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眼中的“课外班”

原标题:家长眼中的“课外班”

时下,课外班不仅占据着家长们的关注热度,更成为了全社会的关注热点。走在长春市区,不难发现各种各样的课外班遍布街头巷尾,家长们带着孩子“赶场子”般奔赴课外班的画面早已不再新鲜。为什么在倡导教育减负的大背景下,家长们还要孜孜不倦、前赴后继地给孩子报课外班?课外班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补充,还是沉重负担?到底要不要上课外班?……对于课外班的讨论由来已久,但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如今的家长群体有着更为明确的想法和做法。如今,随便问起一个孩子有没有上课外班,没上的恐怕寥寥无几。课外班分两种,一种是以提高素质为主旨的兴趣班,一种是以提高分数为目的辅导班,它们的存在,在家长眼中各有各的道理,而家长最根本的想法,就是期待孩子能有更好的未来。“为了孩子,一切付出都值得”小学四年级的晨曦是班上的领操员,平时班级里搞活动,总少不了她的舞蹈。在班上,晨曦活泼开朗,自信努力。晨曦妈妈告诉记者,这些得益于她对课外班的信任与坚持。“在晨曦3岁半时,我就给她报了舞蹈班。那时候我爱人并不希望过早让孩子接触课外班,但我觉得学习舞蹈对于女孩子来说很有必要,不仅能培养她的气质、体态,对自我表现力、自我掌控力也有诸多好处。”的确如妈妈所想,如今的晨曦不仅通过了层层的考级,还获得了很多奖项,大大小小的演出活动让晨曦越来越自信,而且通过6年来对舞蹈的学习,晨曦也知道了努力坚持的意义。“妈妈,我们班上的小朋友们都很厉害,他们有的唱歌特别好听,有的画画特别好看,有的会跳舞,有的会跆拳道,听小朋友们说,他们都参加了课外班……”张艺然妈妈表示,起初她并没有报课外班的想法,觉得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就好,但自从孩子上了幼儿园,她的想法改变了。“本来觉得课外班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孩子也未必喜欢上课外班,但我发现,现在很多小孩对各种各样的课外班都非常感兴趣。艺然每周四晚上上双排键课,周五和周一晚上上英语班,周六全天书法、奥数、篮球,陪着孩子大人真吃不消,但艺然却乐此不疲。前几天他说网上有一种编程班据说特别好玩,要求我报课,我还在琢磨要不要同意。”英语班一年16800元,一对一的双排键课每节300元,书法班、奥数班、篮球班的费用差不多,一节课在60元到80元不等,游泳班30节课1600元……张艺然的妈妈告诉记者,家庭开销里孩子的课外班费用占去了绝大部分,而且还要靠孩子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额外贴补,这些不菲的课外班费用让小两口着实吃不消,但从孩子的成长看,这一切的付出都有所收获。每天早上上30分钟的英语课,跟着网课老师背单词、学口语;下午放学由姥爷送到补习班,学习一个半小时,英语、数学、作文轮着上;每周三晚上多加一节口语表达课;周六、周日除了常规的语数外辅导班外,还安排了英语话剧表演课、钢琴课、少儿编程课、硬笔书法课、数独课……自从开学后,12岁的周子涵每天都忙个不停,连周末都奔波在去各式各样辅导班、兴趣班的路上,只有周日有半天的休息时间。“辅导班的作业比学校留的都多,实在太累了,感觉放假比上学还忙。还好现在学校放学晚了,要是像以前一样3点放学,我还要多上一个辅导班。”周子涵说起自己的课程安排,很是苦恼。“孩子累,我们大人也累,每天看着他学习、改作业,周末还得一个班一个班地陪着他上课。当天上课他学的东西不会,我回来得继续教。”小子涵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挠头不已,他爸爸周光信也是叫苦连天。“但是不学不行啊!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开始上课外班,哪个班外面不是站一群家长?知道孩子累,但辅导班学了真管用,学习成绩真能提高,口才培训也不能放弃,逻辑训练对以后成长好,体育课程有益健康,再加上还得有一技之长,哪个都不敢放弃。”周先生说。“对于课外班,报了,怕孩子压力太大;不报,又怕孩子得不到优质的教育,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家长们对课外班较为普遍的担忧与想法,然而在纠结过后,大部分家长依然会选择报名,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些课外班都有存在的合理性,都能让孩子得到锻炼与成长,所以即便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费用,为了孩子有更好的未来,一切都值得。“理性报班才是最佳选择”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面对丰富多彩的课外班,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在什么年龄段报班、如何报班、报什么班等问题上更为理性。英语班、奥数班、舞蹈班、演讲口才班,开学快一个月了,今年10岁的王秋月的日程表上,安排的课外班数量比同龄孩子少一些。王秋月的母亲刘欣告诉记者,小秋月性格有点内向,因此她特地给孩子报了演讲口才班,让她在专业老师的教导下学会不怯场和跟别人沟通的技巧。“学舞蹈是因为我们发现她平时学习的时候有点驼背倾向,所以报个舞蹈班调整她的体态,等她再大点,我还打算让她去学跆拳道,这样能让小月变得更开朗自信一些。”刘女士觉得,课外班除了能起到辅导正常学业、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外,更主要的是帮助孩子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学习一技之长。“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这是刘女士对待孩子课后班的态度,她说:“现在很多家长一听说社会上什么课程火,就给孩子报名学习,完全是跟风报班,整得孩子很累。我们家不跟风,孩子刚上小学,课外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报,比如说画画、乐高、科技、排球等兴趣班可以先上几节体验课,再根据孩子的兴趣删减,挑出她真正喜欢的、能坚持下去的一两个项目继续学习,其他的可以购买网课偶尔在家学学,喜欢的运动课程也可以由家长陪着一起系统性的学习,平时一起玩。”刘女士说认为,孩子的课外班不要安排得太密集,周末至少应该留出一天自由活动的时间,带着孩子去公园、图书馆、博物馆溜达溜达,增长见识、寓教于乐,让孩子更健康快乐的成长。孟女士的女儿今年8岁,从6岁开始学习古筝、舞蹈、美术,她告诉记者,在孩子的兴趣班选择上都是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选的都是孩子喜欢的。“我家孩子对音乐比较感兴趣,所以学乐器是我们早早就定下的,然后我带她接触了钢琴、小提琴、长笛等西洋乐器,又接触了古筝、琵琶、竹笛这些民族乐器,最后是她自己选择了古筝,我又给报了个视唱练耳班。舞蹈和美术也是她自己提出要学的,我觉得舞蹈可以锻炼身体,美术可以培养美感,就都给孩子报班了。”尊重孩子的喜好,再有针对性地选择兴趣班,是现在不少家长一致认同的观念。孟女士说:“如果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强迫她学自己不喜欢的,学习效果肯定也不好。像现在流行的围棋班、编程班、演讲与口才班我觉得不适合我女儿,就没有强迫孩子学。”不过孟女士也坦言,自己身边有不少家长并不清楚孩子的兴趣点在哪,只能跟风选择或者凭家长的喜好选择兴趣班。“孩子学兴趣班真正考验的是家长。”孟女士表示,对于小孩子来说学习其实是乏味枯燥的,哪怕是孩子自己感兴趣的。学任何兴趣班都需要家长有毅力,陪着孩子鼓励孩子练习,这样才能慢慢见成果,所以选择的时候家长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和时间精力的准备。“二孩”家庭的课外班目标更明确2011年11月,我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第一批“二孩”家庭的二宝已经迈入或即将迈入小学。在“二孩”家庭里,因为有了教育大宝时的经验、教训,往往在二宝的培养道路上,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白女士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今年15岁,小女儿9岁。两个孩子的“第二课堂”,让白女士夫妻俩“痛并快乐着”。每当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些许进步,夫妻二人都觉得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钱没白报课外班。可两个孩子的课外班、兴趣班等各种费用,常常还是让家长感到“压力山大”。在对大女儿的教育理念上,白女士一直希望能够让孩子的童年过得自由、快乐,小学四年级前几乎没报过任何课外班。“五年级以后忽然发现,别的孩子都在上各种课外班,或者学一些特长,而她除了玩,课余什么也没学。”白女士出于压力,才意识到不能让孩子再落后下去了,选择性地报了几科课外班。今年大女儿已经上初三了,在学习的重压之下,心理方面出现了一点问题,有点厌学的表现。据心理医生分析,孩子从小没有经受过挫折,也不懂得排解压力,因此会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白女士的小女儿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在充分尊重孩子意愿的情况下,积极引导孩子选择了跆拳道、英语口语等兴趣班和课外班。“学得比较早,是因为跟老大那时候的整体环境、情况确实也不一样了,大家都在学。而且也确实希望孩子能有点课余爱好。”不过通过大女儿面临的心理困境,白女士一家也深深地在思考,在对小女儿的培养和教育上既要与其他孩子“接轨”,不能落后,又要在策略上有所调整,尤其需注重孩子的心理。长春市民杨女士也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上初一,小女儿今年暑期后将迈入小学一年级。与白女士不同的是,杨女士让孩子从一出生就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老大从6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上早教课,什么流行就学什么,创意美术课也上了不少,没感觉有什么太突出的或者特别明显的效果。”尽管起步很早,但杨女士并没有一味地给孩子报大量的课外班、兴趣班,“没必要填鸭式学习,不一定会效果好,比较尊重孩子的选择。”比较欣慰的是,大女儿从小养成的习惯很好,自己基本能够合理安排好时间。除了线上的外教英语课外,每周六一整天要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课外班,周日可以有一天自由活动的时间。杨女士对大女儿的培养模式比较合理,效果也不错,这也让她对小女儿的培养方式有了更多的借鉴,“在老大身上吸取经验之后,结合现在流行的趋势,比如大语文时代,每天会领着老二读儿歌、三字经这些类似文言文启蒙的阅读。”让杨女士感到高兴的是,“老二每天看姐姐学习,对她也是一个督促和促进,也能养成回家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二孩们的出生,让家长掌握了更多的学习和教育方法。(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茗 马贺 于悦 韩玉红) 责任编辑:祝大伟

时下,课外班不仅占据着家长们的关注热度,更成为了全社会的关注热点。走在长春市区,不难发现各种各样的课外班遍布街头巷尾,家长们带着孩子“赶场子”般奔赴课外班的画面早已不再新鲜。为什么在倡导教育减负的大背景下,家长们还要孜孜不倦、前赴后继地给孩子报课外班?课外班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补充,还是沉重负担?到底要不要上课外班?……对于课外班的讨论由来已久,但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如今的家长群体有着更为明确的想法和做法。

如今,随便问起一个孩子有没有上课外班,没上的恐怕寥寥无几。课外班分两种,一种是以提高素质为主旨的兴趣班,一种是以提高分数为目的辅导班,它们的存在,在家长眼中各有各的道理,而家长最根本的想法,就是期待孩子能有更好的未来。

“为了孩子,一切付出都值得”

小学四年级的晨曦是班上的领操员,平时班级里搞活动,总少不了她的舞蹈。在班上,晨曦活泼开朗,自信努力。晨曦妈妈告诉记者,这些得益于她对课外班的信任与坚持。“在晨曦3岁半时,我就给她报了舞蹈班。那时候我爱人并不希望过早让孩子接触课外班,但我觉得学习舞蹈对于女孩子来说很有必要,不仅能培养她的气质、体态,对自我表现力、自我掌控力也有诸多好处。”的确如妈妈所想,如今的晨曦不仅通过了层层的考级,还获得了很多奖项,大大小小的演出活动让晨曦越来越自信,而且通过6年来对舞蹈的学习,晨曦也知道了努力坚持的意义。

“妈妈,我们班上的小朋友们都很厉害,他们有的唱歌特别好听,有的画画特别好看,有的会跳舞,有的会跆拳道,听小朋友们说,他们都参加了课外班……”张艺然妈妈表示,起初她并没有报课外班的想法,觉得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就好,但自从孩子上了幼儿园,她的想法改变了。“本来觉得课外班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孩子也未必喜欢上课外班,但我发现,现在很多小孩对各种各样的课外班都非常感兴趣。艺然每周四晚上上双排键课,周五和周一晚上上英语班,周六全天书法、奥数、篮球,陪着孩子大人真吃不消,但艺然却乐此不疲。前几天他说网上有一种编程班据说特别好玩,要求我报课,我还在琢磨要不要同意。”

英语班一年16800元,一对一的双排键课每节300元,书法班、奥数班、篮球班的费用差不多,一节课在60元到80元不等,游泳班30节课1600元……张艺然的妈妈告诉记者,家庭开销里孩子的课外班费用占去了绝大部分,而且还要靠孩子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额外贴补,这些不菲的课外班费用让小两口着实吃不消,但从孩子的成长看,这一切的付出都有所收获。

每天早上上30分钟的英语课,跟着网课老师背单词、学口语;下午放学由姥爷送到补习班,学习一个半小时,英语、数学、作文轮着上;每周三晚上多加一节口语表达课;周六、周日除了常规的语数外辅导班外,还安排了英语话剧表演课、钢琴课、少儿编程课、硬笔书法课、数独课……自从开学后,12岁的周子涵每天都忙个不停,连周末都奔波在去各式各样辅导班、兴趣班的路上,只有周日有半天的休息时间。

“辅导班的作业比学校留的都多,实在太累了,感觉放假比上学还忙。还好现在学校放学晚了,要是像以前一样3点放学,我还要多上一个辅导班。”周子涵说起自己的课程安排,很是苦恼。“孩子累,我们大人也累,每天看着他学习、改作业,周末还得一个班一个班地陪着他上课。当天上课他学的东西不会,我回来得继续教。”小子涵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挠头不已,他爸爸周光信也是叫苦连天。“但是不学不行啊!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开始上课外班,哪个班外面不是站一群家长?知道孩子累,但辅导班学了真管用,学习成绩真能提高,口才培训也不能放弃,逻辑训练对以后成长好,体育课程有益健康,再加上还得有一技之长,哪个都不敢放弃。”周先生说。

“对于课外班,报了,怕孩子压力太大;不报,又怕孩子得不到优质的教育,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家长们对课外班较为普遍的担忧与想法,然而在纠结过后,大部分家长依然会选择报名,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些课外班都有存在的合理性,都能让孩子得到锻炼与成长,所以即便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费用,为了孩子有更好的未来,一切都值得。

“理性报班才是最佳选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面对丰富多彩的课外班,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在什么年龄段报班、如何报班、报什么班等问题上更为理性。

英语班、奥数班、舞蹈班、演讲口才班,开学快一个月了,今年10岁的王秋月的日程表上,安排的课外班数量比同龄孩子少一些。王秋月的母亲刘欣告诉记者,小秋月性格有点内向,因此她特地给孩子报了演讲口才班,让她在专业老师的教导下学会不怯场和跟别人沟通的技巧。“学舞蹈是因为我们发现她平时学习的时候有点驼背倾向,所以报个舞蹈班调整她的体态,等她再大点,我还打算让她去学跆拳道,这样能让小月变得更开朗自信一些。”刘女士觉得,课外班除了能起到辅导正常学业、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外,更主要的是帮助孩子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学习一技之长。

“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这是刘女士对待孩子课后班的态度,她说:“现在很多家长一听说社会上什么课程火,就给孩子报名学习,完全是跟风报班,整得孩子很累。我们家不跟风,孩子刚上小学,课外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报,比如说画画、乐高、科技、排球等兴趣班可以先上几节体验课,再根据孩子的兴趣删减,挑出她真正喜欢的、能坚持下去的一两个项目继续学习,其他的可以购买网课偶尔在家学学,喜欢的运动课程也可以由家长陪着一起系统性的学习,平时一起玩。”刘女士说认为,孩子的课外班不要安排得太密集,周末至少应该留出一天自由活动的时间,带着孩子去公园、图书馆、博物馆溜达溜达,增长见识、寓教于乐,让孩子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孟女士的女儿今年8岁,从6岁开始学习古筝、舞蹈、美术,她告诉记者,在孩子的兴趣班选择上都是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选的都是孩子喜欢的。“我家孩子对音乐比较感兴趣,所以学乐器是我们早早就定下的,然后我带她接触了钢琴、小提琴、长笛等西洋乐器,又接触了古筝、琵琶、竹笛这些民族乐器,最后是她自己选择了古筝,我又给报了个视唱练耳班。舞蹈和美术也是她自己提出要学的,我觉得舞蹈可以锻炼身体,美术可以培养美感,就都给孩子报班了。”

尊重孩子的喜好,再有针对性地选择兴趣班,是现在不少家长一致认同的观念。孟女士说:“如果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强迫她学自己不喜欢的,学习效果肯定也不好。像现在流行的围棋班、编程班、演讲与口才班我觉得不适合我女儿,就没有强迫孩子学。”

不过孟女士也坦言,自己身边有不少家长并不清楚孩子的兴趣点在哪,只能跟风选择或者凭家长的喜好选择兴趣班。“孩子学兴趣班真正考验的是家长。”孟女士表示,对于小孩子来说学习其实是乏味枯燥的,哪怕是孩子自己感兴趣的。学任何兴趣班都需要家长有毅力,陪着孩子鼓励孩子练习,这样才能慢慢见成果,所以选择的时候家长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和时间精力的准备。

“二孩”家庭的课外班目标更明确

2011年11月,我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第一批“二孩”家庭的二宝已经迈入或即将迈入小学。在“二孩”家庭里,因为有了教育大宝时的经验、教训,往往在二宝的培养道路上,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白女士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今年15岁,小女儿9岁。两个孩子的“第二课堂”,让白女士夫妻俩“痛并快乐着”。每当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些许进步,夫妻二人都觉得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钱没白报课外班。可两个孩子的课外班、兴趣班等各种费用,常常还是让家长感到“压力山大”。

在对大女儿的教育理念上,白女士一直希望能够让孩子的童年过得自由、快乐,小学四年级前几乎没报过任何课外班。“五年级以后忽然发现,别的孩子都在上各种课外班,或者学一些特长,而她除了玩,课余什么也没学。”白女士出于压力,才意识到不能让孩子再落后下去了,选择性地报了几科课外班。今年大女儿已经上初三了,在学习的重压之下,心理方面出现了一点问题,有点厌学的表现。据心理医生分析,孩子从小没有经受过挫折,也不懂得排解压力,因此会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

白女士的小女儿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在充分尊重孩子意愿的情况下,积极引导孩子选择了跆拳道、英语口语等兴趣班和课外班。“学得比较早,是因为跟老大那时候的整体环境、情况确实也不一样了,大家都在学。而且也确实希望孩子能有点课余爱好。”不过通过大女儿面临的心理困境,白女士一家也深深地在思考,在对小女儿的培养和教育上既要与其他孩子“接轨”,不能落后,又要在策略上有所调整,尤其需注重孩子的心理。

长春市民杨女士也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上初一,小女儿今年暑期后将迈入小学一年级。与白女士不同的是,杨女士让孩子从一出生就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老大从6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上早教课,什么流行就学什么,创意美术课也上了不少,没感觉有什么太突出的或者特别明显的效果。”尽管起步很早,但杨女士并没有一味地给孩子报大量的课外班、兴趣班,“没必要填鸭式学习,不一定会效果好,比较尊重孩子的选择。”

比较欣慰的是,大女儿从小养成的习惯很好,自己基本能够合理安排好时间。除了线上的外教英语课外,每周六一整天要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课外班,周日可以有一天自由活动的时间。杨女士对大女儿的培养模式比较合理,效果也不错,这也让她对小女儿的培养方式有了更多的借鉴,“在老大身上吸取经验之后,结合现在流行的趋势,比如大语文时代,每天会领着老二读儿歌、三字经这些类似文言文启蒙的阅读。”让杨女士感到高兴的是,“老二每天看姐姐学习,对她也是一个督促和促进,也能养成回家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二孩们的出生,让家长掌握了更多的学习和教育方法。(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茗 马贺 于悦 韩玉红)

THE END
0.口才培训班有必要上吗口才培训班有必要上吗 先说结论:口才培训班有没有必要上,取决于你是谁、你为什么想提升口才,以及你愿意为这件事付出多少。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花几千上万块报班,也不是所有培训班都是“智商税”。如果你正被“说话没逻辑”“当众发言紧张”“沟通总踩坑”这些问题困扰,又不知道从何下手改变,那这篇文章或许能帮jvzquC41yy}/srszwg9777hqo1}fpmf199<6;;3jvor
1.孩子上口才班有什么好处?随着大家对于口才的重视,于是很多家长们就从娃娃抓起了,为孩子挑专业的少儿口才培训机构,让孩子去少儿口才培训学校试听学习,那么孩子上口才班有什么实质性好处? 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在口才培训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让孩子们描述一个小物品、一个抽象的事物”等等教学环节,在这些训练过程中可以积极调动孩子们的想象力,天马行空、丰富无 jvzquC41yy}/djnlkcu/q{l1uenpqu4vkctkkw|cpfuvu~jk1tfy|44;5<50qyon
2.“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上口才班”——蓝话筒少儿口才培训中心户外大家都知道口才对我们人生的影响有多大,培养口才一定要从孩子抓起,正确的口才训练不但能提高孩子说话水平,还能培养孩子口脑协调的能力,2020年11月14日上午,蓝话筒少儿口才班的小学员们来到美丽的湿地公园,举办了一次户外实践活动,旨在锻炼孩子们的自信、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jvzquC41yy}/onnrkct/ew45;jkj9wj
3.口才班是干什么的对孩子有用吗?有问必答口才班是干什么的对孩子有用吗?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方梓琪 妇产科 问题分析:我觉得让孩子上童学馆比较好,就是学习国学的,但是费用很贵,被家人给喊止了,不然我就送孩子学国学了 唐诗曼 皮肤科 问题分析:口才班当然是锻炼宝宝语言表达能力的,可以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袁臣绪 儿科jvzquC415i4dn~g0z{}z0lto1s{fu}nqp1813>64395:999582=/j}r
4.口才培训班怎么样如果你也曾在会议上想好的话到嘴边变成“嗯……那个……”,在朋友聚会时插不上话只能尴尬陪笑,或者因为不敢当众表达错失过机会——那你大概率和我一样,动过“报个口才培训班”的念头。但“口才培训班到底有没有用?”“会不会是智商税?”“我这种‘社恐’能学会吗?”这些问题,估计也在你心里打了无数个转。jvzquC41yy}/srszwg9777hqo1yiawjyu1:4;:9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