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热议三字经禁令:出问题的不是典籍是社会

山东省教育厅近日要求加强对传统文化等专题教育内容的管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连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如何“取”,怎样“去”,有网友表示,世界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大家关注的焦点不应是如何“取”和“去”,而应该是怎样让孩子读得明明白白。因为无论是黑是白,至少应该让孩子有所了解,毕竟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一种颜色。

本版撰文 记者 徐玉芹 张雯雯

出问题的不是《三字经》

对于钱文忠教授“在当下社会,完全按照《三字经》培养的孩子,90%会不适应社会”的说法,绝大多数网友表示认可。

网友“摩羯座”说,脱离了时代的背景,就算是学了,也不会有实质的收获。再就是学了以后对现在的社会能起到什么效果,要站在大背景下去思考。如果自己的国家提倡学,而且学的研究的和运用的都不错,那世界能配合你吗?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网友“芝田阳林”也认为,不是《三字经》出了问题,是社会出了问题。

另一位网友表示,钱文忠教授是实话实说。当今时代,比过去复杂千万倍。老实人吃亏,就是一个证明。这虽然可悲,却是事实。他认为,只有对诚信者讲诚信,对虚伪者讲虚伪了。

网友表示,传统的文化及知识是需要现代人发展性地并结合现代人实际地传承,不是照搬和死搬硬套。

让孩子诚实总比欺诈好

当网友们还在为山东省教育厅是否应该禁止全文荐读《三字经》激辩不已时,不少家长表现得却很淡然,“我没觉得这有很大的问题,让孩子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省城一家长刘女士说。

刘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女儿从幼儿园开始就会背三字经了,女儿并不明白每个字的含义,但读的次数多了,她就越背越快,这也算是开发智力的一种方式吧。“我们也不强迫她,只要她自己不觉得是负担就行,毕竟让孩子多学点东西也没坏处。”刘女士说。对此,不少学校老师也持有相同观点。记者经调查发现,目前省城大多数中小学都开设了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兴趣小组,有的则直接列为校本课程。这些学校的学生,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基本都能够把《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等国学经典文章背诵下来。

网友“老不明白”表示,尽管有些东西在社会上不一定适用,但让孩子们诚实,总比让他们欺诈好。“要是你不忠诚,不守信,不知孝悌,不守规矩,哪个又愿意和你打交道呢?你又怎么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呢?”

THE END
0.从小读弟子规三字经的孩子上学后明显与众不同家长别忽略这些智慧的箴言充满了做人和处事的哲理,孩子从小学习传统文化,会变得智慧而沉稳,成为情商高、备受欢迎和有教养的孩子。 2、提升孩子的理解力 《唐诗三百首》、《宋词》、《古诗词》、《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经典涵盖了丰富的知识,言简意深,对提升孩子的文学修养、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提高孩子的理解力都有jvzquC41yy}/ext|jk4dqv4ow{ooisncq{{0{~jt13?9;A90jvsm
1.《人民日报》发布的中国文化知识100题——(5A.《弟子规》 B.《三字经》 C.《千字文》 (A)出自《弟子规》。 6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A.挂香包 B.插艾蒿 C.登高采菊 D.喝雄黄酒 (C)喝雄黄酒是重阳节习俗。 69."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是宝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 jvzquC41tgt/eƒ5230ipo7hp1kteg3rjrEjfF65;867(vBfgvgjn
2.易中天公开表示,拒绝学习《三字经》和《弟子规》,都是害人的《三字经》中只有一处受到争议,那就是“夫妇从”,“夫妇从”的意思并不是妇从夫,而是夫妻之间相互服从,因为夫妻是一生的伴侣,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服从就可以得到的。《三字经》是了古代人知识的结晶,并不能和《弟子规》和《千字文》相提并论。 《弟子规》出现的时间比较晚,是晚清时代的作品,通过断章取义的手段,随意编写的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alfodtobp8KO8H8VFY5758KLRN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