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泉州市委党校举办全市党校系统年轻教师基础理论与教研基本能力培训班学员座谈会暨结业式。泉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杜明星出席座谈会并作结业式讲话,市委党校副校长李尚清宣读微课比赛获奖者、优秀学员通报文件,教学科研处主任林青主持结业式,班长苏锦涛老师主持座谈会并代表班级作培训小结,全体学员交流了培训感悟,会上还颁发了微课比赛奖状、优秀学员证书和结业证书,市委党校相关处室主任、培训班全体学员等47人参加结业式,并合影留念。
杜明星常务副校长充分肯定了培训班的收获,总结培训班具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成效明显等特点,并提出了五点希望和要求:一是希望年轻教师要涵养“理想信念高于天”的志气,志存高远,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跟党校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树立为党校发展贡献个人力量的理想信念。二是希望年轻教师要涵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底气,一方面,要认认真真地读好“有字之书”,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要扎扎实实地读好“无字之书”,使理论优势、专业优势尽快转化为工作优势和发展优势。三是希望年轻教师要涵养“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求新求变”,具有敢闯敢拼、风风火火、热气腾腾的“精气神”,把自己锐气、胆气拿出来、亮出来,在省级精品课比赛中崭露头角。四是希望年轻教师要涵养“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静气,通过一年的静心修炼,未来要像“竹子”定律一样厚积薄发,干出精彩的事业。五是希望年轻教师要涵养“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正气,要“团结”不要“结团”,要“对比”不要“攀比”,同心同德,见贤思齐,切实做到取他山之石攻己之玉。
新时代党校青年教师是党校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党校事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为提高我市党校系统年轻教师的教研咨水平,加快年轻教师成长成才,进而提升整体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泉州市委党校举办全市党校系统年轻教师基础理论与教研基本能力培训班(共8期),培训对象为全市党校系统40周岁以下或者新进入专职教师队伍不满三年的年轻教师代表37名,培训时间从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采取个人研读、专题辅导和研讨交流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开展为期1年系统培训,每期确定1个教学专题,制订1份培训方案,用1周时间在市委党校集中培训,其他时间分组讨论交流,自学推荐书目。
市委党校教学科研处对培训采取量化考核,从出勤情况、研讨交流、心得体会、学习成效等方面量化考核测评。从22名市委党校学员的成效考核结果来看,有7位学员的16门专题课质量评估进入主体班次前15%,5位学员进入全市党校系统精品课决赛,7位学员的9门课程获得新课准入,6位学员的课题获得省党校系统中特理论课题立项,8位学员的课题获得2024年校级课题立项,5位学员在八类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8篇,1篇咨政件获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等;在15名县(市、区)委党校学员中,有3位学员参加全市党校系统精品课评选,有8位学员获得2024年校级课题立项,3位学员的课题获得省党校系统中特理论课题立项。经过8大模块系统培训,学员们取得了显著的教学科研咨政成果,达到了预期的培训效果,为未来的工作和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证明本次培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培训回顾 —
六月,我们的毕业季,我们的成长仪式,就像一颗充满魔力的时光胶囊。在这里,我们封存了青春记忆,也埋下了无限期许。打开它,是过去的欢笑与泪水,是未来的梦想与勇气。下面,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奇妙之旅,探索星辰大海。
第一期
重温经典《宣言》起,真理之道心中记。第一模块马列经典著作培训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讲话精神,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教学工作。在培训中,年轻教师重温《共产党宣言》,牢记真理之道,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反复通读《共产党宣言》原文,全体学员共同完成《共产党宣言》思维导图并分享交流,节选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经典篇章开展诵读活动,并邀请福建师范大学杨小霞副教授进行《共产党宣言》文本导读,省委党校精品课一等奖获得者王刚老师分享如何备好《共产党宣言》这门课,开展了微课堂“《共产党宣言》是一本什么书”,集体观看教学视频《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青年马克思“养成记”》,组织学员论坛分享学习《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心得体会。
第二期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坚持党校教师姓党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教学、科研和决策咨询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的必然要求。集中培训期间,由福建省委党校李海星教授、林默彪教授、何建津教授、李永杰教授、周前程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邓翠华教授,华侨大学林怀艺教授等7位名师授课,主要课程包括《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费尔巴哈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句读、《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唯物史观的创立等内容,进一步提高了学员思想认识,增强了经典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找准了理论基础的薄弱点着力点。
第三期
本着“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以全市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年轻教师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先学一步、学深一层,认真研读党中央确定的6种学习材料,重点围绕《习近平著作选读》《专题摘编》学习,在讲全讲准、讲深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本期培训内容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全部采取“请进来”方式,邀请了省委党校副校长李海星和胡熠,二级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郑传芳和李新生,华侨大学林怀艺教授、王秋彬教授,省委党校孙秀艳教授、郑继汤副教授,厦门市委党校李庆利副教授等9名专家学者授课,针对性、实用性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
第四期
中共中央印发《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明确将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学习培训作为政治训练重点内容。本期培训把学习党史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采用课堂讲授、研讨式教学、现场教学、学员论坛、音乐党课等多种教学方式,邀请省委党校陈学红副教授、闫伟杰副教授、江俊伟副教授,厦门市委党校副校长牛君教授,泉州市委史志室副主任胡新尚,泉州市委党校陈美贞副教授等6位教师授课,帮助年轻教师提升党史教学与研究的水平,把党史这门党校必修课讲好讲精彩,更好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
第五期
异地培训紧紧围绕党校教师如何掌握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这一主题,精心安排了全国党校系统精品课获得者胡雯讲授《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川省首位县级党校正高职称邓蓉讲授《功夫在诗外——基层党校老师如何践行教研咨一体化》,全国行政学院“优秀课”获得者李月讲授《党校教师案例教学方法探讨与实例分析》,四川省委组织部首批领导干部面试专家杨静光讲授《掌握教学方法 提升教学能力――党校教师10度教学法》,四川省委党校教务处处长曹阳昭讲授《党校教师的语言艺术与教风教态》,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成员杨雨林分享心得《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如何讲好一堂专题课》,拓宽了年轻教师的教学思路,学员普遍评价“解渴、过瘾、实用”。
第六期
党校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党和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党校教师必须扎实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以扎实的科研为咨政报告提供支撑,做到省情、市情、县情情情知晓,所思、所讲、所写皆有实据,真正成为科研咨政的行家里手。在培训班师资配备上,除了邀请省委党校陈新教授、罗海成教授、沈君彬副教授,泉州师范学院林华东教授等理论功底深厚的专家学者,还邀请省社科院研究员林昌华、市委改革办副主任刘荣添、泉州博物馆馆长黄明珍等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进行授课,所有教师都针对年轻教师班特点专门备课授课,每堂课后都安排了师生互动环节,提高了整体科研水平,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第七期
教学质量是党校安身立命之本。作为党校年轻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注重把握教学特点和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质量,站稳党校讲台,展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教学水平。本期培训班邀请省委党校原副校长徐小佶、祖群英副教授,福建省教育学院洪东忍副教授,福州市委党校王卉高级讲师,龙岩市委党校黄虹讲师,泉州师范学院童春燕讲师,泉州市演讲与口才学会会长耿永泉等7名专家学者,讲授《如何讲好党校专题课》《课件制作技巧》《如何上好现场教学课》《教学仪态仪表》《如何上好一堂“微课”》《演讲与口才艺术》《教师嗓音训练及保健》等专题课,为学员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第八期
为检验年轻教师培训成果,举办全市党校系统微课比赛,通过以赛促讲、以赛提能,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培训班学员踊跃参与,23名学员和1名行政人员参赛微课23堂,各教研室主任(负责人)担任评委。经过激烈角逐,评选出微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本次微课专题评选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突出沉浸式教学,充分应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此次比赛既是一次培训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一场教学能力的观摩活动,搭建了展示风采的交流平台,呈现了内涵丰富的精神盛宴,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发展变革。
— 结语 —
六月结业,不是终点,而是新旅程的起点。年轻教师如同一张空白的画布,用一年的时光和经历,绘制出最绚丽的青春色彩。现在,是时候启航,驶向未知的海洋。结业快乐,让我们带着这份独特的色彩,以更坚定的步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