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是指将思维内容联结、组织在一起的方式或形式。”
之前分享了 10 多本关于思维和数学的书籍,相对来说比较适低龄的小朋友。有家长就给我留言说:“分享的书籍太低年级了,能不能分享稍微高年级看的思维书籍。”
于是,我把《神奇的逻辑思维游戏书》给翻出来了,同时朋友又给我送了一本。对比看看,这本书都被我刷黑了,确实是压箱底的书。哎呀,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和我一样,看书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买书的速度。有的话,记得留言说说你都买了哪些书还没来得及看!
左图是我刷的书,右图是刚赠送给我的
一直就想着和大家分享这本书,迟迟没分享主要是因为自己没刷完。直到昨天,我才把里面所有的训练题刷完。(如果你看的过程中,有啥想法,可以和我探讨探讨。)
01
思维逻辑是可以不断地通过训练来提升的。在思维题的训练过程中,不断形成自己的思考流程,养成自己的思考回路。
完成项目或者做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整理和调取已有知识的过程,但是很多问题光靠已有知识,很难解决,还需要通过思考、探索才能解决。
1、有些问题依靠知识直接调取即可完成
例如: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多少?
百科一下或者将答案背下来就可以快速回答。
2、但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将知识和思考融合起来
加法是我们熟悉的运算,0~9这些数字,我们更是不陌生。但是如何可以计算出蓝桃、红心、方块分别代表什么数字呢?
显然光靠记忆,是无法解答的。
这个时候,需要将关键知识过滤出来,找寻到突破口。
三位数+三位数=四位数,这个四位数最小可能500+500=1000,最大可能是999+999=1998,无论怎样的三位数相加,可以的推断出来,四位数的千位是1,那么红心=1。
从知识出发,过滤出核心关键信息,然后突破,紧接着假设推理,逐步将蓝桃和红心所代表的的数字找出来。
书籍给我们总结了三步走的思考流程,如下图
思维流程划分为3步
1、认识
观察周围的状况,一边整理信息,一边根据到目前为止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去简化信息。
2、假设
找出所有掌握的信息的关系,推测其方向性,建立各种各样的假设。
3、实践
为了证明所建立的假设,对各种假设进行逐一验证。
02
掌握了思考流程还不够,在关键问题上还需要运用思考回路(思考方式)。
1、过滤式思维
“概况地说这个是......”,这是一个通过对信息进行充分整理后搜寻所需信息的思维方式。它不会被陪衬品迷惑,而是能看穿问题的本质。
2、创造式思维
“啊!或许是......”,这是一个通过改变形状和看问题的角度来发现潜力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探索肯定的理由之前,需要的是“提示一定藏在里面!”这样感性的洞察能力。
3、逆向式思维
“为了变成这样······”,这是一个利用已知或假设的答案,从答案开始反向推导的链式思维方式。通过从答案反向推导,来判断自己选择的解题方法是否正确。
4、试探式思维
“这种情况的话······,这种情况的话······”,这是一个把想到的可能性恰当地逐一验证的思维方式。为了避免遗漏而多次验证,看可能性是否正确。
5、渐进式思维
“因为是这个,所以结果会变成这样”,这是一个根据肯定的理由来推导出答案的扎实的思维方式。它不会跟着类似“好像是······”这样的感觉走。
03
书籍分为三部分,让训练成阶梯式,没有大的跨越,才能更好的接受。
入门篇:刻意意识思维方式来“认识”与“实践”。
基础篇:通过熟练使用“假设”,以达到对5种思维方式的灵活运用。
应用篇:利用以上解题经验,试着解答更复杂的问题。
04
各种思维训练融为一体,思考流程逐步体现和思考回路逐步复杂。
包含:空间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思维 ··· ···
空间想象
入门篇:
一张张折纸叠在一起,是怎样的一个顺序呢?
常识:折纸被盖住了就看不全了,但是如何判断它们的顺序呢?
其中过滤出关键信息——5张同样大小的纸张
这个知识过滤在我们做题的时候特别重要,经常有小朋友说其实我会做这道题就是题目没看到。
通过一层层的遮盖假设和题目中的实际情况对比,找出正确答案。假设求证
也可以从最外层的 e 开始,一层层拆解寻求答案。演绎推理
从前看看这一堆积木块,再从后看看这堆积木块。可以知道这堆积木块,一共有多少小积木块呢?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复杂问题进行拆解。划分为两面来计算,就简单多了。培养一种项目拆解的思路,化繁为简。
难度循序渐进,从前后两面,到多层,将思维再次提升。
应用篇,难度就更高了。这里需要考虑更多的情况,纵横交错。需要将每个面拆开来,基于空间想象来构思打穿后的情况。
特别的锻炼思维能力,这么几个空间训练都是锻炼——拆解思路,但是又更有侧重,难度也逐渐上升。
大项目拆解成小项目都好理解,但是从哪个方向拆解呢?怎么样的拆解思路才更高效的助力解题呢,这就是要通过不断的思考才能提升的。
逻辑推理
入门篇,超级简单。3个小人,看看谁是谁?训练使用排除法、假设法,难度系数⭐️,既不打击积极性,又明确了思考回路。
完成后,难度再升级。
基础篇的复杂度和难度更大了。
构建一个实际场景推理判案,引人入胜。
应用篇,这道题是典型的假设法。将各种情况展示出来,判断条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数学思维
是否会知难而退呢?这里很锻炼小朋友向难而行,一旦解答出来,就会明白。看似复杂的问题,只要按照思考回路,也是可以迎刃而解。
和前面的蓝桃、红心、方块有异曲同工之妙,突破口会不会也在千位上呢?
应用篇,同样开始复杂其中找到了关键突破口也是简单的。有些边长看似无法求解,但是通过组合思维,将无法计算的组合到一起却成了那显而易见的答案。
思维就是那么巧妙。
一开始,我就列了三元方程。但仔细一看,找到了突破口在8支脚的章鱼,因为总的脚数量是87。
05
思维训练的好书,不仅要题目出地巧妙。其中的解析也是非常核心关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之前买过很多思维类的图书,答案超级简单,就是一个数字或者最终的结果,而整个推理过程和思路路径从来不体现。
这样的书籍对于提升思维,是不足的。当孩子无法推出答案的时候,会沮丧,同时这样一个简略的答案,对思维提升没有任何帮助,只能对现有水平的验证。
而本书,将整个解题的思路路径全部描写地超级详细。好像有一位思维导师在辅导一样,将作者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做,一步步的告诉读者。
思维训练的关键,就是告诉读者,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样想,这样才能对思维起到帮助作用。
如果你觉得分享有价值,记得点击关注+点赞+在看+收藏,这样找到我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