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美巡赛,哪怕是大满贯赛,球员们都会心存寄托:球迷的关注、奖金支票和赞助合同。哪怕毫无状态不能晋级,这些会激励你不要沉溺、不要悲观,在练习场上,你终究会找到答案并期待下一周重新出发。
莱德杯完全不同,你身后有队友,有要代表的国家,大部分球员可能职业生涯中只有那么几次机会在如此高压下击球。 球员们总会回忆,莱德杯期间那些失眠的夜和球场上双手抖到无法稳定架Tee,可以说,莱德杯的压力无与伦比。
高尔夫运动的魅力在于我们每个人感知压力的方式各不相同。也许你的紧张来自于俱乐部锦标赛的第一洞开球台,或者是和老对手之间至关重要的一推。那些时刻,你会觉得世界太大自我太渺小,想要打出一杆好球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对抗压力是一种技巧,就像你平时学习怎么打直或者怎么打沙坑球一样。”莱德杯美国队队长、劳力士代言人扎克·约翰逊说,“经验丰富的球员需要努力进步并不断训练自己的头脑。”
如今,球员和教练对挥杆技术的了解远远高出以往,专家与科技让我们能将球员的挥杆分解至极小的细节,但大脑却依然是无法触及的神秘地带,无论球员还是教练都无法完全了解它的工作机制。球员们在不断尝试新方法,很多人相信科技对自己的大脑产生了积极作用,他们因此能在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保持自己的战斗力并获胜。一些球员认为他们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和训练方法,这或许也能帮助你面对高尔夫中无解的难题:如何在压力下保持状态?
脑电波与呼吸
采访那天,2020年美国公开赛冠军、劳力士代言人布莱森·德尚博正坐在达拉斯国家俱乐部的练习场上。看到有人走来时,他缓缓举起右手打了个招呼。德尚博头上贴着线圈,另一端连着类似电脑机箱一样的黑盒子,他深呼吸,盒子发出空调开机时的声音。机器运行着,德尚博再次深呼吸,缓缓放下右手到原本的位置。
“这里面有很多科技,”德尚博这样说,“它让我对自己的神经通路更了解,也更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呼吸。”帮助德尚博更了解自己的设备来自一家名为NeuroPeak Pro的公司,他们提供多种大脑训练设备,从便携的监测带—就像心率监测带一样,到德尚博使用的更强化的版本。监测带直接和手机应用同步,但球员们使用的硬件设备连接的是更强化的软件,必须要设备专家来监控操作,就像你在电影里看到的测谎仪和其背后的专家一样。
这个监测仪监测的是科学家所说的阿尔法(Alpha)、贝塔(Beta)和伽马(Gamma)脑波,以及它们和呼吸、心率的关联性。当你处于放松和休息的情况下,心率变缓时,阿尔法脑波出现;当你解决问题,心跳变快时,贝塔和伽马脑波出现;当你感到紧张、担心和焦虑时,心跳更快,导致大脑产生过量的贝塔脑波。
当大量贝塔脑波出现时,你的大脑就很难保持专注和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你无法保持冷静和逻辑思考。简言之,这就是我们感到压力的时候。你的身体会本能地启动或战或逃机制,你的紧张系统开始加速,就像是车的转速飙过8000转/分钟。
脑波压力测试会帮球员们找到最恰当的心率,此时大脑产生的阿尔法、贝塔和伽马脑波是最优化的组合,让球员在压力之下保持冷静和专注—这就是有些人所说的“最佳状态时刻”。每个球员的最佳状态时刻往往是不同的脑波组合,一旦系统帮你找到它,球员就需要学习使用不同的呼吸技巧让自己实现需要的心率。
“我已经学会了一些对自己奏效的呼吸技巧,能让我快速平静或者进入适合的优化脑波区间。”德尚博说,“大家发挥出最好状态的心率水平和脑波组合不同,像乔丹·斯皮思(劳力士代言人)这样的球员保持最佳竞技状态时需要的心率就比始终保持冷静和平稳的帕特里克·坎特利要高。”
在上届莱德杯上,脑波压力测试就已经是德尚博训练的一部分,当时他在三场中拿下2.5分。从劳力士代言人贾斯丁·托马斯到乔丹·斯皮思再到扎克·约翰逊,莱德杯阵容中不少球员都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脑波压力测试。
控制心率
大脑是神秘之地,但破解大脑的秘密要从心脏开始。最基础的理念:越紧张,你的心率越快,越平静心率越和缓。莱德杯绝对是让球员心率飙升压力巨大的赛场。上届莱德杯,心率监测让大众第一次有机会了解到球员们在围绳之内的心率和压力表现。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不少球员手腕上都戴着监测手环Whoop。周五的四人两球赛,当伊安·保尔特站上第一洞开球台时,他的心率是133次/分钟。
做个对比,和保尔特当时的心率相近的:2021年,贾斯丁·托马斯在赢得球员锦标赛前,在第72洞他以为自己开球下水时心率是139次/分钟。还有更快的,2022年美国大师赛,麦克罗伊在最后一洞沙坑切球进洞庆祝时的心率是143次/分钟。没概念?成年男人从过山车上下来时的平均心率就是这个数字。
如今的美巡赛明星球员测试一切数据:击球数据、挥杆速度、球具数据。过去这些年,外部数据之外,球员们开始将数据测试应用于自己的身体。他们知道压力下的身体表现和头脑状态很大程度上受到心跳的影响,近距离监测并了解这些数据可以影响并可能改善自己的专注度。
莱德杯欧洲明星麦克罗伊绝对是最佳典范,他是Whoop的投资人之一。麦克罗伊每天用它监测自己的睡眠和心率。最近,他发现自己在比赛中段专注力会下降之后,他还在比赛中戴上了血糖监测仪来追踪自己的血糖数据。血糖数据高会导致他的心率加快,让他毫无原因地感到紧张。血糖降低又会让他感到疲劳难以专注。血糖监测仪能帮他更了解自己的状态起伏,尽量保持整场比赛的心率稳定。
注意到血糖对自己的影响是在PGA锦标赛上,头一晚麦克罗伊的皮肤温度上升了1.7摄氏度影响了睡眠状态,也让自己第二天感到疲惫并难以专注。对小麦来说,保持赛场上的专注并控制压力取决于三个因素:蛋白质摄入、9个半小时戴眼罩的睡眠和酒精摄入控制。 “一杯红酒对我来说无伤大雅,但一旦超过一杯,我的心率就会加快。”他说,“我还发现,早起摄入蛋白质对我的身体表现会起到积极作用,蛋白质摄入可以减少我身体状态上的巨大起伏。”
冷水浴
还有一个球员们认为能有效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冷水浴。2018年莱德杯期间,麦克罗伊成功劝说队长、劳力士代言人托马斯·比约恩在欧洲队团队房间里装了一台冷疗机。除了小麦之外,乔丹·斯皮思也长期保持着冷水浴的习惯。刚刚赢得英国公开赛确保自己莱德杯参赛机会的布莱恩·哈曼每轮比赛过后都要冰浴五分钟,另外一位劳力士代言人琼·拉姆也是如此。
球员们最初采用冷水浴的原因是促进肌肉恢复,研究显示,它还能促进大脑产生更高水平的多巴胺,而大量的多巴胺可以提升人类的专注度,控制积极情绪并实现更优质的睡眠。“冷水浴可以快速产生多巴胺效应,”拉姆团队的心理学专家哈利·塞斯说,“它能帮助身体复原,保持头脑敏锐,冷水浴之后球员会产生很好的感受。”
细微的变化可能会为球员在压力下的表现带来好处。“至少现在看来,面对紧张时我的表现很不错。”哈曼在英国公开赛夺冠后这样说。
无论是血糖还是酒精,睡眠还是多巴胺,球员的科学探索同样适用于我们。 过高的血糖值或酒精摄入可能会导致你的心率加快,增加你在球场上的紧张焦虑。相反,如果你没吃东西—或其他原因导致血糖降低,心率又可能过低导致专注度下降。毕竟,你我都是肉身,虽然一些人球打得更好,但我们的身体机能运行方式却是非常相似。
莱德杯低谷效应
当心跳过快时,比如之前提到的莱德杯第一洞开球台上,你很难保持专注。感知到危险,血液开始流向身体的各个部位。我们的身体有自发的生存设计—比如快速逃跑或者战斗求生—本能反应并不是在快速且线路复杂的果岭上保持轻柔地推球入洞。在这样的时刻,球员很可能需要更长更慢更深的呼吸来降低心率,回到对自己更有效的专注状态里。
概念是清晰的,大部分人都知道深呼吸有助于让你在压力下降低心率,所以这些高科技公司更专注于如何训练球员通过短促而浅的呼吸节奏在低压状态下提升心率。
无论是职业还是业余,大部分球员注意力缺失的情况都发生在比赛中段。比赛前段想要追求良好开始的积极已经过去,而想要创造良好收尾的动力却还没有到来。在低压力状态下学习保持专注和在高压下保持冷静同样重要。
在莱德杯上,无聊的时刻很少出现,但高压时刻结束后的低谷效应同样不容小觑。最佳例证是2016年莱德杯周日个人赛麦克罗伊和帕德里克·瑞德之间的较量。第8洞,两人积极打鸟和你来我往的争夺达到顶峰,小麦推进了55英尺的长推,庆祝时把手聚拢在耳畔,对着疯狂的人群做出“我听不见你们”的手势。随后,瑞德推进22英尺的推杆,对人群竖起代表嘘声的手指。
人们都记得这一刻,但接下来发生的却没人知道:两人在接下来的9洞里一共只打到一只小鸟。激烈的战况冷静下来不是因为球员们面临的高压情况,而是随后到来的情绪低谷。“后来更困难,真的,”麦克罗伊当时接受采访承认,“我筋疲力尽。”
压力训练
贾斯丁·托马斯的训练方式是要求自己连续若干个挖起杆击球都落在既定的距离区间,目标是确保自己击球时的心率比常规练习更快。
同为劳力士代言人的马修·菲兹帕德里克则通过长期记录自己练习时的每一杆作为专注力训练。在练习场上,他会训练自己打特定的目标,每一天结束后用数据和昨天的训练做对比。他的目标是打败昨天的自己。在练习果岭上也是如此,他会针对特定的关键距离推杆进行记录。数据统计让他在练习时保持专注,追求成功并面对失败的压力。“我是个控制狂,”他说到自己的心理状态,“我对目标和规律有强迫症。”
琼·拉姆的训练方法则是计时训练法。他习惯给自己设定完成既定目标的时间限制。不用等待信号,他的神经就自动上弦。“你很难在练习场上复刻比赛时的紧张气氛,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给自己创造竞争。假如可以创造对抗自己的环境,让自己感受到紧张和压力,这就是对自己控制能力的训练。”
球员们再努力也很难创造真正的莱德杯压力环境,美国队队长扎克·约翰逊对此非常了解。他的职业生涯中多次经历过压力下的胜利,从绿夹克到葡萄酒壶奖杯到莱德杯。有时球员会来询问他压力下打球的建议,他的回答永远一致:当压力到来时,你能做的就只有拥抱它。
“据我观察,优秀的球员不仅欢迎压力,还会珍惜它,训练自己面对它,享受它,可以说他们在压力下能够保持自我自在。”扎克·约翰逊说,“极端的例子是老虎·伍兹(劳力士代言人),但在我看来,像布鲁克斯·科普卡(劳力士代言人)这样的球员,压力越大时,他的状态越好。DJ和斯皮思也如此。在欧洲队中,拉姆和小麦也是这个类型的球员。”
“这才是他们成为世界顶级球员的原因,当压力排山倒海时,他们依然能找到舒适区并让自己获得自由。”约翰逊说。球员们终将面对这样的时刻,那些为此训练,把紧张当作机会而非负担的人们终将获胜,这样的球员才是队长约翰逊想要的队员。
“我的观点是,假如不紧张,我可能就不会成功,”贾斯丁·托马斯说,“如果紧张,就意味着机会来了。”
问题来了:你想要迎难而上的体验吗?还是想要逃避紧张时刻?不如带着这些“问题”观赛即将到来的第44届莱德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