食之生建靡暑月瓮器如日雁著外可盛饮食伤寒勿画太惠物恐风剌成夭阴淫雨勿食生枪酢恐腹中生虫食热物勿饮冷水恐戍剌风烧象物不可乘瓦叹犊牙宝伤血肱五味不可多苍五味稍薄食人奠咸多肠必酸亡伤脾辛多伤肝苦多伤肺甘二伤肾叉口而成疾蕙晚食在酉前夜食莫交足胃寒以养气盖脾好动夜jvzquC41evkyv7tti1}jmr3rnAog?pg(ejgqvnw?58:68B+tgogq?pg
6.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7》教学实录(精选13篇)识字的过程是一个比较枯燥乏味的过程,怎样使识字形式活泼多样,增强学生识字过程的趣味性?通过实践,我发现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是个好办法。于是,我让孩子们把汉字编成口诀或儿歌,寓教于乐,让学生喜欢汉字。还有“赞”的记法:小宝贝,好好干,两次先进人人赞。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jcx}wggxokjslk{{xgwokcqgo1B5968:/j}rn
7.亡亡拼音亡怎么读亡部首亡意思亡,逃也。——《说文》 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国语·晋语四》 子牟有罪而亡。——《国语·楚语上》 怀其璧,从径道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 或以为亡。 数言欲亡。 亡而入胡。——《淮南子·人间训》 奴惊,各亡去。——高启《书博鸡者事》 jvzq<84o0unjer>0eqs0'N9'DC+B3hk1
8.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的知识点亡(wáng)羊补牢(láo) 愿(yuàn)意揠(yà)苗助长 审(shn)视 二、易写错的字 愿:半包围结构,第二笔撇稍长,不是上下结构。 突:下面是个“犬,”不是“大”。摆:注意右边“罢”字上面框内是两竖。 三、会写词语 筋疲力尽 明白 亡羊补牢 劝告 钻进 丢失 麦子 应该 伯伯 飞快 为难 身边 jvzquC41yy}/{~|gpoo/exr1mghjcx4gtpobpsn414855@990jznn
9.六祖坛经笺注六祖未尝读书识字、而吐语为经、符契千圣。乃知般若之中、何物不照、何义不了。明憨山大师曰、或谓吾佛四十九年、末后拈花、且道未谈一字单传。达磨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目为单传。此经岂非文字乎。然殊不知此事人人本来具足、不欠一法、不立一法。既本具足、是则佛未出世、尘尘刹刹、jvzquC41yy}/dosp0qxh1ktqmih0dxtmu4524B:0jvs
10.第49集汉字:听与金空亡教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本课程将汉字融入历史故事,与典故相结合,边看故事边识字,轻松牢记常用汉字。原创动画讲解汉字起源,了解真实含义,活跃思维,让孩子跟着故事高效记忆。-芒果TV-大家都在看的在线视频网站-热门综艺最新电影电视剧在线观看jvzquC41yy}/opyx0eun1k468585686959;67B3jvor
11.小学语文《亡羊补牢》教案7篇2、识字,学写“亡、补、叼”。 4.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的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 2、板书课题:亡羊补牢 生书空,齐读课题 jvzq<84yyy4vpsx0eqs0lrfqcp5zw€jp1zobqzg{w}fpsncqct0497523733B8439e74>=6424ivvq
12.亡亡拼音亡怎么读亡部首亡意思亡,逃也。——《说文》 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国语·晋语四》 子牟有罪而亡。——《国语·楚语上》 怀其璧,从径道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 或以为亡。 数言欲亡。 亡而入胡。——《淮南子·人间训》 jvzquC41o0nl@3eqo5&G=*DC'G2aƒ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