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模基础知识

认证主体:徐**(实名认证)

IP属地:湖北

下载本文档

1、航空模型基础知识教程(一)应大家的要求顶起来 求精 一、什么叫航空模型 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其技术要求是: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亳升。1、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 机模型。2、什么叫模型飞机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二、模型飞机的组成 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2、。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 的方向安定。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 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前部一个起落架 ,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

3、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三、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 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展弦比大说明机翼狭长。飞机模型基础知识(二)飞机模型基础知识第一章基础物理 本章介绍一些基本物理观念,在此只能点到为止,如果你在学校已上过了或没兴趣学,请跳过这一章直接往下看。第一

4、节速度与加速度 速度即物体移动的快慢及方向,我们常用的单位是每秒多少公尺公尺/秒 加速度即速度的改变率,我们常用的单位是公尺/秒/秒,如果加速度是负数,则代表减速。第二节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除非受到外来的作用力,否则物体的速度(v)会保持不变。 没有受力即所有外力合力为零,当飞机在天上保持等速直线飞行时,这时飞机所受的合力为零,与一般人想象不同的是,当飞机降落保持相同下沉率下降,这时升力与重力的合力仍是零,升力并未减少,否则飞机会越掉越快。第二定律:某质量为m的物体的动量(p = mv)变化率是正比于外加力F 并且发生在力的方向上。 此即著名的F=ma 公式,当物体受一个外力后,即在外

5、力的方向产生一个加速度,飞机起飞滑行时引擎推力大于阻力,于是产生向前的加速度,速度越来越快阻力也越来越大,迟早引擎推力会等于阻力,于是加速度为零,速度不再增加,当然飞机此时早已飞在天空了。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数值相等且方向相反。 你踢门一脚,你的脚也会痛,因为门也对你施了一个相同大小的力第三节力的平衡 作用于飞机的力要刚好平衡,如果不平衡就是合力不为零,依牛顿第二定律就会产生加速度,为了分析方便我们把力分为X、Y、Z三个轴力的平衡及绕X、Y、Z三个轴弯矩的平衡。轴力不平衡则会在合力的方向产生加速度,飞行中的飞机受的力可分为升力、重力、阻力、推力如图1-1,升力由机翼提供,推力由引擎提

6、供,重力由地心引力产生,阻力由空气产生,我们可以把力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力,称x 及y 方向当然还有一个z方向,但对飞机不是很重要,除非是在转弯中,飞机等速直线飞行时x方向阻力与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x方向合力为零,飞机速度不变,y方向升力与重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y方向合力亦为零,飞机不升降,所以会保持等速直线飞行。弯矩不平衡则会产生旋转加速度,在飞机来说,X轴弯矩不平衡飞机会滚转,Y轴弯矩不平衡飞机会偏航、Z轴弯矩不平衡飞机会俯仰如图1-2。第四节伯努利定律 伯努利定律是空气动力最重要的公式,简单的说流体的速度越大,静压力越小,速度越小,静压力越大,这里说的流体一般是指空气或水,在这里当然是

7、指空气,设法使机翼上部空气流速较快,静压力则较小,机翼下部空气流速较慢,静压力较大,两边互相较力如图1-3,于是机翼就被往上推去,然后飞机就飞起来,以前的理论认为两个相邻的空气质点同时由机翼的前端往后走,一个流经机翼的上缘,另一个流经机翼的下缘,两个质点应在机翼的后端相会合如图1-4,经过仔细的计算后发觉如依上述理论,上缘的流速不够大,机翼应该无法产生那么大的升力,现在经风洞实验已证实,两个相邻空气的质点流经机翼上缘的质点会比流经机翼的下缘质点先到达后缘如图1-5。我曾经在杂志上看过某位作者说飞机产生升力是因为机翼有攻角,当气流通过时机翼的上缘产生”真空”,于是机翼被真空吸上去如图1-6,他的

8、真空还真听话,只把飞机往上吸,为什么不会把机翼往后吸,把你吸的动都不能动,还有另一个常听到的错误理论有时叫做子弹理论,这理论认为空气的质点如同子弹一般打在机翼下缘,将动量传给机翼,这动量分成一个往上的分量于是产生升力,另一个分量往后于是产生阻力如图1-7,可是克拉克Y翼及内凹翼在攻角零度时也有升力,而照这子弹理论该二种翼型没有攻角时只有上面”挨子弹”,应该产生向下的力才对啊,所以机翼不是风筝当然上缘也没有所谓真空。伯努利定律在日常生活上也常常应用,最常见的可能是喷雾杀虫剂了如图1-8,当压缩空气朝A点喷去,A点附近的空气速度增大静压力减小,B点的大气压力就把液体压到出口,刚好被压缩空气喷出成雾

9、状,读者可以在家里用杯子跟吸管来试验,压缩空气就靠你的肺了,表演时吸管不要成90度,倾斜一点点,以免空气直接吹进管内造成皮托管效应,效果会更好。第一节翼型介绍 飞机最重要的部分当然是机翼了,飞机能飞在空中全靠机翼的浮力,机翼的剖面称之为翼型,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航空前辈们发展了各种不同的翼型,从适用超音速飞机到手掷滑翔机的翼型都有,翼型的各部名称如图3-1,100年来有相当多的单位及个人做有系统的研究,与模型有关的方面比较重要的发展机构及个人有:NACA: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即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前身,有一系列之翼型研究,比较有名的翼型是”四位数”翼型及”六位数”翼型,其中”六位数” 翼型

10、是层流翼。易卜拉:易卜拉原先发展滑翔机翼型,后期改研发飞机模型翼型。渥特曼:渥特曼教授对现今真滑翔机翼型有重大贡献。哥庭根:德国一次大战后被禁止发展飞机,但滑翔机没在禁止之列,所以哥庭根大学对低速低雷诺数飞机翼型有一系列的研究,对遥控滑翔机及自由飞无遥控模型非常适用。班奈狄克:匈牙利的班奈狄克翼型是专门针对自由飞模型,有很多翼型可供选择。 有些翼型有特殊的编号方式让你看了编号就大概知道其特性,如NACA2412,第一个数字2代表中弧线最大弧高是2%,第二个数字4代表最大弧高在前缘算起40%的位置,第三、四数字12代表最大厚度是弦长的12%,所以NACA0010,因第一、二个数字都是0,代表对称

11、翼,最大厚度是弦长的10%,但要注意每家命名方式都不同,有些只是单纯的编号。 因为翼型实在太多种类了,一般人如只知编号没有坐标也搞不清楚到底长什么样,所以在模型飞机界称呼翼型一般常分成以下几类如图3-2:全对称翼:上下弧线均凸且对称。半对称翼:上下弧线均凸但不对称。克拉克Y翼:下弧线为一直线,其实应叫平凸翼,有很多其它平凸翼型,只是克拉克Y翼最有名,故把这类翼型都叫克拉克Y翼,但要注意克拉克Y翼也有好几种。S型翼:中弧线是一个平躺的S型,这类翼型因攻角改变时,压力中心较不变动,常用于无尾翼机。内凹翼:下弧线在翼弦在线,升力系数大,常见于早期飞机及牵引滑翔机,所有的鸟类除蜂鸟外都是这种翼型。其它

12、特种翼型。以上的分类只是一个粗糙的分类,在观察一个翼型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找出它的中弧线,然后再看它中弧线两旁厚度分布的情形,中弧线弯曲的方式、程度大至决定了翼型的特性,弧线越弯升力系数就越大,但一般来说光用眼睛看非常不可靠,克拉克Y翼的中弧线就比很多内凹翼还弯。第二节飞行中之阻力如何减少阻力是飞机设计的一大难题,飞行中飞机引擎的推力全部用来克服阻力,如果可以减少阻力则飞机可以飞得更快,不然可以把引擎改小减少重量及耗油量,拿现代私人小飞机与一次大战战斗机相比,引擎大约都差不多一百多匹马力,现代私人小飞机光洁流线的机身相对于一次大战战斗机整架飞机一堆乱七八糟的支柱与张线,现代飞机速度几乎是它前辈的

13、一倍,所以减少阻力是我们设计飞机时需时时刻刻要注意的,我们先要了解阻力如何产生,一架飞行中飞机阻力可分成四大类:磨擦阻力:空气分子与飞机磨擦产生的阻力,这是最容易理解的阻力但不很重要,只占总阻力的一小部分,当然为减少磨擦阻力还是尽量把飞机磨光。形状阻力:物体前后压力差引起的阻力,平常汽车广告所说的风阻系数就是指形状阻力系数如图3-3,飞机做得越流线形,形状阻力就越小,尖锥状的物体形状阻力不见得最小,反而是有一点钝头的物体阻力小,读者如果有机会看到油轮船头水底下那部分,你会看到一个大头,高级滑翔机大部分也有一个大头,除了提供载人的空间外也是为了减少形状阻力。诱导阻力:机翼的翼端部因上下压力差,空

14、气会从压力大往压力小的方向移动,部份空气不会规规矩矩往后移动,而从旁边往上翻,因而在两端产生涡流如图3-4,因而产生阻力,这现象在飞行表演时,飞机翼端如有喷烟时可看得非常清楚,你可以注意涡流旋转的方向如图3-5,图3-6是NASA的照片,可看见壮观的涡流,因为这种涡流延伸至水平尾翼时,从水平尾翼的观点气流是从上往下吹,因此会减小水平尾翼的攻角,也就是说水平尾翼的攻角实际会比较小,图3-6只不过是一架小飞机,如像类似747这种大家伙起飞降落后,小飞机要隔一阵子才能起降,否则飞入这种涡流,后果不堪设想,这种阻力是因为涡流产生,所以也称涡流阻力。航空模型基础知识教程(二)应大家的要求顶起来 求精 第

15、一节   活动方式和辅导要点航空模型活动一般包括制作、放飞和比赛三种方式,也可据此划分为三个阶段。    制作活动的任务是完成模型制作和装配。通过制作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的教育。使他们学会使用工具,识别材料、掌握加工过程和得到动手能力的训练。放飞是学生更加喜爱的活动,成功的放飞,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兴趣。放飞活动要精心辅导,要遵循放飞的程序,要介绍飞行调整的知识,要有示范和实际飞行情况的讲评。通过放飞对学生进行应用知识和身体素质的训练。比赛可以把活动推向高潮,优胜者受到鼓舞,信心十足:失利者或得到教训,或不服输也会憋足劲头。是引导学生

16、总结经验,激发创造性和不断进取精神的好形式。参加大型比赛将使他们得到极大的锻炼而终生不忘。第二节   飞行调整的基础知识飞行调整是飞行原理的应用。没有起码的飞行原理知识,就很难调好飞好模型。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学习航空知识,并根据其接受能力、结合制作和放飞的需要介绍有关基础知识。同时也要防止把航模活动变成专门的理论课。一、升力和阻力飞机和模型飞机之所以能飞起来,是因为机翼的升力克服了重力。机翼的升力是机翼上下空气压力差形成的。当模型在空中飞行时,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机翼下表面的空气流速减慢压强加大(伯努利定律)。这是造成机翼上下压力差的原因。  

17、60; 造成机翼上下流速变化的原因有两个:a、不对称的翼型;b、机翼和相对气流有迎角。翼型是机翼剖面的形状。机翼剖面多为不对称形,如下弧平直上弧向上弯曲(平凸型)和上下弧都向上弯曲(凹凸型)。对称翼型则必须有一定的迎角才产生升力。  升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a、升力与机翼面积成正比;b、升力和飞机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同样条件下,飞行速度越快升力越大;c、升力与翼型有关,通常不对称翼型机翼的升力较大;d、升力与迎角有关,小迎角时升力(系数)随迎角直线增长,到一定界限后迎角增大升力反而急速减小,这个分界叫临界迎角。    机翼和水平尾翼除产生升力外也产生

18、阻力,其他部件一般只产生阻力。二、平飞水平匀速直线飞行叫平飞。平飞是最基本的飞行姿态。维持平飞的条件是:升力等于重力,拉力等于阻力(图3)。由于升力、阻力都和飞行速度有关,一架原来平飞中的模型如果增大了马力,拉力就会大于阻力使飞行速度加快。飞行速度加快后,升力随之增大,升力大于重力模型将逐渐爬升。为了使模型在较大马力和飞行速度下仍保持平飞,就必须相应减小迎角。反之,为了使模型在较小马力和速度条件下维持平飞,就必须相应的加大迎角。所以操纵(调整)模型到平飞状态,实质上是发动机马力和飞行迎角的正确匹配。三、爬升前面提到模型平飞时如加大马力就转为爬升的情况。爬升轨迹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叫爬升角。一定马

19、力在一定爬升角条件下可能达到新的力平衡,模型进入稳定爬升状态(速度和爬角都保持不变)。稳定爬升的具体条件是:拉力等于阻力加重力向后的分力(F=X十Gsin);升力等于重力的另一分力(Y=GCos)。爬升时一部分重力由拉力负担,所以需要较大的拉力,升力的负担反而减少了(图4)。和平飞相似,为了保持一定爬升角条件下的稳定爬升,也需要马力和迎角的恰当匹配。打破了这种匹配将不能保持稳定爬升。例如马力增大将引起速度增大,升力增大,使爬升角增大。如马力太大,将使爬升角不断增大,模型沿弧形轨迹爬升,这就是常见的拉翻现象(图5)。四、滑翔滑翔是没有动力的飞行。滑翔时,模型的阻力由重力的分力平衡,所以滑翔只能沿

20、斜线向下飞行。滑翔轨迹与水平面的夹角叫滑翔角。稳定滑翔(滑翔角、滑翔速度均保持不变)的条件是:阻力等于重力的向前分力(X=GSin);升力等于重力的另一分力(Y=GCos)。 滑翔角是滑翔性能的重要方面。滑翔角越小,在同一高度的滑翔距离越远。滑翔距离(L)与下降高度(h)的比值叫滑翔比(k),滑翔比等于滑翔角的余切滑翔比,等于模型升力与阻力之比(升阻比)。  Ctg=1/h=k。    滑翔速度是滑翔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模型升力系数越大,滑翔速度越小;模型翼载荷越大,滑翔速度越大。    调整某一架模型飞机时,主要用升降调整片和重心

21、前后移动来改变机翼迎角以达到改变滑翔状态的目的。航空模型基础知识教程(三)应大家的要求顶起来 求精 五、力矩平衡和调整手段调整模型不但要注意力的平衡,同时还要注意力矩的平衡。力矩是力的转动作用。模型飞机在空中的转动中心是自身的重心,所以重力对模型不产生转动力矩。其它的力只要不通重心,就对重心产生力矩。为了便于对模型转动进行分析,把绕重心的转动分解为绕三根假想轴的转动,这三根轴互相垂直并交于重心(图 7)。贯穿模型前后的叫纵轴,绕纵轴的转动就是模型的滚转;贯穿模型上下的叫立轴,绕立轴的转动是模型的方向偏转;贯穿模型左右的叫横轴,绕横轴的转动是模型的俯仰。对于调整模型来说,主要涉及四种力矩;这就是

22、机翼的升力力矩,水平尾翼的升力力矩;发动机的拉力力矩;动力系统的反作用力矩。    机翼升力力矩与俯仰平衡有关。决定机翼升力矩的主要因素有重心纵向位置、机翼安装角、机翼面积。水平尾翼升力力矩也是俯仰力矩,它的大小取决于尾力臂、水平尾翼安装角和面积。    拉力线如果不通过重心就会形成俯仰力矩或方向力矩,拉力力矩的大小决定于拉力和拉力线偏离重心距离的大小。发动机反作用力矩是横侧(滚转)力矩,它的方向和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它的大小与动力和螺旋桨质量有关。    俯仰力矩平衡决定机翼的迎角:增大抬头力矩或减小低头力矩将增大迎角;反之将减小迎

23、角。所以俯仰力矩平衡的调整最为重要。一般用升降调整片、调整机翼或水平尾翼安装角、改变拉力上下倾角、前后移动重心未实现。    方向力矩平衡主要用方向调整片和拉力左右倾角来调整。横侧力矩平衡主要用副翼来调整。第三节  检查校正和手掷试飞一、检查校正一架模型飞机制作装配完毕后都应进行检查和必要的校正。检查的内容是模型的几何尺寸和重心位置。检查的方法一般为目测,为更精确起见,有些项目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    目测法是从三视图的三个方向观察模型的几何尺寸是否准确。正视方向主要看机翼两边上反角是否相等;机翼有无扭曲;尾翼是否偏斜或扭曲。

24、侧视方向主要看机翼和水平尾翼的安装角和它们的安装角差;拉力线上下倾角。俯视方向主要看垂直尾翼有无偏斜;拉力线左右倾角情况;机翼、水平尾翼是否偏斜。    小模型一般用支点法检查重心,选一点支撑模型,当模型平稳时,该支点就是重心的位置。    检查中如发现重大误差,应在试飞前纠正。如误差较小,可以暂不纠正,但应心中有数,在试飞中进一步观察。二、手掷试飞手掷试飞的目的是观察和调整滑翔性能。方法是右手执机身(模型重心部位),高举过头,模型保持平正,机头向前正对风向下倾10度左右,沿机身方向以适当的速度将模型直线掷出,模型进入独立滑翔飞行状态。手掷方法要多次练习

25、,要注意纠正各种不正确的方法,比较普遍的毛病有:模型左右倾斜或机头上仰;出手不是从后向前的直线,而是绕臂根划弧线;出手方向不是沿机身向前,而是向上抛掷;出手速度太大或太小。    出手后如模型直线小角度平稳滑翔属正常飞行,稍有转弯也属正常状态。遇有下列不正常的飞行姿态, 就应进行调整,使模型达到正常的滑翔状态1、波状飞行:滑翔轨迹起伏如波浪。一般称之为“头轻”即重心太靠后。这种说法虽正确但不够全面。实际上一切抬头力矩过大或低头力矩过小造成的迎角过大都会造成波状飞行。调整的方法有:a、推杆(升降调整片下扳);b、重心前移(机头配重);c、减小机翼安装角;d、加大水平尾翼安装角

26、(作用同推杆)。    2、俯冲:模型大角度下冲。一般叫“头重”,这种说法也不够全面。一切抬头力矩过小,低头力矩过大造成的迎角过小都会造成模型俯冲。调整的方法有:a、拉杆(升降调整片上翘);b、重心后移(减少机头配重);c、加大机翼安装角;d、减小水平尾翼安装角(作用同拉杆)。    3、急转下冲:模型向左(或向右)急转弯下冲。原因是方向力矩不平衡或横侧力矩不平衡。具体原因多为机翼扭曲造成的左右升力不等或垂直尾翼纵向偏转形成的方向偏转力矩。机身左右弯曲的后果与垂直尾偏 转相同,也可能造成急转下冲。调整的方法有:a、向转弯反向扳方向调整片(蹬舵);b、修正

27、机翼扭曲(相当于压杆操纵副翼)。    飞机或高级模型飞机的操纵其原理和调整模型相同,都是改变力矩平衡状态。初级模型一般没有这些舵面,只好用改变这些空气动力面形态的方法来达到调整的目的,方法有三种:    a、加温定形:把需要调整的部位用手扳到一定角度同时加温(哈气、吹热风、烘烤等),停留一定时间使之变形。这种方法适用于纸、吹塑纸、木片部件。一般扳动角度越犬,温度越高,保持时间越长调整变形越多。    b、收缩变形:在需要调整的翼面的一面刷适当浓度的透布油,这一面将随透布油固化而收缩使翼面交形。    c、型架定形

28、。将翼面按调整要求在型架上固定达到改变形态的目的。一般配合使用加温或刷涂料。这种方法适用于构架式的翼面的调整。航空模型基础知识教程(四)应大家的要求顶起来 求精 第四节   手掷直线距离科目 一、三种飞行方式本科目是在限定宽度条件下比赛往返手掷飞行距离。决定成绩的因素有三个:a、投掷技术;b、模型的滑翔性能;c、模型的直线飞行性能。飞行方式有以下三种:1、自然滑翔直线飞行:出手速度和模型的滑翔速度相同,出手后模型沿滑翔轨迹直线滑翔,飞行距离取决于出手高度和滑翔比,一般在6一10米之间。    2、水平前冲直线飞行:出手速度稍大于模型的滑翔速度,出手后模型

29、先水平直线前冲一段距离后过渡到自然滑翔。这种方式比自然滑翔距离可能提高2一5米。    3、爬升前冲直线飞行:以更大的速度出手并且可以有小的出手角。出手后模型沿小角度直线爬升,然后转入滑翔。这种方式可能比自然滑翔距离提高5一10米以上。    第一种方式成绩较低,但容易掌握,成功率高。后两种方式飞行距离远,但放飞、调整技术难度大、成功率较低。因为(a)方向偏差和飞行距离成正比,增大飞行距离后模型飞出边线机率增加(飞出边线后成绩无效);(b)前冲特别是爬升前冲容易使模型失速下冲或改变航向飞出边线。因此,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就需要了解更多的飞行调整知识,提高体

30、能,熟练地应用投掷技巧。二、模型的调整1、滑翔性能。滑翔性能是飞出较大直线距离的基础。调整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最大限度的减小阻力,模型表面要保持光滑,零部件采用流线形(也括配重),前后缘打磨为圆形,翼面平整不要扭曲等,减小阻力可以增大升阻比,即可以增大滑翔比。第二点是调整到有利迎角。迎角由升降调整片来控制。不同迎角模型的升阻比不同,有利迎角升阻比最大,同一高度的滑翔距离最远。正常滑翔后,还需微调升降调整片,找到一个最佳舵位。    2、模型的配重。许多人有一种印象,似乎模型越重越飞不远。其实不然。模型的滑翔比和重量无关。另一方面,重量小模型的动能就小,克服阻力的能力就小

31、,手掷距离反而小。轻飘飘的稻草扔不远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手掷直线距离项目的模型,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应适当增大重量,以加大模型的动能。    3、机翼的刚性。手掷模型的初速较大,机翼承受弯曲力矩大,容易变形甚至颤振而影响飞行性能。为此,制作时要小心操作,不让翼面出现折痕。如刚性仍不足,就要适当加强。方法是在翼根和机身接合处抹胶水,也可在翼根部单面域双面贴加强务(如胶带纸)。    4、直线飞行的调整    a、理想的直线飞行是模型既没有方向不平衡力矩又没有横侧不平衡力矩,即垂直尾翼没有偏角(方向调整片中立位置),左右机翼完全对称(没有

32、副翼作用)。这种情况不但阻力最小,而且能适应速度的变化。    b、实际上模型一般总是转弯的,原因不外乎机翼不对称(多数情况是机翼扭曲),产生了滚传力矩,或是垂直尾翼有偏角产生了方向力矩。遇到这种情况最好查明原因“对症下药”,以达到接近理想的直线飞行。我们把这种调整方法叫做“直接调整法”。    c、还有一种调整方法,例如由于机翼扭曲产生向左滚转的力矩,模型向左倾斜,升力向左的分力使模型左转弯。这种情况不直接纠正机翼的扭曲,而是给一点右舵,也可以使模型直飞。这种调整方法叫“间接调整法”。间接调整虽然也能实现直线飞行,但这种直线飞行是有缺陷的:一是增大了阻力,降低了滑翔性能;二是难于适应速度的变化,不少模型前一段基本上能保持直线,后一段转弯偏航,其原因多半是间接调整造成的。因此,应尽量采用“直接调整法”,避免“间接调整法”。    5、克服前冲失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全册教学设计(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的结构特征,理解同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并能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给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 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41694A4341=44A8;35e22=:828?:27xjvor
1.航模基础知识课件..pdf航 模 基 础 知 识 讲 座 资 料 航模基础知识 一、什么叫航空模型 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 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 叫航空模型。其技术要求是: 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 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 最大的翼载荷100jvzquC41okv/dxtm33>/exr1jvsm1;5431622;4922:16=6342642<;0ujzn
2.小学生无人机航模培训课件.pptx小学生无人机航模培训课件有限公司汇报人:XX 目录第一章无人机航模基础第二章安全操作指南第四章飞行训练基础第三章组装与调试第六章课程总结与提升第五章创意与实践 无人机航模基础第一章 无人机的定义无人机按照用途和功能可以分为军用无人机、民用无人机等,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设计和应用。无人机的分类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71624@4734615<5542732=70ujzn
3.航模直升飞机基础知识.ppt航模直升飞机基础知识.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页数:约36页 1/36 分享到: 1/36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文档介绍 遥控直升飞机基础知识 成都无限航模提供 遥控直升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此处不会涉及某些细节方 面的技术问题,文中会有相应的注明,在此之前需要先掌握模型基础方 面的知识。 ◆直升机的飞行原理 ◆直升机的飞行动作jvzquC41yy}/vjtfqey/exr1r/:76A6646?/j}rn
4.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20篇)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1页的内容,做一做,练习十一第4-6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迁移到比的基本性质。 jvzq<84yyy4vpsx0eqs0lrfqcp5tj~}wg1814:6348712?69a6:6;A690jznn
5.六年级数学《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通用11篇)2、教师告之学生:今天我们就要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分数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 [评析: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需要先掌握一步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通过复习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积极回忆,并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基础,使之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后续的知识。 jvzquC41zkgpz~j0twoxgw3eqo5kkjtzwgyigsn159;84=3jvor
6.《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精选20篇)学生已有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的知识基础。高年级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所以在教学时,有目的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情境中逐步体会“比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pjcxfpowhbp8<789920qyon
7.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根据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学会用方程解答。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抓住了数量关系相同,通过复习题的分析解答,让学生找出熟悉的数量关系,再把题进行改动变化。在边画图、边分析jvzquC41zkgpz~j0twoxgw3eqo5kkjtcp1863B:50jznn
8.课程介绍|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航空运动是建立在科技体育基础之上的,集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于一身的一项科技体育运动。 在学校开设航空模型选修课,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同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了开拓思维、锻炼意志、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航空、航天、航海及车辆模型的学习,养成学科学、用科学、 jvzquC41yy}/{wxfh|4og}4kphu03=8157?20qyon
9.分数除法教案另外,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还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对计算进行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智力,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长方形包装纸 jvzq<84vgciig{3twk}fp7hqo1pjcx}wg|omkjt1lkgpcw45577:77mvon
10.小学数学优秀教案(精选15篇)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这些学过的图形进行整理归纳,把这些图形练习在一起,建构初步的图形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并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三角形稳定性和四边形不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c8<974630qyon
11.【精】分数除法教案(3)小组讨论:四人小组议一议本册书包含哪些知识?在讨论的基础上,将小组的共同意见写在卡片上。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梳理知识。 (4)小组汇报 出示小组汇报要求: ①请全体同学认真倾听每一位小组代表的发言。 ②请各小组记录员边听边用笔将其他小组与你们小组相同的地方勾画出来。 jvzquC41yy}/f~fpogoxgw3eqo5gcw|gp1pjcxfp15:429=40jznn
12.(完整版)航模培训教程(初级部分).ppt航模飞行员需必备的素质 会制作飞机、起飞、降落, 会简单空中动作 模拟训练,带教飞行 航空理论、飞机制作培训 航模飞行员的成长历程 理论学习 (多关注论坛,可以学到更多知识) 飞机制作 (会看图纸,掌握技巧,需要耐心) 模拟训练 (可以在电脑上安装模拟器,随时练习) 空中带飞 (必须在模拟训练的基础上进行) 航模论坛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3172494927<1295422652=;0ujzn
13.遥控直升飞机基础知识.ppt遥控直升飞机基础知识.ppt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遥控直升飞机基础知识 成都无限航模店提供 遥控直升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此处不会涉及某些细节方 面的技术问题,文中会有相应的注明,在此之前需要先掌握模型基础方 面的知识。 ◆直升机的飞行原理 ◆直升机的飞行动作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21734=4:22613<5342642<60ujzn
14.PPT教学(常用15篇)老师:暑假是丰富多彩的,让我们“走向社会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收获。”大家看儿歌上面的同学们在做什么呢? 学生:(略) 老师:大家说的很好,他们在展示他们的暑期作品,下面,让我们也来让我们举办一个暑期的作品展吧!(过渡) 二、暑期作品展(板书) (让同学们欣赏图片“暑假航模赛”、“暑假手工”、“暑假学画”。)jvzquC41yy}/qq6220ipo8ugkz{o1xkhkek06@=4844ivvq
15.无人机组装与调试项目2固定翼航模的组装与调试.ppt航模技术从基础开始综合锤炼人们 的实际工程能力,为无人机的设计制造提供了最经济也是最循序渐进的工程路线。 任务准备 图纸准备 任务准备 图纸准备 任务准备 材料及配件 固定翼航模制作组装材料和配件清单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电机 2204KV1480 个 1 2 螺旋桨 8060 个 1 3 电调 10A(或12A)2—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7127791?5333:22;72267627xjvo
16.贵州理工学院第八届航模科技竞赛初赛顺利开展开赛前,由高宏建老师向各参赛队伍介绍了初赛规则及评委评分要求。航模设计方案评审作为初赛的初衷,是希望参赛队通过撰写航模设计方案学习和了解飞机和航模相关基础知识,了解航模设计、制作、调试、飞行等全过程,并通过参加评审培养PPT制作及汇报能力。 初赛现场,各参赛队伍依次进行汇报。通过ppt展示设计方案,将自己队伍的方jvzquC41yy}/iry0gf{/ew4cgf5jpot132971;=:;0nuo
17.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范文21世纪是高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当前数控行业需要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工人,而职业学校恰恰是培养此类人才的,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知识,还要为学生在日后提升知识层次打基础,在实际的教学中做好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1 进行自我管理能力的必要性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7977/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