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当代著名绘画大师里希特在作画
我们常常谈到绘画过程的重要性,的确绘画过程是一个画家掌控画面的行车记录仪,过程的流淌就是画家灵魂附体画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体现出作者心路的境界状态,往往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留下什么样的境界状态,这就好比有什么样河流水质就会有什么样的河岸景致与环境。作画过程中心流的品质总是再现着艺术家的灵魂方向和应有的品质,更是艺术家思想境界的应证。下面笔者谈谈当代绘画艺术行为状态下无意识本能释放的重要性!
日本当代绘画艺术大师白发一雄在作画
1.有意识的目标性描绘往往是绘画表现的初级状态。
绘画表现过程中有意识的表现好还是无意识的表现好,这个问题本来就不是问题,因为无意识状态不是你能理智掌控的,往往一关注它就变成了有意识。无意识的绘制状态往往是艺术家在绘制过程中突然流露出的灵感高级状态,它属于个体人灵魂无意识的游走呈现,就好比天空中响雷和闪电的出现是潜意识下的一种灵性的突然释放。我们作为智慧生命往往在生活中被惯性的理智思维所摆布,干什么都要理性的思考后才去做决定,画画的过程往往也在这种状态支配下完成,久而久之我们就成为了由惯性思维来操控的一台机器人,往往在失去了有意识思维的摆布后无所适从。在绘画状态中也如此,我们总是习惯了思考后在画,习惯了胸有成竹的再现,再现的往往是我们思维的既定行驶轨迹,往往不想了也就不会画了,所以说它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绘画常规性的初级阶段。而在有意识的绘画状态中往往伴随着无意识的突然出现,它是艺术家在毫无预兆的作画过程中突现的灵性状态,这种行为状态突然超越了理性的制约,它是灵魂本能性游走的的重要体现,这种穿越状态往往是艺术家可遇不可求的忘我状态,更是个体人天性的自然流露,这种状态的出现犹如彩虹般的突然登场和绚丽夺目。
张玉峰《痕系列》 50×70cm 布上综合 2021年
2.艺术家作画的无意识状态是进入精神高级阶段的重要体现。
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了理智的生活和行动,而忘记了自身具备的天性本能,理智让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世界,但是也被物质和精神所捆缚与奴役。理智的习性思考往往丧失了“自然性”的灵动和闪耀,毕竟我们是自然的精灵,我们需要回归到那个最具灵性的本真状态。而东方思想中的无为状态,可以启示画者忘记我们在画什么,忘记画之所画,使整个绘制状态转化为一种本能的释放之痕,如此画的是什么并不重要了,作画过程成为了释放精神能量性的一种排泄过程,就如雪域巅峰的洪流一泄千里的自然冲刷和流淌,在无意识支配下的忘我过程自然而然形成崎岖和美丽的河岸。从传统绘画中局部灵性的表现转变为整个绘画状态的无意识创造,这个过程就是东方思想里的无为而为,忘色忘形,以无我为大的绘画性涅槃状态。
相由心生,境由心造,万事万物中无不附体着人类灵魂的弥散,一切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都捆缚着种种思维的烙印,没有精神的伟大作用一切人为的物质世界都将土崩瓦解。所以伟大的精神世界致始致终都操控着我们的一切。作为绘画过程中无意识表现的状态属于个体人高等的精神品质,是对有我状态的超越,更是穿越了低纬度的智性判断化入了高纬度的大我状态,它是超越了个体人有为的操控,使绘画状态回归到了天性的表现。往往作品展现的状态越是无为越是广大与崇高,因为它是灵魂境界的高级阶段,而在当代绘画创作中的无意识状态往往是精神顿悟后的至高绘制状态。在绘画艺术领域西方以波洛克为代表,东方以徐渭为代表,在思想领域西方以佛洛依德为代表,东方以释迦,老庄为代表。所以说无意识的表现状态往往是艺术家作品的破壳与涅槃的体验阶段,是获得了东方思想境界里大我和无我的至高境界。“入道者”他必然在绘画领域表现出不同以往的创造,或者说超越了绘制状态的本身,进入了无我的神游境界,这也是绘画状态的终极即解放“假我”而回归“真我“。
19世纪日本世界绘画艺术大师白发一雄在作画
3.抽象表现的“无为”是一种高级绘制状态!
抽象图示往往是对现实和精神的解放,它超越了现实主义观念下的具象写真。它是艺术家形而上的高级灵魂状态,是在思想解放和大悟后的本能性流淌,是绘画无意识释放的高级状态,抽象艺术的呈现应证着艺术家的智慧和广大。抽象画的基础是画者精神领域对现实束缚性的解放,是精神状态在进入高级阶段后的物化再现,它解放了一切有形的束缚和捆绑,是艺术家化入广大自由的无形境界,更是人性的打开和解放。有什么样的精神内核就会有什么样的物化质地,所以说无意识的绘画行为是抽象艺术的内核所在,无意识的绘画痕迹是抽象艺术的高级品质。有意识往往会成为绘画过程的阻碍和屏障,理智的束缚往往会成为画面上被动性的释放,画家作为画布的排泄工你是排泄的垃圾?还是金子?是衡量你释放水平的标尺。
当代艺术比的绝不是你画的认真度和玩弄技法,而是你当下绘制的过程状态。在传统性审美和唯美的视觉体验中,我们总试图讨好观者的眼球,试图粉饰画的面具。大多数画家都在扮演这种角色,认为画是一种美化,其实作画的本质是用来释放和排泄个体人的能量过剩,因为有精神排泄的需要我们才会主动的去释放于是你才可能画的主动和本能,一旦在既定的模式和规矩中画,往往就会象笼中鸟一样失去了自我,被动沦落为画的奴仆。因此通过作画我们打开了精神释放的的另一个世界,打开了区别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另一个维度,觉者无碍,画是附体,抽象化更是思想至高的附体,在东方思想境界里无为而行往往是大悟后的觉者,他们往往超越了现实的一切表相,最终画化作了灵魂穿行的道具,经历之痕。
张玉峰《痕系列》100×80cm 布上综合 2021年
4.耐看和不耐看并不是当代艺术的评判标准!
当代艺术作品不能再以耐看和不耐看来惯性的评价,作品的精神品质往往被浓缩的绘制形式所承载,法无定法,万法归宗,可以说当代所有艺术作品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理法来评述。有的作品释放出来的气质虚无广大,有的质朴,有的概念,有的纯粹……无论什么样的作品都能用东方思想来论述。对于传统绘画作品我们觉得画的越深入越精致越耐看,但是对于当代绘画艺术,我们不能在以此标准去评判,因为当代绘画艺术更多的是对画者思想境界的传达,是对观者思想智性的启示和扩充,是对绘画表现领域的不断丰富和扩大,所以创造本身不能以耐看不耐看去惯性的评价,而是要以是否具有视觉智性的拓展性和丰富来衡量。当代艺术作品更多的是对人类意识的启示和引领,不能再以传统绘画耐看和不耐看的模式化标准去评价。就如一颗造型简约的金子,它一样能释放出强大的精神能量,在精神领域往往越纯粹越本真,也越简约和高贵。就如杜尚的作品《泉》,你能用耐看不耐看来评价它的艺术价值吗。随着当代艺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智性的不断觉醒,当代绘画艺术不在扮演为讨好眼球和视觉习惯而画的任务,它更多的是不断拓展着个体人智性和灵魂的自由。随着当代艺术在国内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相信它会更多的替代和改变广大民众传统的审美,为人类精神的解放和自由做出应有的贡献。
张玉峰 《尘系列》100×80cm 布上综合 2021年
总之当代绘画艺术的关键是要体现个体人的创造和智界,任何一种绘画材料都没有去限制艺术家的运用和创造,往往是我们在限制材料的运用和限性,这就如墨汁,它不仅仅可以画传统的水墨画,它还可以运用到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如何运用材料为我所用是创新的关键。又如油画颜色,谁也没有规定它仅仅是表现传统光影色彩,它还能灵活的运用到作品的各个领域。任何绘制材料都可以作为当代艺术作品表现的元素符号,没有人可以规定它必需要如何运用。当代艺术的发展不断的解放着人类视野的广大,而在东方思想精髓的指引下它必然在国内绽放出最璀璨的花朵。
笔者简介
张玉峰
1977年生,号慧空
国际新骑士艺术家联盟会理事
国际抽象艺术家联盟常务理事
国际书画联合会驻新疆会长
中国美协新疆兵团分会会员
加拿大皇家美术学院特聘东方艺术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现居住于新疆石河子市。
2014年-2019年佛学禅修
2020年5月作品《璀璨》入选“承传经典,逐梦时代”中国学院油画展。
2021年4月作品《尘》参加俄罗斯国立装饰博物馆举办的“观:中国当代绘画艺术邀请展”。
2021年6月作品《痕系列》参加苏州市“破竹”——百年辉煌-中国经典与当代绘画艺术邀请展。
2021年8月作品《痕》参加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当代艺术收藏委员会主办的“中国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并被收藏。
2021年10月作品《痕》入选“当代中国绘画展”12月作品将在意大利米兰国际艺术中心(杜里尼伯爵宫殿)展出。
2021年11月作品入选加拿大温哥华艺术博览会中国作品展,2022年3月将在北美等国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