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挂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
语文、英语为学生分类补短,数学竞赛分层走班,设计思维、领导力课程分时必修,生物竞赛、航空航天、STEAM课程、演讲口才等选课走班;
授课教师既有本校名师,还有来自石室中学各个学科的竞赛主教练,以及电子科大成都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
今年7月,成都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分班工作的通知》,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律不得依据考试成绩设立重点班、快慢班等,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如何对学生进行差异教育,提供适合的课程,就成为了不少学校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对此,作为备受成都家长关注的四七九“小联中”之一,石室联中就率先启动了“石室卓越英才培养计划”,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缓解家长教育焦虑
通过分类补短、分层走班等方式实施差异教育
“我们严格落实了均衡分班的政策要求,同时也在思考,石室联中作为家长心目中的传统优质初中,如何在变革的时代顺势而为,因势而上,主动创新,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对学生实施差异教育、扬长发展,从而把每一个学生推向卓越,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突破的一个课题。”石室联中校长宋奕云表示,对此,学校联合了石室中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北京爱突破教育团队共同启动“石室卓越英才培养计划”,来培养具有学科素养、领导能力、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未来人才。
11月20日上午,红星新闻记者从 “石室卓越英才培养计划”项目发布会上了解到,作为对严格执行均衡分班的回应,该培养计划与传统的课程体系相比,不仅课程内容更加丰富,课程设置方面也有诸多突破。例如语文和英语采用分类提升的方式进行,数学竞赛采用分层走班,同时还开设了分时必修的全外教授课的设计思维和领导力课程,以及采用选课走班方式进行的生物竞赛、航空航天、STEAM课程和演讲与口才课程等,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实施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
宋奕云介绍,这些课程将主要在每天16:30—18:00的延时服务期间进行,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师资方面既有本校名师,还有来自石室中学各个学科的竞赛主教练,以及电子科大成都研究院、四川文理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等。
签约电子科大成都研究院
聚焦青少年科创教育联合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
发布会上,石室联中与电子科大成都研究院还举行了签约仪式。
据介绍,电子科大成都研究院是电子科大的二级机构,成立于2012年,建设有“互联网教育系统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省大数据与智慧信息系统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及省部级技术创新平台。
签约后,双方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聚焦青少年科创教育领域,电子科大成都研究院授予石室联中“创新人才基地校”称号,并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发示范性课程和基础性课程体系。其合作内容主要涵盖“创新人才特色班建设、科创课程打造、科创师资培训培养、科创赛事辅导、科创活动开展、科创研学旅行”等方向,以期培养智能时代的理想新人。
其中,在课程方面,双方将围绕人工智能、航空航天、3D打印、机器人编程等内容,共同开发特色性科创类课程体系及课程,并在石室联中示范基础上共同推广。师资方面,电子科大成都研究院将不定期为石室联中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并协同学校教师开展科技创新类课程教学任务,以及为学校提供兼职课程教师。活动方面,为拓展学生科学视野,提升科学素养,双方将联合组织科技创新类活动及讲座,石室联中学生将有机会去到高校参观创新实验室,并参与到部分科技创新类项目的实施当中。赛事方面,双方将联合举办科创赛事,电子科大成都研究院还将为石室联中开展科创竞赛辅导。
开发多样性校本课程
通过必修选修和学分设置让每个学生都有特长
“石室卓越英才培养计划”只是石室联中开展差异教育的第一批试点,后续针对不同学情的学生还将分别开展类似的不同培养计划。长期以来,石室联中在对同学们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和评估以后,利用学校、社区、家长和社会等资源,还开发了多样性的校本课程以供学生选择,让每个学生都至少有一项特长,在更大程度上来实现扬长发展,满足更多学生的成长需求。
据介绍,石室联中校本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以学分制进行考核。一学年学生需要修满12学分,才能拿到校本课程的结业证书,从而才有“资格”领取毕业证。
红星新闻记者 张瑾 实习生 沙西雪儿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