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鲍鹏山带着情怀做教育严谨专业教经典

认真踏实教经典专业理性做教育

——访浦江学堂创始人鲍鹏山教授

杜华伟

由《百家讲坛》主讲嘉宾、上海开放大学鲍鹏山教授创办于2013年的浦江学堂,以“传承文化、培育人格、凝聚民族”为办学宗旨,秉承“感发志意,化育气质,倡导文明”的教育理念,致力于专业、完整、系统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2015年,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发起的“群众最喜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评选中,浦江学堂获得第一名;2016年,浦江学堂获得“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创新项目”。同时,学堂创始人鲍鹏山教授获选年度“感动上海十大人物”;2017年,浦江学堂被评为上海市“市民修身行动”特色项目。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凝结着鲍鹏山教授与整个团队的心血。

笔者于2019年7月实地调研浦江学堂并访谈鲍鹏山教授,在谈到浦江学堂的现在与未来时,鲍教授说:“学堂成立七年时间了,除去已经毕业的六个班,现在有整整100个班级,这是一个值得骄傲、值得纪念的数字。全国3500多个孩子正在浦江学堂学习,这是我们的成就与喜悦,也是我们的压力与方向。认真踏实教经典,专业理性做教育,我们会一直走下去”。

鲍鹏山教授接受杜华伟女士的专访

以下为采访实录:

杜华伟(以下简称杜):鲍老师您好,首先感谢您接受访谈!关注浦江学堂很久,今天有机会与您面对面,讨论传统文化教育问题,讨论当代书院发展问题,对我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向您表示感谢!我的研究方向是书院文化与思想,近几年尤其关注当代书院,希望对当代书院的定位、功能、类型、机制及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研究。您作为浦江学堂创始人及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深耕者,一定有着特别的体会与感悟,今天想请您就此谈谈自己的想法与做法,以期为更多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的人有所帮助。

鲍鹏山(以下简称鲍):谢谢杜老师的访谈。浦江学堂从最初1个班到现在100个班,从最初上海浦东图书馆的一间教室到现在入驻南京、深圳、北京、常熟、武汉等全国多个城市,这是浦江学堂团队坚持的结果,也是老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天我愿意把这些故事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与帮助。

杜:请问您创办浦江学堂的缘由是什么?

鲍:我长期在高校任教,曾多次走进浦东图书馆开展文化讲座,也曾在百家讲坛主讲《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和《新说水浒》,但百家讲坛和浦图文化讲坛的受众都是成年人。面对很多人直到大学毕业也没有通读过一本中国传统经典的现状,身为一名国学研究者与传播者,有感于体制教育内传统经典的缺失,社会上“国学班”“读经班”的良莠不齐,我萌生了一个念头: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国学要从娃娃抓起。于是,2013年我立志创办一个针对青少年的公益国学班,就这样,“浦江学堂”应运而生。学堂的第一个班级“克图班”设在上海浦东图书馆,“克”取自“克明峻德”,出自《尚书》。同时我又选取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合成八个字作为浦江学堂每开一班排序的依据。“克明峻德、知行合一”既是我对公益国学班教育理念的表达,也是让学员们有一个“辈分”。班级的后一个字由每期的赞助方自主命名,比如“克图班”的“图”字就来自合作方浦东图书馆。

浦江学堂创始人,上海开放大学鲍鹏山教授

杜:请问您对传统文化教育提出的“四个不可以”是指什么?

鲍:面对社会上一些功利的“国学班”和封闭的“读经班”,浦江学堂提出传统文化教育不做“减法”,只做“加法”,不减去现行教育体制任何功能,不自立一套封闭的教育体系。所以,我们始终强调要做到“四个不可以”。第一,不可以脱离国家义务教育体系,这是最基本的法律问题。第二,不可以脱离家庭,家庭生活及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第三,不可以脱离现代知识体系。只读经典而不学习其他学科,就没办法融入现代职业体系。第四,不可以脱离同龄人的共同生活经历。共同的生活体验与经历,是与同龄人交流沟通的前提,也是朋辈效应发挥作用的基础。

位于浦东图书馆的鲍鹏山工作室和浦江学堂办公室

杜:浦江学堂有非常严格的面试程序,请问为什么要坚持这么做?

鲍:要顺利入读浦江学堂,首先要获得面试资格,我们通常是开放120个面试名额,大家通过网上报名,到达上限时网络自动关闭。进入面试之后,一般按照1/3或者1/4来选拔。也就是说,在这120个人中选择30到40个(根据教室大小而定,但不会超过40个)。浦江学堂有着非常严格的面试程序,自成立以来,坚持家长与孩子一起面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所以,我们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和表达能力,同时关注家长的教育理念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家长的时间和精力分配等,这是坚持学习五年的关键。其实我们招生已经很制度化了,即便我亲戚朋友的孩子想进来,找我也是没用的(笑),都是要按照程序走。我们一直强调“公益并非慈善”,所以,学堂的规则非常严格,每学期请事假超出3次便要退学。如果学习过程中发现确实不适合,浦江学堂也会劝退,把珍贵的资源留给更有需要和更有能力的学员。

杜:传统文化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请问浦江学堂如何安排课程?

鲍:碎片化的学习没有意义,不成体系的知识没有价值,经典教育必须要有系统性和整体性。传统文化经典浩如烟海,必须要有所选择。因此,浦江学堂采用“3+2+N”模式,基本学制五年。每周末的课从上午9:15到11:45,共两个半小时。前三年为“养正”阶段,小学二至四年级学生,依次学习《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儒家四书,全部背诵并理解基本思想,培养学员品性之正直、思想之无邪、是非之明确;后两年为“培大”阶段,小学五至六年级学生,依次学习道家《道德经》《庄子》(内七篇)和释家《六祖坛经》,意在培养学员大格局、大眼界,蕴含包容之胸襟气度。我们要求,报名入班的孩子一般都必须完成“3+2”的学习阶段。之后“N”年为“精一”阶段,在前五年系统学习基础之上,有志学员可根据需要进一步学习与研究。学堂的目标就是创设一种环境,鼓励孩子们研习国学、与古圣先贤对话、接受经典滋养,形成中国人特有的人文气质和修养。

鲍鹏山教授为学员颁发毕业证书

杜:请问浦江学堂为什么选择以上7本书作为教学内容?

鲍:一个人受教育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一定要读经典,读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著作。经典就是自有人类以来所传承下来的,能够影响人类发展的那些精神财富。它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指本民族文化的经典,另一个指全人类文化的经典。

浦江学堂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读经典原著。首先,注重读经典的完整性。学堂里的孩子们读《论语》,整部作品五百多则,一万多字,他们都是一则一则全部读完再去读下一本书。其次,注重读经典的系统性。学堂里孩子们的学习内容,是我们精选出来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七本书,如此系统学习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最后,还要注重读经典的次序。浦江学堂的教学顺序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庄子》(内七篇)《六祖坛经》,这个顺序是不能变的。这种教学上的安排,一方面基于孩子的认知而设定。比如,《论语》对孩子来讲比较形象,有故事,容易理解,所以,他们最先读《论语》。《道德经》相对来讲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就后读。另一方面基于中国文化结构而设定。中国文化包含儒释道三大块,先立根本先“养正”,让孩子们懂得规则之后 再“培大”。从“正”到“大”,这既是受教育者认知的次序决定的,也是教育目标和成长发育的次序决定的。

杜:师资始终是制约当代书院发展的重要因素,请问浦江学堂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鲍:正确的教育理念与有价值的教学内容,需要真正懂国学的良师来实践。社会上许多“读经班”强调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真正能讲透经典的优秀教师。浦江学堂的老师必须是文史哲专业博士,准确地说,在文史哲前面还要加上“中国古代”几个字——也就是说他们必须是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和中国古代哲学的,这是为了保证师资的纯粹性和专业性。因为我们只对老师做教学培训,不可能去做专业培训。浦江学堂上海区域老师均是复旦大学、华东师大和上海师大等名校的三古专业博士生。同时,还有一部分高校教师参与课程研究与教学。在外地开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当地一定要有大学,便于招到专业的老师。当然,我们对报名应聘的博士生并非“照单全收”,而是要进行严格的面试考核。筛选上岗后还要进行教学培训,引导他们把深奥的国学知识转换为小朋友听得懂的语言。正式带班后,除了专家抽查听课,每位老师还要录制上课视频,定期互评以查缺补漏,对于达不到要求的老师我们也会辞退。

浦江学堂首席教师聘任仪式

其实我们的老师非常用心,在学堂的经历也促使他们不断成长。为了帮助新老师尽快适应教学,学堂编写了专门的教师用书。虽有参考教材,但很多人还会主动从《左传》《国语》《史记》等著作中去挖掘适合孩子听读的历史文化元素。每个教学组都有学习研讨群,既有对某一知识点的随机讨论,也有拟定议题的正式讨论,学堂每年还会组织一次大型教学研讨,全国各地老师集中到浦东图书馆交流教学经验。明和班任课教师陆岩军老师说:“三年的‘四书’教学,是我不断体道、悟道、弘道、行道的过程,也是竭力将孩子们接引进经典殿堂的过程……在践行浦江学堂教育宗旨和教育理念的行程中,收获是必然的,因为只要种下一颗善的种子,只要用心耕耘,开花结果是必然的。”

浦江学堂行昌班开学典礼

杜:经典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需要真正体现在学习、生活中。请问浦江学堂对学员日常行为有什么样的基本要求?

鲍:浦江学堂学规是学堂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对学员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要求,其具体内容如下:

尊崇天与地,敬畏大自然;

爱家爱祖国,尊师尊圣贤;

晨昏省父母,心诚色不难;

亲戚常来往,居家和而安;

同道能相助,学友结善缘;

温良恭俭让,文质相濡涵;

情志树正直,气习要纠偏;

勿被骄奢奴,生活应从简;

行坐有规矩,言语恭而安;

课堂勿躁动,静坐听师传;

诵经当高声,朗朗入心田;

温书加勤思,方能不惘然;

进学须守时,作业及时完;

修得高贵身,勿忘世事艰;

生命在谋道,名利是尘烟;

人代无穷已,经典传千年;

天地有爱心,万物载以繁;

往圣传绝学,生民息以衍;

一身不足贵,百姓赖我安;

君子胸襟大,天下装心间。

杜:浦江学堂的公益运营模式是成功的,请您对此做一介绍。

鲍:家人、朋友、家长和社会的支持,是浦江学堂成功的重要因素。浦江学堂更像一个“自治组织”,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师生共勉、家长支持、社会参与的公益运营模式。政府与企业提供经费、场地;授课老师、班主任和家委会共同管理。前三年孩子学习全免费,经费来自热心传统文化教育事业的机构和爱心人士捐助。后两年则由学员家长自愿赞助,筹集到办班所需成本便可开班。

2013年,当我决心开展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时,妻子表示全力支持。又幸遇时任浦东图书馆馆长的张伟先生,当时开办才两年的浦图新馆要实现“文化引领”目标,迫切需要文化学者开办讲座,需要引入浦江学堂这样的文化品牌来打造影响力。于是,我们立即达成一致:我出师资,浦图出资金和场地。就这样,浦江学堂的第一个班级——克图班正式成立。此后,上海图书馆、北京朝阳区图书馆、北京东城区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国内的众多图书馆都成为了浦江学堂的阵地。

花甲之年的张老师、王老师,2016年从上海开放大学退休后,我邀请他们来浦江学堂参与管理工作。因为对浦江学堂教育理念的认同,他们很快就同意加入这个团队,和我在青海时认识的张老师一起,三个人不辞辛苦,每天都能在学堂看到他们的身影。从老师面试到学员管理,从课程设置到活动拓展,他们始终参与其中,对学堂和孩子们的情况了如指掌。我们任课老师拿的课酬并不高,无法与某些课业辅导机构相提并论,但依然带着情怀与理想坚持授课,甚至成为“种子老师”,对新入职的老师进行传帮带。还有每班常设的班主任,不少是退休教师,对接总部、分部、师生和家委会,也忙得不计报酬而乐在其中。

因其公益性,学堂的管理人员有限。七年来,浦江学堂不少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由家长义工共同承担。每个班级设有家委会,每周都有两名轮值家长辅助班主任做好教学管理。孩子每天的微信群诵读由值日家长进行点评,一段录音三四分钟,全班录音仅听一遍就要一个多小时,其间还要记录下语音语调、漏字错字情况,值班那周每天要投入近两个小时的点评时间,但值日家长们做得一丝不苟、毫无怨言。当然,参与教学活动和日常管理,对家长深入了解国学、深度认识浦江学堂教育理念也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职业为教师的家长还是学堂教学调研志愿者,每年都深入教学点听课、总结、撰写报告,为学堂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德图班学员家长张巍是一名大学老师,作为调研策划者和全程参与者,他说是因为学堂“认真做公益”“纯粹读经典”的态度感动了大家,他们愿意为学堂发展贡献力量。另外,因为公益性,学堂可以摆脱一些非教育因素的干扰,全心全意按照自己的教育宗旨、办学理念和教学目标来实施教学,教师也可以大胆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 同时,作为公益教育机构,学堂对报名学生可以进行挑选,对不能充分认同学堂教育理念的家长,或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都可以合理合法地拒之门外;对不能认真学习,不遵守学堂规定的学生,可以充分享有劝退的权利,这又进一步保证了浦江学堂教育的纯粹性与专业性。

当然,传统文化教育仅仅靠公益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理想的结果就是真正纳入体制教育。目前,浦江学堂在做一些新的尝试,在上海市十多所中小学的特色课和拓展课上,小学生在浦江学堂老师带领下学习“四书”。 同时,学堂还编写出版了《论语导读》和《〈论语〉正音诵读本》,后者在书后印上了二维码,打开后即可听到孩子们标准的诵读,这为更多机构、更多学校开展传统经典教育提供了极大帮助。

浦江学堂编著的《论语导读》

杜:浦江学堂开办七年,将近4000名孩子接受经典教育,他们的改变体现在哪些方面?

鲍:其实学员的改变从进入浦江学堂就开始了,每期开学,我们都要先上一堂礼仪课,让孩子在立志、问学、站立、行走、应答等方面得到正统训练,在他们心里播下“不学礼,无以立”的种子。我们要求学员每天上传诵读作业,刚开始需要大人提醒,到后来孩子们都能自觉按时完成,甚至外出旅行都不忘带上《论语》或《孟子》,在火车上、公园里都有过上传诵读作业的经历。每年去山东曲阜祭孔,几百个孩子冒着酷暑列队、行礼、参观,行动规矩整齐,没有半点嘈杂和拥挤。上海明和班学员陆清扬在作文里写道:“曾经,我憧憬这样的场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浦江学堂的经典学习,让我更接近这种理想的生活。在这里,我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收获了真挚的友谊,这一切都要感谢浦江学堂,是您让我走进经典的殿堂,是您让我的人生精彩启航。”2017年,学堂举办了“国学故事大赛”,之后组建了“少儿国学百人故事团”,多次到社区、学校和敬老院去讲国学故事,深受大家欢迎。去年我们组织了学员才艺大赛,孩子们个个落落大方而文质彬彬,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国学功底和人文素养。今年学堂还将组织辩论赛,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我们说浦江学堂不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我们专注于国学经典学习,但在此过程中,孩子收获的不仅是素养、态度,同时写作水平、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都大大提升。

浦江学堂创始人鲍鹏山教授跪读祭文

浦江学堂学员山东曲阜祭孔大典

杜:您认为当代书院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鲍:目前全国当代书院发展迅速,数量众多、形态各异。有真正做教育的,但也有名不符实的。对于不规范、不专业的书院,我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空有热情而不懂专业,一类是专注市场而不够纯粹。

我们认为,做书院一定要专业,一是对传统文化的专业。浦江学堂会在教孩子礼仪时适当借用《弟子规》,但绝对不会拿它当课程,因为中国古人从来没有认为它是经典。我们一定教的是经典,是原典。看我们选的七本书,真正懂传统文化的人就知道这是专业的。而且一定是从《论语》开始而不是从《道德经》开始,因为专业的经典学习是讲究次第,讲究知识的连贯性与顺序性的。

二是对教育的专业。有些人对教育不够专业,认为传统文化的经典读完了,教育也就完成了。其实,教育的功能是多样的,我们在四个不可以中特别提到“不可以没有现代的知识体系”,经典学习并不能替代现代科学知识的学习。所以我们坚决不做全日制,不做封闭式读经。同时,在师资方面坚决不用江湖派,我甚至固执地坚持“宁愿用一个平庸的学院派,也不用一个极端的江湖派”。为什么呢?因为教育要中庸、要平和,要给人一个方法。江湖人有一个通病,总觉得他所懂的那门学问能够“包打天下”。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孩子有逻辑、有常识、有理性。还有一些所谓的书院可以说有牌子没功能,没有常规活动就等于没有功能。我经常开玩笑说,有的书院大张旗鼓地搞个开幕式,接下来就没声响了。第二年再来看,开幕式时的鞭炮屑都没人扫,席卡也没人收(笑)。

关于教育,我一直在思考,在《教育六问》里我谈了“教育何为”“教师何为”“何为素质”“经典何为”“何为教材”等几个问题,希望教育可以回到最本质的美好与简单,可以真正关照人的内心,希望经典能走进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这本书最近凤凰出版社将进行再版,会加入我的一些新思考,期待对同道有所启发和帮助。

鲍鹏山教授著作《教育六问》

杜:浦江学堂2017年被评为上海市“市民修身行动”特色项目,这应该是经典学习社会教化功能的充分体现吧?

鲍:“市民修身行动”是“十三五”期间上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项目,旨在通过舆论宣传、教育培训和实际践行,引导市民群众自觉提升公民素养,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塑造和谐社会关系,形成与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相匹配的良好精神风貌。浦江学堂的目标不仅仅是对小朋友进行经典教育,而是通过学员影响家庭、影响社会,使经典学习体现在普通市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上,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真正具有中华文化底色的现代人。

浦江学堂第一届国学故事大赛

杜:谢谢鲍老师接受访谈,祝愿浦江学堂站在100个班级这个新起点上,继续为传统文化教育贡献力量,为建设当代公民社会贡献力量。

鲍:谢谢杜老师,也希望您的书院研究取得更好成果。

结语

多年从事师范教育的经历,让鲍鹏山教授深感真正的语文绝不仅仅是言语和文学,中国自古以来通过文教来建立“知识体系”,同时也以此建立“价值体系”,这才是语文或者说国学与众不同、特别重要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它使中国人获得了“仁义礼智信”等基本信念。他始终强调,“教育,是为了唤醒人的生命、变化人的气质、开阔人的心胸、提升人的境界。”浦江学堂始终坚持这样的教育理念,通过经典学习来寻找教育的美好和纯粹。

访谈结束时,我收到一本封面印着孔子讲学图的赠书,这是“浦江学堂丛书”第一本——“学习经典:感动、成长、收获在浦江学堂”。鲍教授在序中写道:“观诸古今,大凡一事之成,于事而言,须有三有;于人而言,须有三手。三有者:有价值,有前提,有承续。三手者:动手者,援手者,拍手者。”

访谈者杜华伟,哲学博士,兰州交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书院文化与思想。

受访者鲍鹏山,文学博士,上海开放大学教授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浦江学堂创始人。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主讲《鲍鹏山新说水浒》《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研究,出版《寂寞圣哲》《中国人的心灵》《论语导读》《风流去》《孔子如来》《孔子传》《先秦诸子八大家》等。

(本文转自凤凰网国学频道,作者杜华伟,责任编辑李志明,原题为《鲍鹏山:做好传统文化教育 要牢记“四个不可以”》)

THE END
0.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第五届“青春国学”传统文化进校园高端论坛暨“薪12月16日至17日,第五届“青春国学”传统文化进校园高端论坛暨“薪火计划”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素养提升项目结业典礼在深圳市宝安区海韵学校举办。本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和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培训与基础教育管理处、北京师范大学直属附校学科教研共同体协办。 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局长范燕塔、教育局副 jvzquC41pg}t0|npc0ipo7hp1q532;5/343348iqe/oj|whvmg=99@:250yivvq
1.洪恩学堂教师端下载洪恩学堂教师版下载v2.4.4安卓版洪恩学堂教师端是一款专门为教师打造的高效办公软件,让老师可以在线上教学,更能1对1指导,老师还能通过该软件在线发布预习、复习、测试等学习任务,也可以在线批改学生的作业,实时查看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并且有重要的消息也可以及时的通知到学生们。jvzquC41yy}/fmtqq0ipo8xqhvjpyw4432;287mvo
2.出口成章app教师端出口成章老师,一般又称出口成章app老师,出口成章app教师,出口成章教师版。 通过教育部教育APP备案,备案号:教APP备2100006号CCTV《创业英雄汇》推荐教育品牌!出口成章老师是一款面向小学语文老师的在线教学服务软件。可根据人文素质学习的需要发布朗读、写字、整本书阅读等多种任务,通过AI自动评测,同步收取结果,对学生jvzquC41o0rjs~hp0eun1xx1cpjsqri1tl5:6?52;0}nn
3.成长指南针教师端app下载成长指南针教师端安卓版下载v1.0.8成长指南针教师端app是一款中小学教师必备的综合素质评价管理软件,软件为教师们提供了很多便捷的功能,支持在线管理班级,管理学生,以及查询通讯录等,非常的好用,有需要的用户快来下载吧! 成长指南针教师端app功能 1、动态发布;发布动态,轻松沟通交流 2、班级管理;查看班级相册、通讯录 3、综评助手;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助jvzquC41o0msgnszh0ipo8frr19::=920jznn
4.汉语语法论文范文纵观大学国学语文课本,进行实际分析比较就不难看出,大学国学语文课本重复少、跨度大、进度快。仅仅通过国学语言课本充分适应大学国学语文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根据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帮助其完成国学语文的过渡,完成国学语文的历史经典文章衔接。把深奥的生字、新词、文意浅显化,把抽象的语法修辞具体化、形象化jvzquC41yy}/jjtskmgo0lto1jgpyns135<:;7mvon
5.国学智慧:走出人生迷茫的指引,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国学“返璞归真”的自然理念是一种深远的哲学思想。身为中国道家法师协会理事、北京道之品国学文化中心理事的方玲老师,以其对国学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成为一名备受瞩目的传统文化传承人。她凭借深厚独特的见解,引领世人走出迷茫。 方玲老师长期投身于国学专业领域。她主张用阴阳本质理论,从生活实际问题出发,引导人善 jvzquC41dnuh0lxfp0tfv8RL357379827780c{ykenk0fnyckny03<89;2698
6.读书学习计划通用12篇继续建设使用好“七宝中学教工团支部网站”,充分运用学校资源,为电子团务的建设、青年教师的交流提供服务。同时协助闵行区教育局团团工委开展好团建工作网页的建设,努力推进闵行区团建网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信息化团务建设进程。 (二)深入开展青年教师考察交流活动。 jvzquC41yy}/z~jujw4dqv4jcq}fp8>357:/j}rn
7.北漂国学老师之“道”去年9月,梁东兰邀请崔健到自己的公司给职员们上国学课,这个课堂也是对外开放的。郝彦丽每次听完课回到家都在半夜12点了,仍坚持节节课必到。教师节,梁东兰组织全体学员,一起给崔健放了一首《感恩的心》,并为他送上了写满大家祝福的卡片和鲜花。“我一个大男人,平生第一次收到鲜花,当君君这个孩子把一大束花递jvzq<84|sd4d{xq0eqs0j}rn1462965312<0p€3F336129isph`49692367a:2270nuo
8.超星校园神经系统作品展示最初接触这个平台时,学校针对全体教师召开了“星阅读”活动培训会议,对假期“星阅读”相关的技术、操作、实施推进等进行了专题培训,要求全校师生在假期利用电脑PC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主要载体开展数字化阅读活动。每个假期,同学们都会通过班级QQ群扫描班主任老师的图书推荐二维码,并将自己喜欢的图书二维码同样发到群jvzq<84|0enbqnpi0ipo8fevk|jv‚8a30nuouDkf?82O~JyiO_IvlF|WF,bKmB98:>
9.韶山南岸国学院精品冬令营招生简章刘孝听中国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南省中华文化学院原副院长、原巡视员、湖南省党政干部教育名师、中南大学国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客座教授、韶山南岸国学院荣誉院长。 (二)任课教师 选派有情怀、有爱心、有热心、有细心、有能力、有经验、有素养的国 jvzquC41yy}/onnrkct/ew45;t8pit5
10.《国学学刊》刊发文学院谢俊涛老师论文谢俊涛,男,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教研室教师,主要从事汉字职用学、汉语词汇史、训诂学研究。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语言科学》《语言学研究》《历史语言学研究》《国学学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省社科项目一项,参与国社科重点项目和省社科项目各一项。jvzq<84yyy4xz‚3ufp{/gmz0ep5jpot132:41A>370nuo
11.提升《国学》素养修炼师格魅力——谈《国学经典》与教师人格魅力提升《国学》素养 修炼师格魅力——谈《国学经典》与教师人格魅力内涵及修炼,《国学经典》,教师,人格魅力,内涵,修炼,《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是当代教育文化发展创新的根基。学习、领会、践行《国学经典》关jvzquC41ycv/ewpk0pku1znmcp3TZSZ423715:=60jznn
12.洪恩学堂教师端app下载洪恩学堂教师版下载v2.4.4安卓版应用标签: 教师app洪恩学堂 洪恩学堂教师端是一款为老师提供办公便利的软件。利用这款软件老师可以在线发布各种学习任务,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好地与家长沟通,让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关注下更好地成长,同时,这里的同步教室仍然采用游戏和学习互动的教育模式,让孩子快乐学习。 洪恩学堂jvzq<84yyy4kzmtyp0ipo8xqhv54;A=40jznn
13.2024年小学分管安全副校长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7篇)本学年中心校牵头,县教研室安排两位小学语、数专家来我镇示范指导活动等,并组织教师多人次参加微课、教育信息化、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等一系列大赛活动,多人次获得县、市、省一、二、三等奖。这些活动的开展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弘扬了国学精粹,不仅教师的业务素养得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了jvzquC41o0xvk€jp0eun1ƒtpilof1?=872630qyon
14.中国好老师订阅微博:在教师空间点击想关注的人的头像,再点击他的微博,关注ta。关注后,在教师空间上方下拉。 这是个专注专业交流的平台,各界专家以公众号、线上工作坊、在线讲座等方式倾力相助。 群聊:在群组研修中,有专门为老师们提供的专家沙龙、群体阅读、话题讨论等线上活动。 jvzq<84jcqrbq|mk0dtv0niw0et0zƒpjf1
15.河南多家景区端午假期旅游优惠政策出炉百余项活动等你一起来嗨!游客在背景喷绘前背诵(或朗诵)任意一首唐诗、宋词、《诗经》等国学经典,即可参与转盘抽奖,可赢取中原福塔门票(每天20名,共60名)、60元优惠票(若干)、香囊、粽子等礼品!(每天200名,上下午各100名)。 5月15日—6月20日,凭手机拍摄5号地铁线中原福塔站牌分享朋友圈,配以文字“乘地铁5号线游福塔,坐享门票60元jvzq<84pgyy/jww0ep5elw4ctvodnn4313947@;992?66<6963:5
16.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1月1日上午,学院邀请甘肃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吴建军教授,以《新冠疫情下学校的防控及处置》为题,线上为我院全体师生做专题培训,学院全体无课教师及学生收听观看了培训。培训由副院长毛主生主持。 ▲省教育厅领导来我院督查疫情防控工作 11月1日中午,正值午餐时间,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纪委监委派驻省教育厅jvzquC41yy}/i|ovz{4ff~3ep1zx1ltpvgtu1:721v814;67/381/:645:4ivvq
17.“出彩河南人”2023最美教师候选人出炉,点赞通道6月25日8时开启6月24日,记者从“出彩河南人”2023最美教师宣传推介活动组委会获悉,2023最美教师20名候选人已正式产生。6月25日8时至6月29日20时,公众可通过“河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河南师德”微信公众号、大象新闻客户端为候选人点赞助力。 “出彩河南人”2023最美教师宣传推介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jvzquC41yy}/jwyx0v|079wf1cxuklqg13528@7957752<52:2612:
18.招聘信息小学科学教师 小学作文教师 小学外教 小学导育教师 教导主任 总务主任 教育科研 中心副主任 小学书法教师 校办干事 小学舞蹈教师 办公室文员 优秀青年教师 团支部书记 政教干事 中小学STEM课程 中小学生涯规划课程 小学国学教师 小学创客教师 网络管理员 总务干事 德育干事 教务干事 行政干事 小学劳动教师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 特殊教育教师中 jvzquC41yy}/lrfqujo/exr0ep5kqkx10jznn
19.师者如光!教师节,我们一起感念一中这位老校长新乡市一中图书馆前,四棵银杏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已是50个春秋。 半个世纪的栉风沐雨,愈发葱郁,愈发蓬勃。年复一年,银杏无言。在默默地见证这所学校的发展时,也深情地感念着一位老人的风范。 四棵银杏,师生尊之为“赵公树”,系新乡市一中原副校长、生物学科教师赵继学先生于1973年亲手植下。 jvzquC41fklbpp3ioy4dp8mc1463565;12=0exsvgpz`5?=388=:0qyo
20.家有半碗粮不当孩子王——元代国子监的职官和教师们春风不扫鬓边霜,黄卷青灯梦一场。国学传衣高第在,我知名德未曾亡。 这是对元国子监学职官和教师的最高评价,认为他们终其一生,舌耕教坛,贡献出了自己的才智,也燃烧了自己的一生;同时张之翰也慨叹了他们多舛的命运,为他们的付出未得到回报而鸣不平。(刘永加)jvzquC41ygtzk7loy0io1;544/6:1:71eqtugwya5862:A:50jzn
21.督杨实验学校教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音体美信组本节课多个环节环环相扣,从教师镜面示范,到选出领操员带领全班同学练习,将体育与国学紧密结合,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后的游戏环节设置男女同学比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整堂课气氛活跃,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增强了身体素质。jvzquC41yy}/onnrkct/ew45:fhz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