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学前教育中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及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我园近两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户外“循环”游戏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如何不受幼儿人数和有限场地的限制?如何让活动器械诱发、支撑、发展孩子的运动技能?实现幼儿自己的“真”游戏,满足幼儿锻炼、释放的需要。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开始了探究与实践。

反思:目前存在的问题

1、户外场地有限,12个班轮流进行户外活动,每个班级所能开展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的时间有限。

2、幼儿户外活动的运动量达不到促进体能发展的要求,活动形式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较低。

3、户外活动时,教师控制的太多,提供的游戏器械多为方便取放的类型;游戏的伙伴和玩法固定不变;游戏的形式必须集中、统一玩,幼儿缺乏“自由”,没有其他选择的可能。

4、每个班级独立选择一块场地和一种类型的器械反复进行,无法实现场地、器械、玩伴等方面的共享和组合。

行动:组建团队 克服困难 理清思路

一、实践前的准备工作

1.以健康领域目标为依托,定位思想认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分别对3-6岁年龄段幼儿体能发育标准,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指明了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借助各年龄段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建议,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体能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根据《指南》中健康领域目标,结合我园幼儿实际发展状况,我们进行园本化的梳理,形成了符合我园幼儿体能发展的目标。

2.以主要理念提炼关键经验,建构活动内容

我们将全园的活动场地进行了全面规划:根据不同的地方(塑胶地、草坪、水磨石地、水泥地、长廊),设置了满足幼儿走、跑、跳、钻爬、平衡、力量、合作、挑战、冒险等需求的活动内容,例如:塑胶地面平整、开阔,这样的地面可以安排跳跃类、平衡类、跑动、运球、踢球游戏;在干扰较小、相对独立的塑胶场地上,可以安放固定的攀登架;瓷砖地面光滑、平整,我们安排了爬行、翻滚类的游戏活动;草坪地面柔软、整洁,安排负重行走的游戏。

3.以组合区域的形式,满足个别差异

循环由不同区域共同组成,通过提供不同锻炼功能的器械,满足各层次能力发展幼儿的需要。如:跳跃区有三组:一组连续摆放,一组间隔5cm摆放,一组间隔20cm摆放,还提供篮球、足球供能力强的幼儿使用,给幼儿提供了多元的、开放的、丰富的、富有挑战性的户外游戏活动环境。

4.以扩充活动场地为主,整合开掘空间

为了扩大我园实际的活动场所,满足中、大班所有幼儿活动的需要,我们将园所的户外场地、走廊、弯道等地充分利用起来,让有限的空间变成最有效的运动空间区域,大大增加了幼儿的活动范围,同时也在一次活动中让幼儿接触了塑胶地、水泥地、草坪等不同质地的地面,发挥了运动特效。

二、“循环”中的科学创意

1.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对幼儿运动量的要求最高心率需达到140-160/分钟,并保持10分钟,活动整个过程的运动量分布应呈抛物线(双峰或单峰抛物线)走势,从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因此,我园将户外“循环”的活动流程设计为:热身活动→循环活动→放松活动→循环活动→放松活动。

2.体能大循环中的项目包含幼儿各种基本动作,如:走、跑、跳、投掷、爬、钻、平衡、支撑等。每一个基本动作可根据幼儿园场地与器械的种类、特点,转变成幼儿喜欢的动作来呈现。

3.各个项目动作设定后,再根据项目动作发展的需求投放适宜的运动器械。做到购买、自制相结合,生活废旧物品巧设计、自然物巧运用,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体能循环活动环境,主要用到的器械如:篮球、梯子、跳袋、轮胎、平衡木、垫子、攀爬架、跳圈等。

4.整个户外“循环”游戏活动共由17个区域组成,每个活动区域都对应实现一种体能训练,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开始游戏的起点,但是一旦游戏开始必须顺着顺时针的方向向前循环进行,中途休息后可再次重新选择起点进行游戏。

蜕变:提高认识 夯实责任 静待花开

一、“自由”还给了幼儿

相比之前固定的活动区域和游戏材料、单一的游戏形式、集中统一的玩法对比现在自主选择游戏开始的区域,自主选择喜欢的同伴,自主决定游戏的时间,自主选择游戏的玩法和器械,户外“循环”游戏活动在尽最大的可能帮助幼儿提供更多的“自由”,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尝试、体验、努力、坚持、获得,这些丰富的情感体验对于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二、“解放”还给了教师

相比户外“循环”游戏活动进行之前,在户外活动时,教师这一角色身份担当的更多的是活动的主导者、幼儿集体的控制者、游戏进行的发号施令者,在整个户外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享有”绝对的主权,但是这是幼儿园教师真正想要的吗?这种长久以来的带班模式和状态是否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户外“循环”游戏活动实践以来,是孩子们投入的活动状态让教师们摆脱了保姆式的管理,真正实现了“从观察中促进成长,从指导中互相进步”。

三、 我们共同收获成长

1.户外“循环”游戏活动能同时容纳中大级部共8个班级280名幼儿同时进行游戏,解决了我园户外场地不足,各级部班级轮流出来活动,幼儿参与户外体育游戏时间不足的难题,更可贵的是中大级部幼儿混龄游戏产生的积极效应,中班的幼儿通过观察、模仿跟大班的幼儿学会了各种器械不同的玩法,大班的幼儿在混龄游戏中也知道关心、照顾中班的弟弟妹妹,这种互相影响和学习的效应是本次实践活动的意外收获。

2.随着“循环”游戏活动的深入,我们逐步将部分活动区域调整为半开放的形式,同时提供一些方便幼儿操作的低结构材料鼓励幼儿小组合作自主设计活动区域,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讨论、尝试、合作、反思,体验成功和失败,这种积极的探究欲望和合作的能力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在我园成立户外“循环”游戏实验团队以来,老师们一周一反思,一月一总结,研讨会上每位教师都会根据自己的认识和观察反馈活动的进度,实验组梳理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实施策略,在这样的研讨氛围下,教师们的专业能力和理论基础也得到了飞速的进步,我们称之为“教研精神”实现了这一切。

展望:未来发展的空间

1.进一步完善科学的、适宜的、规范的“循环”形式,为幼儿建立个人体能成长档案,科学监测幼儿生长发育指标,为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打造一座坚实的堡垒。

2.在活动前的场地布置和活动后的场地整理方面,探索实现逐步由幼儿独立完成替代师幼共同完成。

3.在极寒、极热的环境下,如何实施“循环”游戏活动来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4.探讨“循环”游戏活动的规则是否能随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而随时调整。

5.持续关注中大班幼儿在开放性空间中进行混龄游戏对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变化。

THE END
0.019幼儿期26岁儿童早期体能的发展2.20幼儿期儿童早期体能的发展 苏彦捷 身体或心理的发展情况:两个快速发展时期,学龄前2-3岁,青春期。 认知发展和身体的发展,明显会看到变化。从体能来看,身高、体重,运动能力、脑要为整个情况做基础。 男孩会比女孩高和重,整个生命期很稳定,只有青春期女孩会比较早。 幼儿期的成长会较婴儿期变慢,这时候不在讲营养不足的问题,开始jvzquC41yy}/lrfpuj{/exr1r1=g7l<377g2cn
1.“乐动体能·快乐飞扬”——大寨幼儿园体能活动简报户外游戏活动是幼儿日常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大寨幼儿园认真落实国家《3一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体能训练来开展游戏、运动系列活动,充分发展幼儿的走、跑、跳、投掷、钻爬、平衡等动作,不仅能锻炼身体,并对促进幼儿独立生活与活动能力的发展,促进智力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jvzquC41yy}/onnrkct/ew4663n{rl|
2.36岁幼儿体能训练教案方法.doc3-6岁幼儿体能训练教案方法“快乐跳绳” 【游戏目标】 (1)全面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 (2)提高幼儿的跳绳能力和协调性。 (3)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心态。 【游戏准备】跳绳。 【游戏过程】 一、准备部分 1.热身 师幼问好,小朋友随着音乐和老师齐做准备运动。 2.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老师手上拿着的是什么?你 们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41642<4:25:16?5332652?60ujzn
3.33-6岁阶段是幼儿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的重要时期,以发展粗大动作技能为主要内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水平高低对未来熟练掌握运动技能、竞赛技能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幼儿3-6岁的体能训练,家长和老师需要重点关注的便是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学习和应用,适量科学的幼儿基本动作体能训练能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jvzq<84yyy4d6p~o0et0exsvgpzt1:8:18870qyon
4.健康运动,快乐成长——幼儿体能测试《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要“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发展。”学龄前阶段是幼儿动作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加强幼儿的动作训练,增强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其动作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浮屠镇中心幼儿园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体能发展,为幼jvzquC41yy}/onnrkct/ew45;3}h;up
5.幼儿园小班新生家长会发言稿(精选10篇)(四)解决的方法 1. 让孩子愉快的度过入园的第一天。孩子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害怕、焦虑是难免的,我园准备在9月1日、9月2日两天请家长陪读,以免孩子产生孤独、焦虑感。 2.让孩子带一些熟悉的物品上幼儿园。 3.要随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即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jvzq<84yyy4vpsx0eqs0{xzlkcu0lrfqujo0495:27633:9329e9;B920jznn
6.3—6岁是幼儿运动素质发展关键期教育在幼儿时期开始接触足球,究竟有何意义?如何开展幼儿足球活动?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儿童心理与儿童体能教育专家殷红博教授。 记者:幼儿时期开展足球教学,孩子能接受吗? 殷红博:30多年来,我们研究了32项适合幼儿的运动项目及其对3至6岁幼儿各方面素质协同发展的价值。结果显示,足球是让幼儿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全面jvzq<84gfw4qgxung0ipo7hp1p70496;12<398h3279.5:6;;5790qyon
7.西峡县回车镇中心幼儿园开展趣味体能训练活动西峡县回车镇中心幼儿园开展趣味体能训练活动 10月13日,回车镇中心幼儿园围绕“健康体魄,快乐童年”主题,展开每日幼儿体能训练专项活动教育,通过趣味化、游戏化的设计,适合3-6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在提升幼儿运动能力的同时,帮助其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赢得孩子喜爱与家长认可。jvzquC41pg}t0qfgfw4dp8ikujokwsncq1tbp‚fpi1814>4323903<59:;7/j}rn
8.我院与附属幼儿园合作开发体适能课程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少儿体适能不仅是身体锻炼,更是一场奇妙的冒险!让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挑战自我、超越极限!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与体育学院联合开发幼儿园体适能课程,附属幼儿园作为我院实践教学基地,切实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jvzquC41v{h/uwx{0gjv0ls1kplp1:=:81=:9A3jvo
9.儿童身体训练动作手册徒手训练感谢为本丛书的出版做出积极贡献的强大的顾问团队,他们当中有拥有多年教龄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也有在一线执教多年的知名教练,还有幼儿体育、儿童兴趣活动、儿童教育实践、体质促进研究、青少年体能训练、青少年运动员科学训练和健身健康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代表了国内儿童和青少年身体训练领域的领先力量,也感谢国内其他同仁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和 jvzquC41yy}/t‚xrqtz/ew4dqqqEg}fknuEjfFZD8e=9:>7;h88f7
10.2023幼儿园教师基本功训练计划(通用24篇)2、实效性原则:基本功训练要从教学实际和教师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学前教育的特点,从弹唱、舞蹈、绘画、普通话、教具制作,书写教案、多媒体课件制作等与教学紧密相关的环节入手进行训练。 3、 系统性原则:各园领导要率先垂范,带头参加练功,并起示范作用。幼儿园统一筹划,并要认真制定训练计划。在组织、时间、任务等方面精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pwnw{wcthqwl|wqpjj~f132769@68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