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锤定音!用看图识字法逐一解析,扎陵湖石刻还有疑问吗金文小篆汉隶甲骨文

作者简介:吴粲又名代蔚,毕业于四川大学。策划学(策划经济学)的开拓研究者;并致力于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时间;还花大量精力研究过希尔伯特几何、非欧几何、极限问题及自然哲学。2021年3月偶然发现了与所从事的祖传工艺——竹篓窖泥法甘蔗酒的相关性,进入三星堆的研究。主要从自然科学的“实证”手段,以及从“人类学”的角度,已经扩展到全球史前文明,相关专业论文投到了世界顶级学术期刊,正在修改或撰写新论文。

一、关于扎陵湖石刻的所有讨论,都必须建立在正确解析石刻内容基础上

自从《光明日报》6月8日刊登有关扎陵湖石刻以来,在国内引起了很大反响,不同专业领域的专业人士对此进行了探讨,而此问题本身是古文字(含甲骨文)——相对当今简体文字,方面的专业问题。

只能从专业角度才能得以解决,其他领域只能是外围探讨,难以触及实质。

本文用看图识字法逐一解析,结果一清二楚,小学生也能看懂。

二、解析石刻内容的基本原则

解析石刻内容,首先最重要的:必须读起来基本顺畅、能有表达的大意。

如果达不到此点,那所解析的内容肯定不正确。如果再强行或牵强附会地解读,那么所得结果肯定是边都无法沾。

在对全碑文内容能大概读懂的基础上,对于少量不能识别的字再进行推测、推敲,此过程应该考虑到雕刻者可能出现不规范的笔画,甚至有错刻的情况。这就如,阅读手写书信、手写试卷时,因为不是电脑显示及机器印刷体,与正体字难免会有偏差。

但在能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能够推测、推敲出不能识别的少数字。

三、解析石刻全文

1.下图为石刻原样。

如此大的石头平面,当时时间较紧,并且还要外在的人身安全,所以不允许慢慢精雕细刻,打暗格规划版面也只能忽略,在此情况下,必须对版面进行粗略划分,所以石刻上出现了两条中间分割线,见下图。

●再来看石刻右边部分,应该是竖读或是横读?经过推敲应该是竖读。但此处很多人进入了一个陷阱:因为“皇帝”二字太为明显,以为就是“从上往下”阅读。

如此多的爱好者,甚至专业人士对此石刻进行分析,为何就没出现一个人想到或去尝试“从下往上”阅读呢?

只要“从下往上”去尝试阅读就会发现,此石刻右边版面的内容,比“从上往下”阅读更顺畅,表意更清晰。然而,让人感到震惊的是如此多的分析文章,却没有出现一个人从此角度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实在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右边的内容是从下往上、竖行阅读,是采用2个或3个字,形成一个表达意思的句子。

●多数是用《说文》的小篆作底本,有少量汉隶、甲骨文、金文。

3.右边第1竖行:帝皇

这二字是《说文》小篆,容易认出。

4.右边第2竖行:文使

注解:左边的箭头所指处雕刻有一长斜点,雕刻得不深,所以容易被解读者忽略,而误解为“五”字。

5.右边第3竖行:巴关(棺)

注解:《说文》,棺,“关”也。雕刻者在“关”后面用了一个等号“=”,即表示等于“棺”,离此不远正好有一残棺。

“关”字的上部雕刻得也不是很规范。“巴”字雕刻得也不是很规范。

●或许是他们手上的《说文》版本上的字,与当今我们看到的版本上的一些字,书写上本身有区别。

6.右边第4、5竖行:男 方将,女 乐采

甲骨文、金文出现男、女这二个字的次数不少,但笔者所看到都没有能正确解析,而这二个字的解析非常重要,要涉及一些非常重要的出土器物。因为此前被错误解读,导致一些器物的内涵被曲解,相应一些重要的历史被错误解读。

此雕刻者对这二个字符的解析却与笔者一致,让笔者感到非常震惊!

说明此二人在甲骨文、金文的修为方面有非常深厚的功底!

为何此二字被解析为男、女,后续将用非常深入的论文研究。

7.右边第6竖行:以翳纶

“以”字的小篆应该容易认出,“翳”看上图应该是汉隶而非小篆。

“纶”字分析:

(1)为石刻上的字形,而本身不存在此字。这是雕刻者有意刻错,本身应该雕刻成(2),为“纶”字的汉隶,也非小篆,因小篆右边下面是5竖。

(3)刻成“叉”,并且又非常明显,应该是雕刻者故意为之,提示这是错刻。主要目的是掩盖、故意不让外人解析出石刻上的内容。

8.左边:廿八

这里雕刻者故意用了版面的中间分割线,来干扰正常情况下能对这二个字的识别,如果除去这二竖线,一看就是“廿八”。

对“廿八”解析分歧较大,有人认为“廿”为“卅”,“八”为“六”或“七”。这应该是雕刻者故意为之,用加入中间两竖的版面分割线进行伪装。

“兔”字由于雕刻起来非常复杂,加之明显看出左边的雕刻者力度不够以及所用工具锋利度也有欠缺,所以出现几个复杂的字都使用的版块而非线条来表示。当然,也可能是雕刻者为了隐蔽,故意所为。但两只明显的耳朵加上全石刻内容进行推测,应该能识读出这是“兔”字。

另外再结合表示干支纪年“己卯”最近是1999年、1939年,再结合“廿八”,而1939年是民国28年,就可排除1999年。再稍微拓展思维,就应该想到与纪年有关的十二生肖,1939年对应的是“兔”。三个表示时间的单位能够互相印证,那么更加证明了解析的正确性。

“三月”、“到”应该容易识别。

“东”是汉隶不是小篆,一直被误识别为“车”字,与后面的“到”连接起来为“车到”,因为“车”与我国历史紧密相连,从而引起了很多解读。然而它是“东”字的繁体,表示月的第一天“第1日”,正好与前面表示时间的很多单位构成一致性。

从系统性、综合性,更加印证了解析的正确性。

●为何是表示这样的日期?用此字来表示日期,单从此方面,就知道此石刻内含有当时情报系统的成分。

笔者在论文中会有非常详细的分析。

10.左边:此壁

“壁”字本身复杂,不易雕刻,所以雕刻者把笔画雕刻得不是很规范。

11.左边:前可

这二个字容易识别出。

12.左边:百丈、里、表示方位的符号

很多人将“丈”解读为“五”字,前后连起来就是“一百五十里”,全句是乎合情合理,应该不会有问题,但结果还是错了。

第一,由于对全石刻内容没有深入、全面地解析;第二,正是陷于这种顺其大众的观点;

结合整体内容,再观看雕刻痕迹,上面为“丈”,下部还有如上图的符号,外边表示箭头,箭头向右,里面是一个“十”字符号,表示‌正前方。整个符号表示:正右前方。

“里”字容易认出,但并非表示长度,而是另外一种含义:里(面)。

四、综合解析全石刻内容

(1)“帝皇”,应该是代号,级别也相当高。

(2)“文使”,文件使者。很多人解析的时候,将“文”作为“五”,这是因为没有全面正确解析出全文得到的结果,“文”上面还有一斜点。

(3)“巴关=”。《说文解字》注,棺,关也,“关”字后面出现等号“=”,表示与“棺”等同,即为“棺”。

离此石刻不远有一个残墓,古代残墓为何称为“巴棺”?因为一些史料记载,巴人死后用石棺埋葬,并且前面要垒成一个蛇头,后面保留一个尾巴状,这种埋葬方式一直流传到当今还在沿用。

(4)“男 方将”、“女 乐采”,这二人的姓名可能不是真名而是化名,可能有约定必须写上情报人员的姓名和性别,以鉴别真伪。

(5)“以翳纶”,“翳”隐蔽,“纶”青色的布巾、布条。全句:以隐蔽用青色的布巾、布条(包裹的文件或东西)。

(7)“己卯、兔、廿八、东、到”,表示为:1939年、属兔、民国廿八年,三月一日到。

(8)左边其余文字分析:从此壁前可行,距离一百丈——这是一个估测价值,正右前方的(石棺)里面。

●结合右边内容分析:

虽然右边的内容说明在巴棺里面隐蔽放置了用青色布条包裹的文件(或东西),但如果没有左边的内容说明距离、方向,也难以找到,因为残巴棺已经被泥土填平。

●将重要文件放到了离此地不远的古墓,做了第二次反侦查。以免被敌人及一般人发现此石刻有疑点,然后在这周围搜索,却找不到如此重要的文件(或东西)。

即使敌人怀疑碑文,但又无法破解,最多砸坏此石刻。而难以想到去搜索离此处不远,但还是有一定距离,藏在残坟里面的重要文件。

五、综合判断与结论

(1)究竟是谁所为?用来做什么?

但只是用石刻本身的内容,确实无法得到完全肯定的答案,但正如一个医学领域的专家所言:就像医学诊断,能用一个病解释所有症状,则诊断正确可能性最大。

还需后续查找更多的档案、史料,特别是还有可能,放置在残棺里面的文件或东西没有被取走,若后续挖掘出来,所有谜团才能解开。

石刻上有二个姓名,即使是化名,也增加了可查询的信息。

(2)笔者对石刻内容的解析,出入应该很少。因为是进行系统地解析,将每一个字纳入了整体内容,对每一个字的解析就不会是独立的。

如果是盲人摸象式的猜测,难以形成一个整体的、顺畅的内容,对每个字的解析也是孤立的,很难得到正确的结果。

(3)石碑永远在那里,解析要经得住检验。

即使石碑现在消失了,而内容已经被记录不来,通过后期的资料调查,可以核实到更多,越往后,就可能彻底知道真相。

六、扎陵湖石刻就如试金石,由此看出我国古文字研究水平实在令人堪忧,很多史料必须尽快重新解析。

扎陵湖石刻涉及的古文字水平本身还不是很高,多数是用《说文》的小篆作底本,有少量汉隶、甲骨文、金文,我国开设此方向课程的大学、从事古文字研究的人也不少,可连解读的方向都没有人选择正确,还不说能够全部正确解析石刻内容。

●如果解析的字者不准确,偏离很远,讨论不是白费功夫,意义也不大。

遇到现实中需要解析一些古文字时,就难以正确识别。而我们说的古文字还不是商朝(含商)及以前的文字,更不是指甲骨文,还是以秦为起点甚至汉为起点以前的时代。

对古文字难以灵活运用,对字体、书写稍有变化就难以正确解读,比如石刻上和“巴”字,雕刻者的书写形式稍作了变化,这样与书上的形式就并不完全一致。由于不能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只是采取僵硬的方法去依葫芦画瓢,通常说的“眼睛无法搬家”,所以就无法正确识别出来。

●笔者早已发现此方面的问题,尤其甲骨文的传统理论存在严重缺陷。

对汉字古文字的来源以及基础理论根本没有弄清,所以对良渚、三星堆等已经属于文字的符号,却无法识读,不敢承认是文字。导致这些夏商周遗址无法得到正确的阐释,乃至严重阻碍了华夏文明的溯源。

●笔者已经建立了一种系统的新理论并实践解析或纠正了一些甲骨文,所得结果正好与经典史料相吻合。扎陵湖石刻正好作为试金石,检验了笔者建立的这种重大的理论。

●笔者已经追溯到了商、夏及以前的文字,以及掌握了它们的起源——由一种上古语发展而来,但这种上古语却完全不同于线条抽象文字。而三星堆是一个极好的样本库!

正在撰写此方面的论文,由于涉及的内容太广,收集、整理的资料太复杂,还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但可以肯定,一定能将论文发表到世界权威学术期刊。

●如果无法正确解析古文字(尤其甲骨文、金文),不可能理顺夏商周!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阅读点燃智慧07:生活识字阅读法阅读点燃智慧03:早期识字阅读的基本原则 阅读点燃智慧04:儿童闪卡识字法 阅读点燃智慧05:儿童“标签”识字法 阅读点燃智慧06:0岁宝宝也能识字 生活处处有学问,生活处处是课堂。 孩子一降生,接触到的是一个完完全全陌生的世界,他们感知所能接触到的一切,就是适应人间的生活,领悟人类的语言,模仿人们的行为,观察周围jvzquC41yy}/onnrkct/ew45gtw{8un
1.汉字的起源渐渐的,我们的`祖先发现文字主要是用来记录会话的,他们觉得文字与声音有关,所以就又出现了形声字造字法。 虽然形声造字法出现的最晚,但它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中国有90%的汉字都是根据形声造字法创造出来的,这种方法造出来的汉字,音、义俱全,不仅方便简洁,而且降低了人们实际汉字的难度。 jvzq<84yyy4vpsx0eqs0y8934;;80qyon
2.让孩子快乐学习的方法有哪些16篇(全文)第二,看图识字法。制作色彩鲜艳的图画,一些意思简单、画面直观体现字义、图文并茂的看图识字便应运而生,经久不衰。这是传统的识字方法。我在授课时仍会引用此方法,但偶尔有些创新,如出示图片,让孩子猜一猜是什么字,之后再出示字卡,这样幼儿学习起来就会记忆深刻,把字、词的第一印象,深深印在幼儿的脑海里。让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sxhlf{to0jvsm
3.小学语文记生字方法一、看图识字法:让生字“活”起来,孩子一看就懂 低年级孩子的思维是“形象化”的,他们对图画的敏感度远高于抽象的文字。很多汉字本身就是“画出来的”,比如象形字、指事字,只要把文字和它对应的画面联系起来,孩子记起来会特别快。 具体怎么做? 1.找“字”里的图画:比如“山”字,三笔像三座山峰;“水”字,jvzquC41yy}/srszwg9777hqo1lbppkc16948:90jvsm
4.初中英语单词通用12篇看图识词记忆法同儿童看图识字的原理是一样的。我们把小孩看图识汉字用的卡片或画书略加修改,就成了看图识英语单词的卡片或画书。具体做法是:在每幅画面的汉字下边注上相应的英语单词,利用空暇时间,隔几天翻一次卡片或画书,直到能看到画就能马上读出和拼写出相应的英语单词或短语。当然我们还可以自己动手画一些jvzquC41zcqkf}d0z{fuqz0eqs0jjtygp5339:30jznn
5.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汇总十篇罗明坚受中文老师的启发,采用看图识字的方法,将图片、字形和字义联系到一起,仅三年时间内就掌握了一万五千个汉字。利玛窦学习汉字有一套独特的记忆法,他撰写的《西国记法》介绍了如何快速识记中国文字,通过观察、分析汉字的字形、结构,形成联想,赋予汉字独特的解释来帮助记忆。例如:“闻”字被解释为“大耳正悬门中”;“焉”字被理解为“以一 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8:227mvon
6.美术鉴赏论文大全11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内容应适应高中学生的实际能力,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同时也指出:“懂得艺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地使用美术术语……”;所以在对具体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摆脱只是注意作品较为明显的和自己所熟悉的形式特征的“看图识字”阶段,逐渐对作品片面描述及经常使用通俗语言而非“美jvzquC41yy}/hjgkcq4dqv3ep1nbq€jp1581;A3jvor
7.逻辑结构分析论文通用12篇休谟与韦伯都认为法律的合理性来自于法本身的可计算性、可预测性。这种关于法律合理性的形式化理解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价值合理性(或实质合理性)的诘问,面对形式与内容关系的辩证考量,价值合理性的优先选择观点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尤其是在中国,由于传统型社会思维方式的延续与渗透,形式合理性很长时间门庭冷落。然而也正是jvzquC41ynpyv}3zwgyiw7hqo1nbq€jp19;83:3jvor
8.有效的读书方法3、识字卡片很重要 有心的父母可以自己制作许多图文并茂的识字卡片,或收集一些教孩子识字的图片。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地通过卡片,以游戏的方法来教孩子认识汉字。孩子学得轻松,父母教得也轻松,更重要的是,能加深孩子对汉字的印象。 4、“动作”法 父母可以通过做动作来让孩子认识字。父母给孩子穿衣服的时候,就可以jvzq<84yyy4vpsx0eqs0y89629680qyon
9.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范文在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小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看图识字教学法的应用,教师也可以通过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电脑展台等向小学生展示汉字的结构特点,以此来加深识字教学的形象性。 3.熟字识生字教学法 在低年级小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汉字以后,教师可以使用熟字识生字教学法来提高小学生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8?/j}rn
10.小学语文拼音汉字教学方法3个高效认字法,家长在家就能用: “看图识字”法(适合象形字):教“山、水、日、月”这类字时,先给孩子看图片——“山”就像三座山峰连在一起,“水”就像流动的小河,中间一道弯,两边两点水。我见过有老师把“火”字写成简笔画(像跳动的火苗),孩子看一眼就记住了,还会主动说“老师,这个字像火苗!” “拆字讲故事”法(适合jvzquC41yy}/srszwg9777hqo1lbppkc1673:=:0jvsm
11.孩子认字老是记不住怎么办看图识字法是最常用的孩子识字的启蒙方法,现在有不少看图识字的书籍,家长不妨可以买来做参考。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长大了,用这种识字方法过于幼稚,其实不然。有的孩子不认字就是因为从下没有养成识字的习惯或没有掌握识字的方法,因此不管孩子多大,这些方法都能帮助孩子打下良好的识字基础。 jvzq<84yyy4dj~xcp0ipo8jqpmlcx439;7367mvon
12.教学设计及案例在识字教学上,本人认为,有几点教学技巧: 一、看图识字法 在学习汉字的初级阶段,课本配有大量的插图和字理图。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引导孩子观察和思考,帮助孩子学习汉字。课本插图色彩鲜艳、生动有趣,只要我们进行引导,自然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而,它的作用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利用它来搭建孩子记忆汉字的桥梁,jvzquC41yy}/{~|gpoo/exr1lkgpz~jujgpj1>86:4=5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