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

《识字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在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以及赛龙舟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节日的快乐气氛,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2.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学生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3.注重了学法指导。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要想深入、全面地了解这些节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师及时梳理学生所提出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环节。令我没想到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强,三个节日的汇报分别采用了介绍资料、演一演、做表格的方式。

二、成功之处

在教学中,我积极探究教法和学法,努力做到“六让”:目标——让学生明确;过程——让学生参与;新知——让学生发现;资料——让学生收集;内容——让学生自选;结论——让学生归纳,而且在学法基础上,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了质的飞跃。

三、不足之处

二年级的孩子对于搜集到的资料应该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而不是念。我想这需要平日里扎扎实实地练习,今后我会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在“我会认生字”教学方面,我应该多方面、全方位地去让学生练读,并采取多样化形式,从而促进学生的读认能力。在读组词这一环节,我应该先让学生齐读而不是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领读,这样有利于优等生带动后进生的学习。以后,我会注意对生字加强练读的多样化学习。

四、改进措施

学生自学生字词,通过查字典、当小老师、同桌互读等形式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然后领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初步读懂课文,接着品读感悟,体会情感。逐步引导步步深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识字是终身的。早识字,早阅读;多识字,多阅读,其作用和意义不可低估。从引导学生识字开始,逐步达到学生主动识字,自能识字,使识字成为他们的需要,从而促进他们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THE END
0.传统节日课文二年级下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节日课文二年级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 写话 起步训练 新课标在对低年级的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对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的目标。写话是作文的基础,我们可以把“写话”理解为低年级的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5534ivvq
1.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原文、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原文、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原文、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传统节日》这篇识字课文,是以“三字经”的形式呈现的。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诗歌主要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jvzquC41yy}/7:yguv4og}4ujq}03:56:6?40qyon
2.古诗《清明》教学设计(精选13篇)2、背诵课文,并会默写。 3、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课件(课文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民乐《春天》)教师朗读《清jvzq<84yyy4rwwqw0ipo8~wgf{0uqnek1:8;=<80jznn
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13篇)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pjcxfpowhbp8=82;<5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