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是人类的本能,是一切能力的基础。从出生到成人,发展的阶段是一个接一个的,比如两个月左右会抬头,三翻六坐,七滚八爬,1周岁左右会走路……
如果孩子缺少了哪个阶段,可能就会出现相应的身体和大脑发展的不协调,这些统称为统感失调。
当宝宝开始翻身、爬行,就得开始加入感统训练的行列喽!
方法41:挥动球拍打悬挂在儿童肩膀
水平位置的悬挂物(玩具或挂球)(4-5岁)
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动作企画能力,空间概念。
训练要求:让孩子用儿童羽毛球拍或者吹涨气的棒球棍,挥拍(棒)打前方孩子肩膀高的悬挂物。
难度设置:a 先让孩子练习挥拍(棒)的姿势;b 手把手地教孩子击中悬挂物体;c 让孩子独立练习;d让孩子连续练习。
方法42: 双脚被提起时
可用双手向前走路(4-5岁)
训练目的:增强手臂力量和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让儿童趴在地上,双手和双膝接触地面,成人则在儿童身后握其双足足踝,示意儿童用双手交替运动往前爬。
难度设置:a先让儿童习惯被提起双脚的姿势;b鼓励儿童向前走1-2步;c训练至儿童能自如地向前走。
帮助给予:1.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孩子习惯被短暂提起双脚的姿势和感觉;2.延长提起孩子双脚的时间;3.鼓励孩子尝试向前走,用食物或其他孩子喜欢的方法来强化。
方法43:跑向滚动着的球,把球向前踢(4-5岁)
训练目的:动作企画能力、方向感。
训练要求:让孩子边跑边踢滚到他/她脚下的中型或小型球。
难度设置:a先用中型球练习,孩子的技巧熟练后再用小型球练习;b开始时训练人员以极慢的速度把球滚到孩子脚下并示意孩子踢球。c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的身体帮助及提示,如另一成人站在孩子身后一手扶着他/她的身体,一手(或脚)推动他/她的右脚。
方法44:双手接住从1米远弹来的中型球(4-5)
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企画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接住训练者从约1米远的地方扔到地上弹起来的中型球(篮球大小的球)。
难度设置:1.距离设短一点,并且让另外一位成人在孩子身后手把手地教,边教边把要点告诉孩子;2.帮助者站在孩子身后,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身体协助; 3.距离逐渐增大,尽量让孩子自己尝试接球;4 如果孩子接中型球有困难,可换成大型球,等孩子的技能熟练后再换成中型球。
方法45:双手各持一球走直线2米(4-5岁)
训练要求:让儿童两手侧平举,掌心向上,两手各托一小皮球沿直线路线行走。
难度设置:a开始时可先不让孩子拿球,徒手走;b孩子的技能掌握后让其尝试持球并且脚尖跟着脚跟行走;
帮助给予:不能单独完成的孩子家长可跟在其身后,给予身体指导;
方法46:用脚尖向前行3米(4-5岁)
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掂起脚尖向前走约3米的路程。
难度设置:a 只走2-3步路的距离;b 逐渐地增加走的距离直到达标。
帮助给予:1 站在孩子前面扶着他/她的双手;2 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及时的帮助;3 在终点处放置奖励物鼓励孩子坚持走到终点。
方法47:单脚向前跳5步(4-5岁)
训练目的:训练身体的平衡能力及双腿的肌肉控制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抬起一只脚,向前方位置跳跃5步路的距离。
难度设置:a开始时先让孩子习惯保持抬起一只脚在空中数秒的姿势;b鼓励孩子单脚向前跳跃一步,可以在前方放置奖励物;c鼓励孩子增加跳跃的次数。
帮助给予:1.跟孩子一起跳,营造宽松的气氛让孩子消除紧张情绪,愿意参加游戏;2.随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无论是身体或是口头的帮助;3.及时引入奖励的方法来表扬和鼓励孩子的尝试。
方法48: 能坐在丁字椅上保持身体平衡(4-5岁)
训练目的: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心力,建立前庭感觉机能。
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丁字椅上,保持身体平衡。
难度设置:a先让孩子坐在丁字椅上,双手放在腿上,保持双腿垂直,腰干挺直的坐姿势。b家长蹲下与坐在丁字椅上的孩子玩传球游戏;c让孩子右手前平举,右脚向上踢并碰到手心。再换成左手重复以上游戏。
帮助给予:开始时家长可给予身体指导,帮助孩子学会保持平衡,然后在每一个(难度)环节中给予适当的帮助,直至该环节通过,再进入下一环节的训练。
方法49:照镜子游戏(4-5岁)
训练目的:训练空间方位知觉。
训练要求:家长和孩子并排站在大镜子前面,家长做一个动作,让孩子模仿。动作以点头,双手在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左右前后移动身体以及转身等动作为主。
难度设置:a开始时家长的动作要做得慢些并多次重复动作;b如果孩子的表达能力强,可让孩子边模仿边说出动作的方位。
帮助给予:家长边做边说出动作的方位,孩子无法跟上便用身体指导。逐渐地撤销提示,并且加快动作的速度。
方法50:吊床游戏(4-5岁)
训练目的:调节前庭感觉系统。
训练要求:让孩子躺在吊床上,两位成人将吊床前后摆动。
难度设置:a让孩子仰卧在吊床上,必要时请第三位成人协助。b让孩子俯卧在吊床上,在孩子的前方地上置一玩具,前后摇晃时让孩子拾取地上的玩具。
帮助给予:孩子在初始时可能会紧张,请家长蹲下给予安抚,避免孩子在吊床内挣扎。如果孩子无法取得前方的玩具,家长可把玩具握在手里,等孩子靠近时放到他/她手中。
方法51:疗球—平衡调整(4-5岁)
训练目的:放松、平衡、协调、肌力、速度感、调整肌张力、促进保护反应。
训练要求:仰卧/俯卧于治疗球上,手脚均离地,捉握双手/双脚;注意手握关节的位置;能放松手脚屈伸自如;控制─部位、力量、速度、重心。
难度设置:a前后左右各方向的移动弹动;b双手的交互屈伸。(靠近时弯曲。推出时伸直)前后移动及直线加速;c双脚的交互屈伸(同b);d抑制异常机张力的移动弹动;e双手或双脚撑地维持平衡;f倒置双手迅速撑地的反应;g倒置运动(手不撑地);h训练者用脚将治疗球挑高大大弹动,以达垂直运动的目的。
帮助给予: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
方法52:治疗球—肌力训练(4-5岁)
训练目的:肌力、速度等。
训练要求:仰卧/俯卧/站立;(1)以倾斜度控制难易度;(2)运动量以肌肉最高承受力的百分之八十~九十时实施。
难度设置:1.治疗球上侧滚翻;2.仰卧抬头训练加强颈屈肌;3.仰卧起坐;4.俯卧撑双臂屈伸;5.俯卧后弓身;6.仰卧/俯卧抬腿;7.站立治疗球上用脚弹跳;8.球靠墙,面对或侧对球站立,单足举腿置于球上;9.坐在治疗球上,以溜滑梯的方式快速溜下。
帮助给予: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
方法53:治疗球—月球游戏(4-5岁)
训练目的:体能要素的提升,身体意识的培养,兴趣与幸福感等。
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儿童,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循序渐进,配合音乐,配合协助,以愉快的心情完成学习。
难度设置:(1)以治疗球压挤全身;(2)推大笼球前进,或拨球后退走;(3)依规定路线推球前进或回避障碍物推球前进;(4)以拍皮球的方式拍球;
帮助给予: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
方法54:用力拉着绳子时 仍能拉动绳子(5-6岁)
训练目的:增进手部肌肉的力量以及促进全身肌肉的发展。
训练要求:成人用力拉绳子的一端,孩子在另外一端能拉动绳子。
难度设置:a成人开始时只稍微用力拉着绳子,让孩子容易拉动绳子;b成人用力地拉着绳子,鼓励孩子用力拉动绳子。
帮助给予:1.可在地板上两人之间画一横线,孩子把成人拉过横线就得奖;2.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的尝试和成功;训练时,成人要配合孩子的力度,避免孩子因不当用力而受伤。
方法55:双脚跳过一条慢慢地
摆动着的绳子5次(5-6岁)
训练目的:提供前庭刺激,训练计画动作能力。
训练要求:将一条约两米长的粗绳子固定在离地面10厘米处,上下或左右摇动绳索,使其象蛇一样扭动,让孩子双脚离地地从上面跳过。
难度设置:a 开始时可慢慢地摆动,动作幅度要小允许孩子偶尔碰到绳子;b 快速地摆动,动作幅度大,让孩子尽量不要碰到绳子。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