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区何丹名师工作室2022年度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自2021年4月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已经两年了。在此期间,我与本工作室学员们在一起,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本着“牢基础、塑个性”的工作室培育宗旨,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促进了我们的专业成长,现总结如下:
一、基于学员分析,研判培训方向
本组教师人员结构分为正式学员15人,观摩旁听学员3人。通过对教师教龄进行统计后发现:本组正式学员中10年以下教龄5人,10-19年教龄6人,20年及以上教龄4人。年龄分配均匀,差异资源可以很好的补充和利用。
从教师的原有教学基础中的课题、荣誉、示范辐射进行调查,发现15个正式学员中区级结题1人、市级结题4人、论文市级5人、区级获奖24人(见图1)。教师省级荣誉1人,市级荣誉5人,区级荣誉16人(见图2)。示范辐射省级1人,市级8人,区级23人(见图3-4)。教师荣誉获奖普遍在区级层次,市级三坛及以上荣誉缺乏。另外,示范辐射中可以看到,教师公开展示课较多,个人研究成果的呈现较少)。
二、基于文件要求,制定培育计划
针对全组15名学员的调查、分析和研判后,工作室本着帮助学员在“牢基础、塑个性”的培育愿景中专业生长,严格按照鹿城区名师工作站(室)的文件要求,制定了2年培育计划,本着“专家引领,专题研讨,同伴互助,教研结合,不断创新”的培育原则,有序推进和实施。目前已经完成了第2个年度的培育和学习任务。
1.名师工作室导师工作要求
(1)负责名师工作室各项培训、研究工作的规划与管理。
每年至少开展6次以上研修活动,线上活动不超过2次。
(2)每年指导各学员至少开设1节公开课。
(3)全程指导学员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4)每年为本学科教师开设示范课或讲座2次以上。
2.学员工作要求
(1)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考评成绩在学校处于领先水平。
(2)积极承担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成绩显著。
(3)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所教班级的教学质量在同行中领先。
(4)积极开展教学类课题和小课题研究,并按照课题管理的要求认真做好各项研究工作。
(5)每年在校级及以上教研活动中开设公开课不少于2次,其中在校际及以上活动中至少1次。
(6)每年现场听课评课不少于20节,其中跨校听课评课不少于4节。
(7)缺课三分之一的学员,不予结业,并取消其今后三年内名师工作室学习报名资格。
3.工作室培育计划
本轮工作室实施时间从2021年4月——2023年4月,跨度2个学年。根据学员原有基础和发展愿景,特将两年时间分化为四个阶段,具体围绕培育主题、研修内容和研修形式制定并实施具体的培育计划(见表1)。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本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学员的需求,及专家的时间档期,我们进行了前后的调整。
三、基于学员特点,探索培养模式
本工作室培养内容系统明确,突出主持人项目化课程研究的特长和学员特点进行培养,注重培养模式的探索,激发学员主动发展的积极性,注重学员的个性化发展,实效性强(见图5、表1)。
图5:工作室培养模式图
表1:何丹工作室培育计划表
活动次数
活动时间
活动主题
特邀专家
第8次
22.5.17
核心素养①:玩转绘本润童心,送教交流共成长
朱芒芒
第9次
22.5.20
优质课堂①:共享共研,共建美好
朱芒芒
第10次
22.7.24
说课素养①:专业赋能,说出精彩
陈碧霄
第11次
22.9.22
游戏理论①:理论渗透视角下的儿童观察解读与支持
李 娟
第12次
22.10.6
说课素养②:回到基于儿童的说课
邵爱红
第13次
22.10.13
游戏观察②③:基于儿童“语言/科学游戏”的观察解读与支持
姜伟/何丹
第14次
23.3.29
项目课程①:“慧”学习 ,“项”未来
何 丹
第15次
23.4.28
市坛演练①:以“试”促教,共研课堂
何 丹
23.5.19
一对一演练②:主题背景下的活动设计
何 丹
23.5.22
一对一演练③:主题背景下的活动设计
何 丹
第16次
23.5.18
优质课堂②:共享共研,共建美好
姜 伟
第17次
23.5.19
优质课堂③:“音”你而来 “乐”享成长
陈恩清
第18次
22.5.30
项目课程②:幼儿园项目课程实践新样态
何 丹
优质课堂④:导师课堂,赋能成长
何 丹
第19次
23.6.10
项目实践①:创新教育 走“项”未来
陈素平
项目课程③:定式+变式:幼儿园项目课程实践新样态
何 丹
项目实践②:对创新教育的思考
程 淮
第20次
23.6.24
项目实践③:幼儿戏剧项目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姜 伟
第21次
23.6.28
项目课程④:未来教育与幼儿园steam项目学习
施昌魏
三、基于学员需求,开展培育活动
1.共享共研,共建美好
2.玩转绘本润童心,送教交流共成长
3.专业赋能,说出精彩
4.理论渗透视角下的儿童观察解读与支持
5.回到基于儿童的说课
6.基于儿童的观察解读与支持
7.“慧”学习 ,“项”未来
8.以“试”促教,共研课堂
9.共享共研,共建美好
10.“音”你而来 “乐”享成长
11.导师课堂,赋能成长
四、基于培育学习,学员感悟和收获。
1.学员们真情感悟
叶建玲:工作室的每一次活动都让我及学员们收获颇丰,为我们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的平台,并为我们搭建了展示自我、体现自身价值的舞台。
李细芳:工作室的云端研修、老师的课例分享、专家的专题讲座……一次次工作室的业务活动,一次次的学习讨论,凝聚了我们的友谊,也让我在不断地充实着自己,真真正正的让我学到了实用的干货,感谢工作室给予的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在这个大家庭里,我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体会到了互助共进的热情,更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谢名师工作室中帮助我的每一位小伙伴!
刘丽丽:作为工作室的学员,积极主动向导师求教,学习已变成了常态,每次导师的专业引领和点拨,成为了我成长的加速器,工作室也给我们创造了很多的学习机会。
黄利跃:在工作室,我把握好每一次课堂的机会,积极参与课堂演练。准备的过程就是努力的过程,首先我从选择内容到设计课程,再不断进行打磨,在打磨中精益求精,何丹老师和工作室里的老师们,针对我的教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提出一些可以改进和提高的部分,我深深的体会到:勇于尝试,大胆实践是成长的捷径,只有亲历其中,才能从行为到思维发生蜕变。我觉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一次成长,学到了不少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充实了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高菊丽:学习之中,何丹老师根据学员的需求安排了很多教育界的名师和大咖为我们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题讲座。如:课题论文撰写、指向核心素养的STEAM项目学习和现场试课演练。通过学习,让我明白了怎样从专业的角度来寻找教学研究的钥匙和打开教学相长的通道。
蔡秀秀:工作室的每一次活动,每一次探讨,都会让我视野开阔,思想升华,在这里一起学习交流,感想共同提高。在这里,我们经常争论,各抒己见,却又仔细聆听他人的想法,博采众长。
郑雯文:一年来,大家一起亲近新思想、走向新高度;同伴间的智慧分享,让大家感受到互助共进的温暖,明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在新的一年要把工作室学到的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深入探究,大胆创新,努力彰显幼儿园教科研特色。
赵素心:参与名师工作室的学习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重要经历。通过这次研修,我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也与其他教师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我将继续努力将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中,并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毛颖:在名师班的这两年中,在不断观摩同伴的公开课后,我逐渐形成自己对各领域课程的理解,并在日常的活动中逐一实践。在实践的挫败中不断反思与总结,并在下一次的实践中尝试。在这样反复的观摩与实践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技巧,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2.学员们收获满满
荣誉称号:
李细芳获“温州市教坛新秀”称号;蔡秀秀获“温州市教坛新秀”称号;陈雅丽荣获市级“优秀教师”称号;叶建玲荣获鹿城区直机关民主评议“优秀党员”称号;高菊丽荣获区级“鹿城区教育宣传信息工作者先进个人”称号。
科研成果:
李细芳课题《CIPP教育评价模式在小小博物馆主题活动中应用的实践研究》区级二等奖、课题《基于新办园发展视角下的博物馆课程建构研究》区级三等奖;
陈雅丽论文《 学习有痕 高效传承——以项目化学习轨迹导引传统节气课程》区级三等奖;蔡秀秀课题《幼儿园益智棋类游戏的开发与研究》区三等奖、课题《早幼衔接——社区早教园中环节幼儿入园焦虑的策略研究》区三等奖;刘丽丽课题《 互动式“食玩 ”微课促幼儿食育的实践研究 》区级三等奖、论文《在大自然中,让游戏环境“野”起来》区级二等奖;黄利跃论文《融五感绘美术》区级一等奖、市级二等奖;叶建玲课题《视·体·路——优化项目活动中中班幼儿个性评价策略研究》区级二等奖;赵素心课题《PBL视域下幼儿园联动式资源课程的实践与研究》区级一等奖、论文《 三链三融:STEAM理念视角下资源互链课程新样态的探索 》区级三等奖、论文《“嵌入式小评价”在乐高游戏中的新探索》区级二等奖;毛颖课题《 E-STEAM视域下,种植活动的探索与研究》市级三等奖、论文《 四C六阶:科技视角下的幼儿园乐高动力课程的创新实践》市级二等奖、论文《三链促建:STEAM视域下,资源助力大班建构区微实践》区级三等奖。
比赛获奖:
郑雯文《超学科STEAM课程》入选浙江省精品课程、师训精品课程《循项·共振:幼儿教师项目课程实施力提升的园本研修项目》市一等奖、案例《好玩的棉花》市三等奖;陈雅丽微课《击情飞扬——大班击剑微课程》市级二等奖、游戏案例《滑滑世界—我们的滑雪探险之旅》市级二等奖;李细芳鹿城区第二届资源教师基本功大赛区级二等奖、温州市第三届资源教师基本功大赛市级三等奖、微课程大班科学活动《玉米大拆解》区级一等奖;高菊丽2022年度鹿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叙事评比区级一等奖;刘丽丽案例《在大自然中,让游戏环境“野”起来》区级一等奖、市级三等奖;黄利跃九把钥匙案例《以双向问题链方式助推幼儿对话环境》区级二等奖、活动方案《最好的自己》区级三等奖、项目化学习案例《专属毕业照》国家级三等奖、案例《拍一套“创意毕业照”》区级一等奖;赵素心案例《 值日机器人 》区级二等奖;毛颖微调研《以“项目”为径,从“项目”突破》区级一等奖;
示范辐射:
郑雯文担任《学习创新:幼儿园项目化学习案例集》副主编、《超学科视角下的幼儿园STEAM课程》编委、市级经验交流《创意蜡笔》;黄利跃市级讲座《美术区域的创设》、市级公开课《这是什么》、区级公开课《一张小纸片》、区级公开课《好玩的转转》;蔡秀秀区级公开课《飞翔太空》;李细芳区级经验交流《一路学习 一路收获 徐徐前行》;高菊丽区级公开课《咕叽咕叽》;毛颖区级经验交流《小象消防员》;刘丽丽区级公开课《章鱼先生卖雨伞》、叶建玲区级公开课《音乐活动:猫和老鼠》;赵素心区级公开课《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