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是以科学(Science), 技术(Technology), 工程(Engineering), 人文(Art),数学(Mathematics)为核心的教育方式。是在全球教育创新与变革背景下的学科融合教育,STEAM强调将各个学科的实践和理论精神融合,目的是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
2020年4月,教育部与乐高集团签署了《关于“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20-2024年)”的谅解备忘录》,正式启动第三轮“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此次签署是在2015-2019年项目二期基础上的继续合作。
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致力于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将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多领域融合的STEAM教育引入课堂,创新授课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和信息素养,启迪和培养国家未来的建设者。
STEAM教育在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
深入探索STEAM教育的云龙模式
那么,当STEAM教育遇上“乐高”
会是什么样子呢?
近日,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公开课观摩研讨活动在徐州市青年路小学举行。
此次活动由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教师培训项目江苏师范大学基地主办,云龙区教育局、徐州市青年路小学承办。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教师培训项目江苏师范大学基地专家团成员出席本次活动。
用乐高制作一个“自助式”交通指示灯需要哪几步?
江苏省张松网络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商务城小学教师葛传鑫执教《“自助式”交通指示灯》。
葛老师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围绕“描述过程,绘流程图”——“科创实践,验证算法”——“真实情境,优化完善”三大板块进行层层递进的探究,带领学生揭开“智慧交通”背后的奥秘。
青蛙的成长需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同样是工作室核心成员,来自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云龙小学的教师李方智执教《小青蛙的成长》。
李老师从学生最喜爱的积木搭建入手,让学生体会到了从蝌蚪到青蛙变化的过程,进而深入探究编程的奥秘,通过精巧的构思让小青蛙动了起来。
教学研讨环节,现场来宾围绕新课标理念的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流程的设计、任务驱动的实施、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作为教育部STEAM教育课程试点学校,青年路小学一直坚持以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为两翼,深入研究“数字+教育”立项课题——
积极创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天性,呵护学生的创新热情,优化学生的创新思维;
进一步探索“指向学生数字素养的课程建设”新征程、打造跨学科融合的课堂教学新范式。
云龙区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助推优质资源共享、跨区域学习连接、学生个性化发展——
提供多元化、差异化、特色化的课后服务项目,由校内延伸至校外,拓宽STEAM教育的学习空间;
深入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通过对教材的跨学科活化重整,进行真实性的任务驱动,促进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云龙区将以此次观摩研讨活动为契机,更加深入地研究最适宜广大云龙学子成长的更高质量的STEAM教育,并以此助力更广大的一线教师积极开展跨学科教学实践,优化课程统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