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使命追求卓越办学青云学校建校周年

这是一所朝气蓬勃的学校,二十华诞正值青春,拥有一批优秀教师和充满活力的莘莘学子;这是一所锐意进取的学校,他们以“崇实图新、志攀青云”为校训,以其先进独特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历经20年薪火相传、业精图治,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醴陵市乃至湖南省的一所中学名校。这所学校就是湖南省醴陵市青云学校(简称“青云学校”)。学校是2002年由三湘名校——湖南省醴陵第一中学所创办,2006年完成改制,成为一所独立的民办中学,同时学校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目前,该校学生总数将近3000人,教职工有200余人。

青云学校自创立至今,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年,但却逐渐发展为醴陵市办学规模最大、教学质量过硬、社会美誉度最高的中学。这一切成就背后固然离不开青云自己打造的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高效的教师管理团队,更离不开一位运筹帷幄的掌舵人——唐闻伯先生。

唐闻伯董事长在去年开学典礼上讲话

一直以来,唐闻伯有这样的理念,投资于教育是最有价值的投资,开办学校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希望工程。这是他多年的夙愿,是他缘定一生的教育情结。2006年,正当他的房地产业一片火红之时,他却毅然抉择投资教育,获得青云学校100%的股权,成为举办者,从而开启了他的追梦之旅。他以其远见卓识的眼光、敢为人先的胆色,扛起了醴陵民办教育的先锋大旗;他大力投资学校基础设施,广开言路,选贤任能;他富而思源,不忘父老乡亲,积极参与教育扶贫,为贫困学子减免学费688万元;在青云优质管理团队的打造上费心尽力,助力了管理水平的提升。二十年砥砺前行,孜孜不倦,践行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用辛勤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朵,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在学校的培养下不断成长,成为栋梁之才。

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醴陵市青云学校将于今年11月迎来建校20周年华诞。抚今追昔,总结经验,我们发现,醴陵市青云学校之所以在建校20年发展历程中不断取得佳绩,主要是因为学校长期以来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追求卓越办学的方向,锐意进取,不断创新。

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

醴陵市青云学校自诞生起就在思索一个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建校20年来,学校由筚路蓝缕到弦歌悠扬,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在“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个根本问题上,作出了清晰而响亮的回答,人们对民办学校办学动机初衷的疑虑消散了。

青云学校领导班子认为,党的领导是民办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坚实后盾。近年,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及各级党政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引领、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法规、文件。学校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指导思想上从来没有动摇过,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人民满意,把学校党支部建设成维护党的领导的战斗堡垒。如:2006年学校“四独立”改制、2018年“两新”基层党组织“五化”建设、2020年规范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2021年落实“双减”政策、实施民办学校招生“网上报名、免试入学、超员摇号”、2022年推进清廉学校建设等工作,青云都在株洲市率先垂范。

醴陵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学校副董事长黄丽潼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并设立党建指导员,党支部全面指导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创新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制定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考核评价制度,设立师德师风举报箱,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党组织真正成为带队伍的“主心骨”。2019年党员教师向洪水灾区奉献爱心,2020年鲜红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2021年党支部获评“株洲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教育扶贫先进单位”“湖南省民办教育防疫工作先进单位”,2022年“醴陵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两新”党建经验《党建“两新”扶摇“青云”》被《湖南教育•民教创新》刊载。2022年教师节前夕,醴陵市教育局党委领导对学校这样定位:青云,是一所有责任的学校、一所有温度的学校、一所有未来的学校。

学校荣誉

树立青云之志,致力卓越办学

上世纪末,醴陵义务教育学生数激增,醴陵市青云学校就是在老百姓对县级优质教育资源的热切期盼中应运而生。学校选址于醴陵市城中央青云山,宋代大儒朱熹曾在山下朱子祠讲学,山上梯云阁建于1219年,是为聚拢文气而建。创建于文星朗照之地的青云学校,建校伊始就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扛在肩上:办一所高起点的学校,引领醴陵基础教育优质发展。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来校指导

青云学校自成立以来,严格遵守党和政府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依法办学,科学办学,走高质量发展之路。2017年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亲临学校调研指导科技创新教育工作。20年来,翰墨书韵,历久弥香;初心使命,励校远行。学校以“崇实图新、志攀青云”为校训,以“育创新人才,办三湘名校”为愿景,在这片古老深厚的醴陵大地上,谱写了一曲不断发展,追求卓越的育人之歌:共培养了18届初中生、214个初中班级、12080位优秀初中毕业生,有17人经高中学校培养考入清华北大,有5950名学生经高中学校培养考入“985”“211”名校;共培养了12位中小学校长、2位教育局股室长、3位科级干部;2009年青云学子唐翯祎因获得数学和信息技术奥赛全国一等奖被保送清华,黄睿之因获得化学奥赛全国一等奖被保送北大。极大地提振了人们对醴陵市办学教育的信心。醴陵市青云学校创办后,醴陵小学毕业生外流持续减少,初中毕业生90%以上留在本地高中就读,为基础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年来,该校与醴陵市内26所乡镇初中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每年通过送教、送学、送研等活动,将先进教育理念、优秀教育成果辐射全市,促进了兄弟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办一校,惠泽全域;兴一校,造福万家。醴陵市青云学校已成为千年古邑教育振兴的“引擎”,青云学校已在百万人民心中树立起一座教育的“丰碑”。

卓越来自学生。青云学校秉承“崇实图新,志攀青云”校训,落实德育首位,坚持“先成人、再成才”“教三年、促三年、看终身”的育人理念,明晰“养成教育和创新教育”两条路径,把握“课程、课堂和活动”三个抓手,培养了万余名体育达标、心理健康、品德优良、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的优秀毕业生。2022年,821名学生考入省示范性高中,在醴陵三所省示范性高中新生占比30.4%,其中419名学生考入醴陵一中,醴陵一中新生占比42.3%。

卓越来自教师。青云以成熟高效的管理机制培养激励教师:一手抓师德建设,一手抓业务提升。学校建立了“星级教师”评选机制,为每位教师设定了“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首席教师”成长路径,设立“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中心”,成立首席教师工作室,实施“青蓝工程”“校本研修工程”,通过“首席教师示范课”“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竞赛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活动,促进教师成长。开展“功勋教师”“最美教师”“最美员工”评选活动,树立师德楷模,带动全体教师乐业敬业,争做“四有”好老师。学校有专任教师193人,其中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5人,株洲市、醴陵市学科带头人12人,校级骨干教师68名,醴陵市5个名师工作室落户青云。

领导关怀

不断创新发展,“五育”并举办学

20年来,青云学校不断发展,优质办学的成功还在于学校注重创新。首先,学校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在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基础上,以课程促进“五育”并举,为学生设置了艺体、信息技术、形体、礼仪、心理、湖湘文化、趣味数学、机器人等10多门特色课程,组建了30多个学生社团,定期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数学文化节、英语合唱比赛、科技创新节、“金谷地”人文素养节、阳光体育艺术节、“海量阅读”等活动,夯实基本素养,拓展学科素养,培养创新素养,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尤其是2016年以来,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成果丰硕,荣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基地”“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学校”等称号。

其次,学校注重创新学校管理。2020年,青云学校确立“内涵发展,精致管理,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发展战略,开展“变革学校管理、建设幸福教师团队、构建卓越课程体系、建设理想课堂、打造幸福德育”五大行动,全面推行模式管理,优化教育教学模式、行政管理模式,加强制度建设,落实考核公布制度,实现“教师幸福、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学校再次驶入“快车道”。

结 语

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二十大将为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方向。对于二十大的胜利召开,青云中学师生备受鼓舞,近期学校师生观看并学习习总书记在二十大上作的报告。师生们深信,借着二十大的东风,中国的明天更美好,醴陵市青云学校也一定会在未来大展宏图,更上一层楼,书写出更加辉煌的教育新篇章。

20年风雨历程,壮志激昂;20年风华正茂,踔厉笃行。未来的青云学校,将是薪火相传,不负初心,不负教育,成为让人民满意的学校。

学校风采

国旗班风采

学子风采

创新班学子合照

三好杯运动健儿风采

连续7年荣获株洲市创新与实践技能大赛一等奖

醴陵市第五届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亚军

学习雷锋活动

多姿多彩入场式

经典诵读

军训

快乐远足

橡筋动力飞机留空

赴云岩村玻璃椒种植基地实地调查体验

鸡蛋撞地球

数学文化节之解五连环

金煌瓷艺陶瓷专家指导学生拉胚体验

劳技社团

醴陵陈杨龙釉下五彩瓷艺术中心彩绘实践

机器人竞赛获奖选手代表(何佳祺、张振宇、许智豪)

劳动技能比拼大赛

消防技能训练

现场救护培训活动

讲题大赛

书写大赛

书法

剪纸艺术

学生舞蹈《毕业歌》荣获醴陵市2018年校园科技文化艺体节一等奖

五彩扬琴社团亮相长沙音乐厅

“咱们教育有力量”荣获株洲市舞蹈一等奖

古筝合奏《盛世国乐》

合唱《萱草花》

舞蹈《醉春风》

西洋乐合奏

相声表演

扬琴合奏

情景剧《觉醒年代》

(2022年第21期)

【责编 李鹏】

深度原创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165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广行许字[2022]00312022051300018号

THE END
0.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彰显教育的温度泸县五中坚定不移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常态化开展,2020年11月,学校再次被评为“泸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学校开展的课后服务有:国学经典、书法、趣味数学、疯狂英语、科学实验、数字化地理科学、象棋、科技创新、文学、播音、心理辅导等“套餐”8套,有校级特长班17个,涵盖了jvzquC41yy}/onnrkct/ew45f2nr:<6
1.乐学善为创特色五育合一育新人素质教育乐善学校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展示学校五育合一教育改革阶段性成果,近日,武胜县乐善教育督导责任区“五育合一”工作现场会在乐善学校举行。 上午9时,铿锵有力的非洲鼓声响彻在乐善学校上空。欢快的旋律、清脆的节拍、热烈的场面拉开了活动序幕。 jvzquC41f{428<3eqo5bt}neng5GUV748WW17<95NI\/j}rn
2.五育并举彰显特色全面发展助力成长———记“商城三中迎中秋庆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营造节日喜庆氛围,展现学校特色教育成果,9月27日上午,商城县第三中学举办了“迎中秋•庆国庆•颂特色书画摄影展”活动,为祖国74华诞献礼。全体师生以书言志,以画传情,用自己的作品歌颂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祝福祖国母亲万寿无疆。jvzquC41yy}/onnrkct/ew46yms68q;
3.教育先进单位事迹材料范文(精选8篇)五、“五育并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坚持“多元发展,创新生长”的办学理念,避免“唯分数论”,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开设36个社团,每年在科学类比赛中均有几十位学生获奖,今年学校还被指定为市级航模分赛场。两位学生的`软笔作品获省一等奖。舞蹈社团多次参加区、市级演出获得领导好评。在xx实验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53839/j}rn
4.北京平高教育集团(长沙四校)民办高中五育并举,立德树人 在注重教学质量发展的同时,学校关注学生的个人修养及优秀品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校纪校风。学校一直以“严肃、和谐、务实、团结”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各科教师、家长全员参与的德育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具有“平凡而高贵”的新时代学子。 jvzquC41grgqg{3keu}c0lto1j522?9881814=5847599?>7:0nuou
5.与设计艺术学院: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设计观,培养德才兼备创新人才2、坚持以本为本,思政融合,五育并举。 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学生中心,能力导向、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人才培养大会精神,通过志愿者服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大赛等,理论实践结合培养学生奉献国家与社会、关心人类共同体命运与新时代社会责任感。 jvzq<84h|z/urhpw0kew7hp1r5288DUvKj>u}dcrreog€xaka~75A96:;7:5>=366;86
6.河南教育新闻网河南教育新闻网,发布教育资讯、解读教育政策,直击教育热点、关注教育人物,提供教育咨询、教育投诉服务。设有省内资讯、地市聚焦、教育人物访谈、评论等教育新闻版块。jvzquC41pg}t0qfgfw4dp8
7.高质量开展有温度的课后服务,探索特色教育融入科技创新创意工坊活动成果 创意工坊作品 创新作品设计展 科技创新作品 科技创新获奖 电脑作品获省一等奖 电脑作品获省一等奖 电脑作品获省二等奖 电脑作品获省三等奖 初中获得优秀学校 学校获青少年科技示范校 泸县五中坚定不移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常态化开展,在课后服务工作中,也特别注重强化jvzquC41yy}/onnrkct/ew45c3;d29g
8.知行合一创佳绩教学相长谱新篇——东城第三小学2020—2021年度1.坚持五育融合 一是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完善整个小学阶段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深化思政课堂教学改革,贯通校内外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二是提升学习素养。开展项目化、体验式研究性学习,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情感体验和创新创造能力。三是提升体育素养。落实体育课年段刚性要求,推动学生掌握以跳绳为基础的至少jvzquC41fejtz3fil/pny1kplp1:=231:1:<70jvs
9.顺应人的天性形塑湖畔教育品牌——石岩湖学校转型升级优质特色在转型升级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五年中,该校遵循教育第一性原理,践行“为未来而教”办学理念,锚定“办一所让学生终身怀念的区域优质名校”总目标,在理念更新、文化引领、管理优化、制度创新、环境诗化、课程拓展、培训赋能等七大领域苦心经营,走出了一条从稳步发展、质量攀升到特色鲜明的崛起之路,先后荣膺国家营养与健jvzq<84kdcubp7x|pg}t0lto1euovnsv1463565;12<0exsvgpz`599784=90qyo
10.五育并举点亮成长——共青学院举办首届劳动教育成果展本网讯(共青学院)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宣传和展示学院劳动教育成果,近日,南昌大学共青学院以“热爱劳动 健康成长”为主题举办首届劳动教育成果展。学院院长杨湘杰教授出席展会并讲话,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王鹏程、常务副院长杨红彬、副院长彭斌、副院jvzquC41pg}t0whw0gjv0ls1z{i{1h7h69ddk9e5;i:8A=76cj9g7mvo
11.【光明日报】牢记嘱托,为保障人民健康、办好高质量教育贡献力量李有毅委员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受到传统教育评价观根深蒂固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依然存在“疏德、偏智、弱体、抑美、缺劳”的五育失衡问题。“这种情况如不彻底改变,将会阻碍核心素养本位的教育改革,甚至延缓教育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立德树人’重要性的意义所在。” jvzquC41pg}t0ksw0gjv0ls1rv5nv|i134719?3jvo
12.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新时代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陕西省大荔县实验小学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育人途径,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落实五育并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通过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jvzq<84yyy4k{k3ep1xnv|y{{w0l‚}z35671;545290v;5452922h7333623A94aygq0qyon
13.守正创新向未来济源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改变以往唯“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机制,如何培养能够面向未来的时代新人?——“五育并举”就是最好的答案。 作为新时期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则,“五育并举”也是推动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途径。 对照“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理念,济源一中在办学实践与探索中,梳理总结出“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基、美育为要、劳育为jvzq<84grcvft7o{td4dp8ue1euo1;5442:04A4ea:864=3jvor
14.“五育并举”成果璀璨,悦动新城学校铸就教育新高地资讯在2024年3月14日召开的成都市新都区2024年春小学教学质量分析会上,成都市新都区悦动新城学校(小学部)荣获“2023年度‘五育并举’质量监测先进单位”称号。这是对悦动新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推进五育并举工作的极大肯定。 jvzquC41yy}/ulo{zy4dqv4icq€iqwl1pg}t1;546292:8622262295258>:6B3jvor
15.海宁市教育局党建统领推进人才子女“学无忧”赋能营商环境优化海宁市教育局不断强化党建统领,扎实开展“四敢争先•九大争锋•六大行动”,切实增强人才服务意识,创新人才服务机制,推进人才子女“学无忧”“学而优”“学而乐”,为人才扎根海宁解决子女教育后顾之忧。目前,全市有26075名人才子女和其他随迁子女享受无忧入学,其中高层次人才子女125名、企业骨干子女261名、其他随迁子jvzq<84yyy4kzniw0pku0ls1ctz04975195248ftva<9a:57:8>70qyon
16.阳明学院助力学校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精辟论述,学院结合省委省政府对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近年来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根本目标,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五育并举”作为重要抓手,全面提升学生的教育培养质量,助力学校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jvzquC41yy}/iƒz0gf{/ew4424903;571e<53j7322;21yfig0nuo
17.学校教育工作总结回眸一学期来的工作,在学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目标,秉承“精神文化引领凝神聚力创新”的理念,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通过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推动了各项工作健康快步发展。现将上学期各项工作情况向全体教师进行汇报。 jvzquC41yy}/;:880eun1|mk{qthynsfcpm0ixsi|wu{qwllkg53;?>5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