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最熟悉的一个词恐怕就是'金陵十二钗',这个'金陵'就是'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南京,曹雪芹的老家。
对于南京,我们只知道它是江苏省会,它是六朝古都,它有'江南佳丽地'的富庶,除此之外,好像对南京不求甚解,知之甚少。
一、南京从何而来
3100年前,南京原是西周周章(周章是仲雍的曾孙,仲雍是周文王的伯父)的封地。
公元前495年前后,吴王夫差在朝天宫一带置冶铸作坊制造兵器并建造城墙,聚集了一定规模的人口,后人遂将这座城称作'冶城'。
公元前333年,楚国灭越,楚威王在石头城筑金陵邑,南京的'金陵'之名即源于此,因南京紫金山在春秋时叫做'金陵山',故名。
'陵'本意是'大阜',就是'高山'的意思;因紫金山顶上岩石泛紫色,似铜,'金'就是'金色'的意思,就是指铜的颜色,所以在春秋时紫金山被称作'金陵山'。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金陵'为'秣陵',设秣陵县,区域在今南京主城区大部,县治在今天的南京市江宁区秣陵镇的秣陵关。
不仅如此,在当时的南京地区还设有其他3个县,分别是:
棠邑县,区域位置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六合区;
丹阳县,县治在今天的江宁区小丹阳镇,区域在秣陵县南部;
江乘县,县治设在栖霞山附近,区域从石头山沿江往东过栖霞山,直到今句容下属镇,南下到今江宁区淳化镇。
汉初,拆分江乘县,北部置句容县,南部置湖熟县(县治就在今江宁区湖熟镇)。
212年,孙权开始修建石头山上的金陵邑,用来贮存军粮兵器,取'建功立业'之意将'秣陵'改名为'建业'。
229年,孙权在武昌(即今湖北省鄂州市)称帝,同年迁都建业。
这是南京第一次成为一个王朝的都城,南京从此崛起,使中国的政治、文化走出黄河流域,进入长江流域,带来整个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发展。
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东晋衣冠南渡使得华夏文化之正朔得以在南京保存,其文化影响了整个东亚。
六朝时期的建康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逾百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
南京的'石头津'(就是现在的鬼脸城秦淮河岸边)成为国际码头,停泊数以万计中外船只,出现了'四海流通,万国交会'的繁华景象,南京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心城市。
六朝建康城与古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589年,隋灭陈,将六朝宫苑夷为平地,改作耕田,自东吴开始的360年的城市基业毁于一旦,这是南京历史上遭遇最大的一次破坏。
为终结金陵王气,隋唐两代把南京由一个都城贬抑成一个县级建置单位,被叫作'江宁县'、'归化县'、'白下县'、'上元县'等名字,这造成南京在历史上长时间的没落。
南唐建都金陵,重新修建金陵城,南京又一次成为中国繁华的大都市,人口、经济和文化迎来高峰。可惜到了北宋末年,1130年4月,金兵南下火烧建康城,全城化为灰烬。
1356年,朱元璋占领南京后,把当时南京的名字'集庆'改成'应天'即'顺应天意'的意思。
1421年,朱棣迁都顺天府(即今北京),应天府成为留都。明英宗正统年间,由于南京的地理位置和曾做过京都的缘故,撤销应天府,正式命名为'南京'。清代称'江宁府',辛亥革命后又改称'南京',一直沿用至今。
到明代中叶,南京人口再次达到百万,达120万人之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一直到康熙、雍正年间南京人口都是在百万左右 。
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游历中国,在《利玛窦评传》中写到:'目睹南京这座大城,未免眼花缭乱.....明代的南京城极其雄伟壮观,堪与十六世纪的欧洲任何最大的首都相比拟。本朝开国皇帝洪武把它造成奇迹,东方所能见到的一切都无法望其项背。'
尽管如此,1864年,清军攻陷南京屠城;1937年,日军攻陷南京,烧杀抢掠,30万人死于日军屠刀之下。
英国汉学家魏根深统计,截止到1600年,南京是中国历史上发生战乱最多的城市,以106次排在第一位,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洛阳(70次)及排名第三的长安(52次)。
二、南京的之最
南京话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的官方语言
南京话在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的官方语言。六朝以前,南京话属于吴地方言,东晋衣冠南渡,中原士族南迁将中原雅音与南京部分本地语音相融合形成金陵雅音。
金陵雅言以中原雅言正统嫡传的身份被确立为中国汉语的标准音,直至清代中叶之前历朝的中国官方语言均以南京官话为标准。
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教授和使用中国话也是以南京官话为标准。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学习中国话也是以南京官话为标准。
永乐帝迁都北京,随着大量南京人口的迁入从而影响并改变了北京方言的发音,形成北京官话及现代普通话的雏型。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海上航行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地理大发现航行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郑和七次下西洋,率领船队都是从南京出发,所用船只都是在当时的南京龙江船厂建造而成,也就是说在15世纪,南京已经具备了建造巨型航海船只的技术。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2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由此开始。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博览会
南洋劝业会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官方举办的国际性博览会。
劝业会成功吸引了全国有22个行省和14个国家及地区纷纷设馆参展,展品约达百万件,时人称之为'我中国五千年未有之盛举'。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运动会
1910年,在南京举办世界博览会——'南洋劝业会'期间,同年10月18日至10月22日,全国体育界人士在劝业会场地举办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国运动会。
同还举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马拉松比赛和第一个全国足球比赛。南京成为中国近代体育事业的发祥地。
中国第一家中西医结合医院
南京历史上医学发达。六朝时期,精通医学术士蜚声全国、名震朝野。南齐永明年间就有'六疾馆'之设,这是古代中医院的雏形。
清朝南京医药学家云集,为历代之最。太平天国时期设立医院,首用中西两法治病,这是中国第一家中西医结合医院。
如今南京是国家重要的医疗医药中心,中国新药研制基地。2015年新药研发水平位列中国第三位。
中国近代教育的起点
1875年,法国传教士倪怀伦在南京石鼓路天主教堂内开设了一座小学堂,这便是最初的石鼓路小学。
这所学校不用向老师行跪拜礼,开设的学科不是四书五经,而是自然科学、数学这样的现代学科。
石鼓路小学堂是南京地区最早建立的一所新式学堂。至清末,南京共有公立小学40所,另有私立小学10所,南京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起点。
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
南京是中国重要的航运中心 ,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
早在三国时就有军港和商港,已经是'江道万里,通涉五洲';元代起是南粮北运起运港口之一;明代郑和在南京港起锚,成为郑和下西洋的基地港。
2013年《中国内陆港口城市空间价值评估》报告中,南京位居中国内陆第4位,仅次上海、深圳、广州 。
中国民族军事工业的摇篮
1865年,清政府在南京中华门外建立金陵制造局。金陵制造局拥有当时最先进的设备,所生产的枪炮的产量和质量均占当时全国之首。
金陵制造局的诞生标志着南京近代工业的开端,金陵制造局也成为'中国民族军事工业的摇篮',这里也是国内目前最大的近现代工业建筑群。
中国第一台国产收音机
1952年,新中国第一支收音机电子管在南京电工厂研制成功,这标志着收音机的核心部件可以实现自主生产。
中国第一家磷肥厂
南京磷肥厂是中国第一家磷肥厂,它是由我国设计人员设计,设备全是国内自己制造的现代化磷肥厂。
中国第一台雷达
1953年,第一台我国自行设计的国产雷达在南京妙耳山诞生,标志着我国迈出了自主设计雷达的重要一环。
南京是世界文学之都
《儒林外史》是中国第一部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32岁时举家迁往南京后,历史10年于1740年左右在南京创作完成。
1938年,美国作家赛珍珠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地》也是在南京创作完成的。
不仅如此,钟嵘的《诗品》是中国第一部诗歌评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周兴嗣编纂《千字文》是中国第一部流传最广的儿童启蒙读物、萧统主编的《昭明文选》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均是在南京创作完成。
除此之外,南京还是中国四大云数据中心、国家三大科研中心之一,国家三大高等教育中心(北京、上海、南京)之一,从南京走出的两院院士就达200人 。
不仅如此,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南京这片土地孕育出的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所创造的历史传奇与成就同样可怕。
三、最牛的南京人
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建康(即今南京)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一生钻研科学,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首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学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历议》等。
李 煜
李煜(937-978),江宁府(即今南京)人,诗人、南唐后主。
李煜是南唐皇帝李璟的第六子,961年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
975年,宋师攻克金陵,被俘至东京;978年7月,死于东京,被追封吴王。
李煜是皇帝也是诗人,他是'花间派'词作大家,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如他广为流传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他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使词成为可以言怀述志的新诗体,直接影响后来的豪放词派。
朱棣(1360-1424),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 明朝第三位皇帝。
朱棣可不是凤阳人,他出生在应天府(即今南京),也在应天长大。他发动靖难之役,夺了他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成为永乐大帝。
朱棣是雄才大略的皇帝。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 ,积极经营边疆加强统治; 外交上,派郑和7次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 ;文化上,修《永乐大典》 。
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出生于江宁(今南京),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曹雪芹家世显赫,三世(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曾任江宁织造府(江宁织造府就在今天的南京图书馆附近)要职,深受皇帝宠信。
1728年(雍正六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14岁的曹雪芹随家人迁居北京,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经历了人生重大变故,深感世态炎凉,在蓬户瓮牖、举家食粥艰难生活中完成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也是中国古典名著的高峰——《红楼梦》。
邓廷桢(1776-1846),江苏江宁(即今江苏省南京市)人。鸦片战争将领之一,抗英禁烟民族英雄。
邓廷桢不是武夫,他是进士出身,工书法、擅诗文,官至云贵、闽浙、两广总督,与林则徐协力查禁鸦片,击退英舰挑衅。
邓廷桢是书法家善诗文,有《石砚斋诗抄》等多部著作传世。
秦大士(1715-1777),江宁(今南京)人,书画家。
秦大士10岁能诗文,少年时书法便有名气。23岁时在江南贡院考中举人,38岁进京赶考,大魁天下,成为乾隆十七年状元,清朝开国以来的第43位状元。
秦大士的诗、书、画为三绝,中状元后更加精益求精。诗得雅颂体、赋之神韵;书法兼精篆、隶、行、草;绘画尤其擅长于画竹。
今天南京市中华门内长乐路上的秦状元府就是他的故居。
傅善祥,1833年出生,江宁(今南京)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
傅善祥出生于书香家庭,喜读经史。
1853年,太平天国开创科举女科考试,傅善祥报名参加,男科女科试题一样,傅善祥高中鼎甲第一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
随后,东王杨秀清把傅善祥招进王府委以'女侍史'之职负责起草文书;后又升任'簿书',帮助东王批阅文件、书札。
1854年3月,天王洪秀全下诏破格任命傅善祥为'恩赏丞相',主要职责仍旧是辅佐东王处理政务。
在傅善祥的努力下,扭转和改变了因为执政者短视而造成的错误政策,它大力提倡'男女平等',保护文化,极力劝说东王严禁部下破坏文物等。
她为太平天国的前期稳定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受到了天国军民的一致赞扬。
但是农民领袖们很快便迷失了方向,纸醉金迷。傅善祥沦为杨秀清的玩物,长期将她霸占,傅善祥的工作与国事政事再无关系。
太平天国天京事变之后,傅善祥下落不明。
史量才(1880-1934),南京市江宁区人,杰出的商人、教育家和报业巨子。
1904年在上海创办女子蚕桑学校。同时,先后在南洋中学、育才学堂、江南制造局兵工学堂、务本女校任教。
1912年,史量才与他人合资购买了《申报》。1916年,他收购了合资人的股权,独家经营《申报》。
1927年,他购得《时事新报》的全部产权;1929年,他又购买了《新闻报》的大部分股权,一跃成为上海乃至中国新闻界最大的报业集团。
郭秉文(1880-1969),南京江浦县(即今南京市浦口区)人,教育家,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先驱,被称为'中国现代大学之父'。
1896年,毕业于上海清心书院。1908年赴美留学,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哲学博士学位。
1921年,创建国立东南大学,为首任校长。
郭秉文是中国现代大学的开创人。他创建的国立东南大学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被教育界称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国立高等大学',为后来的'国立中央大学'及其所衍生的多所高校奠定了基础。
胡小石(1888-1962),南京人,国学大师。
1909年,毕业于两江师范学堂(就是今天的东南大学前身),一生长期执教,曾在云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任教。
他在训诂、史籍、金石、书画、诗歌、小说、戏剧等方面无所不通,尤以古文字学、书学、楚辞、文学史最为精到。
胡小石于篆、隶、真、行、草全面钻研,书法博采众长自成一体,世所公认。
他生前曾为南京不少地方题过名,如'南京博物院'院名、鼓楼的'曙光电影院'院名等都是他所题写。
陈裕光(1893-1989),出生于宁波,自幼随父母迁居南京,在南京长大,中国化学家、教育家。
1915年,陈裕光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
1916年,被金陵大学选送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攻读有机化学,1922年获博士学位。
1925年,受聘进入金陵大学化学系任有机化学教授。
1927年10月,担任金陵大学校长,直至1950年卸任。他是金陵大学(当时金陵大学是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私立大学)第一任中国校长。
林散之(1898-1989),南京江浦县(即今南京市浦口区)人,诗人、书画大家。
林散之6岁入塾读书,12岁就能为邻居写春联,16岁出诗集,其诗书画开始在家乡声名鹊起。
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其书法作品《清平乐·会昌》被选中一举成名,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
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为'当代三绝',被誉为'草圣',林散之草书被称之为'林体',具有飘逸之美,集气、韵、意、趣于一体的超凡境界。
林散之书法代表作有《许瑶诗论怀素草书》、《自作诗论书一首》、《李白草书歌行》等。
万籁鸣(1900-1997),南京人,世界动画大师、中国动画电影创始人。
万籁鸣自幼学绘画,1926年,与其弟万古蟾一起制作完成中国首部动画片《大闹画室》。
1940年,与其兄弟万古蟾在上海创作完成了胶片长达八千余尺的中国也是亚洲第一部有声动画长片《铁扇公主》。
1954年,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片导演。
1961-1964年,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万籁鸣与唐澄合作导演彩色动画片《大闹天宫》,影片情节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震惊了世界动画界。
该片荣获第22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等无数奖项,此后的54年里,没有一部国产动画片能够达到《大闹天宫》的艺术高度和影响力。
甘涛(1912-1995),南京人,享誉海内外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
甘涛六岁习笛,九岁学胡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
甘涛会演奏吹、拉、弹、打等各种民族乐器,尤其擅长胡琴类乐器,他是一位杰出的二胡、京胡演奏家和指挥家。
代表作乐曲《霓裳羽衣曲》、《夜深沉》等;著作《江南丝竹音乐》、《二胡音准问题》、《中国打击乐器》等。
吴良镛
吴良镛,1922年出生,南京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
1978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系主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良镛一生从事建筑教育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等奖项。
余光中(1928-2017),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诗人、翻译家。
余光中出生于南京,小学、中学都是在南京完成学业,大学(金陵大学)只读完一年,于1949年随父母从南京辗转前往台湾。
1948年,也就是在金陵大学,20岁的余光中发表了他人生中第一部诗集。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创作,同时还是批评家、翻译家。
代表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
吴敬琏,1930年出生,南京人 ,经济学家。
1953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从事经济学研究。
他是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当代中国杰出经济学家、著名市场经济学者。
陶泽如,1953年出生,南京人,中国影视男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1973年,陶泽如进入南京艺术学院学习,1977年任南京市话剧团演员。
1996年,凭借电视剧《天网》夺得第1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 。
2012年,参演杨亚洲执导的电影《哺乳期的女人》,夺得第1届中国优秀农村题材电影表彰典礼最佳男主角奖 。
陶泽如是老戏骨对人物的塑造非常准确、丰满,有他参演的电影、电视剧都非常精彩。
董明珠,1954年出生,南京人,杰出的女企业家。
1990年,进入格力做业务经理。
1994年开始相继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部部长、副总经理、副董事长。
2012年5月,被任命为格力集团董事长。
卞留念,1962年出生,南京人,音乐鬼才,国家一级作曲家兼演奏家。
卞留念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从1985年开始,进行音乐创作,并被誉为中国的'音乐鬼才'。
1997年,电视剧《太极宗师》红遍大江南北,我们耳熟能详的片头曲《英雄谁属》和片尾曲《情缘不了》都是卞留念作曲。
他还创作了《今儿高兴》、《愚公移山》、《欢乐中国年》、《中国娃》等一大批被人们广为传唱的流行音乐佳作。
梅婷,1975年出生,南京秦淮区人,中国女演员 ,国家一级演员。
梅婷从小就喜欢舞蹈,7岁就考入了南京小红花艺术团,13岁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前线歌舞团,19岁首次参演电视剧《血色童心》。
1997年,凭借与张国荣合作的爱情电影《红色恋人》获第22届开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第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女演员奖。
2003年,凭借家庭伦理剧《让爱重来》获得第2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
2014年,主演家庭情感剧《父母爱情》,凭借该剧获得第30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最佳女主角奖。
海清,1977年出生,南京市鼓楼区人 ,中国内陆女演员。
海清7岁时便出演电视剧;1997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
2009年11月,凭借都市情感剧《蜗居》一举成名。
2010年,凭借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获得第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和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电视剧女演员奖。
2012年,凭借电视剧《心术》获得第16届华语榜最佳电视剧女演员奖。
2018年1月,出演现代化海军题材电影《红海行动》 ,该片获得36.5亿的票房成绩。
结束语
扬子江边、紫金山下,石头城书写千年悠悠华夏文明史。
南京,中国四大古都、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但它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城市,历经兵燹之灾。
一座苦难的城市铸就了南京人不屈的性格,历史上南京人才辈出,灿如星河,限于篇幅无法面面俱到,只能择取其中一二略作介绍,文中谬误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参考文献:
叶兆言著作《南京传》,2019年,译林出版社。
南京市是我国特大城市之一,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现代化水平都是全国前列,在南京有很多标志性建筑,那么你知道南京十大标志性建筑是哪些吗?排行榜123网根据综合各方面数据,为您提供2021南京市十大地标建筑排行榜,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1号
南京紫峰大厦是一个集商场、健身中心、办公、酒店、俱乐部等区域为一体的大型建筑,总建筑面积达261075平米,在2020年获得第十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是2021中国最高的楼前十名。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宝塔桥—浦口区桥北
南京长江大桥也被成为争气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的桥梁,是南京的地标建筑,也是国家的骄傲。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外石象路7号
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孙中山是近代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山陵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也是南京有名的旅游景点,在2021南京市十大地标建筑排行榜占第三位。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
总统府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近代建筑遗存建筑群,总统府在近代多次成为中国军事的中枢,以及重大事件的策源地,建筑拥有江南园林和近代西学东渐的风格。
夫子庙是国家5A级景区,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中国四大文庙之一,主要有三大建筑群组成,分别是孔庙、学宫、贡院,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好来往之地。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为铭记侵华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后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而筹建,也是一座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专史陈列馆及国家公祭日主办地,在2021南京市十大地标建筑排行榜占第六位。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汉中路2号
金陵饭店的主楼曾经是中国第一高楼,而且是中国首家国人自己管理的大型现代化酒店,也是第一个高层旋转餐厅,拥有中国第一部高速电梯和中国第一个高楼直升机停机坪。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石头城路118号
南京广播电视塔高318.5米,由书法家武中奇曾经亲笔题词“雄踞江苏第一塔”,拥有登塔大厅、科学宫、广场以及裙楼等建筑群,是南京地标建筑之一。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江堤路
南京眼步行桥是长江上第一座观光步行桥,以南北我走向,总长度达827.5米,步行桥北为江心洲青奥森林公园,往南则是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在2021南京市十大地标建筑排行榜占第九位。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金沙江西街9号
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设计源于帆船,但和帆船不同,整体上具备酒店、办公、购物广场、会议等多重功能,拥有高层塔楼和高裙楼,曾获得鲁班奖。
南京十大文化地标
南京十大红色文化地标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不少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旅游旺季都会有不少人选择去南京旅游休闲。那么,你知道南京有哪些红色景点吗?在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南京十大红色旅游景点,方便大家前去参观、游览、纪念。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我国第一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每年清明都会在此举行祭扫仪式,进行缅怀悼念,不忘历史,是2021南京市十大地标建筑排行榜第六位。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中华门外1公里
雨花台风景区是为纪念新民主主义革命烈士牺牲的圣地,曾有超过10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此遇难,雨花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南京红色旅游的景点之一。
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建筑依山势而建,气势宏伟且庄严,墓地呈警钟形状,是瞻仰孙中山先生,启示后人的神圣之地。
渡江胜利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渡江胜利建立的,主馆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展馆、渡江战役五前委群雕、渡江胜利广场三部分,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单。
梅园新村纪念馆曾经是1946-1947共产党与国民党政府谈判的地方,具体的组成部分有以下几个,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周恩来图书馆等。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建宁路288号
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主要有4个展厅,130多幅图片、实物等,对当年近代屈辱历史的再现,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应天大街
金陵兵工厂旧址是南京的一个老军事工业基地,是党工人运动的场所,金陵兵工厂当年是中国四大兵工厂之一,也是南京第一座近代机械化工厂。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是国家级博物馆,位于紫金山,为纪念国际抗日航空烈士而建立,是南京又一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基地。
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原本是清代中期的古建筑,在1938年陈毅率领新四军一支队挺进苏南,在此设立司令部。
南京工运纪念馆为纪念二七大罢工运动而设立,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是南京红色旅游必去景点之一,适合和家人小孩一起参观。
南京,一直被称为文艺青年之城,因为这里有着众多的高校。近几年的南京,开始能够慢慢匹配上这个名号,因为越来越多的文艺地标兴起,让年轻人有了更多的去处。去书店看看书,买买文创周边;去Livehouse 看个演出蹦个迪;去美术馆遇见一场展览……总有你的一席之地。
一、美术馆打卡地
德基美术馆展览的频率不高,可每次出手,必是大展,很快成了南京文艺地标的打卡地之一。去年,全球必看十大展览之一的“Teamlab未来游乐园”降临,很多年轻人在那些光怪陆离的色彩中纷纷留影。最近,“瑰丽·犹在境”的沉浸式数字意境展,由张艺谋御用新媒体艺术创作团队制作。光学粒子做出的山水画,是另外一种壮丽。
除了这样高科技的绚烂展出,德基美术馆也做一些艺术大家的展出。比如,去年那场“陈琦格致:一个展示和理解的实验”画展,打破时间线,用另一种方式呈现出陈琦在35年间创作的200余件作品的变化历程。他的“虫洞”系列,让流逝的时间,一下子有了具象的痕迹。
在德基美术馆的一面墙上,一串数字始终在变幻。它计算着德基美术馆开馆以来,走过的每一分每一秒……这样一种时间痕迹的重合,是那一刻发生在美术馆里的浪漫。
新星星美术馆
就在德基美术馆的隔壁,同样在德基广场,新星星美术馆也坐落于此,也是在2017年开业。一个商场里,开了两家美术馆。
新星星美术馆更偏重的是青年艺术家们的作品。包括它当时的开幕式,也很年轻化,采用戏剧“三幕剧”的形式来呈现,希望在流动的剧场里,每一位观众都可以是参与者。新星星美术馆打破了传统美术馆的进深感,而采用了狭长的走廊。重要的是,它的展览,全部免费。
陶谷公园
上海路那一带,因为毗邻南大与南师大,是自带一种文艺气场的。陶谷新村,也汇集了一批咖啡馆,是南京文艺青年下午茶的好去处。
去年,在陶谷新村新开业了一家叫“陶谷公园”的画廊。虽然叫“公园”,其实是在一栋居民楼的一楼。里面不大,分为画廊与咖啡馆。他们对艺术家展出的选品比较先锋,个性鲜明。而咖啡馆的咖啡与精选的啤酒,确实口味优质,只是很可能没有座位。
二、文艺酒吧、咖啡厅
MONO HOUSE 永庆巷往里走30米,左手边亮着红色光线的楼梯旁有个下沉式的院子,就是MONO HOUSE。这家主打电子乐的俱乐部,开业四年,和其他Live-house或酒吧都不太一样。它不大,却邀请过英国山羊皮乐队贝斯手 Mat Osman来做特别DJ派对。
平时,店里人不多,负责人Monowang会自己去放一些 soul-funk风格的音乐。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选择有音乐质量的DJ放音乐。最热闹的往往是周末的夜晚,通常会有不同风格的电子音乐演出。可如果你早早在晚上八九点来了,就显得你很外行,是个新客。MONO HOUSE到了夜晚11点,才会有客人络绎不绝地过来,走下楼梯,进入院子,推开门,进入他们的跳舞空间。他们也许是来自世界各国,居住在南京的年轻人。往往这一跳,就是一整夜。
百灵岛
在玄武湖畔的花卉园里,有一栋并不算大的房子,只有一层。它就是百灵岛。可是走进其中,你还是会很惊讶,它居然是一间室内音乐厅及咖啡馆的综合体。真的不大,每一场能够容纳的只有100来人,却有着很好的音响设备。
从2016年开业到现在,百灵岛做的活动不算太频繁,但却很特别。因为它小,于是选择了比较适合自己的室内乐。去年,他们就在这么一个只能容纳百人的厅里,做起了音乐节,主打的那一场邀请来了著名古典吉他演奏家华国昌。一小群人坐着听,也不需要像剧场那么庄重,刚刚好。
三、摇滚演出
当说起在南京看摇滚演出时,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欧拉艺术空间。从2016年6月开业至今,年轻的欧拉已经成为南京承接最多独立演出的Livehouse,也成为南京最显著的音乐地标,并在国内 Live-house 中赢得了极高的口碑。南京,不再因为没有设施完备的 Live-house,而被很多乐队巡演时绕行。 欧拉即将迎来接连四天的三周年庆演出:声音碎片乐队、周云蓬、小河以及南京本土的几支独立乐队。选择在第四天安排南京本土乐队演出,而不是另找更知名的国内乐队,这也是欧拉一贯想要做的事情:真正推广南京本土的原创音乐力量。其实从去年7月开始,欧拉艺术空间的“潮汐计划”一直在进行之中,邀请南京及周边地区的乐队登台演出,让更多年轻的乐队,被年轻人知道。
新老乐队抱团,对新乐队成长很有推动。4月21日那晚,第六期“潮汐计划”在欧拉进行演出。表演的一共三支乐队,分别是来自浙江嘉兴的拾羽乐队,来自杭州的飞古鹿海乐队,以及来自南京本地的野外合作社乐队。和往期的“潮汐计划”不一样的是,这一期来的观众很多,演出区域和外围的酒吧区域都是人。等到第三支乐队野外合作社登台时,酒吧区的人陆陆续续起身向舞台涌去。 欧拉艺术空间的负责人王云龙说,“这一期的'潮汐’的确比往届来的人要多,来了300多人。因为野外合作社这一年多的时间,知名度提高了不少,有着一定的票房号召力。这里面起码有280人,是冲着他们演出来的。这样的票房也许不是'潮汐’的常态,平时基本一百多个人,但这一场的人数是我们以后的目标。” 在去年7月11日,第一期“潮汐计划”诞生。这缘于欧拉原来负责演出的老宅和当时担任灯光师的王云龙一次在办公室的闲聊。他们一开始想的是暑假演出少,要做些自己的演出。“于是我们定下了一支有些流量的老乐队,搭配两支新乐队,一起演出的方式。这也是因为我们看到来欧拉演出的一些台湾乐队,往往比较大牌的乐队,还会全程带一支小乐队作为暖场嘉宾。这样抱团的方式,对于新乐队的成长很有推动。” 王云龙他们首先联系的是南京的MisterLady乐队,“当时我们就想好了'潮汐计划’是不会盈利的,我们希望的是更多的南京乐队参与进来,可以大家一起做点事。我们就问MisterLady乐队愿不愿意带带新人,他们表示没有问题。包括后来几期,我们找的老乐队,都是完全配合的表态。” 之前,王云龙曾经是野外合作社的贝斯手。他当时觉得南京很多乐队看上去貌合神离,大家都没什么沟通,“后来,我发现大家只是缺乏交流,但是都很愿意一起去提升南京的音乐氛围。”
“潮汐计划”作为欧拉艺术空间自己的项目,所有的上票与宣传都是自己动手,而不会像其他乐队来巡演时那样,有经纪公司或是乐队自己的平台做推广。王云龙分析了一下“潮汐计划”的受众,“他们中有主打乐队自己的粉丝,比如第六期很多是冲着野外合作社来的。也有我们欧拉自己的粉丝,大概每场有30个到80个左右的浮动,他们长期关注欧拉的每一场演出。还有就是登场的新乐队,他们带来的亲朋好友。”
去年9月,“潮汐”做到第三期的时候,欧拉就陆续收到了全国各地乐队的报名。“甚至,还有西安和北京比较远的乐队来报名,他们就是以参加演出为目的,想在欧拉的舞台演出一次。但我们最后还是没有找太远的乐队。比较奇怪的是,周边城市倒是有好些乐队积极报名,南京本地乐队反而报名的很少。” 这些年轻的乐队,可以通过欧拉的公众号报名,发来乐队介绍,并递交一首自己乐队的原创小样。王云龙说他自己就是这些报名乐队的第一道坎,“首先,我要认可他们作品的完整性和可呈现性,认可他们可以在欧拉舞台演出。我们从第二期开始,就把演出的三支乐队统一风格。比如第五期是说唱风格,其实和别的乐队文化差异很大。但乐队很可爱,自己做了完整的PPT资料,还提前把参加这个活动写进了履历。” 曾经,在2009年到2011年那段时间,南京校园乐队涌现非常积极,几乎每个高校都能拿出一两支相当不错的乐队。当时,有一位南京的音乐人曲佳,很努力地在做一系列校园乐队的演出。在他离开南京后,南京校园乐队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
不过,王云龙表示欧拉一直没有就自己的场地在高校做过推广,欧拉的粉丝群体里学生并不多。“我们那个年代,都是自己主动找演出看。现在的大学生,可以选择的娱乐项目太多了。对他们来说,到Livehouse看摇滚演出,其实并没有那么普及。”
三、文艺书店
上个月,先锋书店在玄武湖公园的梁洲连开了两家店,虫子书店与诗歌书店。一个多月过去了,这两个新地标也慢慢在退去新奇的光环,渐渐与公园的自然世界融为一片。作为先锋名下的两家主题书店,不断地有人去探访打卡拍照,然后,离开。 去一趟玄武湖梁洲这两家书店,是需要一些诚意的。因为从玄武门的公园大门进去,你需要步行1公里多的路。也有游览车,30元一次绕园一圈,但游览车的工作人员会劝你,“你还是走过去吧,你坐我们的车不划算,到了梁洲我们只停5分钟,没法等你。再说你等到我们人满发车过去,你也快走到了。”
去的时候,虫子书店的店长李新新正站在梯子上,用扫帚清理瓦上的蜘蛛网。这真是和虫子打交道的一件事。之前李新新是在先锋书店的总店上班,被调到虫子书店后,她的生活变得比以前更简单。曾经外卖是每天必不可少的项目,如今,吃东西只需要填饱肚子就好,因为梁洲的地域让她不再有那么多选择。这里不送外卖,也收不了快递。“梁洲有自己的食堂,每天我们下班晚,师傅都会给我们留两份饭。”这样的用心,让她觉得自己与书店,已经被这个地方接纳。 虫子书店位于梁洲的览胜楼。正门依然保留着“览胜楼”的牌子,后门才挂上了“先锋虫子书店”的招牌。问李新新,这个地方位于梁洲最靠里面的位置,无论从玄武湖公园哪个门进来,都要走相当一段路,会有人来吗?她说,“有!我们先锋书店在全国都有自己的粉丝。很多人都很爱读书,也很关心书店行业。他们一旦听说我们开了新店,就一定会跑来看看的。虽然也有一部分前来的人群是亲子,但更多的,真的就是先锋书店粉。” 有的先锋粉来了,会和她或者店员聊聊天,“有人告诉我,他是从先锋书店还在南大旁边开店时,就关注先锋了。还有小朋友,从被抱在怀里开始,就常被父母带来广州路的店。我们都是看着小朋友长大的。大概是年轻的父母会告诉他们,应该爱看书,爱书店。” 只是,很多人虽然专门冲着这两家玄武湖边的先锋书店而来,却不会待太久。“他们一般都是拍个照,发个朋友圈就走了,最多稍微坐一小会儿。我感觉他们就像穿堂风一样,进来转了一圈。在隔壁诗歌书店的话,他们还可以拿本诗集什么,拍一下照。” 虫子书店,是全国第一家也是世界唯一一家以虫子为主题的书店。它由先锋书店与生活在南京的著名书籍装帧设计师、艺术家朱赢椿共同打造。这里面的每一本书,都是关于虫子的。而朱赢椿本身,也是一个极度爱虫子的人,他的几本书《蚁呓》《虫子旁》《虫子说》,都是以虫子为主题。 靠着一大排白色的书架,李新新说,“你听!我们还特意设置了昆虫鸣叫的背景声。”她以前在总店时,读的都是人文类的书,到这里慢慢安顿下来后,和店员一起看起了这些关于虫子的书。“从前都没怎么看过科普书。我们现在会大家围在一起读,是真的读出声音来,这样可以分享彼此的信息与感受。最近,我知道了不少虫子的知识呢。” 因为虫子书店与诗歌书店很近,他们彼此之间还会串门。这边在读虫子书,那边则念起了诗。在诗歌书店里,有着一间“民国书房”,全都是民国时的老物件。上面则摆放着现代的各种诗歌,像是两个时代的隔空击掌。诗歌书店的诗集,真的算是比较全,而且信息更新也很快。上个月才出版的《希姆博尔斯卡诗集》,已经被放在了显眼的位置。
这几年,先锋书店的文创也越做越好,有着强烈的设计感。问了李新新才知道,“先锋有自己的文创设计部,专门来做各种文创产品。”所以,虫子主题的环保袋、胶袋、装饰品,诗歌主题的胸针、本子、明信片……真的很难让人挪开脚步。 李新新介绍,很多外地来打卡的先锋粉,会带一张明信片回去,盖上书店的章。当然,和先锋的非主题性书店相比,主题性书店的销售额肯定会低。“可既然要做主题,就要做好损失部分客群的准备。我也是到了这里,才发现南京真的有一批人在研究虫子,我想和他们办一些和昆虫有关的活动。我们既然有了这个命题,就要做出些东西来。”
作者:黄佳诗
南京城墙博物馆:圆明园四兽首来宁展出!
展览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南京城墙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承办,以“圆明园海外回归文物”为主题,展出包括保利艺术博物馆珍藏的四件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水利钟构件——牛首铜像、虎首铜像、猴首铜像、猪首铜像,以及十件清宫精品文物。四件兽首铜像均为圆明园旧物,铸造于十八世纪中叶,工艺高超,精细逼真。展出文物集中展现乾隆时期的高超工艺水平和中西文化交融。
保利艺术博物馆展览部主任詹春晖介绍,本次是“国宝”圆明园兽首第一次来到古都南京,“盛世聚首——圆明园兽首特展”在南京城墙博物馆拉开帷幕,不仅是馆际之间的合作,也是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马麟表示,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建成后的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举办如此重量级的展览,展现了南京城墙博物馆这一城市“会客厅”的重要作用,也将是南京这一“博物馆之城”给观众带去的文化新体验,市民游客可以在这里近距离接触中华优秀文化遗产。南京城墙博物馆将定期举办临展,搭建交流和互动的平台,让参观者对文化遗产有多视角理解,增强文化自信。
本次展览从5月18日持续到6月19日,入场券为20元/人,需通过“南京城墙”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后购票参观。展览现场还有集章打卡、留言抽奖、互动彩蛋等配套活动,丰富参观体验。
升级优化
南京城墙博物馆恢复开放
在第46个5·18国际博物馆之际,南京城墙博物馆恢复开放。“闭馆修炼”期间,南京城墙博物馆进行了全面提升,展览内容更丰富,互动设备更优化,服务设施更便民,于细微处体现用心、贴心与匠心。
南京城墙博物馆“旷世城垣”基本陈列展“上新”多样精品文物,充实展陈内容,更加全面地向游客诉说南京城墙的深厚内涵。如,在介绍南京城墙水关部分,展示了发现于西水关附近的明代石井栏,呈现城墙守护下的市井生活;在介绍城墙守备与城门管理制度时,增加了明清时期的铁锁,让观众能够直观了解城门门锁的形制。展品的解读方式也更为细致,其中一大项便是增加了拓片的辅助展示。通过文物上铭文和纹饰的拓片展示,观众可以获取更多文物信息,增加文物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据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陈列展览部副主任李昕桐介绍,基本陈列展在策展时十分注重展览的互动性、趣味性、参与性,旨在把南京城墙博物馆打造成一座可探索的博物馆。试运营期间,“怎样筑造一座城”“大明物流”等互动项目,深受市民游客的欢迎和喜爱。在提升改造期间,重点更新了“网红”城砖阵列展厅中“城砖百家姓”砖文姓氏查询系统,匹配了城砖照片、铭文和对应位置。观众可以在大屏中查找姓氏,根据位置提示,在展厅里找到对应城砖,以姓氏姓名为纽带,与历史产生密切的联系。
另外,博物馆在空调新风、灯光照明、景观亮化等方面也进行了改进,将给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游览环境。
传递力量
南京城墙举办国际博物馆日活动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博物馆具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数字化与可及性创新的力量、通过教育进行社区建设的力量,教会我们了解过去、构建更美好的未来。
南京城墙,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策划开展主题活动,展现城市发展与美好生活,让公众在南京这一“博物馆之城”感受文化新体验,感知新时代博物馆的力量。
博物馆奇妙夜5月17日晚举办
数十位市民代表来到博物馆,全国百万人在线收看直播,提前探索恢复开放的南京城墙博物馆。博物馆藏品“东水关石碑”的捐赠者柏澄宇先生来到了活动现场。
柏先生说,他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在博物馆筹建期间,他看到了文物征集的公告,便把数十年前机缘巧合下收集到的石碑,无偿地捐赠了出来,以此表达他对南京的一片深情。
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5月底全面启动
南京城墙博物馆将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社会教育活动,分别以《明代火器的奇妙冒险》《城砖的诞生》为主题,让同学们了解南京城墙的军事防御作用和城砖中的大国工匠精神。
“云享城墙”小程序正式上线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室内场所严格执行每日和瞬时承载量不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50%。南京城墙博物馆采取线上实名制分时预约,每日限流2000人,其中上午1000人,下午1000人。游客可提前通过“南京城墙”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实名预约,现场也可扫码预约,额满为止。
◼ 门票分时限流:上午场(9:00-12:30)须在当日13:00前进馆;下午场(12:30-17:00)须在当日16:00前进馆。16:00停止预约。
拟稿:宫泽、清越
发布:清越
审核:胡婧、宫泽
复审:文氤
而南京城墙博物馆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墙专题博物馆,是“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的必备条件之一,它的建成将进一步推进南京城墙申遗工作,是满足申遗条件的必要的基础工作。
南京城墙博物馆内景
为此,博物馆推出了三大陈列,其中,基本陈列在内容上以时间为脉络,从设计思想、筑城技术、皇都威仪、军事防御、遗产传承五个方面,带领观众领略南京城墙的历史、作用及未来。其他两个附加展览也从其他的角度诠释着城墙的魅力。
01 天地融合 大明之都
从新石器时期保卫生命财产的实用之城,到周王朝开始依照营国制度修建的礼制之城,再到秦汉以来形制规整、规模宏大的盛世之城,随着历代的城墙修筑,一整套筑城规划思想也逐渐形成。
元至正二十六年八月,吴王朱元璋命刘基等人在应天(今南京)营建新城,规划城墙50余里。这是南京城墙营建的开始。
朱元璋行书手谕
城砖
元明铜钱
“龙凤十一年应天府造”铭文铜权(元)和“应天府”铭文铁权(明)
02 一砖一石 众志成城
南京城墙所用城砖,又称官砖、营造砖、税粮城砖,是明初建造南京城墙工程中数量最大的建材。长江中下游各府州县均设砖官窑,烧制城砖。据初步估算,城墙营造中使用城砖达上亿块。
为了展现城砖的独特价值,展览中以阵列形式,在一个专门展厅内集中展示南京城墙城砖。通过近700块城砖,为观众带来一场以城砖为主角的视觉盛宴。
同时,展厅内设置有城砖铭文查询系统,观众可以寻找展厅内与自己相同的姓氏、地点的城砖信息,与这座数百年前古老城墙建立跨越时空的联系。
其丰富多样的建筑材料,因地制宜的建筑方式,都为中国古代筑城技术的发展增添了光辉一笔。
03 四重城垣 皇都威仪
它在历代城池的基础上,顺山川形势建成,形成了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垣环套的完整格局。
在城墙和城市建设中,人们也对水系进行利用和改造。城墙上的水关涵闸发挥着防洪排涝的功能,将南京打造为城与水相依相生的面貌。
为了向观众直观展示南京城墙的四重城垣与城市面貌,展中设有一座大型数字沙盘。在立体沙盘的基础上,配合以多媒体立屏和投影,让沙盘“动”起来,呈现城墙四季美景。
04 战火洗礼 城垣沧桑
军事防御是一座城墙最重要的功能。四重城垣形成的纵深防御体系,城墙上的瓮城、雉堞、藏兵洞等,都使南京城墙成为了抵御入侵者的重要屏障,也使它成为了14-20世纪东亚地区城防军事体系的代表。
它凭借山形水势,利用高大坚固的墙体、复杂的结构、完善的守备系统,组成了南京城的坚固屏障,守护着城内百姓的安宁。
05 城墙记忆 遗产传承
随着时代发展,南京城墙的军事防御功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也随之突显。
从民国时期的城门增筑与更名,到解放后门型通道的修筑,南京城墙深受城市化浪潮的影响,其命运亦与这座城市紧密和连。
自此,南京城墙见证了城市的现代化与人们观念的转变。时至今日,城墙所及之内,依然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这是古老城墙的一次“再发现”,也是南京城墙在新时代的一次重生。
06 附加展厅——世界城墙
除了细致展示南京城墙的基本陈列展览外,新馆还特别策划了负一楼的世界城墙主题特展以及一楼的“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城市摄影展,从各个方面和层次展示城墙的风采。
07 中国城墙摄影展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于2006年启动“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项目。目前,已形成8座已列入国家申遗预备名单的城市城墙和6座申请列入申遗预备名单的城市城墙共同申遗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