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会问:“妈妈,为什么用这个手表扫一扫我不认识的植物,它就可以告诉我正确答案呢?它怎么会认识呢?这是怎么实现的呢?”
图图妈妈知道这个功能是叫“智能识物”,但是具体原理是怎么实现的?却被孩子问懵了。
小贝老师忍不住告诉图图妈妈,其实有些孩子很感兴趣的智能设备工作原理,在贝尔机器人编程中心9岁的课程中就将慢慢学到。
用兴趣引导学习编程,保护孩子的天性
身为智能时代原住民,孩子身边的智能设备能够引发孩子的天然兴趣,而基于兴趣的引导,比硬性灌输专业知识要更能保护孩子的天性。
孩子深入了解一下,就能知道所有的智能设备,都离不开编程。
人工智能时代的孩子从出生起,生活中即随处可见智能设备,这些名副其实的人工智能时代原住民,对智能设备好奇发问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贝尔机器人编程中心的机器人编程课程从实际生活出发,贴近时代热点,知晓孩子的求知兴趣点,比如在9岁的课程中,通过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智能设备,如智能垃圾桶、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等。
贝尔机器人编程中心的机器人编程课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点,让孩子们主动去探究智能设备背后的工作原理和编程知识,再自然而然引入如逻辑运算、数字比较、变量计算、多分支嵌套、并行执行、随机执行等相关程序算法知识。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智能世界,享受编程的乐趣,让孩子们通过感兴趣的智能设备导入学习编程,是一种恰如其分的方式。
事实上,也有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让孩子从小学习编程,并不是为了TA以后当程序员。而是因为编程是建构人工智能的基础,这是一种读懂世界的基本能力,是一门与智能世界交互的语言。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未来能够与现有这个由代码构成的环境自由交互,而不是处于完全被动状态的话,就需要了解基本的编程。
智能技术在飞速发展,将如何改变我们的未来生活?我们无法定论。
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将会有更多元化的智能设备进入我们的城市和家庭。学习编程的孩子,将更容易读懂这个智能世界发展背后的原理和逻辑,更懂如何和人工智能竞争合作。
让孩子用计算思维,与这个世界“过招”
贝尔科教创始人王作冰的新书《培养未来创造家》中曾提及“培养团体智能型创造家,深入开展通识教育是最好的办法。”
编程,其实就是很好的通识教育载体,它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多领域、跨学科知识为一体。让孩子从小学习编程,可有效提升“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的概念,由卡内基·梅隆大学周以真教授提出,是高AIQ人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指当面临复杂问题时,能快速地分解问题、抽象问题、将问题格式化,然后能利用强大的计算工具(如计算机、AI等),更加高效、全面地解决问题。
在周以真看来,“计算思维是每个人的基本技能,不仅仅属于计算机科学家。我们应当使每个孩子在培养解析能力时不仅掌握阅读、写作和数学,还要学会计算思维。”
贝尔机器人编程中心的软件编程课程直指编程真正的内核,即背后的计算思维,通过图像化、游戏化等方式,以小朋友最容易理解的、有趣的表现形式进行教学,让孩子成为AI时代善用计算思维自信地解决各种问题的创新型人才。
贝尔针对低年级小朋友的软件编程课程“以游戏为壳,学习为核”,自主研发了一套融合建构主义的游戏化闯关学习系统。选择了孩子非常喜欢的西游故事,融合了科技、AI的元素,打造了一套新型IP。在故事中,西游世界跟AI世界两个时空碰撞,造成了世界混乱,孩子需要学习编程能力,帮助悟空等人一步步解救他的朋友,恢复西游世界和平。
学习编程是一种发现和深化学习风格、培养创造力的方式。让孩子学会用计算思维,与这个世界过招,未来无论在哪条学习、工作道路上,将拥有更强的战斗力和创造力。
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通过学习编程长见识、明事理、强思维、辨是非,能靠聪明才智在未来的智能世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