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一年级语文教材解读(四)——识字写字教学建议校区新闻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3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把字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

5.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识字写字的安排,突出识字写字的规律, 着力于激发识字兴趣,发展识字能力。

1. 遵循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编排原则,科学安排识字写字序列

识字写字的安排,控制总量,降低难度,全册要求认识300 个常用字,会写其中的100 个字。在字种的选择和字序的排列上,力求科学。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要求认的字,都是出现频率高的生活口语常用字;要求写的字,大多是字形简单、构字能力或构词能力强的独体字,也适当选择特别常用的合体字,大体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

2. 集中识字形式多样,凸显传统文化

教材安排了两个专门的集中识字单元,同时在语文园地中专设栏目“识字加油站”,以丰富多彩的识字形式,如字理识字、传统蒙学识字、事物归类识字、儿歌识字,激发初入学儿童学习汉字的兴趣。

集中识字的内容,继承传统语文教育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凸显传统文化,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激发学生探索汉字、亲近传统文化的愿望。

特别是第一个集中识字单元,文化内涵丰富,传统意味浓郁。以“天地人,你我他”作为第一课,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后面的几课《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也都围绕人与自然的主题,营造出和谐的氛围,为学生的成长打下精神的底子。

3. 夯实识字写字基础,重视培养识字能力

教材重视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重视识字方法的学习和识字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使识字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教材引导学生了解象形字、会意字,并通过《我的发现》栏目,引导了解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结合识字,学习常用偏旁,引导学生形成初步的字形分析能力。

结合写字,学习基本笔画和笔顺,引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并力求美观。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专门的《书写提示》栏目,强调汉字书写规则,打好写字基础。同时,重视书写习惯的培养,多次强调写字姿势,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要求写的字旁边呈现新笔画,并对每一个要求写的字都做了笔顺跟随的处理,特别是在色彩上做了特别处理,以颜色的变化体现汉字书写的每一个笔画,使静态的笔顺变得动态立体,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每一个汉字的笔顺。这样的版式设计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为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提供了有力保障。

4. 鼓励在生活中识字,开拓多种识字渠道

设置专门的栏目《展示台》,提供展示交流语文学习成果的平台,鼓励学生交流语文学习的收获,沟通课堂内外。教材在“展示台”中提供了生活识字的多种渠道,如,通过同学的姓名识字,在街上认识招牌上的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通过展示交流学习成果,强化生活处处皆语文的理念,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要求认的字:(1)高频常用字。并不以字形简单作为唯一标准。如“妈”在汉语拼音第3课出现,“马”在汉语拼音第4课出现,“女”在“语文园地四”出现。

(2)构词能力强。

要求写的字:(1)字形简单。如“女”在“语文园地四”要求写,“马”在阅读12课要求写,“妈”在阅读14课要求写。

(2)构字能力强。

不同阶段的识字方法

拼音认字、看图识字、字理识字、传统蒙学识字、归类识字、事物归类识字、字族文识字、儿歌识字、反义词识字、生活中识字、随文分散识字、猜读… …

教学建议:

1、要求认识的字,只在语境中认读,运用于阅读,不要求书写,也不做字形分析;

2、新字中的部件,含有已经认识的独体字,可以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不孕讯分析学生不认识的部件和字形,有时可适当的渗透字理,了解汉字的严办过程,记住字形。

3、自己想办法识记生字要有科学性,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但不可天马行空;

4、倡导生活中识字,交流课外识字途径与成果。如:制作生字卡,随机认读,并且交流你是怎么认识的。

5、写字要指导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一边指导一边示范,严格要求,保证质量,不仅正确,尽量美观;

6、写字不超过4遍,(第一遍模仿,第二遍自己练习,三遍记忆,四遍加深印象)不必堂堂清,要反复巩固。

7、生字组词,组常见的词,也就是使用频率高的词语,不要组生僻的词语。

8、生字的认读和记忆的形式要有趣味,按照记忆的规律反复循环识记。

测评师可以出看拼音写词语,看图写词语,绳子写笔顺,在语境中填写,按课文内容填写,二类生字不考书写。

THE END
0.识字教学的创新论文11篇(全文)(二)灵活多样的识字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1.随文识字(听读识字):学生在听读、跟读课文时,要训练学生进行指读,然后练习让学生将生字按课文的川页序对号入座,找到字音所对应的字形,手指那个字,眼睛看着那个字,做到手、眼、脑、口综合运用。使学生对生字有个初步的感知,印象。 jvzquC41yy}/;B}wgunv0lto1y5jmn~sw{>l3wq0jvsm
1.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滋养丰厚文化内涵5.“一字”带“一串”,教一个字时联系这个字的形近字组合学习,加强孩子对生字的记忆与学习。 倪希萍组长对提高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效率也做了几点补充: 第一,不能忽视随文识字的重要性,在阅读中与汉字反复见面,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能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能在识字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jvzquC41yy}/onnrkct/ew45g3p6;r
2.232《狐假虎威》课例研讨于老师在课堂上常用的识字方法有:随文识字,迁移识字,情境识字,表演识字,借图识字等等。这些识字方法很常见,但于老师是适时巧妙地且扎扎实实落实到了课堂上,学生能力的提升是看得见的。 在于老师课例的启发下,我在教学《好的故事》这一课的生字时是这样做的。这篇课文里有很多难懂的词,因为鲁迅所处的年代正是由文jvzquC41yy}/lrfpuj{/exr1r16e6>6d3g=cgl
3.教学视导明方向学习研讨促提升接着针对两节课中老师们存在的困惑,提出指导性建议,如提问策略的学习是为了促进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应平衡好提问策略和理解文本之间的关系。随文识字课不要面面俱到,应做到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教师要找准结合点。 刘主任的指导如一场“及时雨”,让老师们明确了这两种课型究竟要教什么,如何教,促进语文教师不断jvzquC41yy}/onnrkct/ew45w6g:f?5
4.识字与写字的教学设计教材对全册内容作了统筹安排,识字写字以随文识字为主,语文乐园中辅以识字方法的指导,同时和写字结合起来,体现了课标低段识字写字是重点的要求;阅读是教材的重点,每个语文乐园中都有一个“阅读欣赏”,阅读内容与本单元课文也有联系;语文生活则把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写话融合在一起。正如教材审查意见所言:“纵向的发展和横向的联系,线索都比较清楚。老师jvzquC41yy}/h€xkt0ipo8okcqgo1qyon1pjcxfpa461:9=23461;=7a337:8?3jvor
5.我的教育教学故事范文(二)集中识字法 与随文分散识字教学同时出现的集中识字教学最早在辽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展开。它主张先识字后阅读。起初,该地教师将发音相同的汉字归类在一起,集中识字。后来,他们改用突出字形规律的办法集中识字,逐渐形成了利用字形规律,以基本字带字为主要形式的集中识字法。这种方法体现了汉字的结构,便于学生独立认字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58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