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鉴略》儿童启蒙所用中国通史教材(上)

《四字鉴略》是清代顺治年间,江苏南京进士王仕云着手编纂的一本四字一句的概述中国通史的书。侧重记述政治、军事大事,与国家兴亡朝代更替无关的略而不书。

此书顺治年间成书,为了避清帝讳,在翻印时作了改动。如将明孝宗朱祐樘年号“弘治”改为“宏治”以避乾隆弘历讳;将唐宰相崔胤改为“崔允”以避雍正胤禛讳。

作者是清初人,书最后一句是“大清奋起,薄海一统”。民国翻印本又加了“辛亥革命,帝制告终”一句。民国初年上海昌文书局有石印本。鲁迅散文《五猖会》所引即指本书而言,近绍兴发现《新镌四字鉴略》,疑为鲁迅所用发蒙本。

《四字鉴略》清·王仕云

1、上古

粤自盘古,生于大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楼主曰:创世之初,天地混沌如鸡子(鸡蛋),盘古生在其中。盘古大神持巨斧开天辟地,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沉为地。《说文》: 粤,曰也。语气词,无实义。肇 zhào,发生;引起。

天皇氏兴,澹泊而治。先作干支,岁时爰记。

楼主曰:上古三皇有天皇、地皇和人皇。天皇氏创建干支纪年法。 干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古时纪年的方法。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爰 yuán ,于是。

地皇氏绍,乃定三辰。人皇区方,有巢燧人。

楼主曰:之前虽然天上有了日、月、星辰,但并无具体名称,统称为“光”,太阳叫大光,月亮叫小光,星辰叫细光。地皇氏时期给“三光”起了名字,大光叫“日”,小光叫“月”,细光叫“星”。人们称之为“定三辰”。人皇氏时,分治九州,别居一方,因是分区治理,世谓'居方氏’。有巢氏发明了建筑房屋,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绍,继承。

太昊伏羲,生于成纪。时河出图,用造书契。

楼主曰:太昊伏羲氏,人首蛇身,取名为伏羲。成纪,地名,相传为今甘肃天水秦安。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人类依图模拟造字记事,由此开始。

八卦始画,婚娶以正。

楼主曰:伏羲悟出自然界的八种现象:天、地、水、火、山、雷、风、泽及它们中间的相互关系,用乾、坤、坎、离、艮、震、巽、兑八种符号相对应,画出先天八卦,总结出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如天、地,阴、阳,春、夏、秋、冬四季等。伏羲规定同姓不能相婚,同部落不能相婚。

炎帝神农,以姜为姓。树艺五谷,尝药辨性。

楼主曰:炎帝神农氏,姜姓。斩木为耜(sì,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现在的锹。),揉木为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始尝百草,始有医药。五谷耕种,自神农氏开始。

轩辕黄帝,生而圣明。擒戮蚩尤,神化宜民。

楼主曰:轩辕黄帝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山海经》记载,黄帝联合各部落首领,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开一场大战,最终活捉了蚩尤,这就是著名的“涿鹿大战”。

六相分治,律吕调平。五币九棘,泉货流行。

楼主曰:轩辕黄帝设六个官吏分别治理,律吕是用来协调阴阳、校定音律的一种设备,现代音乐上叫定音管,“律吕调阳”是指用律吕来调和阴阳,使时序正常。这里是说黄帝治理得当。

麟凤显瑞,屈轶指佞。在位百年,文明渐兴。

楼主曰:黄帝治理有方,用人得当,于是有麒麟降世,凤凰双飞,皆祥瑞之兆。屈轶草是神话中的草,传说太平盛世之时,生长在宫庭前,倘佞人入朝,便弯曲而指向他,故又叫指佞草。后因以“屈轶指佞”用为识别忠奸真伪的典故。

少昊颛顼,帝喾高辛。

楼主曰:黄帝之后,少昊继位。再之后,是颛顼。再往后是帝喾(kù)高辛氏。

唐尧崛起,嗣挚而升。屋茅阶土,饭簋啜铏。

楼主曰:帝喾之后是尧,又称唐尧。尧,帝喾之子,祁姓,名放勋,原封于唐,故称陶唐氏。那个时候,人们还是住在茅草屋,用土制的簋(guǐ)来盛饭,用土制的铏(xíng)来喝汤饮水。

华封致祝,蓂夹生庭。童谣叟歌,荡乎无名。

楼主曰:尧帝到华地时,人们祝愿他能够多寿、多富、多子。庭院里也长出代表祥瑞的蓂(míng)夹草。老人小孩都在传唱,人们可能说不清尧帝的好,只能以这种方式表达他们的心声。

华,古地名。封指封人,守护封疆的人。三祝是华地封人对尧帝的三个美好祝愿,即祝寿、富与多男子。“华封三祝”出自庄子《天地》篇,今为成语,为祝颂之辞。蓂夹,传说中尧时的一种瑞草。

有虞舜帝,克尽孝敬。象欲杀兄,帝愈恭顺。

楼主曰:虞舜即舜帝,姚姓,一作妫姓,号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三皇五帝”之一。舜以孝敬闻名于世。其父亲瞽叟和兄长象曾采用过火烧和活埋等方法欲害舜,舜不记仇,反自己尚有不足之处,对父兄愈加恭顺。民间传说,以上家庭矛盾,均因后妈挑拨所致,象为后妈所生。

登庸受禅,陈鼓设旌。能进元恺,殛诛四凶。

楼主曰:尧帝年老,传位于舜。舜不但将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在用人方面有所改进。尧未能起用的“八元”、“八恺”,早有贤名,舜使“八元”管教化,使“八恺”管土地;还有“四凶”,虽然恶名昭彰,但尧未能处置,舜将“四凶族”流放到边远荒蛮之地。这些措施的落实,显示出舜的治国方略和政治才干。

八元、八恺、四凶,皆指人也。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即垂、益、禹、皋陶之伦,庭坚则皋陶之字,其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四凶,即帝鸿氏的不才子浑敦、少皞氏的不才子穷奇,颛顼氏的不才子梼杌、缙云氏的不才子饕餮。

敬命九官,欣歌南风。迨南巡狩,苍梧考崩。

楼主曰:舜对待各地首领礼遇有加,喜欢唱《南风歌》。去南方视察时,死于苍梧境内。九官,古传舜设置的九个大臣。泛指九卿六部的中央官员。《南风歌》相传为舜帝所作。传说古时帝王每隔五年要视察诸侯所守之境,称巡狩。《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山海经·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九嶷山得名于舜帝之南巡。因境内有舜源、娥皇、女英、杞林、石城、石楼、朱明、箫韶、桂林九座峰峦,且峰峰相似难以区别,故名。

夏禹俭勤,绩昭治水。嗣舜登位,建寅绝旨。

楼主曰:禹向来俭朴勤奋,主要功绩在于治水,即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舜之后,继位的是禹。正月时,禹空前绝后到美酒,醉卧醒后有感,下达禁酒令。据《战国策·魏策》中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于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而亡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旨酒”,指极为珍贵的酒。

铸鼎象物,拜善泣囚。一馈十起,典则贻后。

楼主曰:禹收天下金属铸造九鼎,推崇良善,同情犯错之人。治水时有三过家门而不入,平常忙于事务,吃饭工夫也常要起来十次做工作安排。这些都有记录下来传颂于后人。

禹收九州之金铸九鼎而象百物。大禹哭囚 ,《说苑·君道》载:“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大禹,就是夏朝君主夏禹。流泪来自他内心的自责和自省。一馈十起,意思是吃一顿饭要起来十次。形容事务繁忙。《淮南子·汜论训》,立典则,以贻子孙。

2、夏

启能敬承,徂征有扈。

楼主曰:禹之后,启接任。启为禹之子。相传,禹曾依旧例传位于伯益,启取而代之。有扈氏叛,启与有扈氏战于甘之野。启胜,建立夏。因启从禹接任,也称禹为夏禹。

太康尸位,荒逸灭度。后羿畔距,仲康承祚。

楼主曰:再往后,太康接任,在其位不谋其政,荒淫无度。后羿叛乱,到中康接任后,夏朝统治才恢复秩序。《伪古文尚书·夏书·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

羿逐帝相,卒为浞弑。浞复弑相,王后奔仍。

楼主曰:再往后,太康去世,后羿扶植太康的弟弟中康即位。中康去世后,他的儿子相又被扶上了帝位。不久后,羿驱逐了相,自己登上了帝位。再往后,浞杀了羿,又杀了相。相的王后逃回娘家。

《左传·襄公四年》: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左传·襄公四年》: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靡奔有鬲氏。浞因羿室,生浇及豷,恃其谗慝诈伪,而不德于民。

生子少康,灭浞中兴。

楼主曰:相生有子少康,少康消灭了浞家族的力量后,重新恢复夏朝的统治。史载,斟灌氏和斟寻氏被灭亡后,之前逃亡有鬲氏的夏朝大臣靡暗中收拢两国残余的力量,抓住时机杀死了寒浞,随后少康即位,统帅大军,和他的儿子姒杼(zhù)一起打败了寒浞的两个儿子浇和豷,自此有穷氏的时代结束,恢复了夏朝的天下。

迨帝孔甲,淫乱豢龙。

楼主曰:到帝孔甲时,天降两龙,一雌一雄。孔甲想找人把龙养起来。陶唐氏家道中落后,有后人刘累,在帝孔甲手下做事。因刘累曾学习过养龙,孔甲令其负责养龙之事,并赐名(御龙氏)封地(豕韦之)。没料到,母龙很快死去,刘累家人恐惧责备,迁家而去。

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

传至履癸,尤为无道。成汤伐暴,放于南巢。

楼主曰:至夏桀在位时,于政无道。成汤讨伐,放逐夏桀于南巢。履癸,指桀。夏桀,姒姓,名履癸。夏朝末代君主,帝发的儿子,古代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成汤指商汤,子姓,名履。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尚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

有夏之世,更十七王。历四百年,至桀而亡。

3、商

猗欤商汤,解网三面。用宽代虐,刑儆风愆。

楼主曰:商汤执政,以宽代严,远刑罚,行仁道,因及禽兽,俘获天下民心。 “猗欤”亦作“猗与”,叹词,表示赞美。

铭盘惕己,铸金救黔。大旱躬祷,六事格天。

楼主曰:商汤刻盘以提醒自己,铸鼎以救黎民。旱时祭于祈祷,治国六事以循天道。朱子解释,「盘,沐浴之盘也。铭,名其器以自警之辞也」。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一则朝廷之臣,取其鉴达治体,经纶博雅;二则文史之臣,取其著述宪章,不忘前古;三则军旅之臣,取其断决有谋,强干习事;四则藩屏之臣,取其明练风俗,清白爱民;五则使命之臣,取其识变从宜,不辱君命;六则兴造之臣,取其程功节费,开略有术,此则皆勤学守行者所能辨也。

元孙太甲,颠覆典刑。放桐自艾,归亳称明。

楼主曰:商汤的长孙太甲在位时,胡作非为。重臣伊尹把他囚禁在桐宫做惩罚,伊尹摄政。后太甲反思悔改,伊尹又主动还政于太甲。

太戊修德,祥桑枯殒。祖乙盘庚,继世贤君。

楼主曰:太戊在位时期,勤政修德,治国抚民,任用贤良掌握国政,各诸侯纷纷归顺,使商朝再度兴盛。祖乙时迁都于邢(今河北邢台);盘庚在位期间,将都城迁徙到了北蒙,也就是殷(今河南安阳)此后长期以殷商代指商朝。祥桑,不祥之桑,枯殒,散去殒落。指修德去凶,祥瑞复来。

传至武丁,恭默思道。卜相得说,鼎耳雉鸲。

楼主曰:帝武丁时,有鸡飞立于鼎耳上,武丁默而反思。武丁得傅说为相,治理有道。史书有载,有雉,登鼎耳雊,武丁惧。祖已曰:“修德。”武丁从之,位以永宁。

反己修德,商道中兴。

数传至纣,暴与桀增。宠溺妲己,酒池肉林。

楼主曰:商朝传到纣王时,纣王暴虐,堪比夏桀。宠信妲己,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

诛忠囚善,炮烙严刑。

楼主曰:纣王设炮烙之刑,挖比干心,残害忠臣。这其中,就有囚禁西伯侯姬昌。

历六百年,二十八君。天命既改,商祚告终。

4、西周

维周文王,生有圣德。问安视膳,孝道允克。

楼主曰:西伯侯姬昌,建周,为文王。

出猎得师,演易垂则。

楼主曰:《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相传在上古时,伏羲氏创造先天易(先天八卦),神农氏创造连山易(连山八卦),轩辕氏创造归藏易(归藏八卦)。据说经过文王的悉心钻研,将其规范化、条理化,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辞、爻辞,人称《周易》。它以简单的图像和数字,以阴和阳的对立变化,来阐述纷纭繁复的社会现象,显示成千上万直至无穷的数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简示繁,充满变化的特点。再经过后世周公和孔子等人推论解读,才形成留传至今的《周易》一书。经过历代文人学者与统治阶层的传承,文王《周易》成为中国的圣经、诸子百家之源,乃至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虞芮质成,归四十国。三分有二,终守臣节。

楼主曰:文王治国有方,断讼无争,有四十国主动来归顺,天下三分有其二,仍尊商纣为王。虞芮,周初二国名。相传两国有人曾因争地兴讼﹐到周求西伯姬昌平断。《诗·大雅·绵》:'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史记.周本纪》:'于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祗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后因以'虞芮'指能谦让息讼者。

武王观兵,白鱼入舟。孟津既会,胜殷遏刘。

楼主曰:周武王观兵时,见白鱼跳入舟内。时机成熟,召天下诸侯会于孟津,击败殷商。《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诸侯皆曰:'纣可伐矣。’”《诗·周颂·武》:“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毛传:“刘,杀也。” 郑玄笺:“遏,止。嗣子武王 ,受文王之业,举兵伐殷而胜之,以止天下之暴虐而杀人者。”遏刘,制止杀戮。

族闾封墓,释箕子囚。散财发粟,归马放牛。

楼主曰:周武王增修坟墓,旌表里门,释放箕子。给百姓发钱发粮食,解散军队,养马牧牛以助农耕。为名门大族修墓为表示对贤者的礼遇和尊崇。箕子佐政时,见商纣王挥霍无度,苦心谏阻,但屡谏商纣王都不听。箕子心痛如割,索性割发装癜,披发佯狂,商纣王以为箕子真疯,遂将他囚禁起来,贬为奴隶。

成王嗣服,礼成乐备。康王克缵,四海刑措。

楼主曰:往后,周成王继承帝位,以礼待臣以乐安民;周康王继位后,置刑法而不用。缵,zuǎn,继承。

昭王溺楚,穆作祥刑。

楼主曰:周昭王南巡至楚国,溺水而亡。周昭王之子周穆王继位,善用刑罚。

传至孝王,非子封秦。逮于夷王,觐始下堂。

楼主曰:再往后孝王时,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封秦地,成为秦国始封君,号称秦嬴。依古例,王见诸侯不下堂,此为古代礼节。周夷王时下堂觐见诸侯,此为失古礼。礼变,即意味世道有变,天下有变。

厉王暴虐,民口思防。宣王中兴,海内向风。

楼主曰:周厉王担心大家议论他的无道,欲防民之口,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周厉王年间发生“国人暴动”,周厉王被驱逐到彘地,之后就是长达十四年的周召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因病驾崩于彘地,召公、周公共同拥立太子姬静为新天子,是为周宣王。宣王效法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遗风,并及时任用召穆公、周定公等贤臣辅佐朝政,使周王室原本衰落的权威得到恢复,诸侯又重新朝见天子,四夷咸服,史称“宣王中兴”。

幽王昏乱,弑于西戎。

楼主曰: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烽火戏诸侯典故出于此处。等犬戎真正进攻时,诸侯们都不相信烽火了,没来救助。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幽王。

平王东迁,赏罚不行。齐晋秦楚,强伯专征。

楼主曰: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东迁,开始进入东周时期。东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先后崛起,史称春秋五霸。

5、东周(春秋战国)

孔圣作经,托始于平。

楼主曰:孔子见礼乐丧失,世道不古,欲恢复周礼,做《春秋》时,定东周始自周平王。

桓庄僖惠,襄顷匡定。简灵景悼,敬元贞定。

楼主曰:周平王后,又桓王 姬林 (前719-696)、庄王 姬佗 (前696-681)、僖王(厘王) 姬胡齐 (前681-676)、惠王 姬阆 (前676-651)、襄王 姬郑 (前651-618)、顷王 姬壬臣 (前618-612)、匡王 姬班 (前612-606)、定王 姬瑜 (前606-585)、简王 姬夷 (前585-571)、灵王 姬泄心 (前571-544)、景王 姬贵 (前544-520)、悼王 姬猛 (前520-519)、敬王 姬匄 (前519-475)、元王 姬仁 (前475-468)、贞定王 姬介 (前468-441)。

哀思考王,弑逆多衅。

楼主曰:公元前441年,姬嵬杀害其兄周思王自立,是为周考王,在位15年。

威烈继立,三晋初命。王室式微,七国相晋。

楼主曰:公元前426年周考王去世,其子姬午接替即位,是为周威烈王。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加封韩度为韩侯(即韩景侯)、赵籍为赵侯(即赵烈侯)、魏斯为魏侯(即魏文候)。韩、赵、魏三国原来是晋的三家大夫,又称作三晋。春秋时代的一百余国,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见于文献的约有十几个国家。其中大国有秦、齐、楚、燕、韩、赵、魏,这就是所说的战国“七雄”。

历安烈显,爰及慎靓。仪秦纵横,孟轲守正。

楼主曰:再往后,周安王姬骄(?—前376年),烈王 姬喜 (前401-375)、显王 姬扁 (前375-368)。 周慎靓(jìng)王,姬定(?-前315年)。这期间,张仪、苏秦之辈行纵横之术,合纵,是“合众弱以攻一强”的策略;连横,则是“事一强以攻众弱”的策略。孟子等持儒家学说推行王道仁政。百家诸子,行游列国,推行自家学说,际遇各有不同。

传至赧王,二周沦亡。年逾八百,三十七王。

楼主曰:周赧(nǎn)王,是东周最后一位君主。传说当年周文王在渭水之滨请姜太公出山,因姜太公年迈,文王让人车载,并推着走了八百步,太公于是承诺保着大周江山八百年。

THE END
0.《民国老课本——幼稚园课程(上下)》(徐枫吟编著)简介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民国老课本——幼稚园课程(上下)》,作者:徐枫吟 编著,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最新《民国老课本——幼稚园课程(上下)》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民国老课本——幼稚园课程(上下)》,就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r{tfwez/c|uzArxpf~hvakj>4<74;2:4
1.图像·儿童启蒙·教科书——从《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作为近现代儿童启蒙的一种路径和媒介,教科书的广泛性与重要性不亚于画报,甚至可以说前者在儿童启蒙事业上取得了更多的实绩,在商业性和实用性上也取得了更大成功。在考察图像与儿童启蒙的问题上,小学教科书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三 1901年,上海澄衷学堂发行的蒙学教材《字课图说》,便是典型的早期案例。其特色jvzq<84yyy4dpyzdi0ipo8gqqm532;71347:1>>;494tj}rn
2."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被称中国学校首部教科书文化“澄衷学堂”从兴办到1949年的五十年间,先后培养了数千学子,其中著名人士便有丰子恺、胡适、李达三、李四光、钱君陶、夏衍、袁牧、竺可桢等。茅盾曾回忆,他童年所用的启蒙教材,也是由母亲为他选定的《澄书》。解放后,澄衷学堂渐革变为如今著名的上海澄衷中学。jvzq<84ewnzvtn3rgqvmg7hqo0io1w4423:02;5:1e784<6:/4:3;@59:0nuou
3.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研究教育乃国家大计。通常而言,国民接受的教育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教材是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育是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重要时期,对于学龄儿童的知识学习和性格培养都有重要的启蒙作用。中国有千年教材史,在古代语文教育中 [jvzquC41ycv/ewpk0pku1uzpygt.396::::5693pj0nuou
4.民国《绘图儿童新尺牍》儿童常识游戏课本古籍课本民国旧书品种: 民国旧书 属性: 北洋*阀时期(1911年—1928年), ,民国旧书,,课本/教材 ,,平装书, ,其他开本,, , 简介: 品相如图,少见的版本,内容丰富,上面有很多当时儿童游戏的图文介绍,非常有代表性的书籍,缺前后封皮,上下两册全,收藏展览展示佳品 备注: 浏览量: 0 点评: 0 次 进行点评 打假: 打假举报 jvzquC4199>9i‚399:>/exr1rt5jvnra9s={OmXMO4;E0qyon
5.民国老课本走红才是不褪色的穿越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疏离、隔膜乃至扭曲,可能是一个原因;而从技术层面讲,时下语文课本与人的割裂也难辞其咎。 一套《启蒙国文》在编辑大意中说:“惟所有材料必力求合于儿童心理,不好高骛远。”即便是这一点,实现起来也是千难万难,遑论其他?惟愿民国老课本的走红,不只是一种时空穿越,而是一种变革的先声。jvzq<84|sd4d{xq0eqs0j}rn1462366414?0p€3F336129isph`4963348:a=2240nuo
6.《民国幼稚园老课本:学前课本(套装共6册)》(陈鹤琴等著)【简介丛书名:民国幼稚园老课本 所属分类:图书>童书>幼儿启蒙>幼儿园教材及入学准备图书>童书>3-6岁>入学准备 本商品暂无详情。 价格说明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银铃铛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定价:是图书封底定价。 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4;<9::;70qyon
7.启迪科学梦想的《儿童科学杂志》Children’sScienceJournal中国的儿童科学启蒙教育在清末时期再兴,民国时期开始普及,创办各种期刊杂志。1934年,计志中创办的《儿童科学杂志》是当时第一个儿童科普期刊,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儿童科学杂志》内容凸显以下特点:趣味性和互动性并重、传播西方的科学文化、重视科学实验、积极推动科学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注重与时俱进,以适应jvzquC41koghg7mcpuvvd7tti1Nuou484/728=:9:a=49B=0jvs
8.《晨诵午读暮省民国老课本系列全30册新教育注音版拼音新教育晨诵儿童晨诵午读暮省民国老课本系列全30册新教育注音版拼音新教育晨诵儿童国学启蒙经典诵读小学生少儿语文课外阅读书籍开明国语课本正版 午读 共10册 小学通用 收藏 ¥ 累计评价 0 降价通知 商品系列 午读 共10册 暮省 共10册 一日一课 国语新读本 全8册(黑白版) - + 加入购物车 jvzquC41kvkn0si0eqs0396;83;68?;357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