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我们聊一下孩子的精细运动,从孩子刚出生那会就有的抓握能力,到现在上幼儿园可以用手指捏起不起眼的小蚂蚁,这都是精细运动的作用。
何为精细运动技能呢?精细运动技能是指使用手和手腕上的小肌肉进行运动的能力,同时也包括手指、脚和脚趾的小肌肉。
当孩子使用手、手腕、手指、脚和脚趾的小肌肉时,精细运动技能就开始发展了。锻炼这些肌肉包括抓握、握住、按压或使用钳夹(在食指和拇指之间握住某物)等动作。当然这些精细运动是建立在大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让我们做更大的动作,比如跑步或跳跃。
没有精细运动的技能,我们就没有办法开展日常的活动。诸如我们起床、穿衣服,系扣子,拉拉链,刷牙,梳头,剃胡须,玩手机、吃早餐、转动车门钥匙、敲键盘、打包饭盒等很多事情都需要精细的运动技能,因为我们天天做重复做,把这些技能已经内化成了日常习惯,从而忽视了精细运动技能是靠小肌肉力量和大脑的协调能力的作用来完成的。
如果年幼的孩子没办法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些日常的任务,孩子就会产生挫败感,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技能,同时对孩子来说,提高精细运动对他们以后上学写字也有所帮助。
科学研究表明,基本的精细运动技能随着年龄的发展,通常孩子在6-12岁这个年龄段基本掌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可能只关注孩子会翻身会坐会爬会站会蹒跚学步这些大运动技能,而忽视了精细运动技能的加强。
就如孩子吃手指食物的抓握、把东西扔到地上,或者把饭菜扔的到处都是,或是喜欢撕书等等这些异常的行为都是提高精细运动技能的表现。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的发展,提供孩子一些场景或道具。
0-3个月 提供色彩鲜明的摇铃,黑白卡,对孩子吃手不干预3-6个月 多和孩子互动,鼓励孩子坐着去拿面前的玩具6-12个月 尝试给孩子吃手指食物,鼓励孩子练习用勺子和翻书,或者是让孩子扔海洋球12-18个月 提供积木串珠,拼图,乐高,黏土等不一样的玩具,提高手部的运作能力。18-24个月 独立进食,练习图画24-36个月 学习使用剪刀,学习折纸36个月以上 做简单的家务活
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精细运动技能,也了解了精细运动技能的重要性。在孩子幼儿期,培养孩子的精细运动能带给孩子什么呢?
第一、帮助孩子学习使用工具
孩子的精细运动技能提升,可以帮助孩子很好的学习使用工具。比如学习使用剪刀或者可以握笔写字或是开门,或是学习乐器等都有很大的帮助。随着技能的发展,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可以掌控自己的身体能够完成更多的精细任务。
第二、手眼协调性增强
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精细运动发展利于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例如像接球、玩游戏,都是需要协调手和视觉的能力。
培养精细运动技能主要作用是增强孩子的小肌肉力量和手脑眼及动作的协调能力
第三、提高孩子的独立和自信能力
当孩子在练习精细运动技能的时候,会产生挫败感会崩溃。随着孩子对自己身体的了解,随着他们的手部肌肉变得有力量,他们可以独立完成很多精细运动技能。
诸如独立进食,独立穿衣,独立穿衣服,他们享受自己的独立的同时自信心也会增强。
第四、促进认知发展
多项研究表明,儿童的精细运动技能与认知发展有关系。从我不会到慢慢尝试,再到熟练掌握,孩子的认知能力也会在改变。思维改变认知,认知影响思维,思维影响行动,一旦改变认知,孩子的自驱力也会增加。
我们已经了解了精细运动技能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明白了精细运动技能很重要。但是孩子的手部的运动能力还是无法真正得到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差或是精细运动技能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哪些呢?
第一、先天条件所致
孩子的肌肉张力低于正常水平,也许是因为神经肌肉疾病或是产伤后遗症,造成孩子的手部无力量。
第二、孩子的事由大人代劳
小朋友的很多技能是需要反复慢慢练习的,可是这些练习的机会都由大人事先做好了。就像吃个鸡蛋有人剥皮,吃个苹果有人切块,脏的衣服有人洗,扔的玩具有人捡。孩子在这种环境下,小手的锻炼就会减少。
第三、照顾孩子太精细了
出门在外,我们生怕孩子摔着碰着,没有给孩子小手锻炼的机会。首先这种精细涉及到孩子的方方面面。
我们怕孩子把餐桌搞的一团乱,担心孩子吃不饱,没有给孩子自主进食的机会。即使孩子想要尝试,大人往往说你自己吃太慢了。一句话阻碍了孩子的发展,让孩子在大人的依赖下成长。吃饭这件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总是会学会的,但是锻炼精细运动的最佳时机可能就会错过。
出门总是有人抱,懒得自己走路。小手一触碰公园里的花花草草,或是小石头小土块,大人就会说太脏了,快扔掉。孩子的探索之路一直在前行,可是前行的途中也总是有阻碍。
第四、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让孩子的手部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同时,碎片化的信息也会让孩子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或是影响孩子的视力发育。
就拿我老家的邻居来说,他们的孙子只要一看短视频就不会哭闹。家里人为了耳根清净,就会把手机扔给孩子,孩子就会一看一上午不带歇着的。
针对以上的原因,我感觉每个家庭都会存在忽视孩子精细运动技能发展的情况。从孩子的发展规律来看,任何发展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期肌肉力量锻炼的好,后期做事情小手就会更灵活。如果前期没有锻炼或是练习的少的话,也不要着急,我们可以利用空闲的时间帮孩子补回来。
就拿我个人而言来说,我的精细运动技能就没有得到有效发展。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爸妈灌输的思想就是只要负责学习就好了。我不会做家务,也不会收纳,做一些动手能力强的活总是笨手笨脚的。长大之后才发现,这些能力需要不断地练习的,而不是一句长大之后啥都会就能解决。
想要和别人一样心灵手巧,我必须付出别人多一倍的努力去弥补之前的缺憾,这就是成长的代价。所以,对于孩子也是,错过了孩子练习技能的黄金期,孩子成年之后还是会从头练习。
我们已经了解了造成孩子精细运动技能差的原因和精细运动的重要性,作为父母的我们就要在孩子幼儿期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手部运动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具体方法参考如下:
1、裁剪和撕纸
关于撕纸
初级阶段:找一些不用纸张,让孩子去随意撕,在撕的过程中,小手的肌肉力量也在锻炼。进级阶段:把纸张折出痕迹,让孩子去撕条,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高级阶段:在纸张上画不同的形状,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让孩子去撕,同时还认识了形状。
很多父母对孩子撕纸有误解,认为孩子这是一种破坏,没有意识到这是孩子在探索。所以,当孩子在撕书的时候,我们不妨给孩子找出不用的旧报纸或废弃的纸张,让孩子撕个过瘾。
关于裁剪
初级阶段:教会孩子使用剪刀,并在纸张上随意裁剪进阶阶段:沿着纸张的痕迹,进行裁剪。高级阶段:在纸张上画出对应的图案,形状或是汽车之类的,进行裁剪。
在裁剪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以防孩子小手受伤。
2、鼓励孩子绘画
孩子从1岁开始,就开启了绘画的涂鸦期。孩子在勾勒线条或者点点点的时候,不仅可以锻炼小手的运作能力,而且还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前提是孩子要爱上绘画,喜欢上绘画,把画画当成表达的一种方式。
想要孩子爱上画画,父母就接纳孩子在纸张无意义的涂鸦,或是给孩子提供不同类型的画纸或是不同材质的画笔(如水彩笔,蜡笔,颜料等),给予孩子正向反馈激发孩子对绘画的兴趣,提高孩子的协调能力。
前一段时间,孩子就喜欢在沙坑里用棍子画画,场地足够大且不浪费纸张,给予孩子足够多的自然素材。比如孩子可以捡地上的花儿装饰自己的画,或是找路上的石头当画作的背景,或者用树叶子做拼接画。
3、练习拼图
鼓励孩子练习拼图,也可以自制拼图。在拼图的过程中,孩子找拼图块或选拼图块都有助于发展手部抓握能力。在拼图的过程中,我们尽量不要打扰孩子,给予孩子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如果孩子遇到问题想要放弃的时候,及时引导孩子,询问孩子哪里卡住了,接下来要怎么办,鼓励孩子自己去思考。
拼图的过程是从易到难的过程,我们先练习简单的拼图块,慢慢升级,这样的拼图能力也在慢慢提升。孩子在完成拼图之后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我们要及时鼓励。
4、搭建积木
用积木和乐高,都能拼插出自己想要的设计,提高孩子的手部运动还增强了孩子的想象力。当然,积木能做的事还有很多,还可以按颜色分类,按大小分类,培养孩子的归纳的思维能力。同时,用乐高拼接,可以锻炼孩子的手部肌肉力量,提高手眼协调能力,为以后学习或写字打下了很多的基础。
刚开始孩子拼不好,会哭闹会崩溃,我们要及时引导孩子耐心完成拼接。在搭建乐高的过程中,孩子也会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以及控制情绪的能力,同时也在拼乐高的时候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5、玩黏土
黏土满足孩子手部运动的一切需求,抓一抓,擀一擀,搓一搓,揉一揉。其实在我们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玩泥土同样锻炼小手的精细运动。现在条件好了,小朋友们受大人影响,爱干净了,也不愿意玩泥巴了,黏土就成了首要选择的玩具。
和孩子玩黏土,我还专门买了一本书,专门做简单人偶的。我和孩子一起捏一起搓,每次我捏出来的人偶都过于刻意形式化,孩子捏出来的玩偶更加生动,活灵活现。所以,大人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有局限性,而小孩子没有那些条条框框反而做的更好。
6、创建厨房游戏
我们可以在厨房找一些小豆子,或者是葡萄干,使用钳子捏起来。这样的游戏也是锻炼孩子精细运动的一种途径。
7、水上游戏在孩子洗澡的时候,准备一些沐浴玩具,孩子会在水里一次一次舀水,倒水,这也是锻炼孩子手部力量。同时也可以给娃找一块干净的海绵,用海绵吸水挤水,很好的锻炼孩子的手部肌肉。
8、滴管测试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和孩子做过类似的实验,就是准备几个纸杯,每个纸杯倒入不同的颜色,用滴管吸入某一种颜色的水,挤入其他纸杯中,观察颜色的变化。这个滴管测试,不仅能让孩子用手去控制滴管,同时也对颜色的混合有了新的认知。
当然,想要孩子学新知,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比如三原色是有几种,世上有多少种颜色,和孩子进行深入的讨论。
9、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放手,给予孩子练习的机会。前面说了,即使孩子这个阶段还在喂饭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锻炼孩子的手部运动。
比如,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可以练习拿筷子夹花生米,或者玻璃球。对于上了幼儿园的孩子,可以让孩子洗洗自己的小袜子或小裤头。
除了使用筷子或洗袜子之类,需要多让孩子参与做家务,像扫地,拖地,擦桌子,或者收纳玩具都可以让孩子的手部运动得到锻炼。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学着解扣子,拉拉链,穿衣服等提高孩子的手指力量和灵活。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可以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还能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同时还减轻了我们父母做家务的负担,一举三得。
其实,除了以上这些方法,我们还可以和孩子做一些手工活动,如幼儿园的作业让孩子参与进来。或是在户外运动中,多让孩子玩玩沙土,泥巴之类。如果孩子不喜欢这些,可以让孩子打篮球,踢足球,玩拍球,羽毛球等等球类运动。
当然也可以玩飞盘,或者买可以拆卸的玩具,或者是鼓励孩子洗碗扫地擦桌子买菜等,总之让孩子的手得到锻炼并且孩子也乐在其中。
如果这些事情还是无法满足精细运动的锻炼,也可以带孩子去学游泳,参加早教课程,或是上体能课等等。总之,想要孩子心灵手巧,肯定能找到孩子喜欢父母省心的方法,这些方法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练习,直到内化成我们不易觉察的日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