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德育课堂精品化序列化品牌化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用“绿色发展”引领德育教育教学中小学大邑县教育局

“各小组准备好了吗?那我们现在开始了……”10月中旬,在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的一间教室内,一堂别开生面的教育机器人课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学生们在老师陈婷的带领下,分工合作,搭建机器人、现场编程、完成任务,一气呵成。

作为全市最具特色的机器人特色课堂,陈婷每周要给六、七两个年级每个班的同学分别上3-4节课。“孩子们2-3人一组,通过实战来考验他们的动手能力、物理知识、编程技巧、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比赛时还非常考验他们的临时决策能力。”陈婷说。

从开发一门广受欢迎的特色课堂,到打造一系列精品的德育课程,再到形成“五育并举,六化育人”的绿色德育新路径,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用了20年的时间,来把这一件事情做实、做好、做精,做出“绿色发展”的可持续模式。用学校党委书记杨景华的话来说,这就是对学校“绿润生命,盛及未来”办学理念20年如一日的探索、深化和实施。

20年,关于“绿色发展”,蜀光绿盛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创新

将自贡非遗植入课堂 扎染社团“一染坊”屡获国家、省、市荣誉

在扎染社团“一染坊”教室内,学校三年级的20多名学生,聚精会神地围绕着师承自贡扎染国家级传承人张晓平大师的曾燕燕老师,一边看一边动手捆扎。“捆扎一定要紧,紧的地方才会留白,才能形成最终蓝底白花的图案。”曾燕燕一边操作一边教学,一边还在纠正孩子们的动作。

扎染课

从教19年,她一直致力于研究、开发地方特色文化与中小学美术接轨的特色课程。“这是初级学员,开学的第2周主要是学习包物扎和橡皮筋捆扎等技巧。”她说,孩子们都很感兴趣,觉得自贡有这么神奇的非遗文化,特别地好奇。

“扎染课堂探索的是地方特色文化,锻炼的是孩子们手脑的协调能力,核心是对文化的理解和对审美的感知。”曾燕燕说,学好了技巧才会有兴趣,未来他们当中才会有人来传承和创新这门技艺,甚至走上发展地方特色文化这条事业的道路。

曾燕燕的课程安排得循序渐进:新学期的第1周,主要是准备材料,给孩子们介绍扎染文化;第2周,介绍捆扎技巧;第3周,教孩子们学会包物扎技法“包弹珠”;第4周到第7周,熟练运用包物扎技法;第8周到第11周,介绍塔扎及技法;第12周到第16周,利用塔扎图案在生活用品中进行创作。

不仅在学校讲,曾燕燕还把这堂扎染课带到了市内外——开展市级分享讲座《聊扎染二三事》,参加自贡市文化馆公教活动教授《自贡扎染》,参加自贡市组织的送教凉山讲授《自贡扎染》。多年来,曾燕燕和她的扎染课,受到校内外孩子们的热捧。

怎样让自贡非遗等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让00后10后的孩子们喜爱和传承?趁热打铁,学校很快组建了扎染社团“一染坊”,把这门非遗课程变成全市中小学地方传统文化课堂的一大特色,也让自贡扎染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

“我们这个团队仅有3人,多年来,大家始终在反复琢磨,如何更好地将这项非遗文化植入课堂。”曾燕燕介绍,她们搜集资料、拜师学艺、亲自操作、教授学生,经过七年多的探索和实践,研发了染画、布包、靠枕、玩偶、挂饰、香囊、服装、扇面等课程体系,让扎染从工艺品变成生活中的实用品,也成功地让学生们爱上了扎染这门艺术。如今,学校的扎染社团“一染坊”已是全市德育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深受教育工作者好评。

近年来,扎染社团被评为省、市级优秀社团。社团的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一染坊”被评为省级优秀艺术社团。2021年,评为全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学校”,获此殊荣的全市仅有三个。

不仅如此,学校还坚持“校本课程特色化开发”的策略,挖掘教师潜能,精心打造剪纸、彩灯、龚扇、扎染等非遗特色课程、“创客”机器人、体育舞蹈等特色课程,积极参加国际国内重大比赛活动。其中,体育舞蹈荣获全国舞动中国排舞联赛特等奖,“创客”机器人荣获世界锦标赛三等奖,机器人创客实验室被评为全市首批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学生王若麟的科创作品再获市长奖。

在全国赛事上获得殊荣

改革

打造精品德育课程 将德育课堂精品化、序列化、品牌化

扎染社团“一染坊”的成功,背后到底有怎样的故事?在学校副校长江雪梅看来,这正是学校近年来持续打造精品德育课程的结果,“精品化、序列化、品牌化,是学校对打造精品德育课程的具体要求。”

为什么要打造精品德育课程?“这几年,我们在实施德育课程时发现,部分德育课程流于形式,学生缺乏兴趣,达不到最初想要的效果。”江雪梅说,正是这个现象,为德育课程改革带来了契机。

随后,学校将部分德育课程进行试验和改革,把孩子们的体验感放在中心,以孩子德育成长要求为出发点,从深度上来深化课程、改革课程,扎染社团“一染坊”就是一个改革成功的案例。

“再比如,孩子、老师和家长都已经对传统的劳动课审美疲劳了,课程起不到预期的效果。”江雪梅介绍,学校进行改革后,制定了年段家庭劳动项目清单(如自贡家常十八道菜),结合母亲节、劳动节等节日活动,开展居家亲子劳动课程,培养家庭劳动技能。同时,充分挖掘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开辟马鞍山、职技校等多个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劳动实践项目,受到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绿色劳动+”课程实施体系

除此之外,学校不仅在家校共育中开展传统的家长会、成立家委会、举行家校联系工作会、家长开放日活动等,还在六年级开展心理健康主题亲子活动,针对家长建立学习群,在全市率先推出家长课程,定期向家长定向推送,获得了家长的强烈反响。

这些精品德育课程的成功改革,并非“运气”。而都得益于学校近年来着力打造的“五化并举 六化育人”绿色德育新路径的实施。

探索

以“绿色教育”为统领 形成“五育并举,六化育人”的绿色德育新路径

“绿润生命,盛及未来”,是学校一贯以来的办学理念。学校依据德育新发展、新要求,积极探索以“绿色教育”为统领的绿色德育有效策略,逐步形成了“五育并举,六化育人”的绿色德育新路径。

如何绿色发展?以序列化课程明德、情景化文化润德、主题化活动养德、社会化实践习德、生本化管理塑德、全员化协同育德,是学校绿色德育新路径的基本思路。

“学校绿色德育教育最后的目的,是以人为本,润泽生命,实现全面发展。”学校党委书记杨景华说,让孩子们生命向阳而生,向美而行,让每一个孩子享受成长的快乐,为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成长奠基,做最好的自己,这才是我们绿色德育教育最终想要的结果。

这个绿色德育教育怎样实施?“我们一直秉持‘每一个孩子都是珍贵的存在,每一个生命都是美丽的不同’的学生观,用丰富多彩的课程为每一个‘美丽不同’的生命搭建全面发展的台子,用课程的台子托起每一个孩子的‘珍贵存在’。”

学生们正在体验劳动课

杨景华介绍,学校构建完善了学校 “九年一贯制分段式序列德育方案”,让德育“有标可依”。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认知规律及接受能力,将学生核心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九个年级,优化、细化各年段德育目标、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九年的学习中能更加全面、系统和丰富地自主体验和感受教育活动,获得全面发展。

同时,以课堂为主阵地,实现德育与教学融合,让德育“有路可走”。将德育目标有机融入课程与教学之中,把德育目标细化到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每一个生活细节中,注重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主题探究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让德育有了实实在在的载体和实施契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也落到了实处。

每年,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主题活动。结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特点,形成了多彩多姿的“三四五”德育活动,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三教育”:“感恩教育”“明星教育”“君子淑女教育”;“四活动”:阳光体育活动、选修课活动、国学诵读活动、研学活动;“五节”:阅读节、艺术节、体育节、科创节、学科节,尊重个性,培养特长。

成效

20年的砥砺前行 让每个孩子五育并举不被辜负

学校20年成果汇报演出

常年坚持绿色德育教育,让学校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两年来,学校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中央“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示范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四川省初中德育创新成果奖等荣誉,绿色德育教育功不可没。

2022年,在办学20周年之际,学校举办了“二十正青春、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成果汇报系列活动。启鉴后人的校史、画册,优质精美的师生文集,丰富精致的扎染、剪纸、书法、绘画、手工等艺术作品展,引人入胜的创客机器人展示,大气美奂的文艺晚会,充分展现了绿盛办学20年来砥砺前行的丰硕成果与品牌特色,赢得了社会各界高度赞誉。

五育并举,让每个孩子都不被辜负!杨景华最后说,学生健康成长需要高品质的教育,因此学校始终探索构建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教育体系。建构五育融通的课程体系与校园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获得发展机遇,是蜀光绿盛绿色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彰显教育的温度泸县五中坚定不移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常态化开展,2020年11月,学校再次被评为“泸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学校开展的课后服务有:国学经典、书法、趣味数学、疯狂英语、科学实验、数字化地理科学、象棋、科技创新、文学、播音、心理辅导等“套餐”8套,有校级特长班17个,涵盖了jvzquC41yy}/onnrkct/ew45f2nr:<6
1.乐学善为创特色五育合一育新人素质教育乐善学校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展示学校五育合一教育改革阶段性成果,近日,武胜县乐善教育督导责任区“五育合一”工作现场会在乐善学校举行。 上午9时,铿锵有力的非洲鼓声响彻在乐善学校上空。欢快的旋律、清脆的节拍、热烈的场面拉开了活动序幕。 jvzquC41f{428<3eqo5bt}neng5GUV748WW17<95NI\/j}rn
2.五育并举彰显特色全面发展助力成长———记“商城三中迎中秋庆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营造节日喜庆氛围,展现学校特色教育成果,9月27日上午,商城县第三中学举办了“迎中秋•庆国庆•颂特色书画摄影展”活动,为祖国74华诞献礼。全体师生以书言志,以画传情,用自己的作品歌颂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祝福祖国母亲万寿无疆。jvzquC41yy}/onnrkct/ew46yms68q;
3.教育先进单位事迹材料范文(精选8篇)五、“五育并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坚持“多元发展,创新生长”的办学理念,避免“唯分数论”,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开设36个社团,每年在科学类比赛中均有几十位学生获奖,今年学校还被指定为市级航模分赛场。两位学生的`软笔作品获省一等奖。舞蹈社团多次参加区、市级演出获得领导好评。在xx实验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53839/j}rn
4.北京平高教育集团(长沙四校)民办高中五育并举,立德树人 在注重教学质量发展的同时,学校关注学生的个人修养及优秀品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校纪校风。学校一直以“严肃、和谐、务实、团结”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各科教师、家长全员参与的德育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具有“平凡而高贵”的新时代学子。 jvzquC41grgqg{3keu}c0lto1j522?9881814=5847599?>7:0nuou
5.与设计艺术学院: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设计观,培养德才兼备创新人才2、坚持以本为本,思政融合,五育并举。 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学生中心,能力导向、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人才培养大会精神,通过志愿者服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大赛等,理论实践结合培养学生奉献国家与社会、关心人类共同体命运与新时代社会责任感。 jvzq<84h|z/urhpw0kew7hp1r5288DUvKj>u}dcrreog€xaka~75A96:;7:5>=366;86
6.河南教育新闻网河南教育新闻网,发布教育资讯、解读教育政策,直击教育热点、关注教育人物,提供教育咨询、教育投诉服务。设有省内资讯、地市聚焦、教育人物访谈、评论等教育新闻版块。jvzquC41pg}t0qfgfw4dp8
7.高质量开展有温度的课后服务,探索特色教育融入科技创新创意工坊活动成果 创意工坊作品 创新作品设计展 科技创新作品 科技创新获奖 电脑作品获省一等奖 电脑作品获省一等奖 电脑作品获省二等奖 电脑作品获省三等奖 初中获得优秀学校 学校获青少年科技示范校 泸县五中坚定不移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常态化开展,在课后服务工作中,也特别注重强化jvzquC41yy}/onnrkct/ew45c3;d29g
8.知行合一创佳绩教学相长谱新篇——东城第三小学2020—2021年度1.坚持五育融合 一是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完善整个小学阶段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深化思政课堂教学改革,贯通校内外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二是提升学习素养。开展项目化、体验式研究性学习,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情感体验和创新创造能力。三是提升体育素养。落实体育课年段刚性要求,推动学生掌握以跳绳为基础的至少jvzquC41fejtz3fil/pny1kplp1:=231:1:<70jvs
9.顺应人的天性形塑湖畔教育品牌——石岩湖学校转型升级优质特色在转型升级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五年中,该校遵循教育第一性原理,践行“为未来而教”办学理念,锚定“办一所让学生终身怀念的区域优质名校”总目标,在理念更新、文化引领、管理优化、制度创新、环境诗化、课程拓展、培训赋能等七大领域苦心经营,走出了一条从稳步发展、质量攀升到特色鲜明的崛起之路,先后荣膺国家营养与健jvzq<84kdcubp7x|pg}t0lto1euovnsv1463565;12<0exsvgpz`599784=90qyo
10.五育并举点亮成长——共青学院举办首届劳动教育成果展本网讯(共青学院)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宣传和展示学院劳动教育成果,近日,南昌大学共青学院以“热爱劳动 健康成长”为主题举办首届劳动教育成果展。学院院长杨湘杰教授出席展会并讲话,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王鹏程、常务副院长杨红彬、副院长彭斌、副院jvzquC41pg}t0whw0gjv0ls1z{i{1h7h69ddk9e5;i:8A=76cj9g7mvo
11.【光明日报】牢记嘱托,为保障人民健康、办好高质量教育贡献力量李有毅委员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受到传统教育评价观根深蒂固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依然存在“疏德、偏智、弱体、抑美、缺劳”的五育失衡问题。“这种情况如不彻底改变,将会阻碍核心素养本位的教育改革,甚至延缓教育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立德树人’重要性的意义所在。” jvzquC41pg}t0ksw0gjv0ls1rv5nv|i134719?3jvo
12.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新时代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陕西省大荔县实验小学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育人途径,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落实五育并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通过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jvzq<84yyy4k{k3ep1xnv|y{{w0l‚}z35671;545290v;5452922h7333623A94aygq0qyon
13.守正创新向未来济源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改变以往唯“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机制,如何培养能够面向未来的时代新人?——“五育并举”就是最好的答案。 作为新时期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则,“五育并举”也是推动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途径。 对照“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理念,济源一中在办学实践与探索中,梳理总结出“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基、美育为要、劳育为jvzq<84grcvft7o{td4dp8ue1euo1;5442:04A4ea:864=3jvor
14.“五育并举”成果璀璨,悦动新城学校铸就教育新高地资讯在2024年3月14日召开的成都市新都区2024年春小学教学质量分析会上,成都市新都区悦动新城学校(小学部)荣获“2023年度‘五育并举’质量监测先进单位”称号。这是对悦动新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推进五育并举工作的极大肯定。 jvzquC41yy}/ulo{zy4dqv4icq€iqwl1pg}t1;546292:8622262295258>:6B3jvor
15.海宁市教育局党建统领推进人才子女“学无忧”赋能营商环境优化海宁市教育局不断强化党建统领,扎实开展“四敢争先•九大争锋•六大行动”,切实增强人才服务意识,创新人才服务机制,推进人才子女“学无忧”“学而优”“学而乐”,为人才扎根海宁解决子女教育后顾之忧。目前,全市有26075名人才子女和其他随迁子女享受无忧入学,其中高层次人才子女125名、企业骨干子女261名、其他随迁子jvzq<84yyy4kzniw0pku0ls1ctz04975195248ftva<9a:57:8>70qyon
16.阳明学院助力学校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精辟论述,学院结合省委省政府对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近年来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根本目标,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五育并举”作为重要抓手,全面提升学生的教育培养质量,助力学校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jvzquC41yy}/iƒz0gf{/ew4424903;571e<53j7322;21yfig0nuo
17.学校教育工作总结回眸一学期来的工作,在学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目标,秉承“精神文化引领凝神聚力创新”的理念,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通过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推动了各项工作健康快步发展。现将上学期各项工作情况向全体教师进行汇报。 jvzquC41yy}/;:880eun1|mk{qthynsfcpm0ixsi|wu{qwllkg53;?>5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