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工作的实质是解决问题
前言 问题不会自动消失
我们工作得太累、太难、太压抑,是因为我们太不了解工作的实质。
工作是什么(1)
你是否思考过:工作的实质是什么?
“做了”≠工作
小丽是一家公司的电话接待员,她负责与公司的潜在客户进行电话沟通。刚进公司时,老板也曾表示过,是否留住客户,并不与小丽的工资直接挂钩,她的工作主要是给来电咨询的人们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产品,并建议他们与公司销售部门联系。部门经理也曾对小丽的工作给予了不少指示。比如,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如何介绍本公司的产品等等。小丽暗自庆幸,自己有了一份稳定而又轻松的工作。
不做决定的风险(1)
有的员工,事事都向上司请教,听从上司指令行事,他们只做看似不会给自己带来困扰、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疵漏的事,以为这样做自己就可以躲开犯错误的机会,从而躲开惩罚了。 他们总是很胆怯,不敢做任何决定。因为做出决定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如果自己决策失误,那就要承担责任,影响自己的利益。 这样的员工,通常不会把工作当作一种充满**的事业,而只是混口饭的手段,他们总是事事从个人利益出发,置公司利益于不顾。殊不知,公司与员工的关系,就好像船与船员,当个人的自私影响到公司的健康发展时,个人的利益又从何谈起呢? 再者,不做任何决定,就真的没有风险了吗? 阿伟从一家名牌大学毕业后,来到一家文化公司做编辑。他担心自己能力和经验不足,生怕一不小心做错了事,丢了饭碗。于是,在工作的过程中,阿伟什么事都要征询主管的意见。 有一天,经理让他和主管在35天内汇编一本教育方面的书,接受了这个任务,阿伟更是任何一个细节都要向主管请示,等主管做决定。有一次,主管终于不耐烦了,训了阿伟一顿。阿伟有些闷闷不乐,然而,在编辑的过程中,他还是不敢擅自做主。不巧的是,这时主管有事请假三天,阿伟更是无所适从,每天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什么也不敢做,在办公室里对着材料干耗时间。 阿伟的举动都被经理看在眼里,他觉得阿伟总是推脱责任,工作态度不佳,书稿也迟迟不能完成,于是经理找了个事由,解聘了阿伟。 阿伟害怕在工作中犯错误,所以采取事事请示的办法。而实际上,过多的请示,并不意味着负责,相反,这样往往会给人不负责任、缺少独立工作能力的印象。其实,阿伟的心理根源,还是出于对个人利益的患得患失,他缺少的是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与负责。 从阿伟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等待、拖延、不做任何决定,其实往往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因为这么做等于把自己的命运交付到别人手中。这其实是一种依赖心理,指望主管代办自己的一切,希望从公司和周围的同事中获得更多,而自己却不愿有相应的付出。 不做任何决定,不仅把自己推到一种极被动的处境中,也造成周围同事对自己认可度的大幅度降低——谁愿意和一个不负责的人一起共事呢?所以,什么事都等别人决定的人,最终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帮助。他们对别人的依赖和期望,总是事与愿违,毫无结果。 归纳起来,不做决定,本身就有如下风险: 在工作中没有主动权,听凭他人摆布; 不得不依赖他人; 给人以“不负责任”的印象; 在团队中缺少“人缘”,自己在工作中也难以得到别人有效的帮助; 放弃独立思考,养成懒惰的习惯; 过多的请示有时会招致上司、同事的厌烦; 问题得不到解决,得不到他人支援,问题越积越多; 在效率第一的现代竞争中,“等待”意味着被淘汰。 由此看来,我们是否应该遇到任何事情都自己说了算呢? 并不是这样。我们主张独立思考,猾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但这并不意味着凡事都自作主张,不与主管、同事商量。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一个人在团队中工作、成长,需要与其他团队成员配合协作,集思广义,吸取他人意见,并服务团队的整体决定。 那么,如何把握“做决定”与“听命令”之间的度呢? 其实,这也正是对一个人职场智慧的考验,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体会、反复摸索。但本书可以提供给你一个非常有效的建议,那就是: 把请示换成建议。 把请示换成建议,就能使一个人从不负责的“没头脑”员工,一跃成为有主见、会思考的工作高手。比如上面案例中提到的阿伟,在遇到难以决策的问题时,就可以提出自己的几个方案,并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劣,与主管商议。这样一来,一方面开拓了主管的思路,帮助主管制定更好的决策。另一方面,主管对阿伟的回馈,也帮助阿伟把自己的思路调整得更加明晰。
解决问题的好处(1)
勇敢地面对问题
解决问题必然需要进行艰苦的思考,花费不少的资源和时间,当这样的付出不能立刻收到回报时,人们就经常会听任问题发展,或者“忘记了”问题的存在。 有的时候,只有当问题闹大了,人们才仓促行动。比如,你的办公室一直堆放着各种东西,不仅外观很不整洁,而且很多文件都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然而,当一位重要的客户要来拜访,你这才把办公室打扫一番,给客人一个尽量整洁的形象。 解决问题需要有一个好心态。如果被动地、勉为其难地去解决问题,实际上心内深处并不相信自己能解决它们,那就很难有足够的决心坚持到底。没过多久,就又会回到抱怨、推脱的老路上去。比如发这些牢骚:“我怎么会碰到这么倒霉的事?”“为什么他们要为难我?”“为什么不多给我一些时间?”“为什么不多指导我?”“营销部为什么不给我们更多的支持?” 所以,只有好心态才能引领你真正地解决问题。这个心态就是面对问题时要放松,然后欣然迎接挑战。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着来改进: 迅速认识到问题的存在; 下决心勇敢地面对问题; 相信做出决策比无所事事强; 懂得解决问题必须下功夫; 思考问题之前,放松身心,理清思路; 立即而不是以后处理问题。 一个星期天的午后,十二岁的史黛西和当过飞行员的父亲登上了赛纳单引擎飞机,准备一起享受飞行的乐趣。飞机起飞后不久,他们就来到了密歇根湖上空。但是,这趟愉快的父女探险被一件突如其来的意外打断了——引擎熄火了。 父亲转头看着史黛西,用一种平静、让人放心的口吻说道:“亲爱的,引擎不动了。看来我得用不同的方式开这架飞机了。” 为了重新发动引擎,他们需要具有更快的空中速度。父亲对史黛西说,他将驾驶飞机向下俯冲,同时会不断敲击机舱中的引擎点火开关,以尝试再次发动引擎。这意味着,飞机将朝着冰冷的、深不见底的密歇根湖水直冲下去! 史黛西立即点头同意父亲的做法。于是,父亲让飞机进入了俯冲状态,并拼命按着点火开关,可是情况依旧。飞机越来越接近水面。他说:“史黛西,抓牢喽!我们再试一次吧。”他们又一次向下俯冲,随着飞机速度逐渐加快,父亲再次猛按开关。啊!这次引擎发动了!先是发出了一点象征希望的响声,最后终于发出令人安心且熟悉的轰隆巨响。 二十分钟后,他们安全着陆。就在那时,这位“泰山崩顶而面不改色”的父亲,这位无所畏惧的大丈夫,转头看着他十二岁的女儿,慈爱地轻轻拍着她的肩膀,说道:“听好啦,小甜心,你爱做什么都行,就是别告诉你妈妈!” 史黛西和她父亲碰到的倒霉事,可比我们工作中的困难要可怕上百倍!然而,这位飞行员父亲的做法,是以行动解决问题。如果他不是猾想办法,而是把时间花在无谓的拖延、牢骚与抱怨上,比如对着天空大喊:“天呐!我以前可从来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呀!”或是“我们为什么会碰到这么倒霉的事?”结局可能就会大不一样了。 如果你碰到了棘手难办的问题,那么试着以正面的、猾的、有效的方式解决吧!
职场箴言
采用科学的方法,会使你有条理、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都是拖延惹的祸
富兰克林说:“把握今日等于拥有两倍的明日。”从现在就动手做吧!养成负责、守时的好习惯,你会受用终生!
敷衍工作就是敷衍自己(1)
“粗心、懒散、草率”等这样一些字眼,正是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而由于粗心、懒散、草率造成损失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找替罪羊不是办法
想解决问题,先培养责任心(1)
差不多先生是谁?
别把责任当成负担
责任感是最优秀的品质(1)
职场箴言
第五章还有什么新办法
办法是想出来的(1)
学会另辟蹊径(1)
灵感来自勤奋(1)
信息很关键(1)
好方法往往最简单
做“动脑型”员工
永远有新办法(1)
JVC公司发明了3小时的录像带,以此击败索尼公司,而且确立了新的国际规格——因为这种长度的录像带使购买者能够录下完整的体尤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