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胸怀的颜文樑

——纪念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创办100周年

颜文樑晚年留影(左) / 新康花园 17 号颜文樑旧宅(右)

苏州美专校址旧照

杰出的油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活动家颜文樑先生(1893—1988)是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的主要创办人和校长。今年是苏州美专创办一百周年,由此忆起与他的交往及其大胸怀的艺术人生。

20 世纪 50 年代,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通过有关单位调查研究,确定了上海市第一批文化艺术界高级知识分子名单(分为一、二、三类)。其中颜文樑被定为一类高级知识分子。

第一批高知名单确定后,便进一步落实高知政策。为此,要进一步调查高知的情况。笔者当时在由华东美术家协会改组成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今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任职并参与了这项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当时颜文樑家居上海铁路老北站南面,天目路一侧弄堂里一座老宅的楼上,家庭人口多,居住面积只有 20 多平方米,他的一些油画作品和图书资料只能藏在床底下,更难有空间架起画架创作油画。将这一情况向市委宣传部报告后,市委宣传部通过房管局于 1956 年将徐汇区新康花园 17 号,西班牙式的花园住宅的楼下,调拨给颜文樑一家居住。而楼上居住的是越剧艺术家袁雪芬及其丈夫郑煌(《中国青年报》驻沪记者)一家。新康花园 17 号颜文樑居宅为四室二厅,附有厨房、两个卫生间、储藏室以及大厅南面的小花园等。颜文樑迁入新居后,深感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于知识分子的关爱。居室回旋空间大了,重新激起他历年喜爱淘购有文化价值的旧货的习惯。他在淮海中路的旧货商店,淘购了法国等欧式的雕花旧画框,装入自己的油画作品挂在新居的四壁;同时淘购了一些欧式旧家具,布置在各厅室,寄托曾留学法国的生活情怀。迁入新居,大大激发了颜文樑的绘画创作热情,他不时在厅内架起画架,或在小花园里架起画架创作油画新作。

颜文樑居住的新康花园正大门设在淮海中路,门牌号为淮海中路 1273 弄,而在对过的淮海中路 1162 号淮中大楼,是上海美协的办公室,真是彼此对眼相望,距离很近,所以笔者常去颜文樑先生家拜访,也就自然加深了对颜先生的了解,有助于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

颜文樑个子高大畅敦实,长圆脸,厚道相,说话总是糯软的苏州口音,当时已是 60 多岁的老人,算是祖父辈的前贤,然而对我这个才 20 多岁的小青年始终非常尊重,彬彬有礼。每次见面,总是拱双手送上茶水,访毕离开时也总要亲自送出门口,并且目送我远去,十足是一位慈祥好客厚道的老者。尤其是 1983 年春节,他将由上海学林出版社新出版的《现代美术家画论·作品·生平——颜文樑》一书精装本题赠笔者。当时他已是 90 岁高龄,竟然对我这个 40 多岁后辈题签“黄可同志我兄留念”,让我非常感动,终生难忘。

从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来看,颜文樑是一位拥有大胸怀、对新中国美术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

探索西洋画的中国气派

作为油画大家的颜文樑,从 17 岁报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学习西洋画起直至90多岁晚年,坚持不懈探索西洋画的中国气派,为美术史上鲜见。

颜文樑,字栋臣,江苏苏州人。1893 年 7 月 20 日生于苏州干将坊,5 岁入私塾读书。祖父知恬,业医。父亲纯生,在上海从商,因偏爱绘画而拜当时上海画坛名家任伯年为师,学得人物、山水、花鸟画技能。母亲亦善绘画,常自绘图稿作刺绣。苏州是文化古城,又是桃花坞木板年画的诞生地,江南文人聚集地。在家庭和社会文化背景熏陶下,颜文樑的艺术天赋得到了滋润孕育而勃发。他模仿桃花坞年画,创作了许多类似年画的彩色画。他亦模仿民间文学唱本中单线版画插图,创作了许多单线画。而描绘内容则多数是现实生活中所见之人、物、景。可见,颜文樑少年时已显露出在绘画中有表现乡土情的强烈欲望,这正是其之后及一生都投入探索西洋画中国气派的思想感情基础。

1909 年 8 月,那年颜文樑 17 岁,见《申报》载商务印书馆招学期五年的艺术生的广告,报考者达 400 人之多,最后录取 30 人,颜文樑报名应试并以优异成绩被录取。入商务印书馆之后,他跟从特聘的日本籍留学法国的西洋画家松冈正识(已60多岁)学习西洋画(包括油画、色粉画、水彩画)。在学习的过程中颜文樑发现,油画(用油彩)和色粉画(用色粉棒,简称粉画)都具有厚泽的色彩覆盖力和丰富的色彩层次感,在表现物象的质感、渲染生活场景和自然环境氛围上都有很强的表现力,而水彩画轻盈明快便于抒发情感,所以对这三个画种的技能颜文樑都上心学习。1912 年 3 月,遵父亲命辞去商务印书馆学业回苏州,从那时起便进入最早时期的西洋画自由创作且油画、色粉画、水彩画并重。

1912 年创作了第一幅油画《石湖串月》,1913 年创作了第二幅油画《飞艇》和第三幅油画《苏州瑞光塔》。《石湖串月》描绘的是苏州上方山下的石湖,当时苏州人的习俗在中秋节次日群游石湖赏月,湖中灯船如织,通宵笙歌不绝。这是一幅典型的描绘苏州现实生活的风俗画。此画作成后陈列于苏州观前街裕昌祥镜框店,引起市民轰动,后经友人朱士杰介绍,其同学之姊赵颦以八元银元购去。赵颦是苏州著名女刺绣家,购此画作刺绣范本之用。油画《飞艇》,则是颜文樑当时以青年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特地从苏州乘火车赶往上海江湾跑马厅,观赏美国人史天生小姐驾驶飞艇的飞行表演现场写生后所作。此画陈列于苏州裕昌祥镜框店,被苏州警察局的科长钟元以两元银元购走。油画《苏州瑞光塔》,用抒情笔触和诗意色调描绘了苏州名景瑞光塔的景色,则自己留存下来。

1919 年颜文樑创作了第一幅色粉画《画室》,1920 年创作了第二幅色粉画《厨房》,1921 年创作了第三幅色粉画《老三珍》。《画室》一画,描绘的是自己的画室,那江南特有的建筑构件雕花窗,大小不一的木桌椅,架起的画架,而墙头挂着许多画作,呈现的是苏州乡土气息很浓的画室别样风光。《厨房》描绘的是当时苏州地区富裕人家宽敞明亮的厨房空间,有灶墙的砖砌大灶,有悬吊的腊肉猪腿,还有四周上下挂起的竹篮蒸架。午饭后的休息时刻,小女孩坐在灶前的小凳上逗玩着小白猫,而小男孩则依着大饭桌在方凳上打着瞌睡,极具民风。《老三珍》是描绘苏州街头专卖猪肉的一家著名店铺,弥漫着人间烟火气的景物,使观者倍感亲切和迷恋。

1917 年,颜文樑应上海来青阁书坊之约稿,创作水彩风景画 16 幅,以 4 幅为一组共 4 组,由商务印书馆以三色版印出,发行甚广。那些画让来青阁出乎意料地获得不菲的利润。自然在支付报酬时对颜文樑很是慷慨。第一组 4 幅,每幅稿酬 50 元银元。第二组 4 幅,每幅稿酬 100 元银元。第三、四组 8 幅,每幅稿酬 250 元银元。由此,颜文樑在当时也算发了小财。这套 16 幅水彩风景画,描绘的也多半是苏州地区的江南水乡景色。

颜文樑 1917 年为上海来青阁创作的水彩画

从上述颜文樑最早独立创作的油画、色粉画和水彩画来看,清楚地表明了从一开始他就注重表现中国乡土情、民族风,也就是探索西洋画的中国气派。这种探索更是颜文樑热爱自己祖国情感的自然流露。正是因为他的西洋画作品具有浓重的中国气派,所以当 1928 年赴法国留学时,携去的色粉画《厨房》《画室》和油画《苏州瑞光塔》,顺利入选 1929 年 3 月举办的巴黎春季沙龙展览。在为期展览的五、六两个月,《厨房》一画还获得荣誉奖,授奖仪式上法国教育部长、美术部长亲临主持,甚是隆重。

同时,从早期颜文樑认真细致的写实主义绘画风格可以感受到,他是深受其日本老师的影响。日本籍留学法国的西洋画家松冈正识先生,坚持正统的法国学院派写实主义绘画传统,从《透视学》的角度,力求绘画形象前后远近比例关系的准确,视觉效果无可挑剔;并从《艺用人体解剖学》的角度,讲求人物造型结构的准确; 又从《色彩学》的角度,做到不同时光下的色彩微妙变化的准确拿捏等等,从而达到绘画整体效果完美。颜文樑就是努力这样做的。当然,写实主义绘画并不意味着照相主义式的如实描写现实。作为艺术创作,写实主义绘画同样必须以观察社会生活和自然界为基,在有所感受之后激发出艺术灵感,通过选择、概括、提炼,经艺术构思后理想化地创造出有艺术意境、感染力、审美性的画面。检阅观赏颜文樑一生留下的许多写实主义绘画作品,是可以感悟到他的精心选题,并用心构思一再推敲而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审美价值。

颜文樑在早期创作油画、色粉画和水彩画的过程中,发现水彩画和色粉画均不易长期保存。后来他基本只创作油画,自然留传至今的油画作品为多。

下文就颜文樑中期和后期的油画代表作品做些赏析。

油画《天平初夏》1925 年创作,以扎实的写实绘画功底,准确的透视处理,细腻的油画笔触,用黄蓝色为主调,交融灰黑色复笔,描绘了颜文樑苏州家乡天平山幽深诗意的美丽景色,令人陶然入境。

1930 年,颜文樑留学法国期间,游览意大利写生所作的油画《威尼斯运河》和《佛罗伦萨广场》等,一改早期的细笔, 而尝试用粗放写意之笔,可见受法国印象主义外光派油画影响,强调光感下的千变万化色彩微妙效果。从作品中可感受到,当时颜文樑怀着对异域风景的新鲜感,迅速捕捉眼前打动自己的景色及愉悦兴奋的创作心态,实为不可多得之作。而油画《人体》,则也可见其把握人体造型结构之功底。

1940 年创作的油画《凝香似玉》,依然回归用细笔,轻笔漫写,色调典雅,抒情诗般地描绘江南水乡雪后美丽一景,亦令人陶醉。

1950 年创作的油画《浦江夜航》和 1951 年创作的油画《造船厂》,这是颜文樑以喜迎新中国诞生之心情,在新中国初期创作的多幅油画中的两幅。《浦江夜航》一画,是颜文樑特地于夜间深入黄浦江边观察写生之后所作。画面以多层次的丰富色彩表现月光映照在黄浦江水面的复杂绚丽的斑驳反光,而繁忙的船只就在如此环境中航行,真是一首亮丽的彩绘诗篇。此画后由上海历史博物馆收藏。《造船厂》一画,则是颜文樑深入沪东造船厂参观写生后所作。画面以写实细笔,用冷色调青天为背景衬托,怀着敬崇技术工程人员的创造精神,富有质感地描绘出涂有橘红色的已造就巨轮的壮观场面,令人鼓舞。

1952 年,国家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将原颜文樑创办和担任校长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今南京艺术学院),颜文樑由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调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原为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副院长,由此颜文樑常赴杭州出席工作会议并给学生讲课。他常利用业余时间在西湖景区写生,之后创作了一系列彩绘西湖区域种种景致的油画,如《西湖保俶塔》《西泠桥》《里西湖》《三潭印月》等,都是难得的珍贵之作。

油画《玉带桥》,是 1953 年颜文樑赴北京出席第二次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之机利用休息天外出写生所作,作品以粗细笔交错,冷热色调相配,用特写手法描绘了令人神往的北京玉带桥名景。同时创作的表现北京美丽景色的油画有《天坛》《北海公园》等。

天平初夏 / 油画 / 颜文樑 / 1925

佛罗伦萨广场 / 油画 / 颜文樑 / 1930

1956 年 11 月,颜文樑迁入新居新康花园后,在充满生活舒畅幸福感的心态下,于新居里接连创作了一系列油画佳作。例如《上海外滩》《国庆夜景》《雪霁》《傍晚灯光雪景》《复兴公园林荫》《百果丰收》《家园一角》《卧室》等。其中《雪霁》,以厚泽浓重的多层次色彩,沉着而带奔放的笔触,描绘了那些古树为主景的森林雪景中夕阳逆光照射下的魅力红辉。冷暖色调互为交融配衬,相映成趣,视觉上可以一下子抓住观者驻足欣赏,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油画佳作。据颜文樑告知,这是积累多年各地观察写生素材中经过艺术构思提炼概括而成之作。可见,丰富的生活写生素材积累,对于创作绘画佳作是多么重要。而《傍晚灯光雪景》一画, 则是颜文樑生活幸福感的直接表露。傍晚时分,铺满雪的新康花园小花园里,颜文樑居室的窗透出暖暖的灯光,温暖和宁静交融,表达了颜文樑搬入温馨新居后的幸福感。作品《上海外滩》和《国庆夜景》,又选择上海标志性的黄浦江外滩历史建筑群,以及最繁华的南京路国庆之夜,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来讴歌新中国的新上海。而《卧室》一画,颜文樑用细致笔触和静谧的色调,描绘新居内自己的卧室,明亮的窗外有小花园的花木掩映,窗内是典雅的木床,东侧玻璃橱内摆着各种不同历史文化元素的小物件,小桌上则有古典式时钟和小台灯,从一个小侧面也反映出高级知识分子艺术家对于新中国的归属感。

傍晚灯光雪景 / 油画 / 颜文樑 / 1956

复兴公园林荫 / 油画 / 颜文樑 / 1956

1982 年,颜文樑已是 89 岁高龄,他依然用饱含深情的油画笔触和热烈的色彩,创作了油画《祖国颂》。画面旭日东升,海浪滔天,气势磅礴,俨然一首礼赞新中国朝气蓬勃发展的彩绘交响诗。画作配有诗:

祖国江山归统一,巍然屹立地球东,人民欢乐国家建设进步中。大海波涛涌涌,涌涌涌。太阳升起东方红,红红红。

志士肝胆照乾坤,朝霞灿烂色鲜明,工人、农人、军人、商人,一切人,高高兴兴来尽人民的职分。大家团结起来,一致心!

精心创办苏州美专

颜文樑在商务印书馆学习西洋画时,受到日本老师松冈正识的严格正规教导和训练,打下了西洋画的扎实功底。由此他感受到,正规的美术教育对于培育美术人才是何等重要。他从商务印书馆回苏州后,先后被聘任为桂香小学、钱业小学、振华女校、吴江中学、太仓第四中学、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苏州第一师范学校等校的图画教师。由于他教学正规认真,使学生们受益良多,所以各校校长对于颜文樑的教学很是满意,给的报酬也较高。例如,他任苏州第一师范图画教员,每月工资有 125 元银元。这些工资收入也为他日后创办苏州美专和留学法国积累了资金。 1928 年留学法国时,除创办苏州美专用掉数千元外,手上积蓄尚有 8000 多元,而当时中国币 1 元可换 12 元法郎。颜文樑在各校担任图画教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正规美术教育的重要,于是萌发创办正规美术学校的设想。

1922 年 7 月,30 岁的颜文樑把创办正规美术学校的设想告诉好友胡粹中、朱士杰、顾仲华、程少川,并在朋友间取得了共识,于是首先创办苏州美术暑期学校,校舍借用海红坊的苏州律师会所。招生广告甫出,报名者纷至沓来,学生竟有百余人,且以苏州地区的大中学生居多,可见创办美术学校正是时代需要。

1922 年 9 月,上述苏州美术暑期学校结业后,又有友人张紫玙、黄觉寺、张念珍、花农、蔡鸿斌、高奎章等共 13 人参与,决定成立苏州美术学校(苏州美专前身),颜文樑自任校长,校舍借用县立中学。初期,校长和教员都义务工作,不取工资。但为宣传抬高学校身份,对外称教员每月薪金 30 元大洋。学制两年,教学科目有油画、色粉画、水彩画,学生报名踊跃。当时学生每月交费一元,学生所用笔墨纸张颜料均学生自备。刚开始的阶段,教学设施还是缺乏的,例如上素描课缺乏人体雕塑像,用一只狮子雕塑来代替。

1923 年,苏州美校的学生增多,同时招收女生,于是又借用三贤祠河南会馆房舍三间,成立西校,原设在县立中学的则称东校。第二期学生改为四年制。

1924 年,苏州美校第三期招生 40 人,其中女生 10 余人。

1925 年,苏州美校已有陆寰生等研究生入学。

1927 年,颜文樑应苏州公益局之聘,出任苏州著名历史建筑沧浪亭园林保管员,并受命筹设苏州美术馆。随后苏州美校正式迁入沧浪亭房舍,沧浪亭便成为苏州美校的永久校址。同年秋,留学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毕业归国、任教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的徐悲鸿携妻蒋碧薇来访,颜文樑陪同游天平山,船游太湖,并一同仔细参观了苏州美校的教学管理。参观之后的徐悲鸿向颜文樑提议,为提高苏州美校的教学,使教学更科学化正规化,应该去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留学,并考察欧洲美术。颜文樑听取了徐悲鸿真诚建议并开始学习法文,于 1928 年 9 月,由上海乘法国邮轮“帕朵斯”号,35 天后抵法国巴黎,入学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投罗朗斯教授门下,开始了严格的学院派素描、油画等西洋画正规训练和深造。学习期间又游览考察比利时、意大利、英国等欧洲国家的美术,参观美术展览和艺术博物馆,开阔自己的视野和专业素养。与此同时还创作了一系列写生油画。为了能将优秀的资源引入到学校,便用个人积蓄资金采购 500 多件欧洲著名雕塑石膏复制品,万余册珍贵的欧洲各种美术画册和美术史论书籍,陆续通过海运托运回苏州美校。由此,使苏州美校成为了当时全国美术院校中拥有西洋美术教学用素描石膏像和参考书籍最丰富的学校。

1931 年 12 月,颜文樑 39 岁,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毕业归国。在留学法国和游览考察欧洲期间,他结识了当时在欧洲留学和考察的庞薰琹、刘海粟、吴恒勤、杨秀涛、孙福熙等艺术家并结成为好友,同时相约日后彼此多沟通联系,一起商讨中国新美术发展事宜。颜文樑返苏州美校后,便召开师生大会,向同事和同学们汇报留学法国和考察欧洲的收获和体会。他以大胸怀的心情还特别强调,为学校未来发展的愿景,已利用私人积蓄采购了丰富的欧洲著名雕像复制石膏像和西洋美术书籍,学校会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调整课程,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立志把学校教学水平提高到全国美术院校前列。为了美术教育和学校的持续进步,颜文樑有着虚心听取来自各方对学校有益建议的胸怀。当时特赴上海拜访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刘海粟,虚心地请教取经。他在请教调研中发现,上海美专虽然借鉴了西洋美术教学体系,但操作上避开了学院派过于严格的教学方法,比较宽松、灵活、自由、开放。对此颜文樑认为,上海美专的做法有利有弊。有利处,便于学生毕业后自由发挥和发展;弊端则是影响学生在校期间打下扎实的绘画功底。颜文樑思考再三,在教学观念上坚持西洋美术的写实主义传统,坚持严正的西洋美术学院派教学体系,坚持严格的教学。颜文樑坚持秉承严正教学的指导观念,所以他经常亲自给学生们授课,示范指导严正的素描训练,讲解《透视学》、《艺用人体解剖学》和《色彩学》等来磨练学生的绘画功底。

威尼斯圣保罗教堂 / 油画 / 颜文樑 / 1930

1932 年,颜文樑得到苏州富翁、同样热爱美术、曾考察日本国立东京美术学校的吴子深先生慷慨资助 3 万大洋。于是学校决定特邀上海工部局工程师吴希猛为学校设计新的校舍。新校舍为仿希腊式建筑,列柱拱廊,宽敞宏伟,由苏州张桂记营造厂承包建于沧浪亭。之后苏州美校气魄非凡的新校舍一经建成,立马成为了当时全国美术院校建筑的翘楚。作为私立美术学校,当时无论是从硬件(校舍和教学设备)还是软件(教学体制和师资)都称得上是一所完备的专业学校。同年 10 月,经申报教育部批准立案,正式定名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简称苏州美专。苏州美专由国家教育部立案后,第一年获得国家补贴经费 6000 元,第二年获得补贴 16000 元,当时政府的支持给苏州美专带来非常大的帮助,更坚定了颜文樑把苏州美专办得更好的信心。

苏州美专的教职员充沛,师资配备齐全:资金主要提供者吴子深为校主,颜文樑任校长。颜文樑留学法国期间代理校长为胡粹中(兼水彩画教授),教务主任张宜生(兼花卉画教授),训育主任张紫玙(兼色彩教授),西洋画系主任兼油画教授朱士杰,美术史教授严大钧,铅笔画兼美学理论教授黄觉寺,图案教授黄乃振,中国画系主任兼山水画教授顾彦平,山水画教授王选青、朱铸禹,花卉画教授颜纯生,金石教授朱梁任,国文兼书法教授蒋吟秋,国文教授黄颂尧,音乐教授戴逸青,校长室秘书陆阛生,庶务员张念珍,教务员王心涵,图书室管理员戴濂。后来黄觉寺又兼任副校长。学校对于学生课余生活的引导也非常重视。例如,组织学生建立西洋乐队、摄影学会等,开展有益于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提高人文艺术修养的各类活动。

拥有大胸怀的颜文樑始终有一个目标和志向,即通过坚持创办苏州美专为发展中国新美术事业培育专业人才。所谓新美术不只是局限在发展西洋画,也包括中国画的创新和各门类美术的发展。于是除了原设的西洋画系、中国画系、艺术教育系、预科外,又增设美术设计系、动画(美术电影)系,且新增这两个系在当时可谓开创了美术教育科目的先河。开设美术设计系,旨在培养社会极需要的实用美术人才,包括工商美术广告设计、商店橱窗和门面设计、日用品造型和装饰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建筑物室内外装饰设计等。动画(美术电影)系,则旨在培育关系到广大少年儿童欣赏启蒙和教育所需要的中国美术电影事业发展必需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增设动画系,还发生了有趣而感人的故事。那便是后来成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和漫画家的阿达(徐景达),少年时在苏州圣光中学住读,因绘画艺术天赋而驱使他不停作画惹了祸。一天数学课上,因数学刘老师面相有点特别,阿达就在课间作了一幅题为《刘老头》的幽默肖像,周围同学看到后都忍不住笑出了声,刘老师见到画后很是生气,没收了这幅画并上告到校长那里。事后校长代表学校致函阿达在上海的父母,告知学校要劝退阿达出校的决定。此时阿达正好见到报纸上刊载苏州美专动画系招生的广告,于是很快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试入学,因祸得福而成就了阿达的绘画之路。阿达后来被分配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后如鱼得水,充分发挥了艺术才华,前前后后共参与拍摄了 31 部动画片。其中他导演的《三个和尚》,先后在国际电影节上四次获奖,同时在国内获“金鸡奖”和“百花奖”。他所作漫画《无题》于 1980 年获德国柏林国际漫画展银奖;《擦掉小块漆》获 1981 年全国漫画展佳作奖。同样在上海美影厂,还有多名除阿达之外的动画艺术家也都是从苏州美专动画系走出来的。同时,因颜文樑的苏州美专增设美术设计系,致力培养实用美术人才,被上海成立于 1934 年的“中国工商美术作家协会”聘任为董事。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苏州沦陷,苏州美专校舍被日本侵略军占用,在战乱中原计划将苏州美专迁入内地的设想落空,颜文樑只得带领部分师生来到上海,在未被日军占领的“租界”的夹缝里坚持办学,这便是设立在四川中路 22 号 7 楼的“苏州美专沪校”。在当时,学校经费时常发生困难,颜文樑通过巧思多作油画来出售,售出后画款悉数填充经费。当时苏州美专沪校的师生,也在课余参加上海美术界在“租界”里的一些活动。例如,副校长黄觉寺参加于 1941 年 8 月 15 日创立的“上海艺术学会”并出任会长。该会于同年 11 月 1 日创刊《上海艺术月刊》,至1943 年 2 月出第 14 期后停刊。著名学者型油画家陈抱一的长篇论文《洋画运动过程略记》就连载在 1942 年第 5 至 12 期《上海艺术月刊》上。苏州美专沪校在困难重重中终于迎来了 1945 年的抗日战争胜利,重返苏州恢复正常校务,直至新中国诞生后的 1952 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经过调整,苏州美专与上海美专及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成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今南京艺术学院)。回顾过往,颜文樑几乎倾注了一生心血将苏州美专坚持了 30 个春秋,为中国新美术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并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作为美术教育家的颜文樑,即使在晚年,对美术教育的大胸怀依然没有丝毫改变,始终初心如一。比如,在被邀为上海青年宫美术学习班、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美术学习班、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进修班等授课的过程中,依然孜孜不倦认真教学,并做课堂示范,科目有《绘画色彩运用》《艺用人体解剖学》《美术用透视学》等。他还在新康花园家中开办 20 余人规模的油画学习班,居然不收分文学费。更可贵的是,他还把授课讲稿尽可能地整理成通俗易懂的专著,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色彩琐谈》《美术用透视学》等专著广为发行,一版再版,普惠着中国的新美术事业。

开辟中国美术展览新篇章

作为美术活动家的颜文樑,为人正派、善良、谦逊,在创办苏州美专前已在美术界内广泛结交诸多良友。他在与美术界朋友的交流交往中越发感到,需要有一个机制和形式将美术界的美术创作积极性调动起来,定期举办美术展览,广泛展示不同风格、流派、形式的美术作品,来增进美术界的交流,彼此切磋,同时又能让学术思想得到碰撞,促进美术创作的发展。展览能使美术作品的原貌与观看者直接接触,是艺术作品感染大众的最直接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传播美育的最佳桥梁。于是,在 1919 年元旦,26 岁的颜文樑与杨左匋、金松岑、潘振霄、葛赉恩、徐詠青、金天翮等友人发起组织“美术画赛会”,在苏州旧皇宫举办第一届美术画赛会展览,为期 14 天。展出的作品有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漆画、着色摄影,工艺刺绣等。展览征集时,当时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等各地院校和美术团体均踊跃参展。之后以此为起点,每年元旦美术画赛会都会在苏州如期举办。1924 年的第六届美术画赛会,有吴昌硕、王一亭等名家参展。1928 年元旦在由颜文樑负责筹设于沧浪亭的苏州美术馆揭幕开馆,同时第十届美术画赛会也开幕。此届美术画赛会共设16个展室,陈列中国画、油画、色粉画、水彩画、书法、篆刻、摄影、刺绣等作品 1500 件。于右任、刘海粟、颜文樑、金松岑、吴子深、朱士杰、胡粹中、蒋吟秋、范烟桥、吕斯百等名流名家均有作品参展,规模空前,颇为壮观。

美术画赛会在发起时宣称:“提倡画术,互相策励,仅此浏览,不加评判。”但美术画赛会名称中有“画赛”两字,实际已包含比赛竞争之意。各个门类美术作品公开展示在广大观众面前,无形中亦是一种竞争和比赛,激励着每个艺术家创作出更多更佳的作品。

美术画赛会作为民间发起组织的一种机制、形式,在当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画赛会的每年举办,促进了美术家们真正以创新精神进行积极创作,对当时美术创作风气的繁荣带来了毫无置疑的正能量。第二十五届美术画赛会举行时已是 1951 年,展览人气依然高涨,吴湖帆、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刘海粟、颜文樑、吴作人、吕斯百、朱屺瞻等美术大家都拨冗积极参与展览,可见美术画赛会在当时社会和美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回顾过往,颜文樑开辟的美术画赛会确确实实给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留下了出彩的一笔。

作为美术活动家的颜文樑,他的绘画作品不仅参加历届美术画赛会的展览,也常活跃于“洋画运动”基地上海的一些重要美术展览活动中。例如,1933 年 10 月 10 日至 17 日,上海著名的西洋画团体“决澜社”在福开森路 393 号(今武康路 393 号) 的“世界社”内举行“决澜社第二届画展”,颜文樑就有作品参展,同时参展的画家有庞薰琹、王亚尘、周多、丘堤(女)、张弦、阳太阳、周真太、倪贻徳、段平右、王济远等。

综观颜文樑先生的一生,确实如其文樑的名字一样,挑起了国家文化建设中新美术建设的一根文化大樑。

THE END
0.疫情第一年宅居拾趣篇,(50幅作品)2017年末,我因为眼疾做了手术,非常遗憾的中止了正在学习的中国山水画。直到今年疫情发生,己有两年多沒有画画。 疫情宅居,干完家务闲暇时不由自主地拿起了画笔。重拾雅趣,久违的幸福感觉油然而生。 从网络临摹及参考,练习铅笔画 两个好友发来的家养宠物照片让我练习彩铅画,她们说“象极了”我很高兴。 jvzquC41yy}/onnrkct/ew45d7>:d{l
1.零基础也能画出风景画的素描书真的香!素描书入门教材 墨点美术半小时素描风景拾光零基础自学入门铅笔画山水建筑风景随学随画初学者临摹画册教程铅笔山水风景基础教程 ¥31.4起 9月11日 20:41 发布 去购买 去年夏天,我坐在阳台上看着远处的山影发呆,突然特别想把眼前的景色留下来,可手一动就画歪,线条乱成一团,挫败感直接拉满。试过网上教程,不是jvzquC41lkgoiqz0vcuccx3eqo5hwjsinqibn8997;>`4=i3hh>48lf9:3ie3m<65ejfgA<623=2
2.写意《山水小景》绘画教程第一步:先用铅笔写意《山水小景》绘画教程 第一步:先用铅笔或者碳条画出大概位置。用中墨勾勒出轮廓,用笔要有提按。 第二步:重墨干笔画出树形。 第三步:画松针,要有疏密。 第四步:淡墨皴擦山体。 第五步:中墨画出小树干。 第六步:中墨点出树叶。 第七步:淡赭石点染。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382485517<4;><55a712A82;6>50|mvon
3.♨️青绿山水《桃源仙境图》局部步骤示范中国画可以用铅笔起形,但一旦动用毛笔,就不可像铅笔般随意。毛笔落墨不仅是勾物勒形,也要传达所画对象的形态、质感、体积感、空间感,要考虑到墨色浓淡干湿对最后染色的影响,同时要表现出笔墨本身的韵律节奏美感。所以青绿山水的落墨和工笔人物的勾线一样是画面的骨架,不可修复的画面的根基所在。有些学画者以为jvzquC41yy}/onnrkct/ew45gx<8e=g
4.画山水三年级铅笔画简笔画简笔画图片大全画山水三年级铅笔画简笔画山水简笔画怎么画 山水简笔画怎么画 风景简笔画图片大全山水风景简笔画带颜色 山水简笔画 山水简笔画 山水简笔画 漂亮的山水简笔画 6张水墨山水手帐简笔画素材 二年级山水简笔画集 山水简笔画怎么画 学画风景简笔画 山水简笔画入门作品教你怎么画好风景简笔画 水墨山水简笔画 jvzquC41yy}/r~hjgf{/ew4lkctckqzc1::72B93dc
5.彩铅画水彩画素描国画美术生彩笔绘是专业绘画美术网站,提供素描,彩铅画,水彩画,中国画,工笔画,书法,自学画画,绘画教学,美术教程,素描图片,彩铅画图片,铅笔画,水彩画图片,油画,国画等绘画教程资料,提供美术生艺考及美考,美术高考,美术联考,美术校考信息!jvzquC41yy}/ejndkj{j0lto1
6.版画在版面滚上软地子后,上面覆上一张纸,用铅笔在纸背画画,画毕,揭开纸,有笔道的地方吸上软地子,版上便露出铜面来,其线条的性质完全与铅笔画的一样。亦可用一些实物如纺织物、网纹、叶子、纸团、线等压印在软地子上面,经腐蚀便可将实物的形象转印到纸上。jvzquC41yy}/y~mcpgjv{~s0ep5jpmjz0rnqA{Burcif1yjtuqt0duti1xofy/xkf?L37BK;CFLD9N<8;4K16962CE=4F=5;92,jfF6836617;65
7.国内外绘画的对比思索(二)西画的概念 西洋画指区别于中国传统绘画体系的西方绘画,简称西画。包括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铅笔画、铅笔画等许多画种。传统的西洋画注重写实,以透视和明暗方法表现物象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并要求表现物体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现的色彩效果。 jvzquC41yy}/i€~qq0ipo8qwpyko1sncq{{f1‚nujw532:6321:84B:80jznn
8.吴官正退休后作画配诗骂贪官:贪污受贿骨头贱新闻频道2013年春节前后,吴官正在济南小住期间,接受夫人建议,开始研习铅笔画。他没有请专家指导,也没找专著钻研,不讲究技法,不分门别类,也不拘泥题材,全部率性而为,自谓“闲来涂鸦”。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发现,在吴官正所作的一幅幅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画旁边,多附有一段或讽喻、或感悟的文字,揭示的则是为人、jvzq<84pgyy/{xzvj0io1ps142772=4v42772=77a9?17A730jzn
9.画过无数《向日葵》如今努力成为自己大芬村画工的殊途同归1991年,在周永久第一次见画画师傅时,从兜里掏出的是一张用铅笔画着荷花、鸳鸯、榕树、小鸟等图案的烟盒纸片。“还不错,可以培养。”师傅的这一句话,让他正式走上了画画的道路。 在1996年之前,周永久甚至不知道梵高是一个人,他以为是一种流派,自己笔下的也只是一张再普通不过的画。2014年,当赵小勇在梵高博物馆jvzquC41|ltfy|3|lqr/exr0ep5{lwjyu1814=5:1v814=5:35e42=;3;:;/u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