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地理丨十四城记·永州:“最湖南”的地方,为什么是永州

如果说永州是最有湖南气质的城市,可能很多人会有异议。

然而“潇湘”就是湖南的代名词。潇湘意象是湖南美学气质。潇湘在何处?过去单指永州,后来指代整个湖南。

远古时期,湘江源头就弥漫着浓厚氤氲的神话气息。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把浪漫和悲伤的传说留给了这片土地。凄而美,便成了潇湘美学的主题。极远又极美的潇湘,也就成了寄托此种情思之地。古人来过潇湘之地的并不多,但古代诗文及绘画中涉及潇湘意象的作品却比比皆是: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张若虚);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柳永);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除了诗文的描述,还有视觉图像艺术中对潇湘的想象,在宋代画家米友仁的笔下,潇湘是云雾弥漫的山水,一个空灵幻境(《潇湘奇观图》)。

这种美学价值观甚至随着禅宗远渡重洋,输出到了日本。日本临济宗大师一休宗纯在他的汉诗集《狂云集》中写到:宿雨潇潇湘水阴,飘零羁客一身吟。而他也和大多数人一样,从未到过湖南,却可以在海阔山遥的另一端,遥想“潇湘夜雨”的无尽清冷与惆怅。

技术并不发达的时代,人类的心灵对自然地理的气质却有着超验的感应,湖南的文化气质,就这样被构建、定性,然后传播四海,而这种地理气质,也成为了湖南的代名词。迷离的山水,沉默的古迹,神秘的文字(女书),不知来由的祭祀石像……潇湘之源的永州有一种让人陷入思悟和感怀的力量。文/常立军

十四城记·永州

永州:湖南最优文科生

(永州是湘南民居建筑的博物馆,建筑的空间营造,单体外形,细部特征都具有符号学的意义。图/常立军)

撰文/本报记者常立军

如果给城市气质分文理,那永州一定是一个文、史、哲皆优的文科生。它的文科成绩,在省内首屈一指。

湖南状元,永州人最多

永州文化的发端,始于柳宗元。他是永州最大的文化名片,虽然他并不是永州人。

805年,中唐永贞革新失败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贬永州,开启了蛮荒大地上的文化之路。柳宗元的一生中有10年时光在永州度过,这是苦难却非凡的10年。他在这里思考人生与社会,进入了个人创作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成就了永州这座城市。

(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小桥岭村的顶板瑶妇女。图/周伯勋)

永州的文化之火随着贬谪知识分子们的相继到来,燃烧得愈发炽烈。流寓的名臣,有邢恕、范纯仁、黄庭坚、邹浩、汪藻、苏轼苏辙兄弟、范祖禹范冲父子、张浚张栻父子、杨万里杨长孺父子、蔡元定蔡沈父子等,每一位都是当时的文化精英。

远离政治中心的永州,自此迎来了人才大爆发的时代。

唐宋两代,是永州人才最为兴盛的时代。宋代杨万里曾说:“湘南名郡,旧称甲永乙邵”。“永”就是永州(零陵郡)。据《湖南通志·选举志》载,从唐初至清光绪九年(1883),湖南共考取进士(包括特科)2305人,其中永州487人,占21.3%;状元11人,永州4人。此外,尚有5人名列进士一甲,即榜眼或探花。在历代科举考试中,永州举子曾二十届囊括湖南全部进士名额。

发现世界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

永州的历史答卷无疑也是优秀的。历次考古发掘在不断地证实着这点,它无愧于“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

新石器时期的永州,拥有重量级的玉蟾岩遗址。出土了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刷新了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纪录。玉蟾岩遗址在世界稻作农业文明起源,及人类制陶工业起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本”。

汉代,现今的永州区域成为长沙国分支下的两大侯国所在地。泉陵侯国在现今的永州市区,泉陵故城也成为永州城市建置的初始。舂陵侯国在宁远柏家坪镇,第一代舂陵侯刘买是长沙定王刘发的儿子。这是永州作为侯国重地而存在的历史时期。县一级的泠道故城则在宁远冷水镇。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驻军图,清晰地表明了深水地区作为长沙国南部重要防卫区的存在价值。延绵两千多年的城市历史,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存,这是永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底气所在。

(道县豆腐圆子,永州的酿菜很有名。图/周凤连)

宋明理学起源地

蛮荒大地上的永州,也是一个哲思之地。

唐帝国进入动荡的中期,被贬谪的柳宗元在这里用十年时间思考社会制度。写下了著名的《封建论》。对“分封制”进行了全面的历史的分析,论证了郡县制的巨大优越性。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痛斥了各种鼓吹分封制的谬论,打击了藩镇们的气焰。

永州对中国思想史的一大贡献是出了理学家周敦颐,周敦颐是永州道县人。他是中国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开创了宋以来儒学的新形态将传统儒学的价值理念内化为自身的人格修养,从而使自身的生命存在与儒学传统之间呈现出一种相互呼应的关系,他的理学思想代表了湖湘文化在中古以后发展的高度,提升了湖南在全国的学术地位。

撰文/本报记者常立军

“最湖南”的地方,为什么是永州

(传统建筑中,进士及第的牌匾在过去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图/常立军)

那些历经岁月却永不磨灭的事物是一种“永恒的存在”。永州的“永恒存在”,是山水,是人文。永州的另一个“永恒”,是它的创新精神,跨越式地引入最前沿的数据产业,让这座古意的城市,得以汇入信息时代的浪潮。

撰文/本报记者常立军

曾经的湘江流域“第一城”

湖南有山有水的地方很多,甚至可以说所有的市州都有自己的“山水景观”,然而只有永州才拥有“潇湘”。

阳明山和它的余脉,把永州在地理上分隔为零祁盆地、道江盆地两个空间。永州境内的群山,是湘江的第一水源地。湘江的第一条大支流潇水在此汇入湘江,这里由此被称为“潇湘”,永州就成为湘江流域的第一座城市。古人以“潇湘”“蒸湘”“沅湘”组成的三湘指代湖南,而其中的潇湘,更多地在美学层面上成为湖南的代名词。其中的原因,是因为潇湘作为一种能够代表湖南气质的意境而存在。

潇水,古时也称深水。在永州,我们所见的潇水,与古时对它“水清深也”的描述并无二致。它依然是那么深邃平静,静水流深,也许是对它最好的概括。潇湘合流处,有萍岛,秋夜雨来时,万物萧然,漫天雨雾,城市浸没于山水意象。这样的情境,成为千古流传的湖南八景之首潇湘夜雨。

潇湘情境的传播,与古代永州的地理格局密切相关。无论从水运还是陆路交通来看,永州都是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交通节点。秦代开凿灵渠,成为中国第一条运河。这条运河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连接线,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潇湘八景之中,湘江流域占了六个。交通对于文化意境的传播可见一斑。

除了能够沟通中国两大水系的水运,陆路交通也是古代永州的一大优势。这里有多条湘江流域通往广西一带的通道。潇贺古道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条,潇贺古道位于湘桂之间,连潇水达贺州,沿永州、道县、江华、富川,穿越都庞岭和白芒岭(今白芒营一带)过贺州县(今八步区)南下。修建的潇贺古道路宽为一米左右,至今古道遗留的痕迹在五庵岭村可随处找到。其西方是越城岭与都庞岭之间一条狭长的谷地“湘桂走廊”。

宋代以前,湖南的人口分布以湘江上游,尤其是潇水一带最为稠密。人口的密集程度反映出经济格局,当时的永州区域经济发达程度要远胜过湘江中下游地区。随着宋代之后,梅岭通道的打通,广州的崛起取代了广西的地位,经济重心东移,“湘桂走廊”日渐冷落,永州的经济地位和人口数量才开始走入了下降通道。

永州的山,有明确属于南岭山脉的都庞岭和不太明确是否属于南岭山脉的阳明山。

都庞岭主山脊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东西属长江水系,西面广西境内属珠江水系。都庞岭自然保护区都庞岭山脉著名“五岭”之一,位于境内东侧,为灌阳与恭城、湖南道县及江永县交界之地,是境内第一大山脉,传说因“山之绝顶日都峰,土人语讹日庞也”而得名。山脉从全州县延伸至境内,向南达恭城县,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境内其山体庞大,气势雄伟,北部粗壮,南部细小多支,东侵湖南道县、江永和广西恭城腹地,西濒灌江河谷地带。

(永州,一群小朋友坐在黄家村村头嬉戏。他们有些人穿了民族服饰,有些人没有。在这里,传统的坚持与外来的影响是并存的。图/潘百万)

阳明山,是永州的两大盆地的分界山。山势雄浑险峻。从永州市区向南,即可望见此山。我们曾数次穿越这座大山。山境极为幽深,行走间,有着不同寻常的奇妙体验,恍若进入了另一个维度的世界,这里是真正的“永州之野”。

阳明山也是舂陵得名的由来。永州境内有舂陵水、舂陵侯国遗址,它们都分布在阳明山下。

阳明山古称舂山或舂陵,故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析长沙国于此置舂陵侯国(今宁远县),后属零陵郡。对于阳明山是否应该归属于南岭山脉,学界始终有不同的看法。虽然阳明山距离南岭山系非常近,但它却并没有与南岭山脉的都庞岭紧密相连。它就这样孤傲地挺立在永州的中部位置,与南岭群山相对。山水相依,水系来源于山脉,永州以自身奇幻的山水格局,构建出潇湘的文学意象。

永州之野是个博物馆

永州,岭北重镇,这是一座随处都可以看到古迹的城市。这座城市因此弥漫令人感怀的古意。34处国保单位,彰显了它在人文方面的雄厚实力。永州的文化遗产,是这座城市两千多年文明与澎湃文气的见证。

打开永州文化地图,密密麻麻的是永州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走在永州的城市街头或田野之中,古迹则是随处可见。这是一个让访古爱好者不断有惊喜的城市。据永州市文物局介绍,永州现有国保文物单位34处(含增补),省保文物单位73处,市保文物单位184处,县保文物单位306处。2019年全国核定并公布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永州有永州市零陵区许家桥将军府、江永县勾蓝瑶寨、零陵区杉木桥胡家大院、宁远县神下李氏宗祠、蓝山县虎溪黄氏宗祠、江华瑶族自治县宝镜何家大院、宁远县东安头翰林祠,舜帝庙遗址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为宁远县九嶷山舜帝陵。至此,永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全省(共228处)总数的七分之一以上,列全省第二,仅次于常德市。

永州市下辖的宁远县是第八批国保文物单位新增的佼佼者。此次宁远新增3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保单位由原来的6处上升到9处。此外,宁远县还有省保单位8处,市保单位16处,县保单位93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位于全省前列、全市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县。

永州的文化遗产不仅数量庞大,类型也异常齐全。其中包含城市遗址、古墓葬、古窑址、传统民居、庙宇建筑、摩崖石刻、名人故居、纪念性建筑、红色遗存、交通遗存、新石器聚落遗址、少数民族文物……仅就类型的丰富程度而言,永州可谓全省第一。全省国保文物单位排行第一的常德市,偏重于史前文明遗迹,而永州,则是在各个类型上全面开花。

永州的文化遗产,以传统民居和摩崖石刻为最盛。

1200年前,唐代文学家元结在虞舜南巡之地——湖南永州,留下了《大唐中兴颂》等千古名篇,“大书深刻”在永州之野的悬崖峭壁之上,引来历代文人雅士题崖追仿,从而形成了祁阳浯溪碑林、江华阳华岩、零陵朝阳岩、宁远九嶷山等多处摩崖石刻,汇聚成由7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构成的南国摩崖石刻群景观。

(祁阳浯溪的千古名篇《大唐中兴颂》。图/永州市委宣传部)

永州文化的辉煌,记录在摩崖石刻上。据考证,永州境内共有50余处摩崖石刻景观,摩崖石刻总数2000余方。

“永州的摩崖石刻呈现着清晰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即:唐代创始,宋代流衍,明代追摹,清代考据。”永州市文联副主席李科表示,元结是永州摩崖石刻最重要的开辟者。元结先后两任道州刺史,跨越十年。元结为唐代古文运动之先驱,其在永州所作诗文,有十九铭一颂,多予上石。今湖南永州境内阳华岩、朝阳岩、浯溪等摩崖石刻,均为元结开辟。

儒家思想也开始在岭北区域传播流布,文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始建于宋乾德三年(965)的宁远文庙,规模宏大,雕塑精美,很早就进入了国保文物单位的行列。永州文庙遗存很多,除了最有名气的宁远文庙外,还有零陵文庙、江华文庙、新田文庙,以及大量有着纪念性的文峰塔、状元塔。

(新田县顶板瑶人的鸡公鞋。图/周伯勋)

永州的传统民居是研究湘南建筑的活化石。形成这样的活化石,是历史的必然。近代以来,工业革命改变了交通格局,经济重心整体向沿海东移。永州这个历史上曾经繁华的交通节点自此进入了发展低谷,然而曾经的繁华也因此得以保留,大量的传统民居就是最好的证明。进入文保单位的永州传统民居有:许家桥将军府、周家大院古建筑群、杉木桥胡家大院、龙溪李家大院……星罗棋布的传统民居和祠堂庙宇,让永州之野成为古代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永州的硬菜都弥漫着古意

东安鸡与血鸭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永州菜。它们足可以代表“永州味道”。

永州菜历史悠久,早在西晋初期就有羹、炙、脍、濯、熬、濡、脯等各种烹饪方法,经过长时间的传承和演变,以煨、炖、炒、煮、蒸、腊等烹饪方法见长。以湘江源头永州所产鲜活食用农产品为原料,擅长制作泡菜调味,以酿菜闻名,具有酸辣嫩爽,浓淡相宜风格特征的地方湘菜,是湘菜的根和一个重要支脉。

炒菜以“永州血鸭”“东安鸡”为代表,其鲜、嫩、香、辣有口皆碑。煨、炖以“红煨狗肉”“清炖牛肉”为代表,煨则软糯汁浓,炖则汤清如镜,皆美味佳肴。煮更是平常百姓家常用的烹调方法。蒸菜以“肘子”和“扣菜”最为流传,色泽红润,软嫩鲜美。还有道县的“扎肉”,宁远的“九嶷山兔”早已成为宴席上的名菜。江华、江永等少数民族地区擅长风味独特的酿菜,更是永州菜的一大特色。

永州菜重视五味调和,突显酸辣咸适中,油色不重,以突出食材的原汁、原味和原色。可以闻到粤菜的清香,兼有川菜的味道,不失淮扬菜的文雅,又具有鲁菜的气派,别具一格。

永州为何能吸引人口流入?

人口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基础,人口的流动趋势决定着城市的未来命运。在全国人口流动趋势普遍向大型和特大型城市集中的形势下,湘南小城永州却力压群雄,成为十年间湖南仅次于长沙的人口第二增幅城市。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省会长沙市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成为湖南第一个人口破千万的地级市。与此同时,永州也再一次成为被热议的城市,10年内,永州常住人口增加了10.96万,增幅力压郴州、株洲位居湖南第二位。

永州为什么能够成为吸引人口流入的城市?也许有一个数据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人口增幅第三名的是与永州同处粤港澳大湾区后方的郴州。岭北双城,已经成为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产业承接转移区。制造业对人口的需求量巨大,人口也就随之流向转移区。

永州在湖南的地理格局中,算是边缘地带。然而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它位于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是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广西北部湾、东盟的桥头堡。永州因此围绕服务大湾区建设,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对接大湾区市场,接受大湾区辐射,初步形成了农产品精深加工、矿产品精深加工、轻纺制鞋、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七大主导产业。承接沿海城市产业转移成为永州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中国云湾”,岭南飘来的“云”

华为永州云计算数据中心是华为在全国布局的22个核心节点之一,也是华为在湖南省内的唯一节点,对永州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永州以数据中心为战略支撑,建成了大数据产业园、潇湘科技创新中心、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三大互联网产业平台,云数据产业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

华为(永州)云计算数据中心,拥有8个IT机房,布置了964个标准服务器机柜,承载着10000个服务器运行,具备48万核计算能力,20P云硬盘,45P云存储,53000台云桌面的服务能力,可实现年产值4亿元,远远超过了永州的需求。

在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旁边,是永州市经开区大数据产业园一期6.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和配套综合大楼。让企业拎包入驻轻资产运营模式已吸引一大批信息技术企业入驻,经开区将携手百家创新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立足永州,创建“中国云湾”品牌,并推动永州成为湘粤桂结合部云计算、大数据人才、数据资源、行业资本、企事业单位汇聚的区域枢纽和智慧信息中心。

THE END
0.世界最长的人工河运河,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为1794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不仅便利了南北大量物资的jvzq<84yyy4ek‚ncrr4dqv4fqe5tjxz{qw59:<7790nuou
1.中国运河文化的辉煌历史灵渠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南,因灵河口通漓江,故称灵渠,又称秦凿渠、陡河、湘桂运河,是我国唯一条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水道,是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齐名世界伟大水利工程。2018年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1986年11月,世界大坝委员会专家考察灵渠后,认为“灵渠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陡jvzquC41yy}/|px{d0ipo8sgyu4ivvqAckj>8?63;;
2.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京杭运河京杭运河.它沟通了五五大水系京杭运河 ,它沟通了 五 大水系.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分析: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流,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800千米. 解答:解: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流,全长约1800千米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mq1ujoukhnfa4l5g>=dg6ldeA<5e4jcf;
3.2023上海事考行测常识大全:公务员常识40000问(三百二十四)30904.邗沟——开挖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沟通长江与淮河水系。 30905.灵渠——开挖于秦朝,秦始皇伐南越时,由史禄负责兴修,沟通了湘水和漓水。这条运河连接了向北流的湘江和向南流的漓江,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之间沟通,以后历代又曾多次修缮利用。 30906.隋朝大运河——开挖于605年,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jvzquC41uj4iwjyw0eun1;545164394347?45A3jvor
4.文字类题目和答案梦幻西游科举题目和答案大全2025梦幻西游里面有很多的答题的题库,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游戏里面的最新科举题目和答案分享,还有小伙伴不清楚题目和答案分别是什么,那么下面就是具体的内容.梦幻西游科举题目和答案大全2025jvzquC41qn44fvlcog4dqv4in189:9920jznn
5.我所知道的科举答案,历史类大话水浒①发现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②春秋时期开凿了长江通往淮水的运河③公元前三世纪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沟通④公元三世纪浩浩江水曾阻挡了南伐的大军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②③④ 答:①②③④ 46.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 北京 陕西 山东 答:山东 47. 目前中国主要有多少种宗教? jvzquC41jgxp39=0397857hqo1ipp}jpv1812?233/861:686688:<:0ujznn
6.2021宁夏公务员考试行测京杭大运河常识知识公务员考试网(3)灵渠——开挖于秦朝,秦始皇伐南越时,由史禄负责兴修,沟通了湘水和漓水。这条运河连接了向北流的湘江和向南流的漓江,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之间沟通,以后历代又曾多次修缮利用。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jvzquC41yy}/j~fvw0ipo87243515;8143;17<>0jvsm
7.长江水利,有点古也有点酷|三峡|荆江|灵渠|运河|水利工程|水利枢纽工程灵渠是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古运河,又称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建成于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六国后,为进一步统一岭南,克服五岭障碍,解决军粮运输问题,由秦监郡御史禄主持开凿灵渠。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越岭运河,素有“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之美誉,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LVR;8CU=2738C8:J0jvsm
8.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知识盘点!中国古代运河有哪些?卫河沟通水系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地位 世界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2.航运量:山东济宁以北淤塞,以南仍然航运价值高。浙江、江苏境内的运河段,仍是重要的运输线,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 3.开通意义 ①加强南北交通和交流,巩固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 ②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KR\3SZY273
9.桂林古石桥22—兴安灵渠漓江河谷是桂林古石桥核心区域,而漓江最有历史人文特色的一段莫过灵渠了。这条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运河,开凿于公元前214年,其上有众多古石拱桥,这些古老的石拱桥,上至唐、宋年代,下迄明、清时期,已历经逾千年的风风雨雨,是桂林乃至广西最古老的古石桥群。 jvzquC41yy}/onnrkct/ew44fe}bzr
10.中国大运河武术文化探索研究京杭大运河中华文明中国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南起杭州,北到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六大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沟通南北地理,全长约1797公里。大运河代表了古代世界水利工程的最高水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活着的、流动的人类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4G9OV]Q2778[E\>0jvsm
11.探访团专家:大运河与江汉同为沟通南北和东西的经济文化走廊中国大运河是世界里程最长、最古老、工程规模最大的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长,是巴拿马运河的33倍,201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11月29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一一万里长江行”探访团来到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感受运河文化的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jvzq<84pgyy/ess0ep5cu‚4yna812A=142843;4v69<189<0jvs
12.京杭大运河从春秋至当代,大运河河道变迁大致经历了先秦时期为战争需要而开凿的长江中下游区间运河及沟通长江-淮河水系的运河,秦汉至南北朝时期以后为维护统治阶级政权运转而开凿的沟通长江-珠江水系、沟通黄河-海河水系的运河开凿以及疏竣以往运河,隋唐宋时期全国东西大运河体系形成,元明清时期全国南北大运河体系形成,清末时期全国运河jvzquC41c0sfkyncp0io1=gcwwlt3
13.“古老的运河讲新时代的故事”系列报道之洛阳篇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沟通五大水系 图为《古运回望图》洛阳段采风资料图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理位置上的两个形态。 隋唐大运河始创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今扬州与淮安之间开凿的邗沟是大运河最早的一段。 jvzquC41yy}/eww0ep5fp}4{wpnf1mo1{j532;6253>0v;543292:h:4769:9<>0ujznn
14.盘点南京历代水利系统:最早是春秋吴国的相国圩其中通太湖的胥河就是其中一条,胥河原名胥溪河,位于高淳固城镇与定埠镇之间,全长30.6千米,是我国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相传其开凿与伍子胥有关。据宋书《图经》记载,吴王阖闾伐楚时,让伍子胥领兵,为通漕运,伍子胥下令开凿运河,时间是公元前506年,距今2500多年。胥河开通连接了长江和太湖流域,为南京的对外物资交流jvzq<84yyy4djrscpg}t0lto1e{m1;535168/;>172?79<70ujznn
15.千问千寻大运河谁是贯通大运河第一人?新闻频道中国大运河最早的开凿者是谁? 最早开凿大运河的是春秋时的吴王夫差。夫差(约公元前528年—公元前473年),是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利用长江、淮河之间的自然水系,开凿了一条人工渠道——邗沟。据《左传》记载:鲁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吴城邗,沟通江、淮”[ 《左传·哀公九年》春秋 左思jvzquC41pg}t0lhvx0ipo8724352487;1CXUK;=NfqwWp>HJdJP5mnXMO4724;>0ujznn
16.图说水利名人第一章先秦在线免费阅读为了疏通河道,防洪排涝,为了弥补通江达汉的杨水天然航道的不足,公元前6世纪初,由丞相孙叔敖主持,楚人在自然水系的基础上,对部分杨水河道进行了开凿和疏通,形成了一条外接长江、上通沮漳、下达汉水的杨水人工运河。既解决了农田夏涝春旱的矛盾,又解决了北上交通难题。《史记·河渠书》载:“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jvzquC41hctrknsqxgr/exr1tggeg{495:<69<935:?94@::87
17.江苏老地名|央视《大运河之歌》中提到的伯渎河,为江苏最早人工河众所周知,中国大运河的历史一般是从邗沟开凿开始算起。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从今扬州市西长江边向东北开凿航道,沿途拓沟穿湖至射阳湖,至淮安旧城北五里与淮河连接,被认为是中国大运河水系中最早的河段。 对此,孙志亮等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伯渎河的开凿比邗沟早,是中国最早的人工运河。 jvzquC41pg}t0sncpitbp7jfw0io1rshq171::4:73?50qyo
18.运河的时代长江珠江运河建设正逢时长江水利委员会钮新强2011年提出长江口地区开辟沟通洋口港与长江的人工江海运河构想。重庆交通大学王平义等2019年设想将黄河流域的主要支流渭河;长江流域干河与其乌江、嘉陵江、汉江等三条支流;珠江流域的北盘江、红水河、柳江,通过人工运河实现三大水系间的联通。学者徐照林2019年构想的“六纵六横”新时代运河系统工程,jvzquC41yy}/|px{d0ipo8sgyu4ivvqAckj>8=7574
19.京杭运河沟通的五大水系自北向南依次是()A.海河.黄河.淮河.长江B.黄河、海河、淮河、钱塘江、长江 C.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 D.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答案】分析: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 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mq1ujoukhnfa3637m;c7cj22>6g6f:e5n58c4gdgj:7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