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重视学生识字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第一学段:“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第二学段:“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第三学段:“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从课程目标我们可以看出,在识字与写字教学过程中,仅仅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目标是不够的,培养学生对汉字和汉字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其价值与会认会写同等重要,或者说更重要一些,因为这解决的是学习汉字的动力问题。
二、几种识字策略
1、集中识字
“集中识字”是辽宁省黑山县北关小学开展“集中识字”实验总结出来的方法,就是把汉字集中起来学习。先识字,后读书;集中教,分散练;学了一批字,读一些课文巩固识字;然后再学一批字,再读一些课文。主要采用按形、音、义归类的方法,变一个一个地识字为一串一串地识字。
集中识字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看图识字、基本字带字、同音归类识字等方式。它的优点是以解决字形为中心,体现了汉字音、形、义统一的规律。
集中识字并不是把课文中所有生字一个不落地都集中起来学。有的字不好归类,或者有的字脱离课文不易学,就需要随课文分散识字。
2、分散识字
“分散识字”是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斯霞老师研创的方法,也叫随课文识字。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即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
分散识字由于是在阅读过程中识字,便使识字与阅读、识字和学习语言紧密地结合起来,避免了孤立识字的现象,突出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语言规律,体现了汉字音、形、义结合,字、词、句、篇结合,听、说、读、写结合,以及学用结合的精神。
分散识字的好处主要有:(1)有利于掌握汉字的音、形、义;(2)有利于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4)在阅读过程中识字,还有利于儿童爬过两个“陡坡”,即由识字爬向阅读的“陡坡”,由口头表达爬向书面表达的“陡坡”。
3、注音识字。
注音识字旨在发展儿童语言,以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为重点,解决识汉字和学汉语的矛盾。其特点为:以发展语言、寓识字于读写之中为原则,采取“边读书,边识字”的方法,对汉字的音、形、义和识、写、用分步提出要求,即识归识,写归写。识字快,走“快车道”,写字慢,走“慢车道”。识字的教学要求是“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4、韵语识字。
“韵语识字”是辽宁省东港市实验小学校长姜兆臣进行的识字实验,后由中央教科所、辽宁省东港市教育局组织推广与实施。韵语识字根据快速记忆原理,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主张“三先三后”的识字原则,即先记忆后理解,先整体后部分,先形象后抽象。主要特点是:(1)先识1000个最常用的高频字,以利于学生尽早阅读;(2)充分发挥字音和字义场的优势效应,把常用字组成常用词,再编成句式整齐、合辙押韵、通俗有趣、短小精悍的韵文,便于儿童联想和记忆;(3)课文尽量避免重复字的出现,力图以最短的篇幅尽可能多地呈现生字,突出意义组块、整体输入的特点,成批识字;(4)识字不要求“四会”一步到位,以先认读为主,在大量阅读中逐步达到会讲、会写、会用的要求;(5)采用韵语的形式学习汉语拼音,并发挥其“注音”功能,帮助学生阅读汉字读物,在阅读中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和词汇量,为写作打好基础。
5、字理识字。
字理识字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湖南省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贾国均提出的。所谓字理,是指汉字的构字依据和组成规律。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以达到识字的目的。这种识字方法,揭示和解析字理,以便使学生牢固建立字的形、音、义之间的联系,是核心;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是基本和有效的方法。字理识字的大体程序是:读准字音,解析字理,识记字形,指导书写。采用的基本方法有:图示法,点拨法,联想法,演示法,歌诀法,猜谜法等。字理识字教学法适用于任何一种语文教材,它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强化儿童对汉字形、音、义的记忆,能有效地预防错别字的产生和减少错别字,有利于对儿童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6、字族文识字。
字族文识字由四川省井研县鄢文俊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始创,并从1980年开始进行实验,后由四川省乐山市教委、科委组织推广与实验。该方法认为,汉字中有一定数量的具有派生能力的“母体字”,“母体字”加上偏旁,可以衍生出数量众多的“子体字”,这些字几乎占常用汉字的90%。由“母体字”带出的一批批音、形相近的“子体字”可以组成一个个“字族”,以一个字族中的字为主,编写出的课文就成为“字族文”。利用编就的一篇篇字族文来识字,是字族文识字的基本方式。例如,在以“青”为母体字的字族中,选出常用字“菁、清、请、情、晴、睛”,编成以下字族文:“草菁菁,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太阳出来是晴天,看东西,用眼睛。”学生一边学文一边识字,根据字族特点举一反三,提高识字效率。字族文识字吸收了集中识字重视汉字构字规律,分散识字重视语言环境,以及注音识字重视在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中识字的经验,将三者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体现了“字形类联”“字音类聚”“字义类推”的特点。
三、写字教学
1、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
2、要教给学生笔画名称,笔顺规则和常见的偏旁部首。
3、要求学生写字写得正确、端正、熟练,行款整齐,并且书写要有一定的速度。
4、要养成爱惜文具保持整洁的习惯。
识字教学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一二年级要好好研究识字教学,整个小学阶段,都要认真探索识字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以上提到的和我们平常用到的一些识字方法,大都是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摸索、总结出来的,我们一方面要继承学习这些优秀方法,同时我们也应该立足当前的教育环境,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将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
总之,小学识字教学是对小学生启蒙教育的开始,也是儿童从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初级阶段,更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因此,我们要不断探讨符合当下的、适应本班学情的、有效的识字教学策略,努力提高识字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