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五年多,娃目前是小学一年级,唯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阅读和看书,根据一二年级家长提出的那些在儿童阅读中的疑问,浅谈一下我的观点:
1、孩子不爱读怎么办?
那就和孩子平时的表现挂钩呀,夸奖他平时做得事很有意义。比如说,你作文写得真好,这和你平时的阅读量还是有很大关系的,看得多就吸收的多,不看书,作文怎么能写得这么优秀呢?
2、一年级孩子不喜欢看书,要不要给他规定时间?
找到孩子不喜欢的原因很重要,是所有书都不喜欢还是没有阅读习惯呢?不喜欢我们买的书,那就买一些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书,比如恐龙,太空,科学,汽车。
如果是没有阅读习惯,那就由父母带着读,就像有句话说的,多年以后,孩子不会记得我们给他读了什么内容,但是一定会记得他和妈妈一起读书的那种感觉。然后,忘记时间。
3、孩子一读书就犯困,字也不认识几个怎么办?
对于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不要把书直接丢给他,这样做没有什么效果,一读书就犯困,哪个父母看到了都会生气,想办法改进才是。
比如,有没有一个很安静的环境,有没有孩子可以读书的桌子?越是不读越要重视,先读5分钟,有效果了再慢慢增加时长,父母其中一人在旁边守着会更好一些。
4、一年级阅读是让孩子自己指读吗?
指读的意义是告诉孩子一字一音,防止孩子错字漏字,添字,串行,等孩子熟悉了这些规则,就可以脱离指读。
我们在上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老师也会要求他们逐字逐句的指读,后来就不再指读,开始把书立起来读。
我是踩过指读的坑的,家长搞清楚指读的意义就好,孩子没有阅读习惯的时候,建议父母先陪着读;孩子自己愿意读的时候,不刻意要求指读。
5、孩子添字、错字、漏字,要当即指出来吗?
建议在他读完这一页之后,把那个漏掉的、错误的给他圈出来,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会打扰到正在阅读的孩子,也照顾了他的自尊。
如果孩子漏了一个字儿,立马就给他提出来,总是这样也会影响他的阅读兴趣,漏一个字也不是什么大事。读得多了,就好了。
孩子把生字读错了怎么办?那就把长的差不多的字写在附近。比如说“唯一”“维度”。“拔萝卜”“拨清波”,让他自己去比较。
6、读的时候,拼错,跳字,串行,需要纠正吗?
肯定是有必要纠正的,一个语感很强的孩子,如果他串行了他会发现自己读错了,接着会倒回去重新读。但有的人他发现不了,那就等他读完之后,我们用笔稍微划一下。
其实串行的时候,有时候我觉得不是不识字的问题,而是不专心的问题,不专心就特别容易跳行。
7、孩子阅读的时候碰到不认识的字,是让他自己拼还是直接告诉他呢?
如果不认识的字很多,孩子有可能就不愿意拼了,累呀,建议换一本内容篇幅没那么长的书。
或者,家长先给孩子读,孩子认识汉字就像认人一样,一回生二回熟,见得多了,他的识字量就会增长。
如果不认识的字就几个,那可以让孩子尝试着跳过这个词,因为阅读的本质是阅读,少许的词不认得并不影响整体阅读。
通过我自己孩子的观察,我发现虽然他也有不认识的字,但是连蒙带猜的,他也能猜出文章的大意。读完之后给他顺一下这个字的正确读音就好。
8、读的时候还读不通顺怎么办呢?
9、孩子不认字,只会一个一个拼,拼完下一个字,两个词连在一起不知道怎么读了?
说明认字确实少,没有识字量的娃读起书来磕磕绊绊在所难免,阅读兴趣也会递减,就不要让他自己读了,
建议家长领着读,等孩子攒够一些识字量,再慢慢放手,别着急。
孩子走向独立阅读是一个过程,但是刚开始的话,有父母的亲子陪读,比一个人摸石头过河,会好很多。
10、是早上阅读还是晚上阅读呢?
11、一年级的孩子很喜欢故事,但是他自己不看,只让我帮他读?
孩子不愿意自己阅读,可以问一下到底是为什么?总结了以下3个原因:
①书本难度大。他可能会说,哎呀,字儿太多了,看的时候太麻烦了等等。像我儿子看我的书一样,他就说妈妈,你书上的字儿好多呀,还是看我自己的吧。
建议孩子还是从带图画的那种书开始看起,循序渐进,不要一上小学之后立马就从图画书过渡到全文字的书,
②孩子对这本书不太感兴趣。我们家看的有些高铁科普书,我觉得书上字儿还是很多的,但是很多的时候他也不让我讲,完全就是兴趣使然。
③孩子喜欢听父母讲的感觉。有的时候,他就是觉得和妈妈在一起看书更有意思,想让我跟他讲,我也会讲。他说,自己能看懂,但是大人讲得肯定更透彻。
12、一年级的孩子怎么选书呢?
一年级处于幼小衔接的第一年,是很关键的一年,选书的文字量要逐步扩大,但是内容又不能太难,还是建议从有插图的开始,孩子的接受度会比较高,
13、一年级孩子喜欢读科普,不喜欢读童话故事?
科普可以让孩子和周围的世界建立联系,拓展孩子的知识边界,增强好奇心;童话故事更温情,对写作文有帮助,各有各的好处。
14、老师要求每天亲子阅读20分钟,这个阅读该怎么搞?
首先不要把它当成一个任务,不要一看到孩子就说,你今天还有20分钟阅读没弄。不要觉得他每天都欠你20分钟的阅读。
20分钟的阅读时间如何分配?是讲一个故事还是就顺着这一本书一直往下讲,直到20分钟结束?
比起看多少页,我更关注能让孩子懂。有的时候碰到好读的,我们会读好几本,碰到不好读的,讲清楚一个科普概念就需要十几分钟。这样子的话,20分钟可能就讲不了几页书。
把孩子提出的这个疑问讲透,这才是有效阅读,只是念完,可能孩子还是不懂,下次他还是会问。
15、作业太多了,没空看书怎么办?
确实,上小学之后,玩得时间减少,阅读时间也会大大缩短,我们家虽然有阅读习惯,但是九点多钟上床,我也不想让他看得太久了。
限时写作业,10-20分钟的阅读时间还是有的,孩子愿意读10分钟,说明他有这个习惯,慢慢调整时间。
16、一年级的阅读需要读出声吗?
朗读就是锻炼口才、语感和练胆,阅读就是不做声的去翻阅,沉浸式欣赏。我们家目前分为两部分,周末晨读和每晚睡前阅读,
晨读的话是必须要出声的,我们家读《声律启蒙》一段时间之后,就发现,他吐字清晰,声音饱满有气势有情感。
晨读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练胆子,万一以后他在公众场合讲话很紧张怎么办?提前预备着。
睡前阅读有时候是我讲给他听,有时候是他自己看,是不出声的;
17、读完不知道讲什么?
那肯定是夸奖孩子呀,你都认认真真的看了十分钟了,真了不起,
积极的肯定可以帮助孩子养成一个阅读习惯,如果时间充足,并且他愿意的话,可以给他跟他画一画思维导图。
18、读完要不要检验孩子到底读了什么?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读的时候不专心,也看不了几页书,读完之后就想提问他一下,他到底读进去了多少?
可以偶尔提问,但不要总是这样,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一个美好的事情,他才会继续读,孩子还没读就开始担心,妈妈又要提问了,这样的阅读谁受得了?
父母检验孩子阅读的时候,一定是以爱为出发点,假装不懂,而不是像考试一样去检验。比如:妈妈刚才有个故事情节好像没读懂,到底怎么回事啊?
孩子知道了,他就会很乐意告诉你。如果他不知道,那也没关系,我们就假装把书翻回去看一下,原来是这样啊。
家长有必要做的还是创造一个安静的可供读书的环境,只要他很专注,就不要在乎他到底是读了几页还是几十页。
19、孩子不愿意复述怎么办?
我们让孩子复述故事,除了检验孩子看书的结果,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
但是有的孩子喜欢复述,有的孩子不喜欢复述,他会在别的时候自己主动讲出来。
20、读完可以要求孩子再读一遍吗?
21、孩子只喜欢看米小圈就不看其他的书怎么办?
想办法让孩子见识到更多的书。比如说一年级的生活之类的书,和孩子的生活、课堂息息相关,会很有代入感,大人想介入,那大人就带领着读,孩子慢慢就会被吸引过来。
我把文章进行了分类整理,大家可以点击对应的标题看相关文章↓↓
我是盛夏书香,家有一年级小学生,会持续分享我们亲子共读过的好书以及育儿经验,等你来发现,愿孩子们都能爱读书,读好书,多读书。觉得文字有收获,烦请你点个在看,感恩遇见。
更多好书好物,也欢迎你点击我的头像,进入主页后,就能看到屏幕中部的“商品橱窗”,点进去就可以,期待有缘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