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墀:济南画坛的“三栖大家”济宁绘画

吴天墀采用兼容并收的创作手法,讲究中国传统笔墨的同时,汲取清代郎世宁的写生方法,笔下之虎既不失威猛雄壮,又赋予人性温情的光辉,与雄浑静谧的背景山水相得益彰,至今对中国画坛依然产生巨大影响,被誉为“北方虎王”。除画虎外,吴天墀亦擅各种翎毛走兽、花鸟人物,工写俱佳,在上世纪三四十时年代已蜚声省内外。除了在绘画上取得卓越成就之外,他还是民国时期济南美术教育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山东文博事业的筹建者,在绘画、美术教育以及文博系统堪称“三栖大家”。

吴天墀先生的全家福照片

吴天墀(1892-1974),名隚,字天墀,出身于书香官宦门第,世居山东邹县石墙镇宋庄村,村内有吴家宗祠及吴家祖茔,堂号“永安堂”。他的祖父吴省言,生有一子二女。吴天墀的父亲吴庆恩(1871-1948),字锡三,夫人周氏(1869-1933),生有长子吴陛(字级宸),次子吴隚(字天墀)和三子吴傭(字叔垣)。吴叔垣自幼自学绘画,经介绍入济南德商太隆洋行绘制地毯图案,人民大会堂山东厅地毯图案出自他的手笔,得到朱德委员长的接见,后迁居青岛市湖南路8号。1899年,吴省言带全家迁居济宁城内文昌阁街13号,吴天墀的父亲吴庆恩因先人是读书人,虽然在乡躬耕田亩,但仍然手不释卷,他知书明礼,成为“苟全性命于乱世”的儒学长者。在他的力主下,长子吴级宸在私塾读书长达10年之久,熟读经史诸子,对古代书画十分喜爱。吴天墀受父亲和兄长影响殊深,7岁在济宁城内私塾就读,他自小虽并不聪慧过人,但勤恳刻苦,对老师布置的课业总是反复诵读,直到烂熟,养成了阅读必须背诵和摘录的习惯。受兄长喜爱字画的耳濡目染,吴天墀逐渐对国画发生了浓厚兴趣,晚清画家项文彦有作品卖于济宁,吴天墀对其笔致苍劲,墨气氤氲的作品异常着迷,那让人飘忽遐想的留白,笔墨纵横处留下万物所生息、迷漓苍茫的墨境,以及所营造的生机玄妙的氛围,成为影响吴天墀一生绘画艺术的源泉。

1909年,吴天墀考入济宁初级完全科师范学堂,该校是在1906年3月,济宁直隶州知州邓际昌在济宁西关新司街,原任城书院址创办的“济宁师范传习所”,开设4个班,约80人,年底停办。1909年正月,济宁知州丁兆德于“济宁师范传习所”旧址设“济宁初级师范学堂”,3月停办。4月,又在该址设“济宁初级完全科师范学堂”,作为孔氏“家学”千年未迁儒根之地,济宁初级完全科师范学堂也是济宁师范教育之始,吴天墀在学校接受正规的师范教育,他不仅系统学习古典文字和经史百家之学,打下了基础深厚的学识底子,而且在学习国学同时,吴天墀继学清代画家蒋廷锡、沈铨,明清画家吕纪、焦秉贞、冷枚等前辈大家,他不仅临摹古人、学习古人的绘画技法,而且向自然界写生和探求,以不断提高绘画水平。吴天墀汲取蒋廷锡花鸟画以逸笔写生,奇正率工,敷色晕墨能自然洽和的韵致,汲取其所用笔法变幻多样性,在采用没骨法同时勾勒敷彩、勾花点叶,形成有控制力的潇洒飘逸。吴天墀汲取吕纪描绘精工、法度谨严的工笔重彩和粗笔挥洒、简练奔放水墨写意两种画法结合的,尤其主体采用工笔写意画法,与以大斧劈皴画山石的马远、夏圭山水有机融合领悟颇深。

1912年,20岁的吴天墀遵父母之命与德高茹质女士结婚,夫妻相濡以沫,婚后育有1子5女,长女钟瑛、次女钟珠、三女钟璘、四女钟琨、五女5个女儿除钟珉从事文物考古工作,其余都是教师。儿子钟珊在内蒙古自治区任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成为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农业专家。1913年8月,吴天墀师范毕业后,被济宁私立乐育小学聘为美术教师,开始了他的执教生涯。济宁私立乐育小学与济宁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济宁私立普育小学校同属民国时期济南最有名气的三所小学之一,吴天墀学养高深,绘画水平得到校方和同仁的认可与器重,加之他性情温厚,对学生谆谆善诱,更是获得广大学生的爱戴和家长们的一致认可,在担任私立乐育小学美术教师期间,吴天墀深研绘画,在绘画风格上体悟清代画家沈铨笔意的奥诀,得其精密妍丽的精髓,他的绘画逐渐形成画风谨严工细,造型准确生动、赋色妍丽、注重写实的特征,在济宁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艺术风格与特色,于济宁当地已经成为知名的画家。

吴天墀没有满足于自己取得的成绩,他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目标,通过持续学习开创自己的事业领域。1916年,吴天墀考入位于济南原师范馆贡院墙根的山东高等师范学校手工图画专修科深造。蔡元培在其《美术的起源》中首次提出了“工艺美术”的概念,山东高等师范学校自1914年8月开设了手工专修科,许多学生毕业后成为各师范院校、各中小学手工科教员,极大弥补社会手工教员紧缺的问题。吴天墀在山东高等师范学校针对书画的技法,挂图的研究,几何画法,图案画法和广告画技法等等,分门别类地做了专门的学习和研究,结识了来自全省各地的美术学习者,为他建立了美术教育和从事美术工作的圈子,在绘画、工艺美术各方面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18年8月,吴天墀完成山东高等师范学校预科1年,本科3年的学业毕业后,在山东师范第一附属小学任教,因教学成绩优异,吴天墀一年后兼任兼任山东公立专门学校美术教员。民国时期的美术教材质量相当高,不仅遵照图画科“养其美感”、“涵养美感”的要旨,而且编撰者往往是当时有名的画家,虽然教科书有时也提出“注重写生”,但大多数美术课本还是作为学生临摹的范本,为方便教学,吴天墀自己编写《绘画法》的教学画稿,教学内容涉及理论与技法,内容涵盖人物、走兽、翎毛、花鸟鱼虫、梅兰竹菊等等个中国画种,从简入繁,适应于不同阶段的学习。吴天墀对待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作为美术教员,吴天墀兼通中西绘画技法,善工笔翎毛走兽,画虎尤为传神的声誉已经在济南广为流传。但他在教学中,并不要求学生的艺术追求、绘画技法一定与老师趋同,而是从更高的层面启发引导学生,他常常说“取法乎上得之中,取法乎中得之下”的道理,善于挖掘学生的长处,提升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吴天墀待人谦恭,在别人跟他学习时,他称之为弟子,一旦学成,便称之为画友,更不准对他有尊崇的言辞。吴天墀曾说:“跟我学画,我只是将古人的技巧传播一下,同是古人的弟子,不过有先有后罢了。何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不仅不能称之为自己的弟子,甚而应称之为老师”,可见吴天墀对人之谦恭。从此,吴天墀在济南教育界站稳了脚跟,他便将全家迁居济南。1917年秋天,在济南老城东部巽利门附近的济美中学南边旷野中,迁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师祁蕴璞一家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受祁蕴璞影响,周围又陆续搬来了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杨玉泉、于明信、田信卿、王俊千、吴天墀和孙云台6户人家。因为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7位老师最先在此建屋居住,这里也被人们称为“七家村”的肇始。“七家村”的居民作为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教师,人品端庄,德高望重,根据先后进驻村的顺序,祁蕴璞家住街中心西北处,杨玉泉家住街中心东北处,于明信家紧邻祁家,于明信的女儿于若木后嫁国家领导人陈云,田信卿家紧邻杨家,王俊千家住街中心东南处,吴天墀家住七家村27号,位于街中心小十字路口的西南角处,与祁家稍斜点对门,吴天墀住在宅居的前院,而后院则是其长兄吴级宸(吴陛)房舍,吴级宸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曾参加五四运动,后任山东省第一中学的英语教师,他曾经作《济南市书词界调查及其改善》等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当时山东文化,与何思源、董渭川等交好,是教育界德高望重的知名人士,他自幼喜爱书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王献唐为吴级宸绘制《牡丹图》,并亲自题跋:“休沐日家居无聊,伯璞忽为级宸送来此纸索画。砚有馀渖,即信手涂之,不知是徐青藤、华秋岳也。藉他人酒,浇自己垒块,无所谓画,方家笑正之。时二十五年四月十四日,琅琊王献唐记”,并铃“献唐”“西海”朱文印。吴级宸结识当时济南美术界名流和社会人士,曾经协助吴天墀在济南出售字画。吴天墀家西邻是孙云台家。七家宅院建筑皆为机器红砖大瓦房、洋灰勾缝,户户有地下室,院院铺鹅卵石,遍植丁香、石榴、月季等花草。此后,美术教育家周爱周、王祝晨等一些人家搬来“七家村”居住,仍以教师文化人居多,居民共同约定创建家园,每户栽国槐,移花木,成为民国期间最有文化品味的群聚地,当时世人公认王祝晨、于明信、鞠思敏、范明枢为山东四大教育家,七家村独占两位,家住城里县东巷的鞠思敏,经常步行通过运署街、巽利门桥到七家村访友交流,七家村中有好几个家庭三代都是教师,成为百年来济南地区最早的教师之家。

吴天墀先生摹绘作品

1920年2月,吴天墀任省立一师前师部美术教员。不同于旧时“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省立一师的办学目的在于“造就多数之国民”,以提升整体国民素质并培养全面人才。因此,学校课程设置的改革以增加学生实际知识为主,在美术教育方面重视美育的潜移默化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将美育渗透于生活的各方面。在鞠思敏等支持下,吴天墀利用各种渠道引进珍贵的画册与书籍,让学生通过阅读中外书籍扩展自己的格局与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在吴天墀等美术老师的倡议下,省立一师学校定期选出优秀作品装裱并展出,以营造美育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将学习文化课同培养审美情趣与高尚情操链接起来。1922年,吴天墀任省立一师后师部美术教员,编印了《中国绘画法》、《图案法》、《广告法》、《色彩学》等讲义,在善成印务局出版《任渠画集》。在省立一师学校,吴天墀与毕业于上海专科美术学校的刘筱乡、毕业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的朱稣典等在美术教学中,开创写生课程实践,以引导学生面对自然、探索自然,在写生中提升艺术技能。吴天墀等美术老师先进思想与教学理念,影响了省立一师在美术教育方面的改革与发展,特色课程设置培养出来了大批优秀人才,而这些有志之士又纷纷投身于下一代的美术教育建设当中,为美术教育的传播与普及起到了助力之功,同时也为后期的美术教育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启迪作用。

在做好教学本职工作的同时,吴天墀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成为济南画坛的活跃艺术家。翰墨缘画社开创了济南,乃至山东最早的美术史论研究的画会。1922年暑假,俞剑华在济南芙蓉街开了一家小型的“翰墨缘”美术商店,成为济南历史记录最早的专业美术画材商店,俞剑华以此服务济南的画家,联络一大批美术爱好者和学习美术的学生。1924年,因为北平美专发生学潮,俞剑华返济任山东美术学校国画教员,兼任山东师范学堂国画专修科教员等,俞剑华与吴天墀一起协商,联络在济南的王友石、王子正、胡仲源、朱立福、黄固源、秦振鋆、秦宣夫、李光郙、张眺、张愚谈、李廷梁、姜云亭、王子亨、王贯章、丁琦行、谷鹏棲、武恂如、卫雪樵、臧麟年、刘坤山、徐培基、叚德蛟、关松平、郑弼良、王幹华、支友年、林宏田、沈鸿鹏、赫辅五、李铭鼎、秦余山、鲁宪章、朱省三、满震东、王景章、边春江、崔玉荣共39人,以此为成员班底组建翰墨缘画社。1925年1月,俞剑华编辑发行《翰墨缘》半月刊,一方面为商店作广告,一方面发表各种与美术有关的论文,如《中国美术界的致命伤》、《东西洋艺术鉴赏之标准》等,还有书评、美术评论,主要对象是中小学美术教师与业余美术爱好者。翰墨缘画社除了出版文史书刊、编辑发行《翰墨缘》杂志之外,于1925年1月在济南第一中学图书馆,以及同年5月27日至30日三天,在省图书馆举办第二次书画展览会,尤其是在省图书馆举办的第二次展览,很多济南各校的美术教员,社会上书画家,学校中爱好美术的学生都争先加入画展,较此前第一次的书画展览会的画要精而且多,展览会上有中国画的山水、花鸟、人物、翎毛画作品,西洋画的水彩、油画无不涉猎,其中尤其是以王友石六丈《群芳争艳》长卷,俞剑华八尺《山水四条屏》尤其精到与壮观,吴天墀在学校时以学西画为主,兼学工艺美术。他的素描最好,善于用中国绘画的技法,开创性地以白描线来画铅笔画、炭笔画的。因此他画的西画中有中国画的技巧,他在画展上绘画的猛兽,采用半工半写的手法,暖色调的主体狮、虎,采用线条勾勒的精细描摹,背部、身体色墨结合晕染的体态,这种不过分强调光暗解剖,既有我国浓厚的传统,又借鉴西法之长,与冷色调写意画的背景山石,构成了妙不可言的画卷,引得无数观者好评如潮。当时参加画展的还有张愚谈的水彩,林宏田的油画,均是非常精到的作品,翰墨缘画社书画展,中西绘画联展已不再是济南画家、文人或艺术家的雅兴,画家与各行各业的美术爱好者为了共同的爱好或对艺术的追求,在团体中寻找艺术共鸣,他们活动内容也变得丰富起来,组织体系建设上取得较大进步,朝着明确的组织化方向发展,分工明确,职权分明。画会的目的与宗旨更为明确,书画艺术家普遍具有自觉的结社意识,目的在于提倡风雅、保存国粹,也有一部分画家提倡向西方学习。对当时社会及美术发展现状有明确的针对性,因此思想与活动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1928年,日本侵略者在济南制造了“五三”惨案,心有余悸的吴天墀不得已背井离乡,与家眷在次年到江苏,被私立无锡中学聘为美术老师。私立无锡中学是由近代著名民众教育家高阳于1920年春所创办,近代著名教育家、经学大家、南洋大学校长唐文治,感于高阳秉承父志捐资兴学的精神,唐文治同意出任校长,帮助创办学校,唐文治在担任私立无锡中学校长的十年期间,他以“崇尚道德”、“中学好,西学好,体育好”为办学宗旨,为学校订立规范章程,招收品学兼优的学生,设置现代化的课程,对外聘请优秀教师,吴天墀真是他所聘请的美术教员之一,吴天墀在私立无锡中学的教学期间,将他在艺术上主张绘画要注重写实的观念留在无锡的教育历史长河里,他常常教育学生:“艺术的概括是‘真善美’,有人主张似与不似之间,才算艺术,那么为什么大家都公认画人难,画鬼易呢?因为人的形象是大家看得见的,而鬼是看不见的,是可以随意创造的”,他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艺术主张:“谚语中常说‘画虎不成反类犬’,可见画得不象了是被人看低的,也可以说脱离真实,就不能算做艺术上的优点;但艺术有它的夸张性,这不能算做不真实”,吴天墀教授学生不仅仅临摹古人,而且要师造化,即向大自然方面探求和写生。在私立无锡中学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很多毕业生考入唐文治曾任校长的大学深造。1930年,唐文治辞去校长职务,由时任校董事长的无锡工商会长钱孙卿代理校长。由于吴天墀留恋桑梓,又不习惯江南生活,当他得知济南的日军逐渐撤走,秋天,吴天墀重新回到济南,执教于济南师范学校,并兼山东省女子职业学校教师。

在济南,吴天墀与很多画家都交往深厚,他经常与书画名家关友声、金棻、岳祥书、王献唐、俞剑华、周爱周等谈书论画、相互切磋,并结为挚友。1933年,吴天墀在青岛开个人画展,所创作的人物画《仕女蕉下读书图》在青岛引发关注,并参加济南书画展览会。吴天墀培养了臧克家、崔祝生等学生,他关心年轻画家的成长,省立一师艺术专科毕业的姜蜀轩,在北平美术学院插班学习中国画毕业后,1935年在济南联华制版印刷社出版《蜀轩画册》第一集,内收姜蜀轩山水、花鸟作品13幅,山东省教育厅长何思源在书上题写“饶有韵致”四字,吴天墀题“静观自得”,该书列为惠民乡师的美术课本。同年出版的《张宁宇画集》,当时的名人李广田、臧克家、王讷、王献唐、周爱周分别题字,吴天墀题写“妙造自然”四字,还自谦的落款“奉题宁宇学弟画册,吴天墀”。1934年,吴天墀在山东省立济南师范学校任教期间,为积极配合教学,将半年所作集稿60幅,编印成《吴天墀教学画稿绘画法》,并自作序:“予研习绘事,垂20年,疲精劳神,从事于雕虫之技,极一己之所好,甘苦自知,初无问世自炫之意,惟以侧身学校,滥竽教坛,时须缩为尺幅,印供诸生参考。惟限于班次,格于费用,散发陬尽,未能多备。而校外偏爱之者时有需索,苦无以应,乃就半年来所作者集稿60,分20页,付诸石印,编订成册,既以便于教授,兼用就正方家。愧非李长蘅、王安节之才,而不免于制作,加以移纸上石,神形不无转变,然基本意既在于方圆矩度之授受,切磨箴规之藉资,大雅君子,或不至绳以过高之标准乎”!吴天墀执教美术可谓呕心沥血,对学生总是尽心尽力传授,从无倦意,时至今日,一些美术学校和画家出版的画册,成为今天了解当时画家人员情况、创作风格,甚至可以成为时代变迁的见证者和重要的文献资料。

吴天墀先生所绘《虎》

1937年日军悍然发动侵略战争,吴天墀不得不中断教书职业,经济很快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吴天墀家住七家村,与老城相隔几百米,但在抗战时期,日本鬼子在济南各城门口站有岗哨,过往的中国人都必须向鬼子行礼鞠躬,吴天墀为避免遭受做亡国奴的侮辱,竟然八年没有进入咫尺之遥的济南老城,表现出志士可杀而不可辱的可贵气节。因为吴天墀的社会地位和绘画的名声相当显赫,当时日伪很想请他出山粉饰太平,因此找人反复向吴天墀说明只要他同意,帮助他找到工作解决家庭经济危机,吴天墀一口回绝。日伪相关人员声称只需要挂名即可,都被他大义凛然地严词回绝!吴天墀一直拒绝在日伪机关或日伪办的学校中作事,后来谈起这段经历,他自谦地回忆:“有室家之累,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奔赴战场上与鬼子拼斗,已经够惭愧的了,又怎能奴颜婢膝的侍候鬼子呢!这是中国人的起码人格,又算得了什么”!

在为子女糊口的情况下,经友人劝说,吴天墀与济南各大南纸局,如鸿宝斋、郁文斋、松茂斋等文具商店,订立了卖画的笔单,靠卖画的润笔来维持生活。为此,吴天墀画作坚持不卖高价,润笔定价相对较低,通过源源不断的收入维持生活,除此之外,吴天墀作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绝不粗制滥造。为了加快绘制作品的进度,吴天墀自己动手建了两个画室,一个是为避免影响家人休息,在屋内用木板间隔一角当做画室,几乎每天作画至深夜;另一个则搭建在室外屋檐下,里面仅容一个小画案和一只方凳。夏日里,吴天墀黎明即起,趁天凉工作,日出后常常热得汗流浃背,他便脱掉上衣,用湿毛巾搭在后背继续作画。吴天墀日夜劳作,仅能让全家勉强糊口,但是,他依然在卖画的笔单上注明:只为国人题款,不给外国人作画。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收了济南,吴天墀与关友声、黑伯龙、岳祥书三位合作编辑出版了《国画集》,他们都是传统功力扎实深厚,又主攻方向有所差别,集中展示了当时济南画坛山水、花鸟、动物画的水平,得到业内人士和市民的一致肯定与好评。当时,山东省立图书馆从日伪手中接收过来,图书零乱,百废待兴,整理古籍人手奇缺。1946年6月,吴天墀应聘担负采编部主任,吴天墀在省图书馆馆工作时,他家住在东郊七家村,每天步行上班,从来都是早到迟退,风雨无阻,其自身要求异常严格。当时路大荒任特藏部主任,承担馆藏金石以及古籍善本的整理,路大荒酷嗜金石碑帖,每遇善本,多方购求,其所藏元本《周易本义集成》,便为其箧中宝物之一,后捐献给山东省图书馆,可谓行家里手。吴天墀凭借家学渊源和扎实的国学功底,担任省图书馆的采编部主任,他待人处世异常忠厚诚恳,他虽然担任组长,从不盛气凌人,遇事总是细声相商,有工作任务时,只要是自己力所能及的,都是自己承担,不愿他人为他分劳,从不妄取一纸一笔。在博物馆美术装饰的特殊要求下,他向先进的兄弟馆学习,不仅绘画、还刻石膏、喷图案、喷地图、做沙盘,一向不以老画家、老前辈自居,总以普通一兵转战在最前线上,从来都没有过一句怨言。山东省图书馆位于大明湖畔,环境优雅,吴天墀在工作闲暇期间,与路大荒、曹庚生、张茂才、在私立济南中国艺术专科学校的吴效安,济南画家关友声、黑伯龙、岳祥书等谈天说地,交流画艺,度过一段平静而美好的时光。

吴天墀先生所绘《虎》

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人民沉浸在欢庆胜利的喜悦中。1949年1月,山东省自然科学教育研究所由青州随山东省人民政府迁来济南,吴天墀当年虽已57岁,但精神面貌如同青年人一样,他到山东自然科学教育研究所(后改为省博物馆)任绘制组长、研究员,直至1971年退休,为新中国山东的文博事业创建与发展奉献晚年所有的力量。

1952年10月,吴天墀随山东自然科学教育研究所等文教机关的调整改组,参加山东自然博物馆筹备处工作。1953年春季,“山东省美术创作室”在济南成立,主任任迁乔。秋季,济南市政协成立美术组,关友声任组长,张彦青任副组长,吴天墀与劳福泉、胡耳山、徐大峰、黄立荪、岳祥书成为山东省美术创作室的成员,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由山东省文化事业管理局领导的美术创作机构,在组织、辅导美术创作,举办美术展览,开展理论探讨、作品评奖,以及挖掘、整理、革新民间年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54年6月,吴天墀出席了山东省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是年8月,当选为省人民代表,出席山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8月起,吴天墀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省级地志博物馆筹建工作,在自然、古代史和社会主义建设部分陈列中,他不仅担任绘画、插图,还喷制地图,真正做到了一切服从和服务于工作需要,为山东地方志陈列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充分发挥擅长工笔写真的特长,除从焦秉贞、冷枚那里继承些光和彩的传统技法外,吸收曾波臣、禹之鼎二人的技法,因此他画的肖像人物画形神俱佳,栩栩如生,非国内一般画家所能望其项背。根据工作需要,对重要的书画馆藏,吴天墀认真地进行了临摹,1954至1955年先后摹绘的有明代,无款,孔子为鲁国司寇像纸本、明代戚继光肖像图、明代刑玠大破日师战绩图、清代蒲松龄画像,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当年许多老专家见到了吴天墀的临摹作品也是赞不绝口。

1958年10月,吴天墀出席山东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并在同年参加济南市大跃进除四害画展。他提交人大代表提案《建议加强对小学之生的品德教育案》(A029-02-157)时虽然在博物馆工作,却依然关注学生教育问题:“小学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也就是我国将来的主人翁。在他们幼年时期,天性纯洁,染赤则赤,染黄则黄,应当正本端始地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觉悟、有志气、有毅力、有良好习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将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针对小学生的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吴天墀分析道:“常见小学学生有一小部分不遵守公共秩序,不爱护公共财物,甚至有些不当行为,如投机活动及盗窃等,或胡乱打闹,肇成伤亡事故。为了杜绝这一类的不良风气,对他们有加强教育的必要,但这一工作单告诉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进一步紧密结合,再从学生互助想些办法”,为此,吴天池建议:“一是家长会可以常开,二是老师常做个别的家庭访问,三是加强对学生功课的督促与检查,如家庭作业与课文背诵等,四是每隔一个阶段评优一次,五是组织优秀学生作为教师的助手去影响一般学生,六是对特别顽皮的学生明确奖惩制度,及时进行批评与表扬,七是多组织课余有益活动”。该提议寄托了吴天墀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寄托了他对小学教育的思考,时至今日,仍有参考借鉴意义,提议由省教育厅厅长康子玉在当年12月3日签署办理。1959年7月,吴天墀出席了山东省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当选为执行委员,并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理事。1961年,“吴天墀画展”在济南举办。1962年先生与省博物馆首任馆长徐眉生、书画鉴定家李既陶、陶瓷鉴定家霍介秋一起出席了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召开的知识分子座谈会。会后,为了更好地发挥老知识分子的作用,省博物馆成立了研究室,任命他为研究员。是年,吴天墀为纪念建馆8周年,欣然命笔,精心创作绢本虎,题赠山东省博物馆建馆8周年纪念。这幅作品立意深邃、耐人寻味,堪称先生晚年代表作。同年4月,“吴天墀、黄公渚、杜宗甫、赫保真、关友声、黑伯龙联合国画展”在济南展出,六位来自青岛和济南的绘画名家联袂为省会济南奉献精神大餐,为在山东乃至中国美术史都由名望的“青岛雅集”预演和准备,黄公渚、杜宗甫、赫保真成为山东美术界“青岛三老”,吴天墀、关友声、黑伯龙在济南也妇孺皆知,成为济南画坛的领军人物,吴天墀的的《虎》、《鹰》,以及关友声、黑伯龙的山水画,被山东人民出版社、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选入《山东国画选》一书,1962年7月正式出版,成为当时山东美术界的珍贵遗存。1963年为臧郁文先生画的虎,刊登在1979年《济南文艺》第3期,正如著名画家张彦青评说的:“画中所描绘的,是山顶枫树林里,蹲着一只黄质黑章吊睛猛虎,雄踞山巅傲然昂首,眈眈注视远方。观众从它的炯炯目光中,会想到它随时准备一跃而起,应敌或捕食的前奏,也很容易联想到它那种神情尊严,动作敏捷,威慑山林,八方镇恐,的确不愧为山中群兽之王的凶猛性格。我们又可以从它独尊山顶,雄视一切,想到它尽管要猎取小兽充饥,但其行径是光明磊落的,决不采取豺狼等偷袭的卑鄙行为……作者在这幅画中,是画出了虎的真实性格,而且构思含蓄,采取了以‘静’示‘动’的手法,这比画一个张牙舞爪的饿虎,要更加难画,也高明得多……吴老画过的夜行虎、雪地虎、下山虎、子母虎、风虎、睡虎、怒虎……各尽其妙,不同一般。”

1963年12月,吴天墀以省人民代表身份出席山东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为新中国的发展、建设,在文博领域发挥自身的作用。1964年,吴天墀先生因患脑血栓病住院治疗,病情稍有好转,即出院回家养病,终因手足失灵,已不可能再从事最喜爱的绘画了。以后,病情反复,言语不清,手足失灵,缠绵病榻长达七八年。后来,因为时代的因素,对吴天墀在精神上、情绪上带来了极大的痛苦,1971年,吴天墀在省博物馆办理了退休。

后来,吴天墀的病情恶化,南新街23号昏暗的房间里,吴天墀再也未能拿起画笔,屋内悬挂着的1962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幅年画伴随他,那是他1954年秋创作的一幅虎啸图,威风、凶猛得让人望而生畏的猛虎铭刻在子孙的记忆中。吴天墀即使在弥留的时光,一直惦念子孙们的学业、事业、家庭;如今,子孙们回首那段日子,唯有用思念追怀吴天墀“那渐行渐远的士大夫情怀;寻回那‘温、良、恭、俭、让’的儒学传统;重拾那曾经被遗忘的文人风骨”,在儿孙们看来,对吴天墀最大的怀念恰恰是“对‘传承’最好的诠释”。

吴天墀先生所绘《虎》

吴天墀先生所绘《虎》

吴天墀先生所绘《虎》

吴天墀先生所绘《狮子》

吴天墀先生所绘《虎》

吴天墀先生所绘《鹿猴》

吴天墀先生所绘《牛》

吴天墀先生所绘《马》

吴天墀先生所绘《书法》扇面

参考书目:

刘真灵 《北方虎王——吴天墀》2018年11月《孔孟之乡》

牛继曾 《北方"虎王"吴天墀》 1994年第二期《春秋》杂志

秦若轼 《七家村》 秦一心 宿霞 孙竹兮主编《济南老街史话》 黄河出版社2007年版

王献唐,张书学、李勇慧编 《王献唐金石书画题跋辑存》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THE END
0.疫情第一年宅居拾趣篇,(50幅作品)2017年末,我因为眼疾做了手术,非常遗憾的中止了正在学习的中国山水画。直到今年疫情发生,己有两年多沒有画画。 疫情宅居,干完家务闲暇时不由自主地拿起了画笔。重拾雅趣,久违的幸福感觉油然而生。 从网络临摹及参考,练习铅笔画 两个好友发来的家养宠物照片让我练习彩铅画,她们说“象极了”我很高兴。 jvzquC41yy}/onnrkct/ew45d7>:d{l
1.零基础也能画出风景画的素描书真的香!素描书入门教材 墨点美术半小时素描风景拾光零基础自学入门铅笔画山水建筑风景随学随画初学者临摹画册教程铅笔山水风景基础教程 ¥31.4起 9月11日 20:41 发布 去购买 去年夏天,我坐在阳台上看着远处的山影发呆,突然特别想把眼前的景色留下来,可手一动就画歪,线条乱成一团,挫败感直接拉满。试过网上教程,不是jvzquC41lkgoiqz0vcuccx3eqo5hwjsinqibn8997;>`4=i3hh>48lf9:3ie3m<65ejfgA<623=2
2.写意《山水小景》绘画教程第一步:先用铅笔写意《山水小景》绘画教程 第一步:先用铅笔或者碳条画出大概位置。用中墨勾勒出轮廓,用笔要有提按。 第二步:重墨干笔画出树形。 第三步:画松针,要有疏密。 第四步:淡墨皴擦山体。 第五步:中墨画出小树干。 第六步:中墨点出树叶。 第七步:淡赭石点染。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382485517<4;><55a712A82;6>50|mvon
3.♨️青绿山水《桃源仙境图》局部步骤示范中国画可以用铅笔起形,但一旦动用毛笔,就不可像铅笔般随意。毛笔落墨不仅是勾物勒形,也要传达所画对象的形态、质感、体积感、空间感,要考虑到墨色浓淡干湿对最后染色的影响,同时要表现出笔墨本身的韵律节奏美感。所以青绿山水的落墨和工笔人物的勾线一样是画面的骨架,不可修复的画面的根基所在。有些学画者以为jvzquC41yy}/onnrkct/ew45gx<8e=g
4.画山水三年级铅笔画简笔画简笔画图片大全画山水三年级铅笔画简笔画山水简笔画怎么画 山水简笔画怎么画 风景简笔画图片大全山水风景简笔画带颜色 山水简笔画 山水简笔画 山水简笔画 漂亮的山水简笔画 6张水墨山水手帐简笔画素材 二年级山水简笔画集 山水简笔画怎么画 学画风景简笔画 山水简笔画入门作品教你怎么画好风景简笔画 水墨山水简笔画 jvzquC41yy}/r~hjgf{/ew4lkctckqzc1::72B93dc
5.彩铅画水彩画素描国画美术生彩笔绘是专业绘画美术网站,提供素描,彩铅画,水彩画,中国画,工笔画,书法,自学画画,绘画教学,美术教程,素描图片,彩铅画图片,铅笔画,水彩画图片,油画,国画等绘画教程资料,提供美术生艺考及美考,美术高考,美术联考,美术校考信息!jvzquC41yy}/ejndkj{j0lto1
6.版画在版面滚上软地子后,上面覆上一张纸,用铅笔在纸背画画,画毕,揭开纸,有笔道的地方吸上软地子,版上便露出铜面来,其线条的性质完全与铅笔画的一样。亦可用一些实物如纺织物、网纹、叶子、纸团、线等压印在软地子上面,经腐蚀便可将实物的形象转印到纸上。jvzquC41yy}/y~mcpgjv{~s0ep5jpmjz0rnqA{Burcif1yjtuqt0duti1xofy/xkf?L37BK;CFLD9N<8;4K16962CE=4F=5;92,jfF6836617;65
7.国内外绘画的对比思索(二)西画的概念 西洋画指区别于中国传统绘画体系的西方绘画,简称西画。包括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铅笔画、铅笔画等许多画种。传统的西洋画注重写实,以透视和明暗方法表现物象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并要求表现物体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现的色彩效果。 jvzquC41yy}/i€~qq0ipo8qwpyko1sncq{{f1‚nujw532:6321:84B:80jznn
8.吴官正退休后作画配诗骂贪官:贪污受贿骨头贱新闻频道2013年春节前后,吴官正在济南小住期间,接受夫人建议,开始研习铅笔画。他没有请专家指导,也没找专著钻研,不讲究技法,不分门别类,也不拘泥题材,全部率性而为,自谓“闲来涂鸦”。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发现,在吴官正所作的一幅幅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画旁边,多附有一段或讽喻、或感悟的文字,揭示的则是为人、jvzq<84pgyy/{xzvj0io1ps142772=4v42772=77a9?17A730jzn
9.画过无数《向日葵》如今努力成为自己大芬村画工的殊途同归1991年,在周永久第一次见画画师傅时,从兜里掏出的是一张用铅笔画着荷花、鸳鸯、榕树、小鸟等图案的烟盒纸片。“还不错,可以培养。”师傅的这一句话,让他正式走上了画画的道路。 在1996年之前,周永久甚至不知道梵高是一个人,他以为是一种流派,自己笔下的也只是一张再普通不过的画。2014年,当赵小勇在梵高博物馆jvzquC41|ltfy|3|lqr/exr0ep5{lwjyu1814=5:1v814=5:35e42=;3;:;/u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