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轻的父母群体中,免不了讨论孩子上早教课,但都是在比较早教机构硬件好不好?老师怎么样?孩子喜不喜欢?机构退费难不难?
这都比较流于表面,没有抓到问题的实质,我们第一个要了解的应该是这两点:
然后,我们再讨论硬件、老师、孩子的状态及退费问题。
这就好比我们想让孩子练就一身武功,就得先清楚摆在眼前的秘籍是哪门哪派?练完后是什么样的效果?
不然本来你计划孩子练阳刚的降龙十八掌,结果练完一看,孩子更阴柔了,拿起书一看,我X——《葵花宝典》。
那岂不是得气个半死!
我们现在国内最流行的早教机构,可分三类:美式早教、蒙氏早教、日式早教。
我们一个一个看:
【代表机构】:美吉姆、金宝贝
【主要特点】:大肌肉开发、艺术启蒙、玩耍中学习、自由散漫
【诞生背景及特点】:
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的婴儿潮,普通美国家庭没有空间给孩子玩耍,所以把孩子送到一个固定的早教场所进行娱乐玩耍,由老师带着做游戏。
最后,这套东西演变成了三大主要课程,即: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
金宝贝诞生于1976年的旧金山,而美吉姆诞生于1983年的加州,前后脚,所以在理念上区别不大,不要被销售给你带偏了。
美式早教机构适合0-6岁的孩子,尤其适合0-3岁,活动器材对孩子的大动作发育特别好,但每家机构的器材其实是不同的,据我了解,美吉姆的硬件好一些些,所以家长在选择美式早教机构时,一定要对该机构的器材有所了解。
音乐和艺术启蒙也是美式早教的特点之一,在美式早教中,老师会针对孩子早期的乐感和自由玩耍型艺术创作,培养孩子的兴趣,并对家长进行指导。
当然,除了核心三大领域体育、音乐、艺术以外,有些机构还会开设旅游、烹饪、球类、体操以及学前适应等科目给大年龄段(3-6岁)的孩子玩耍,以养成他们对社会秩序的理解,以及对接学校生活。
【主要劣势】:自由散漫
美式早教在中国市场上,占了很大的份额,但这并不代表就没有劣势。
美式教育对孩子的独立自我非常尊重,以至于在美式教育的老师更鼓励“放飞自我”的状态。
如果孩子上课不严格遵守老师的指令,而去玩其他玩具,老师一般不会管,如果家长要干涉,老师会劝家长不要管,让孩子自己去玩想玩的东西。
孩子的自由散漫,以至于你可能会怀疑:这些东西可以在小区的公共运动区来教。
如果你是一个规矩感和掌控感强的家长,估计你会受不了。
【代表机构】:伊顿幼儿园
【主要特点】:独特的蒙氏教具、孩子为主导、老师为观察者、慢
【诞生背景及特点】:
蒙台梭利教育诞生于100多年前的意大利,1907年,创立了第一家“儿童之家”,主要招收那些因母亲外出工作而无人照看的3-7岁孩子。
它理论的美好程度让不少妈妈为之动容,蒙氏教具的独特性也让不少家庭常常“剁手”,特别是它专门为孩子身高设计的所有教具,她们称之为“工作”。
蒙氏觉得孩子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不需要大人的指导」,所以正宗的蒙氏教室里,你会看到一个别的地方幼儿园看不到现象:
孩子是主导者,老师是观察者和协助者。
蒙氏教学的“放羊”状态,会让不知所以的家长觉得是老师在偷懒。比如:老师会在开头给孩子布置完工作后,就站在一旁扮演所谓的“观察者”角色。
100多年来,蒙台梭利分化为两个主要支流:
不考虑脑科学、科技的发展,一切严格按照老的理念和方法来,老师拿的证书叫“AMI”;
考虑脑科学和时代的发展,去伪存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前进,老师拿的证书叫“AMS”。
伊顿幼儿园属于后者,主讲老师99%都是持证上岗,所以这所幼儿园比较贵。
但对于外行人、不理解其中奥义的家长而言,会觉得以孩子为主导的话,自己在家玩也可以,何必浪费这个钱,觉得老师不起作用。
但是不得不说,蒙氏机构在3岁以后的蒙氏数学课程里,对孩子数学启蒙——加减法、进位退位的指导很有用,不少家长都说孩子学了之后,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计算中更轻松了。
【主要劣势】:润物细无声——慢
因为以孩子为主导,所以容易让孩子停留在舒适区,没法做到“跳一跳就摸到”的成长。
还有一个就是“慢”,而现在我们追求的即使快,希望立马看到效果,但慢会贯穿蒙氏教学的始终。
如果你是个急性子的家长,估计你会受不了。
【代表机构】:七田真
【主要特点】:全脑开发(语数外全面发展)、专注力、刷题(附和我们的现在的认知)、打鸡血
【诞生背景及特点】:
据我了解,日式早教的理论在业内饱受争议,但以这套理论为基础的早教机构,在市场上的火爆程度却一直不减。甚至有不少影视圈明星也把自己孩子送去上早教。
不少家庭在学龄前都给孩子买过大大小小的数学启蒙习题册,比如著名的公文系列,多湖辉系列都是来自日式数学启蒙的教案。
大量刷题和循序渐进是日式早教的特点。日式早教秉持的就是“全脑开发”这个特点,正是这个特点被业内专业人士诟病,但不少国内的鸡血家长喜欢日式早教,也正是看到了这个——0-3岁可以专门学习语数外,这在学科上就可以抢跑了。
但如果你认为孩子的人生是一场短跑,成败在于起跑,那你可能比较认同;
但是,你觉得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成败关键在于后劲,那你可能就不会在意,甚至会和业内专家一样,唾弃这样的方式。
【主要劣势】:与美式、蒙氏反着来
日式早教不像美式早教、蒙氏早教那样过分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提倡尊重家长和老师。回答问题追求正确答案,而不是尊重孩子兴趣的培养。
所以“鸡血型”家长认为这种方式对之后对接学校课程有利。
闪卡的训练目的是为了增强孩子的专注力。频繁刷过的闪卡图形,本质上并不要求记忆,而是不断训练拉长孩子的专注力,培养的是孩子的非兴趣化专注,美式以及其他理论强调的是兴趣引起专注,日式则反着来。
为什么中国本土没有出现强势的早教品牌?
因为中国早教起步很晚,而一个理念的诞生到实践,最后的实践回过头去验证理论及完善理论,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所以,如果有一个本土的早教理论说自己很牛叉,你要慎重,因为这都没有经过理论-实践-理论的闭环过程。
但你说就想让孩子能去玩一玩、耍一耍,那就另说了。
再者,以上三种理论都是完备的吗?
这就好比你去商场吃饭,一个店门前排队取号,一个店门可罗雀,相当冷清,你就大概知道哪家好吃,哪家不行了。
既然没有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那如何选择早教机构的?
我建议,如果有条件的话,就取长补短,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来选择:
最后再交代一点,我们千万不能把养孩子、教孩子的事完全寄托在这些机构身上,早教机构永远只是你育儿路上的补充,顶多就是强有力的补充,育儿的主角永远是你自己。
我们的言行,我们陪孩子周末去沙滩堆沙子、去公园跑步、去博物馆看展、在家一起玩积木,这其实才是最好的早教。
毕竟,再训练有素的老师,那也只是一份工作,而你,付出的却是爱,对孩子无条件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