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四大体系”重塑干部教育培训格局四川党建网

近年来,针对培训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巴中市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抢抓县级党校分类建设改革契机,以红色教育为主线重塑干部教育培训格局,推动培训条件整体改善、培训成效整体提升,努力打造面向全省、走向全国的一流干教品牌。

坚持“三个联动”,构建集群式阵地体系。横向构建“两学院一讲堂”培训阵地格局。做强四川大巴山干部学院,突出“红色教育、党性锤炼”主业,高水平建设黄石盘新校区,全方位提升承训能力和办学质量。做优巴中村政学院,突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主题,建立“学院+党校”联合办学机制,打造镇村干部提能、村(社区)后备干部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培育3大特色班次,被省委组织部纳入全省专业化能力培训机构备案目录。创新开设巴中干部讲习堂,聚焦“一把手”、领导班子成员、其他干部三类对象,对应设置高端讲坛、名师讲座、实用讲堂3个培训模块,靶向提升干部决策能力、履职能力、综合能力,打造干部常态化素养补给平台。纵向构建“串点连线成势”现场教学体系。以市委党校(四川大巴山干部学院)为龙头、县级党校为支撑、现场教学基地和现场教学点为补充,布局“五馆四园三旧址一台一碑林”14个重点基地和23个现场教学点,推出“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光雾山地质公园博物馆—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等15条红色教育、绿色发展、特色党建环线,打造优势互补、自成体系的现场教学基地和教学线路。区域上牵头组建川陕苏区红色干教联盟。组建以巴中为中心、覆盖周边五市(县)的川陕苏区红色干教联盟,开展资源联用、线路联建、班次联办等,建立涵盖62门精品课程、60名优质师资、71个特色点位的“共享资源库”,串联形成内外“双循环”红色教育线路7类21条,吸引省内外培训班90期6000余人次,填补了全国第二大苏区缺统一干教阵地的“空白”,形成了与四川长征干部学院东西互补、遥相呼应的全省党性教育新格局。

实施“三大计划”,构建差异化培训体系。实施“一把手”提能工程。以市县单位主要负责人、乡镇党政正职为主要对象,重点围绕加强理论修养、提升政治能力,采取“学理论强脑力+走出去强眼力+集中议强思维力”方式,分层分类举办读书班、研修班和专题研讨班等30期2500余人次,提升“一把手”政治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实施专业化干部培养工程。以市县党政班子成员、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为主要对象,重点围绕补齐专业短板、提升综合能力,实行“1次系统化理论培训+N个领域实践锻炼”两段式培训,组织120批次1.1万余名学员分领域举办专业培训班,选派610余名表现优秀、潜力较大、经历不足的干部,到规划建设、全域旅游、招商引资等一线开展实训。实施年轻干部铸魂工程。以选调生、高层次引进人才等为主要对象,重点围绕筑牢忠诚信仰、提升担当能力,开展“集中学习+一线历练+回炉提升”三段式培训,举办“三线墩苗育才”、优秀年轻干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短中长”3类培训,建立“三线墩苗”“双向互派”常态机制,市县联动培训培养2400余人。

优化“三类供给”,构建全要素保障体系。培育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实施专项引才、淬火提能、名师帮教“三大计划”,通过“巴山优才”和“百千万引才工程”靶向引进专业人才29名,开展教师全员赛课、上派下挂、外出进修,从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先进典型等中聘请80名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构建起“党校专职教师+知名学者教授+本土专家人才”的优质师资体系。开发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采取内部提升、市内统筹、高校借智、社会聘请、市场购买5种方式,形成政治思想理论教育、红色基因教育、绿色生态发展、特色党建实践“1核3极”课程模块,系统开发《信仰·忠诚—川陕忠魂筑丰碑》《巴山游击队的峥嵘岁月》等本土课程88门,入选中组部全国“好课程”1门。构建形式多样教学体系。突出学员主体地位,综合运用“情景式+体验式+访谈式+案例式+研讨式”等现代教学方法,开设“读·得”沙龙、读书活动等翻转式课堂,编排《红漫巴山》《周永开》等曲艺剧、舞台剧,录制“老红军口述故事”视频课件,拍摄张崇鱼、张海等先进典型教育访谈片,增强教育吸引力感染力。

完善“三项制度”,构建规范化制度体系。健全学员调训机制。建立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台账,备案干部学历、经历、参训等信息,形成“应训实训”“应训未训”两张清单,实行市级示范训、县级普遍训、部门行业训、乡镇兜底训,对关键少数和重点群体及时调训,对长期不训的干部点名补训。创新考核管理制度。优化党校主体班学员量化考核办法,实行“班委+班主任+跟班联络员+学员”全方位管理,科学量化教学交流、咨政建议、调研考察等学习成果,考核结果向学员单位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反馈,推动培训与干部年度考核、评先选优、晋职晋级双向挂钩。建立训用结合制度。出台干部训用结合管理办法,对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重点班次,由组织部门选派联络员跟班管理,开展跟班考察、谈心谈话、互测互评、精准画像,逐个提出“成熟可用”“跟踪培养”“继续观察”3类鉴定意见,在培训中识别使用优秀干部94名,解决“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问题。

THE END
0.南宁探索构建干部教育基本培训体系一看即明务实管用中国组织人事报南宁讯(通讯员郁钟华韦勇)近年来,广西南宁市系统梳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刚性指标、关键要素,探索构建基本培训体系。近3年,共举办主体班385期、培训44210人次,实现基本培训课程开课率、开发率两个100%。 出台全市干部教育基本培训实施方案,重点培训各级“一把手”和经济发展“主攻手”、项目建设“操盘手jvzq<84yyy4ecwllkct/ew4lefp0497712?03?4fgvgjnh72476:3?<:44;157mvon
1.南通农商银行:构建全面培训体系当今金融市场正从产品主导转向服务核心,客户需求多元复杂,监管政策不断更新,带来诸多挑战。南通农商银行敏锐把握变化,深知员工能力提升是关键,构建全面培训体系,全力打造业务精湛、服务优质、风控得力的精锐团队,为全行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精准锚定需求,定制适配性培训课程 jvzq<84yyy4{j6m|0et0pn|u0jznnHfkf?796B779
2.江海:构建“一二三四”培训体系,赋能高质量发展江海区锚定高质量发展任务目标,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打造新时代学习型机关为抓手,构建“一二三四”培训体系,着力打造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高质量发展干部。 坚定“一”个中心 始终把提升政治能力放在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出台《关于在江海区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党的jvzquC41lojk0sncpisfp7hp1ihh|87245641}<774640qyon
3.软件企业如何构建数字化培训体系软件公司培训体系软件企业如何构建数字化培训体系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数字化革新形势的变化,企业的培训体系搭建也在不断升级,数字化学习已经开始并将成为主流的学习形式。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式培训,数字化学习的底层逻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数字化培训在课程的数量、质量、形式、统计、反馈、互动、共享等方面都jvzquC41dnuh0lxfp0tfv8XckzoDq8ftvkimg8igvcomu86547?87;8
4.构建基本培训工作体系年轻干部要胜任工作,需要掌握很多本领。总的来看,大部分年轻干部迈出大学校门,就走入体制“大门”,政治上缺乏历练、工作中缺乏经验,仅有书本理论,没有实践磨砺,处理工作还有薄弱环节。为此,各级党组织要抓好年轻干部教育培训,着力构建基本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年轻干部的能力水平。 jvzq<84ur0dyk3eqo532;9/345148hqpvkovh9292729A3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