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认知和机器人三定律,初探万物有灵观世界

每个人都是从牙牙学语的小孩成长而来。小孩的世界观和大人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其中之一就是小孩认为万物有灵,万物都能与人沟通。

所以,不论是小孩玩的玩具还是看的动画片,本来没有生命的物体也往往长着嘴巴和眼睛,好像真能与人沟通。

群仙高会图(局部) 宋  佚名  弗利尔美术馆

很多人认为这是由于小孩因大脑没有发育完全所产生的幻觉。果真如此吗?这种观点其实也是大人们的推测。

小孩就像一张白纸,头脑里被灌输的后天表象知识较少,所以更能展现出人本来的思维方式。

其实,几千年以来有一种对世界认识的理论历久弥新——泛心论(又称:泛灵论),这种理论认为所有物体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意识。这种理论意识和物质一样,都是宇宙中物体的必要组成成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泛心论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认为是唯心的迷信。但是在科学界不乏有支持泛心论的著名科学家,比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罗杰·彭罗斯爵士等。

科学界在各种实验中也暗示了意识似乎在物体上的普遍存在,请参考:

更高的真理往往隐藏在玄妙莫测的未知之中。我们不妨先不急于下结论,随笔者一同换个视角来审视泛心论。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各位思考。

一、很多人认为,人类和动物之所以具有意识,是因为人和动物(部分)都具有大脑结构。因此有人做出结论,意识存在的前提是具有大脑结构。

但这只是一种归纳,如果我们举出反例就可以证伪。反例之一便是,植物具有意识,但却没有大脑,参看:观世界篇:寻常而又神秘的意识之谜

另外,人类一直在担心人工智能某一天将会产生自我意识。但人工智能产生意识的并非是大脑结构,而是另一种机器和软件形式。而软件之于机器就好比是另一个空间之于我们这个物理空间。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意识存在的前提并非是具有大脑结构。

二、在《观世界篇:寻常而又神秘的意识之谜》我们概括得到:意识是一种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

三、人类之所以为万物之灵,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人类拥有相对来说更大的智慧,这种智慧正是体现在意识之上。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意识,那就丧失了所有智慧。

而人的智慧是由宇宙造化而来,因此宇宙的智慧远远大于人类智慧,人类智慧仅仅是宇宙智慧的沧海一粟。那么,拥有极高智慧的宇宙是否本身也具有意识呢?如果宇宙不具有意识,那么也就意味着承认具有极高智慧的宇宙却不能认识自己和世界。这就自相矛盾了。

四、宇宙规律恒常不变,所以普遍远远大于特殊,所谓的特殊也不过是人类暂时没有发现其中的规律而已。所以,人类具有智慧和意识,这一现象在宇宙中更有可能不会是特殊的,而是非常普遍的。

也就是说,宇宙之中普遍存在意识和智慧,而不仅仅只特殊的存在于人类或地球之上。比如,近年来美国五角大楼已经公开承认存在不明飞行器,这暗示着外星人确实存在。

五、万事万物都是由宇宙规律演化而来。人类也在创造着一个简单的机器人世界,包括:元宇宙、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等。该行业领域的专家发现一个趋势——随着机器越来越复杂,机器的各个部分越倾向于独立的自我管理,从而减轻对中央处理器的负荷瓶颈。

我们可以简称这种独立的自我管理为“自律”。著名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中的第三条也是这种“自律”的体现:

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来自:公众领域

而在极其复杂的宇宙环境中,自律的前提必然是能够认识自己和环境,那么一旦做到了真正的自律,也就意味着存在意识。

那么,宇宙在创造一个极其复杂的世界时,会不会也会给予每个物体以自律呢?如果不会,那么人类和动物就没有独立意识,所有的想法和行为都会像目前的机器人一样听从宇宙的指令。

如果会,那么宇宙中所有的物体都会因此而具有意识。所以,从这个角度,万事万物都更有可能具有意识。

六、机器人三大定律的前两条为: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

尤其是第一条定律,实际上人类不仅要求机器人要有较高的智慧,更要有较高的道德水准。用一个字来概括第一定律——善。

大道至简,其实这不仅仅是创造机器人世界的一个基本准则,更是我们这个大宇宙的基本准则。

试想,如果宇宙中任何一件物体都不能以善维护宇宙,宇宙还会稳定存在吗?必然不能,所以宇宙在创造万物之前,必然赋予其善的特性。

善,在人类看来,存在于道德之中,而道德又存在于意识之中。那么,万物若无意识,如何为善?

综上所述,站在宇宙的大视角之下,万物有灵并非是唯心的迷信,而是一种非常可能的存在。

如果拿计算机世界做比较,意识就好比是代码,物质好比是硬件存储。计算机世界中所有的物体包括计算机本身,都是同时由代码和硬件存储两者构成的。

而无机物质(石头、自行车、桥、房子等)就像是手机上各种内在软件,它们一般不和操作者产生直接互动,但它们本身也是代码组成,也同样依赖硬件存储,也同时具有意识和物质两种属性。

当然这个比喻还不是很恰当,因为这是拿相对低级的计算机世界来说明更高存在的宇宙万物,但可以起到一些辅助理解的作用。

诺贝尔奖获得者罗杰·彭罗斯爵士等人也在用意识视角来理解量子力学中存在各种看似玄幻的现象。其实,量子力学和意识都涉及到了另外空间。后续,我们再一一探讨。

儿童代表人类的最初状态,机器人则是很多人认为的人类社会目前发展的方向(不代表笔者观点)。在万物有灵这一问题上,我们从两个视角出发,殊途同归,都指向了我们这个世界观在发生巨变的时代。冥冥之中,或许自有天意。

THE END
0.一文带你看懂机械公民的机器人教育解决方案同时,率先提出并建立了机器人三大教育体系、产品体系“机械构建、电子电路、科技编程”,形成机器人教育体系闭环,将“高阶知识”以“低阶起点”进行传授,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充分尊重孩子的学习成长规律,从低年龄段的简单模仿逐渐过渡到高年龄段的自主创新。 jvzquC41yy}/onnrkct/ew45;uhm|o8
1.5G的三大场景如何应用于智能制造5G定义了三大应用场景,eMBB、mMTC以及URLLC,分别代表了大流量、广连接以及低延时等特性。随着标准的不断制定,5G所应用的具体领域会越来越丰富,本文5G支撑的几大工业应用,包括工业自动化控制、物流追踪、工业机器人等,5G已经成为工业物联网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jvzquC41o0pvpqfqfz4dqv4o1xofy7ujrAgjfF858
2.解读人形机器人:AI落地物理世界的最佳载体导读:一场可以重塑全球产业① 人形机器人的定义 人形机器人是一种仿生机器人,指形状及尺寸与人体相似,能够仿人类运动、表情、互动及动作的机器人,并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和决策智能。 人形机器人主要包含三大核心技术模块:环境感知模块、运动控制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这三大模块相辅相成,帮助人形机器人获取信息,同时基于知识和经验积累做出交互。 jvzquC41zwkrk~3eqo534:624888;88364693?8
3.论《双百人》中机器人安德鲁“为人”的两种进路|中国科普作家网这一过程并不顺利,他作为有意识的机器人,为人类所恐惧并被敌视。他在小说中追求了自由与不被伤害的权利,但这都没有使他为人类所认可。他或许可以成为道德主体、法律主体,但就是无法被当作人。安德鲁后来意识到,他无法为人的原因是其不朽的机械躯体。于是安德鲁利用技术手段扩大了人的定义,但最终使他得以为人的却jvzquC41yy}/myhuyc4ptp3ep1}fd8utguy0onrdgty0exrogpzbt‚4252Q5;=72454ivvq
4.中国目前未掌握的核心技术有哪些多项大幅落后美日中机器人四大家族:日本发那科,安川电机,瑞典ABB,德国库卡。其中最牛逼的是发那科,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记录保持者,利润保持者,技术领导者。德国库卡最弱,其核心技术基本外购,目前被美的收购。 工业机器人有三大核心技术其实也就是三大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控制器(控制技术),减速机,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及其控制技术 jvzquC41okr/pn|u0uooc7hqo0io1sxuf1813@226/711mte/klzglj|x4>5:@930unuou
5.三大基础方案和AI出海计划重磅发布!加速盘古大模型生态发展盘古大模型+数字人解决方案,专为播报交互、智能客服、办公助手等各种数字人应用场景提供支持。盘古大模型加持的数字人大脑中枢,提供精准意图理解、用户隐私和安全保护、插件中心三大能力。基于该方案的数字人创作效率提升200%,显著提升数字人交互体验。 盘古大模型+RPA(智能流程机器人)解决方案,为政务、金融、法务、财务jvzquC41fg|fnxugt0nvc€jk0eun1ltpuwsft8hp1huswv4vqrod197253973;5;77857<:3
6.ESTUN埃斯顿ER系列工业机器人操作手册20240511083443.pdfESTUN埃斯顿ER系列工业机器人操作手册.pdf,标题ESTUN埃斯顿ER系列工业机器人操作手册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ESTUN埃斯顿ER系列工业机器人使用手册,包括调整文档格式更新控制柜内容等内容,同时详细介绍了模型开关介绍启动时序图写保护程序信息等内容关键词ESTUN埃斯顿ER系列,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27721A5822:33:;2286787xjvo
7.中国机器人将统治具身智能时代?从技术专利上看,RV减速器88%的专利被日本控制,焊缝追踪方面,日本也拥有70%以上的专利,我国专利最多的领域是涂装轨迹规划,也只有32%的份额,三大核心零部件占到机器人成本的70%以上,核心技术缺失严重限制中国机器人企业的发展。 以新松机器人为例子,2013中国机器人需求爆发式增长,2013——2016年的市场复合增长率超过jvzquC41yy}/gny/ejooc7hqo1sq1j8734;20qyon
8.阿西莫夫活在现在(机器人短篇全集)书评最终结论就是,人的定义不在物质,而在精神。如果一个机器人在精神上更像人,那,它就是人。“因为在我的脑路中有个强烈的需要,要我在判断人类时将形状和形态置之度外,它强过了分辨金属和血肉的要求。你是个人类,乔治第十,而且比其他人更符合条件。”讨论进一步导致机器人三大法则的概念像忒修斯之船一样逐渐被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77<94B81
9.人工智能训练师(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学生组)理论题库人工智能训练师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学生组理论题库第1题:单选下面是slam的定义。:定位:定位与导航:导航:同步定位与建图正确答案:D第2题:单选视觉slam中,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视觉传感器的分类。:单目相机:多目相机:RGBD相机:单jvzquC41o0xfp{jpfqi/exr1rcvft8759;625>;0jvsm
10.机器人科技知识竞赛题及参考答案培训资料机器人科技知识竞赛题和参考题答案一、机器人的定义及历史发展机器人是指一种能完成特定任务的自动化设备,具备感知、分析和决策能力,通常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 机器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代机器人的发展可从20世纪开始。 我国最早的机器人研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二、机器人的分类及应用领域1. 机器人的jvzquC41yy}/5?5fqey/pny1fqi0:k673:>1:?3jvor
11.机器人技术课后题答案.doc第一章课后习题: 3、说明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答:工业机器人由三大部分六个子系统组成。三大部分是机械部分、传感部分和控制部分。六个子系统是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感受系统、机器人-环境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和控制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由下图表明: 4、简述工业机器人各参数的定义: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1713A4922813?6382623>80ujzn
12.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其应用总结悬臂式搬运机器人的大多数结构为本文详细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概念、系统组成、主要特点和技术指标,包括机器人的三大定律、机械结构、驱动系统、传感系统以及控制系统。深入探讨了ABB等知名企业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如IRB系列,并分析了不同类型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如搬运、码垛、焊接和装配。此外,还阐述了机器人在装配作业中的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如高速、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44583;8ftvkimg8igvcomu86374<34:=
13.外骨骼机器人关键技术与核心问题外骨骼机器人关键技术探讨一、外骨骼机器人定义 外骨骼机器人是模仿生物界外骨骼而提出的新型机电一体化装置,具有支撑、运动、防护功能。它结合机械结构、控制、驱动方式、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使穿戴者能完成自身无法完成的任务。 二、外骨骼机器人的三大核心系统 三大核心系统为传感系统、控制系统和驱动系统。传感系统采集运动相关的信号传递给jvzquC41dnuh0lxfp0tfv8iggrhpfqn1ctzjeuj1fgzbkux1359:;A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