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广大教师学习课标、钻研教材、研究学情的能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9月17日——18日,由双流区教科院主办的小学语文一至三年级“课标教材解读与作业设计”大赛在棠湖小学如期举行,区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李晓玉老师及中心组成员全程担任专家评委。
一、教师解读,精彩纷呈:
9月17日上午,双流区怡心第一实验学校、棠湖中学怡心实验学校、棠湖中学实验学校(东区),分别承担一年级“识字写字与口语交际”、“阅读教学”“拼音教学与说话写话”板块的解读任务。
各比赛团队围绕不同的板块,坚持教学评一致的原则,从教学目标、本校学情、教学原则、教学策略、作业设计、学生评价等维度进行了详细而又精彩的解读。双流区怡心第一实验学校“剪纸识字”作业设计的巧妙创意,棠湖中学实验学校(东区)对“和大人一起读”这一全新教学板块的深入理解,以及棠湖中学怡心实验学校在拼音教学中所融入的生动故事、多彩活动、识记技巧,构成一个个结构精巧、妙趣横生的课堂场景,直引得参会老师们惊叹连连,也赢得了评委们的热烈掌声。
9月17日下午,由黄水小学、龙池小学和胜利小学分别解读二年级三个任务包。
黄水小学的老师主要解读识字写字板块:在识字写字内容方面,坚持多认少写,认写分开的原则;识字方法多样化,集中识字、随文识字、形声字识字、场景识字等。龙池小学解读的阅读板块:老师们提出要关注各类文体的教学、关注语文要素的落实、关注学生的语用能力等策略。对于课外整书的阅读策略,提出通过导读课、推进课和汇报课的三种课型使学生从兴趣、认知和实践的层面进行学习。“口语交际”与“说话写话”两个板块由胜利小学的老师进行解读:第一,凸显核心教学目标,做到一课一得;第二,用足用好课文内容,就地取材;第三,创设真实交际情境,多方互动;第四,设计有梯度得活动,逐步提升;第五,巧用教学活动检测,落实评价。作业设计板块提出作业设计要秉承多样化、趣味化和实践性三大原则。
9月18日上午,三年级的解读任务由双中实验附小、双中万科学校、育英学校共同承担。
在“识字与写字”与“口语交际”板块,双中实验附小的老师围绕课标解读、教材呈现、校情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作业设计的目标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在阅读板块,双中万科学校的老师从教什么——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到何种程度——评价任务的确立;怎么教——教学过程的设计为大家做了分享。在习作板块,育英学校的三位老师从课标、语文的核心素养、教材、习作的编排等方面进行解读。在作业设计方面特别指出作业的设计要符合以下特点:要生活化,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要趣味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要分层化,尊重学生差异性。
二、专家点评,画龙点睛:
在为期一天半的三场解读比赛中,针对每一所学校的解读内容,区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李晓玉老师都给予了精彩的点评和指导:比如,识字写字方面,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识字和写字教学要有侧重点和区分度。在阅读教学方面,李老师语重心长地指出教材是承载知识的载体,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体会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才能更全面的把握教学目标。在习作(写话)方面,李老师强调,要在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从“入格”过渡到“出格”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作文。
一路欣赏,一路采撷,收获了累累硕果。通过此次教材解读和作业设计大赛,以赛促研,有效提高了教师研读课程标准、整体把握教材、钻研教材和作业设计的能力,为提高双流区小学语文教育教研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期待着老师们今后精彩的课堂呈现!
文稿:杨心竹、刘梦婷、张美艳 图片:郭伟杰、韩小强 审核:崔秀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