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王东华幼读”小范围指导实践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50位孩子完成了幼读目标,其中仅4岁多的幼儿不下10位……
本文作者翟娟就是其中的一位。
她虽然曾有6年的幼儿教育经历,但是在辅导自己孩子识字阅读上,仍然走了一大段弯路,通过“王东华幼读”培训,她的孩子创造了“奇迹”。
其实,在我们看来,这是我们每一个家长都可以做到的。
完成了幼读后的绝大多数孩子,仅半年内的阅读量就接近500万字,不仅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更是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和自信品格。
不仅孩子成长进步,更重要的是家庭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甚至家族关系都获得了巨大的变化。
在鼓励三胎与妈妈择业无法两全的情况下,我们呼吁,政府应该设立专项母职补贴,培养母亲以天职教师的身份在家专职给孩子个性化教育。
让学前幼儿实现自主、自由、数百万字的整本书阅读。积极支持这些妈妈进入托育行列,鼓励她们在家创办小型的托育室,以解决她们的家庭收入和社会托育的难题。利国、利民、利己。
01
一个小县城的普通农家
我们现居住在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的一个小镇上,夫妻二人有一个孩子,家里还有公公、婆婆,共五口人。
我的老家是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之前从事了六年左右的幼教工作,工作之初做的是特殊儿童教育。
有了孩子之后,我就辞掉工作专心带孩子。孩子爸爸及我的公公一直从事建筑行业,他们都是施工员。
公公和我爱人常年在外地打工,公公在北京,我爱人在广东中山市,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回来。
我们是一个很普通的城镇家庭,一家老小倒也其乐融融。
02
我们的幼读记录
以下是我们最后一天的幼读记录:
孩子现在朗读的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83页《表里的生物》,第3遍录。第86页《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第三遍录。第96页、103页、104页、107页阅读材料及古诗诵读。第3遍录。
......
今天孩子一口气把六年级下册最后的30多页新课文都读了,这样小学6年12册语文书到今天就全部读完了,想想这5个多月来的幼读生活,恍如隔世,让我难以置信……
我抱着孩子,亲吻他,夸奖他......
孩子也瞪大眼睛说:妈妈我读完了吗?妈妈你辛苦了!王爷爷教小孩那是不是也辛苦了啊?张老师是不是也辛苦了啊?
我说:对啊!孩子,你也辛苦了!你好棒啊!
03:16
03
孩子出生三个月
就开始用闪卡瞎折腾
每天早晨起床,我都会给孩子有规律地看黑白卡,到孩子五六个月的时候,就换成了彩色卡。
慢慢地,我发现孩子的眼神还真能追视卡片,觉得好神奇。从这以后,我便更加有意地进行早教。
孩子2岁半时,我就正式给孩子闪卡,讲故事,读各种绘本,做英语启蒙,而且很认真地一直坚持,从未间断。
04
像中了邪一样的一路狂奔
还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为此特意回到娘家,每天翻来覆去地搞这些。
孩子姥姥见了说:孩子这么小,天天带他做这些有什么用啊?
孩子姥爷也在一边附和着:孩子太小了,你可千万别把孩子累坏了。
我本想回去一边陪两位老人,一边带孩子,但一看观念不一致,就不愿再住下去……
见到婆婆后,我第一句话就硬生生地对她说:这次回来不管我怎么弄,你——都不要反对我啊......
见我坚决要闪卡早教,婆婆便很不情愿地附和:好吧好吧!我帮不上忙,也不阻拦你。
其实,当时婆婆也不理解为什么我执意要这么教?
有时我教孩子,婆婆在厨房做饭,总是叮叮当当地响个不停,门也不关......
她觉得教孩子还有啥听不得的,她做事也同样重要。
孩子爸爸了解到我天天熬夜做闪卡,直说这样太累了吧,而且孩子这么小,根本没必要。
我废寝忘食地忙,大家不支持也罢,还泼冷水,那时候真有种孤立无援的感觉。
05
昼夜不倦,像着了魔一样的闪卡教学
06
虚假的表演性识字误导了不少宝妈
这样弄了有半年,我认为孩子把学过的闪卡已经记得滚瓜烂熟,闪卡上的字也都能认识了。
关于闪卡,我做了有上百套,每套少的有一二十张,多的有三十多张。每张闪卡上都配四五个汉字,多的达十几个汉字,这样一算最少也有两千汉字。
07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有时是一种欺骗和悲哀
我自己也纳闷:做了这么多的闪卡、课件,每天固定地学习,也坚持不懈,怎么会这样呢?
这时,我想必须得要停下来了,要去反思这件事到底有没有意义?要不要再坚持?
08
闪卡识字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我也咨询了很多人,过去那些说闪卡效果如何显著的机构和专家。
记得当时买了教授的一堂录播课(现在已经连这堂录播课都下架了,要学幼读的家长比我要难多了,教授赶紧录些课程吧),赶紧看完所讲课程。
09
10
没有指导的自我尝试,是一波三折的,也是备有打击的。
刚开始我拿起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科书,还是神气十足——感觉这里面的内容不难啊,这些字我都教过孩子的,估计没什么问题……
要知道闪卡识字我可是辛辛苦苦熬了一年多的,昼夜不停,就差青丝变白发了。
然而事实这盆冷水终于把我浇醒,一切都是我自以为是的,我一直在自我欺骗、自我安慰、自我蒙蔽。
当孩子读起来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时,简直像晴天霹雳一样让我意外!
我记得当时很认真地问孩子:丑丑,你是不是在逗妈妈玩?你真的不记得了吗?——这些字我明明教过的啊.....
看着孩子面带疑惑而又无助地点头,过了好几个星期,我才终于认清并承认了这个事实!
此时我开始反思,也不断自我安慰并鼓励自己:不急!不急!孩子才4岁,急什么呢?
不过,如果真的已经上了小学,那该是多么急死人呀!
11
痛定思痛后,我决定带孩子从头开始,此时不再自以为是,也没有了往日那种自傲的神气。
12
因为我用这些物品做了一个蜘蛛的家,又围绕这个小蜘蛛讲故事,故事里就把字学习了,孩子听得津津有味,学字卡也很高兴。
13
我们就这样慢慢地好转了,孩子不但能继续认字了,而且还可以读书了。
我知道必须要争取请教授亲自指导了!
14
这是我们全家人对孩子的一种深切期盼!
15
我也参加过许多课程班,这些班虽然大多不能说是骗钱的,但主讲人总是有一种藏着掖着的感觉,要么是对所讲的不精通,要么就是讲一半藏一半……
于是……
16
教授多次说过,作为一个妈妈,最重要的是性格温柔,并不断地举例说明如何跟爱人、公婆相处……
就这样,教授在群里经常专门针对某个人、某个问题,进行耐心地指导,我也不断地对照、反思、改正,才逐渐调整了过来。
17
孩子当然也不是每天都动力十足,在孩子读到四上即第七本时,突然感觉吃力了。
孩子也不积极了,每天读书时一会要喝水,一会上厕所,录视频时状态也不好。
当时四年级的课文不仅内容加深,篇幅也逐渐变长(一般都在1000字以上),孩子一些不好的习惯也渐渐表现出来了。
18
这是教授教给我们比幼读技术还重要的东西,以前我总是矛盾的挑起者,总是气氛的破坏者。
自己张牙舞爪而不自知,却理直气壮地指责、打压着孩子。
比如,有时孩子自己读家里的一些绘本书,把书里的知识讲给我听,然后问我:妈妈你知道吗?
有了这样的心理训练,我们的幼读一天比一天顺利起来了。
19
孩子本来非常腼腆,我的建议虽然一开始就被拒绝了,但我看到了他剧烈的心理冲突,以及对这把枪的渴望,便耐心地继续等待他的决定。
20
21
22
由于社会普遍对幼儿识字阅读认识不足,而我所在的地方又是个小县城,所以我平时不会在外人面前提起孩子读书识字的事。
连忙让旁边抓药的护士都来看,还不断跟周围的人说。
孩子能够随时随地受到来自全社会你意想不到的全方位的喝彩!
23
在幼读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孩子更好地理解课文,我都是提前把课文里的生字、词语写出来,每个词查清楚意思后,再结合课文的意思记录下来。
我依然像原来一样,坚持一天不落地记录整理。
白天规划着带孩子游戏,运动,学习,晚上把孩子哄睡后,我再起来整理备课,对教授和指导师的指导意见更是仔细记录,深入理解。
孩子读完了教材后,我积攒的字卡整整六个大口袋,重达14斤多。
这是五个月的付出,更是孩子所有的积累!真是千金难买!
我一定要好好保存好这些美好的记忆。
幼读不仅仅让我带领孩子完成了早期识字阅读,更加让我明白了如何做好一个母亲。
24
在读完四年级下册时,张宇明老师说:你们马上要进入下一个快速阅读的阶段了,前面所有的铺垫就是为今后的加速做准备。
但是教授团队就是这样鼓励我们的!
这种幼读既魔幻又神奇,以至于如果不是我们亲身实践,别人说给我们听都不敢相信!
25
这个速度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不已!
后来我发现孩子不但读书速度快了,而且字、词的理解也比以前更深刻了。
26
在幼读的过程里不仅仅是孩子进步,我更体会到如何用好的心态和家人相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做好榜样,不再像以前那样以自我为中心。
她会跟孩子说:“哎呀,奶奶这个字不认识,谁能教我一下吗?
孩子一听奶奶这么大的人了,还不会认字,就哒哒哒地跑过去教她,一边跑还一边说:我会!我肯定会!
有时我忙完手里的事,出来一看孩子和奶奶已经复习一堆字卡了!
奶奶经常对孩子说:丑丑要好好读书啊,现在家里奶奶最不会读书了,丑丑都超过奶奶了!奶奶给你一个赞!
奶奶的改变,我也看在眼里了,在此也非常地感谢孩子奶奶对我的帮助和理解。
27
孩子通过幼读收获太多太多,孩子知道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坚强,什么是礼貌,什么是坚持,什么是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