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是一篇识字课文,以儿歌的形式介绍了我国的七个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和重阳节,以及每个节日的典型习俗。课文语言简洁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不仅能让学生认识生字,还能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贴、街”等9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梳理不同传统节日的特点和习俗,培养归纳总结能力;能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传统节日习俗的意义,锻炼思维能力。
3、体会儿歌的语言美,感受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民俗美,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正确书写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传统节日的顺序和习俗。
教学难点:体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春节热闹场景的动画视频,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
2. 展示与其他传统节日相关的图片,引出课题《传统节日》1. 认真观看动画视频,积极回答问题,分享在视频中看到的春节场景。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圈出生字词。
2. 利用交互式白板的课堂活动功能,设计“摘苹果识字”游戏,将生字写在苹果上,学生点击苹果读出生字。
3. 运用白板的书写功能,示范生字的笔画顺序和书写方法,强调易错点。
4.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临摹生字,教师巡视指导|1. 认真听老师范读,圈出生字词。
2. 积极参与“摘苹果识字”游戏,认读生字。
3. 观察老师示范书写,书空练习。
4. 在练习本上临摹生字|通过多种方式学习生字,利用游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加强对生字的认读和书写指导|运用交互式白板的课堂活动功能开展游戏;利用白板书写功能示范生字书写|
(三)精读课文,了解节日
1. 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提到了哪些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什么时候?有什么习俗?
2. 利用交互式白板的学科工具日历功能,展示各个传统节日在农历中的时间。
3. 逐句讲解课文,结合图片和动画视频,详细介绍每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如讲到端午节时,播放赛龙舟的视频,展示粽子的图片。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及原因。1.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在文中圈出相关信息。2. 观察日历,了解传统节日的时间。3. 认真听讲,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传统节日习俗。4. 小组内积极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推选代表发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归纳总结能力,利用日历功能和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直观了解传统节日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加深对传统节日的认识|运用交互式白板的学科工具日历功能;播放动画视频、展示图片|
深入探究,体会内涵1. 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传统节日会有这样的习俗呢?引导学生思考传统节日习俗背后的文化意义。
2. 展示一些传统节日相关的传说故事,如端午节屈原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节日内涵。
3.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说说自己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1. 思考问题,结合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进行思考。
2. 认真观看传说故事,加深对节日内涵的理解。
3. 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展示传说故事的图片或动画|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 利用交互式白板的课堂活动功能,设计“节日连连看”游戏,将传统节日与对应的时间、习俗进行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