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个年龄阶段,身体的发育状况、灵活性、协调性不同,对不同种类的运动的适应性不同,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黄金锻炼方案”。
有疾病史的请遵医嘱进行运动。
建议大家运动时循序渐进,从而达到通过运动舒缓心情、促进健康的目的。
01
0-1岁婴儿:被动、轻度运动
出生几个月、没有自主行动力的宝宝更适合亲子触摸,家长多摸摸孩子的手、脚部、腹部、背部等,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带给孩子安全感,对其神经系统发育也大有益处。再到了孩子爬、翻身的时候,家长可以每天都锻炼下孩子爬走、翻身、抓、摇头等动作。这个阶段,家长和孩子的互动模式也为以后打下了基础。
02
3-6岁:轻中度运动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运动时长和类型也会随之丰富起来。3-6岁孩子,正处于学龄前时期,大脑发育和身体机能也在逐步完善。这个时候,孩子可以在兴趣主导的情况下进行每天最少2小时的户外运动,来达到促进发育、强健体魄的效果,为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打下基础。这个阶段和孩子的有效、积极沟通可以促进其养成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沟通习惯。
至于运动类型,可以多多尝试,不同种类的运动会有不同的效果,其中弹跳类运动,能更好地刺激大脑发育,有助于孩子长高。骑自行车,能有效锻炼孩子手、眼、脚的协调性,提升平衡力。推荐运动:跳绳、踢球、攀爬、骑自行车、袋鼠跳、跳跃等。同时有研究证明,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运动,能够有效地预防近视。
其中,4岁以内的孩子游泳,建议家长小心看顾。他们心肺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水中的压强会对他们身体造成不适,若不小心看顾,容易有溺水情况发生。弹跳类运动也不建议持续过长时间,以免损伤膝盖。
03
6-12岁:选择性尝试剧烈运动
当孩子6岁时,第一个生长发育高峰之后,他们身体各种机能的发育进入一个平缓期。同时,他们身体的发育已逐渐成型,能接触更复杂的运动。运动强度也可以从轻度到中度,再到重度运动,在时长上也要逐步提升。推荐运动:打篮球、跳舞、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
6-7岁
缓慢发育阶段,尤其是心血管发育比运动系统的发育还迟缓,尽量选择体力消耗不剧烈的运动,如游泳。儿童可以通过游泳练习控制身体的能力,调节心肺功能,这对于儿童的身体和学习都有益处。
8-12岁
此阶段的孩子力量、速度、耐力以及灵敏性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骨骼相对较脆弱,因此要避免强烈的运动冲击,并注意运动时长。建议这一阶段的孩子可以参加以下活动:
①打乒乓球:锻炼身体的灵敏性,减轻眼部疲劳、预防近视。
②打羽毛球:放松颈椎脊椎,增加心肺功能。
③打网球:增强身体的协调性。
④学跳舞:提高身体的柔韧度。
需注意的是,应遵照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运动不可过量。另外,这一阶段还是个体神经系统发育的敏感期,对于各项运动机能处于吸收学习阶段,是培养孩子各方面兴趣爱好的好时机。
孩童期
运动损伤
01
胫骨结节骨骺炎
是一种无菌性炎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前方局限性疼痛,部位多局限在胫骨结节处,剧烈运动后症状明显加重,上下楼梯、跑跳均感膝关节疼痛不适。跪姿或者极度屈膝时因为髌韧带牵拉胫骨结节处,会导致疼痛明显加重。查体可见胫骨结节过度突出,髌韧带肥厚,附着点压痛。
02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损伤常见于爱运动的青少年,但是其症状主要以关节内疼痛为主,部分患者还有交锁、弹响等表现,查体可见半月板研磨试验阳性。而胫骨结节骨骺炎的疼痛主要集中在膝前方胫骨结节突起处,半月板研磨试验阴性。二者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03
骨肉瘤
骨肉瘤同样好发于青少年,胫骨近端也是好发部位之一,临床可见肿瘤部位的明显疼痛并持续加重,进而出现避痛性跛行。但胫骨结节骨骺炎临床症状多与剧烈运动相关,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临床上可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