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之《二十四孝》(完整版)

二十四孝是流传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每一刻故事之孝行虽不相同,但皆足以发扬我国固有道德,故事中虽有荒唐,且似不切实际,惟其孝德之崇高,精神之伟大,实堪为后世之范矣。

廿四孝称古昔贤 万难行孝感苍天

事亲克己真心志 孝德流芳传万年

廿四孝名天下知 事亲至孝足为师

后人效法行无怠 能得并肩称孝儿

【 孝 感 动 天 】 虞朝皇帝舜,是瞽瞍之子,天性至为孝顺。 父亲是一位全然不懂礼仪的人,母亲常出恶言,其弟名象,傲慢不悛,惟姚舜并不怨恨,仍能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姚舜常在历山下耕田,因孝感动天,有象协助耕田,亦有鸟帮助其锄草。 当时的皇帝唐尧闻悉姚舜大孝,特派九位男子服侍,并将其女儿娥皇及女英与舜为妻,后来并将天下让与,舜以一平民,居然跃而为虞朝之皇帝,纯因孝心所致。

有诗颂曰 :

队队耕春象 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帝位 孝感动天心

【 亲 尝 汤 药 】 西汉时代之汉文帝名恒,系汉高祖刘邦之第三子,尚未就帝位前,其父就封化为代王,文帝奉养其母薄太后,极为孝顺,从不怠慢,有一次母亲患病,病了三年之久,文帝亲自殷勤看护,在侧侍候,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每逢煎好汤药,如非亲自尝试,未敢拿与母亲服。 文帝孝顺母亲,因而仁孝声名传遍于天下,得到人人之赞颂。

有诗颂曰 :

仁孝闻天下 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病 汤药必先尝

【 啮 指 痛 心 】 周朝曾参,名子舆,奉养母亲,极为孝顺,有一次往山中砍柴时,家里忽然有客来到,母亲不知所措,盼望曾参速返,乃咬破手指,在山中之曾参,陡觉心痛,卜有预兆,急忙挑柴赶回家中,跪在母亲膝前,问其缘故,母亲说: 因有客至,乃咬手指使你醒悟。 曾参事母至孝,母亲手指竟与其性灵相通。

有诗颂曰 :

母指方纔啮 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来晚 骨肉至情深

【 负 米 养 亲 】 周朝仲由,字子路。家境贫困,时常采食藜与藿等野菜,子路为奉养父母,每每往百里以外之地背负食米。 父母逝世后,南游至楚国,楚王敬慕其学问人品,给与封其官爵百乘之车马,积存之米粮以万钟计,平时生活,以多层毛毯为坐褥,用膳时排列食鼎食用,极尽荣华富贵,但仍然思念父母之苦劳,感叹说: 虽然希望再如以往,食用藜藿等野菜,往百里以外之地负米奉养双亲,惜巳无法如愿。

有诗颂曰 :

负米借甘旨 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巳没 犹念旧劬劳

【 卖 身 葬 父 】 汉朝有一孝子,姓董名永,家贫如洗,父死时无力办理丧事,乃卖身贷钱埋葬父亲。 葬亲事毕,往买主家偿工途中,遇一妇女,求董永娶为妻室,并与之同往主家,买主令织缣三百疋以抵偿贷借款项,因得该妇女之助,仅历时一个月,即完成工作,归途行至前相遇之槐树下,该妇女遂辞别董永而去。 相传该妇女系仙女,因董永之孝心可感,乃得天助。

有诗颂曰 :

葬父贷孔兄 仙姬陌上逢

织缣偿债主 孝感动苍穹

【 鹿 乳 奉 亲 】 周朝郯子,天性至孝,父母年老,双目均患眼疾,想食鹿乳。郯子就穿上鹿皮,往深山鹿群之中,取鹿乳供奉双亲,不料为猎人发现,欲箭射杀,郯子急忙告以: [为取得鹿乳供奉患有眼疾之双亲,始穿上鹿皮混入鹿群之中取鹿乳] 。

有诗颂曰 :

亲老思鹿乳 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 山中带箭归

【 怀 橘 遗 亲 】 后汉有一姓陆名绩,字公纪之孝子,于六岁时,往九江谒见袁术,术以橘子招待,绩竟暗怀二枚橘子。告别跪拜时,橘子堕地,术责陆郎因何暗怀橘子,绩跪答称: [吾母生性极爱橘子,欲持返孝敬母亲]。 绩年仅六岁即知尽孝道,术称为奇事。

有诗颂曰 :

孝悌皆天性 人间六岁儿

袖中怀橘实 遗母报深慈

【 卧 冰 求 鲤 】 晋朝时有一姓王名祥之人,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之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 继母朱氏时常欲食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乃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有诗颂曰 :

继母人间有 王祥天下无

至今河水上 留得卧冰模

【 戏 彩 娱 乐 】 周朝之老莱子,天性至为孝顺,奉养双亲,尽择极甚甘甜爽脆之食品。 自己虽行年七十,但从不自称年老,且时常穿着五彩斑烂之衣服,在双亲之侧扮装婴儿之游戏,又常挑水至双亲堂上,故意跌卧地上,学出婴儿啼哭之声,以娱双亲。

有诗颂曰 :

戏舞学娇痴 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 喜气满庭帏

10

【 扇 枕 温 衾 】 汉朝有一孝子黄香,年仅九岁,母亲逝后,日夜思慕,乡人称赞他为孝子。 黄香亲自操作勤劳辛苦之事,一心一意侍候父亲,克尽为孝子之道,夏天暑热,为其父扇凉枕席,冬天寒冷时。 即以身先行温其之被褥。 其行被太守刘护得悉,以年仅九岁即知孝亲,而大事加以表扬。

有诗颂曰 :

冬月温衾暖 炎天扇枕凉

儿童知子职 千古一黄香

11

【 哭 竹 生 笋 】 三国时代,有一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幼年丧父,母亲年纪老迈,患疾沉重 ,时逢冬月,风雪交加,未有竹笋,但母亲思食笋煮羹,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因其孝感动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供奉母亲,食毕疾病竟得痊愈。

有诗颂曰 :

泪滴朔风寒 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 天意报平安

12

【 涤 亲 溺 器 】 宋朝黄庭坚,号山谷,元?年间中为太史,生性至为孝顺,身虽为太史,富贵显耀,然侍奉母亲,却极尽其诚孝之心,凡母亲之事,不用奴婢佣妇,每夕亲自为母涤洗溺器,未曾有一刻不尽到人子之孝行。

有诗颂曰 :

贵显闻天下 平生孝事亲

不辞常涤溺 焉用婢生嗔

13

【 一 日 三 朝 】 周文王名昌,殷代诸侯之一,商朝纣王封其为西伯,领导西方诸侯,及至武王灭商,被追尊为文王,文王系一贤明君子,亦为闻名之孝子。 每晨必先到父母居室,询问内侍,父母玉体安康否,得知无恙,始放心离去,中午又去问安,夜晚复去一次,每日必趋前问安三次,如父母欠安,即忧心戚戚,坐立不安,直至康复,始能释然。 又每日三餐,餐后必探询师,得知父母食欲未稍减,始欣然重返皇居。 经年累月,不论朝夕,不问寒暑,对双亲起居,关怀备至,克尽晨昏定省之职,其子孙代代继承孝道,是以周朝相传三十七代历八百三十七年之久,此乃孝格苍天之赐佑也。

有诗颂曰 :

趋候日三问乐康 探询父食有如常

经年累月行无怠 大孝流传四海扬

14

【 上 书 救 父 】 淳于意,汉朝临淄人,拜齐国名医阳庆为师,学得精湛妙术,原任齐为仓令,其师逝世后,弃官改而行医。 因为人刚直义气,行医时开罪一有权势者,致被陷害,押往京城治罪,其幼女名缇萦,虽为弱女子,竟不辞劳苦,长途跋涉,随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其陈情书阐明肉刑之害,并陈诉其父任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今遭不白之冤,实系遭人诬害,愿当婢女,为父赎罪,汉文帝感该女孝心,特赦其父,并诏告天下,癈除肉刑。注: 肉刑是我国古时对囚犯切断肢体或割裂肌肤的刑罚。

有诗颂曰 :

随父赴京历苦辛 上书意切动枫宸

诏宽特赦成其孝 又癈肉刑惠后人

15

【 跪 读 父 书 】顾悌,字子通,三国吴雍人,年方十五,即任郡吏,嗣又晋升偏将军,因性刚毅,言事切直,招致同僚妒忌,而辞官返乡,时其父尚任县令他省。 顾悌每接其父家书,必先洁身整衣,更设几棹,放置华翰,跪而恭读,读毕复行叩拜,以丧尊敬。 后其父殁,哀恸欲绝,奔丧百里外,理毕善后,犹悬挂父像于壁上,下设神座,供奉果品,从未间断,且早晚跪拜追思,其孝心可谓至矣尽矣。

有诗颂曰 :

家书接奉如尊亲 谆切训教胜宝珍

跪读誓坚遵父示 兴家立品答生身

16

【弃 官 奉 亲】 晋朝时代,潘岳字安仁,荣阳中牟人也。 少时才华非凡,被誉为神童。 武帝时任河阳令,迎母至任所侍奉。 潘岳性喜爱花木,公暇之余 ,裁植桃李,锦绣成林,花盛开时,扶母出游承欢。 嗣后母病,思乡情切,潘岳毅然辞官,上官力加慰留,亦不改其志,答以: [属下母患病,欲归故里,若贪恋禄位,不肯归养,将何以为人子 ?] 其孝心令人感佩不巳。 归里后,因家贫,躬自耕农,种菜出售,得资买甘旨供母,又喂养群羊,取乳奉母,是以母病痊愈,享乐晚年,其力孝足为后人之范矣。

有诗颂曰 :

弃官从母孝诚虔 归里牧羊兼种田

藉以承欢滋养母 复元欢乐享天年

17

【 伤 指 念 亲 】晋朝陈留有一孝子范宣,十岁时即能领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之孔子圣训,珍惜身体甚谨,且平素奉事双亲温顺,孝敬。 一日削尖细竹作箸,因持刀不稳,致刺伤左手食指,虽仅表皮割裂,滴出小小血珠,竟惊慌异常,顿时脸色发白,流泪不知所措,旁人关注,问其是否剧痛难忍,范宣竟摇头答以: [痛,有何难忍,是因毁伤父母所身体心感不安而巳 !] 小小年纪,即知爱惜身体,孝顺父母,诚令人叹服。

有诗颂曰:

孝道首先重保身 克珍身体可怡亲

伤微非疼还忧泣 年幼早知孝感人

18

【 行 乞 养 亲 】 唐朝,杨乞者,圩桥人,生性至孝,家贫如洗,靠行乞养其父母。 所乞食物,悉携归奉亲,亲未尝,虽饥饿亦未敢先尝,如有酒时,跪而捧进,待父母接杯,即起立舞蹈唱歌,如小儿嬉笑,以乐父母。 有人怜悯其穷困,劝其为人佣工,以所得工资养亲,杨乞答以: [父母年老衰迈,若为人佣工,远离膝下,则无人奉侍。 ] 听者益感其真孝。 后父母相继去世,求乞募棺安葬,每逢朔望,即携佳肴赴墓前哭祭,其孝行实堪叹佩。

有诗颂曰:

乞酒奉亲尽礼仪 高歌跳舞学娇姿

娱亲精采引欢笑 满堂春风不断吹

19

【 笼 负 母 归 】 鲍出,字文芳,后汉时代新丰人,天生魁伟,禀性至孝。 时值贼乱,贼掠其母,鲍出发指,追杀贼众十余人,终见其母及邻居老妪同受捆绑,遂奋勇冲前解救,贼见来势凶猛,勇不可挡,乃释其母与邻居老妪。 嗣后以世情动荡,乃奉母避难于南阳,数年后贼乱平定,本欲以轿扛擡其母返回故居,却因跋涉危险,遂编制竹笼,肩色负其母归乡。 其母享年逾百始逝世,时鲍出巳达七十余高龄。

有诗颂曰:

救母险如履薄冰 越山肩负步竞竞

重重危难益坚忍 孝勇绝伦足可矜

20

【 孝 传 五 世 】 陈侃,字君和,宋朝永嘉人,事亲至孝,名遍四方。 其事双亲,温顺恭敬,百依百顺,竭尽所能,以博欢心,遇亲有病,则自奉汤药,日夜在侧奉侍,既卒,哀恸欲绝,克尽 [生事尽力,事死尽思] 之圣训。 其孝行,家人引为典范,是以代代子孙,相连效法,人人弘扬孝道。 陈侃以一己之孝,引导全家成千的大族,上慈下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妯娌和合,满堂春风,和气蔼蔼,得以五世同居,传为佳话。 朝廷特旌表其门闾曰: [孝门陈君] ,乡人咸称其门为: [陈孝门]。

有诗颂曰:

至孝事亲世颂扬 子孙代代仰遗芳

同居五世人崇仰 感动枫宸诏表彰

21

【 遂 成 母 愿 】 宋朝,蔡襄 (世传蔡端),自幼秉性至孝,未敢违悖母命。 宋仁宗时,其母携蔡襄乘小舟经洛阳江往惠州途中,遇强风翻落江中,幸被拯救,始免淹没。 其母卢氏经常述及此一遭遇,勉励祭襄力学,求取功名。 将来在洛阳江上筑造大桥,造福人群。 及其长大,不负母愿考中进士,任端明殿学士,屡向皇上请求回乡未获准,终获派为泉州知府。 回乡后,谨遵母意,积极筹款造桥,不眠不休,亲自督工,克服万难,终能筑成洛阳桥利济后世,完成母愿。

有诗颂曰:

母嘱筑桥志必坚 晨昏耿耿操心田

耐劳克苦宗亲愿 今古颂称至孝贤

22

【兄 弟 力 孝】 元朝时代,偃城地方,有文忠,文孝二兄弟,以孝闻名。 其母和氏病,侍奉汤药,夜以继日,及至仙逝,庐墓三年,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不幸未久,其父又患恶疾,虽耗尽家财,遍寻名医,却旦药罔效,二兄弟以求医既然乏术,二人共同推载其父,遍访远近名山古寺,虔诚祈祷。 一日,仆仆风尘,行至一山麓,偶遇一老僧,赐赠丹丸二粒,其父服后,霍然痊愈,实二兄弟孝心所感也。

有诗颂曰:

母丧庐墓尽哀悲 父疾遍祈山寺祠

佛化老僧施妙药 病除复健事称奇

23

【劝 姑 孝 祖】 明朝,绝兴山阴地方,杨家一童养媳,名刘兰姐,年仅十二,即见理透彻,事姑躬勤。 其姑王氏好犯上,经常骂其祖母老而不死,是为厌物,言词极其不敬。 一日深夜,兰姐进入姑房,跪泣不起,姑惊问何故,兰姐答以: [儿担忧婆母不敬太婆母,媳妇如引为榜样,日后婆母年老,亦被视为厌物,则何以堪! 太婆母长寿,诚吾家之幸,请三思之。 ] 王氏闻谏,顿然悔悟,含泪叹曰: [良言教我多矣! ] 遂痛改前非,温柔卑顺,极为孝顺,而兰事其姑王氏,亦克尽孝道。

有诗颂曰:

二六女儿明大义 看姑骂祖逆亲意

入房跪劝悔前非 示范儿孙行孝字

24

【兄 弟 争 孝】清朝,长江口外之崇明岛上,有吴氏四兄弟,因家贫困,幼年时,皆被双亲卖与富户为僮仆,及长大,各自节俭勤奋,自力赎返乡,毗连建宅娶妻。 四兄弟不忘亲恩,争相供养父母,议家每家轮流供养一月,惟妯娌皆不赞同,认为如此,须经三月之久始能轮及,乃改议一日换一家, 后复以按日轮流,亦须三日之久,终以决定一家奉养一餐,长房供奉早餐,二房午餐,三房晚餐,四房早餐,依次轮流,并定五日一次,共烹佳肴款侍,子孙儿媳争相端菜敬酒,合家欢乐异常。 其双亲享福近百岁始终。

THE END
0.三字经.弟子规《一生必读的国学经典(第1辑):三字经·弟子规》主要内容:《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启蒙读物,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入门读物;《弟子规》则教育孩子从小要懂礼貌、讲信用等朴素的道理。 《一生必读的国学经典》将《三字经》和《弟子规》合并成册,因为它们都是对儿童进行国学启蒙教育的最佳读本。而且《一生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6<74>71
1.校注青少年版图文白话文版山海经国学经典排》(刀螂)【摘要书评京东JD.COM图书频道为您提供《全2册山海经传说1异兽记山海经传说2猎妖记全译山海经插画校注青少年版图文白话文版山海经国学经典排》在线选购,本书作者:,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买图书,到京东。网购图书,享受最低优惠折扣!jvzquC41kvkn0si0eqs03=7;6:750qyon
2.《国学经典规范读本山海经(山海经彩图版)(1)》21.3MB本书系统解析国学经典规范读本_山海经 (山海经彩图版)(1)的核心内容,并结合实用案例帮助读者加深理解。内容涵盖其发展历程、关键概念及实际应用,提供深入的知识探索路径。适合对该主题有兴趣的学习者,帮助拓宽视野并提高专业素养。 夸克网盘下载: 您好,本帖含有隐藏内容,请回复后再查看。 #免责声明# 本站不存储任何jvzquC41nktluqty0eun0ls1vjxfcm2342:60qyo
3.课表|潘麟先生国学经典视频课程之《金刚经》近期预告|金刚经|经典《金刚经》经文讲解 课程费用 1.新学员:9800元/人(全国免学费复修) 2.复修学员:500元/人(场务费) 报名方式 扫码报名 添加班主任为微信好友,通过微信填写报名信息并支付费用。交费成功后,请编辑信息“姓名+电话+金额+《金刚经》视频课程”发送至班主任微信。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5598::;?7a3c98c994c26229q9r64ivvq
4.会读书的苹果|mindmap|一本书变一张纸|国学经典|思成博图“立足经典,守望纯粹”,从文化基因角度,学习国学原典。 以《论语》、《大学》的学习为主,百家讲坛研究青少年国学教育长达六年的著名学者刘强老师来培育孩子们的国学素养。 1.关于心灵 (1)激发孩子们对国学的兴趣,奠定青少年们的道德根基。 (2)陶冶孩子的人文情怀,培养孩子的圣贤气质。读书明理,博学尚美;格物致知,jvzquC41o0jpwkfp0eun1ktqm1xfxrjy17<16@871
5.经典国学知识专题讲座(练习题)(64)1、在近年来逐步复兴传统习俗的浪潮中,冠礼笈礼等纷纷被人们重新演绎古代典籍中记载的传统礼俗还有很多,三书六礼就是其中的一种三书六礼是古代的哪种礼俗?() A、婚礼 B、葬礼 C、祭祀 D、寿礼 2、“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 A、《塞下曲》 jvzq<84yyy4vpsx0eqs0|~nzkp~jcx}k1|omkjt142782?64226129d359653>3jvor
6.《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海山《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 第1部 《论语》 孔子 (春秋公元前551-前479) 第2部 《道德经》 老子 (春秋生卒年不详) 第3部 《庄子》 庄子 (战国约公元前369-前286) 第4部 《孟子》 孟子 (战国约公元前372-前289) 第5部 《墨子》 墨子 (战国约公元前468-前376)jvzquC41yy}/ewgnqiy/exr1{syll8ftvkimg|43;;=:;:3jvor
7.阅读荐读『贝贝国学宅家课堂』国学经典:《战国策》带领大家走进国学经典《战国策》, 感悟传统典籍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人生智慧! 【《战国策》知多少】 初识《战国策》 扫描下方二维码,跟着贝贝走进《战国策》~ 《战国策》文学特色 《战国策》一书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当时士人的精神风采,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战国策jvzquC41yy}/ryui0usi7hp1o5og€xafgzbkux0rjv@EufuuKj>3/igvcomari?34<9
8.讲给孩子的国学经典·儒家经典(第一册)(豆瓣)朱自清先生曾指出,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对于本国的经典“有接触的义务”。他为此撰写了《经典常谈》一书,开启了以通俗话语讲解国学经典的模式。本书的写作,意在向朱先生致敬,并尝试为“常谈”续写新篇。——不端架子,不转文,力求使严肃的经典露出亲切的微笑,让佶屈聱牙的文字变得通俗入耳……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77:2@;41
9.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范文篇2 【关键词】《中庸》 英译 研究现状 1. 引言 “四书”“五经”是著名的儒家经典著作,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典籍的代表。其中“四书”包括《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一般认为《中庸》是出自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后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南宋时期,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并成为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5749/j}rn
10.110周年院庆名家讲坛第一讲|《国学与企业高质量发展》讲座隆重清风徐来,花自盛开。国学经典,如沐春风。5月26日上午,《国学与企业高质量发展》讲座暨王秦丰先生聘任仪式在岳麓书院隆重举行。 (活动现场) 全国政协委员王秦丰,湖南省工信厅副厅长颜琰,大科城党工委书记刘亮,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升元,湖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彭祝斌,湖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胡建国,湖南大jvzquC41gfv/jwz0gf{/ew4kphu0396:159:37m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