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献年月书讯新书发布书评著作学术马克思

亲爱的书友们大家好,又到了每月新书亮相的时间!今天文献君为大家带来了9月新书书讯,涵盖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学、社会学、人口、区域国别学、经济管理、哲学、文化传媒、文学、艺术及心理学等品类新书,甲骨文、索·恩、鸣沙及凹阅读等多个品牌新书亦有亮相。

秋意起,天渐凉,新的季节,希望新的书籍能够为您带来新的启迪~

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研究:科技与生态的双重意蕴

张鷟 著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生产力、生态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论述,均以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为根基。深入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有助于学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产力系列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从而进一步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视阈。

本书致力于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认识,从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整体性视阈出发,一改传统教科书体系对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片面理解,不仅肯定了生态生产力在其生产力观中的基础性、核心性地位,也恢复了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整体性。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专题教程

陈红 张妍 主编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系高校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理论性,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进课堂、进头脑的主渠道、主阵地。为提高教学实效性,更好地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本书研创团队基于长期一线教学实践,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9 个研究专题。专题内容设计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兼顾通俗性与学术性;同时各个专题以海南自贸港建设为生动案例,以点带面,找到与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政治、当代世界文化、当代社会问题、当代生态环境、当代科学技术、当代资本主义、当代社会主义等问题的契合点。

本教程可为高校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也可供在校大学生和科研系统、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参阅。

历史学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葛兆光 著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有些政治文化的传统,表面上未必会在当时直接改变历史走向,不过,它就像基因一样,终究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历史之中。

本书从三个角度讨论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上篇《皇权与革命》从历史上中国不断“改朝换代”与日本所谓“万世一系”,来分析传统中日政治权力合法性来源与政治权力结构上的差异;中篇《郡县与封建》指出传统中国与日本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差异;下篇《王权与神佛》讨论了中日两国在政教关系上的不同。

清代闽台外贸茶商经营研究

周丽群 著

2024年7月出版

内容简介

清代闽台地区以李春生、郭春秧、潘振承、伍秉鉴等为代表的闽籍茶商,继承儒商传统,坚持诚信为本、开放创新等经营理念,加强茶叶品质管理,积极探索品牌营销新方式,为中国茶业拓展国际市场做出贡献,在与洋商的竞争合作中,逐渐取而代之并居主导地位。茶商企业家精神成为华商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借鉴传承。

以学堂保国粹:清末存古学堂的兴办进程

郭书愚 著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清末官办存古学堂是以新式学堂办法保存国粹的创举,有全国性的规模和深远影响,却在日趋激烈的新旧之争中被时人和后人误解,处于“失语”状态。本书以存古学堂为中心,考察清季民初朝野以保存国粹为宗旨的办学努力,以钩摭史料、重建史实为基础,力求将群体与个案相结合,兼顾中央与地方,尽可能以“中立之心”将具体的人和事回置到历史现场,努力呈现一幅主干清晰又枝繁叶茂的动态历史图景,为深入认知那个激变时代提供一个具体而微的视角和例子。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2卷)

[俄]鲍里斯·亚历山德罗维奇·雷巴科夫(Борис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Рыбаков) 主编

张广翔 周婉玉 译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18 世纪是俄罗斯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随着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和俄罗斯帝国的崛起,从彼得一世开始,俄罗斯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军事领域进行全面改革,特别是文化领域的改革可谓翻天覆地。本卷从浩繁的史料中钩沉稽古,发微抉隐,明晰地勾勒出转折时期俄国物质文化的狂飙图景。随着贸易的发展与交通方式的完善,俄罗斯四大工业区之一的乌拉尔工业区出现;新作物品种被大量引进;各式各样的展销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贸易的地区、等级限制;城市中出现了用于消磨时光的休闲娱乐场所;服饰和住宅也出现了许多新元素和新潮流,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社会学

北京接诉即办改革发展报告(2023~2024)

沈彬华 主编

迟行刚 唐行安 胡雪峰 副主编

2024年7月出版

内容简介

2019年以来,北京市坚持党建引领,在实践探索中持续深化接诉即办改革,从“吹哨报到”到“接诉即办”,再向“主动治理”深化,形成了大量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固化首都基层治理创新经验,挖掘超大城市治理规律,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邀请京津冀地区相关政府部门、高校、研究机构、智库、企业等单位的专家,共同编撰了《北京接诉即办改革发展报告(2023~2024)》。

报告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对以接诉即办为主要抓手的北京超大城市治理创新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探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现代化创新和发展的中国之治首都样板,深刻论述基层治理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挖掘城市治理实践中的鲜活案例,为我们观察超大城市治理的首都经验提供了及时、全面、权威的资料数据。

泥潭中的父母:养育倦怠与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李永鑫 王玮 著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子女既是父母成就感和快乐的重要来源,也是父母感到精疲力竭的原因之一。父母虽然深爱自己的子女,但也可能在养育过程中感到疲惫不堪。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养育政策的变化,养育倦怠这一主题引起了学者和父母们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论文的数量在过去10年中增加了近20倍。在我国,亲子关系一直是家庭关系的主轴,而养育活动的本质在于亲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因此,衡量养育质量的最终指标应当是子女的身心健康与人格发展水平。基于此,本书在介绍养育倦怠概念的基础上,系统修订了养育倦怠的测量工具,深入探讨了养育倦怠对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并分析考察了可能导致养育倦怠的原因,为预防、干预养育倦怠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了学术参考。

住宅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陈俊峰 著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安居是所有人的共同梦想,住宅社会学正是着重探析诸种居住问题以助推人们实现安居梦想的一门重要的社会学分支学科。然而,关于该学科发展史及其理论与方法的系统性研究至今仍付诸阙如,本书力图对这方面研究作出贡献。

本书在重新界定住宅社会学学科内涵与属性基础上,全面总结中西方住宅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厘清当代住宅社会学理论的层次、路径、范式之辩,追踪当代住宅社会学理论最新进展,阐述居住行为、居住分化、住房市场、住房政策、居住文化等方面的代表性理论。初步构建住宅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对住宅社会学的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技术方法展开研究。

婚姻中的智慧:夫妻相处之道

[比利时]阿尔方斯·万斯特文根(Alfons Vansteenwegen) 著

许书萍 陈蓓雯 译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为阿尔方斯·万斯特文根(Alfons Vansteenwegen)博士所写。Alfons Vansteenwegen被公认为是夫妻关系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本书已有英语、德语、意大利语、南非语、希腊语、西班牙语、匈牙利语、中文(繁体版)、土耳其语和法语等多种语言版本。

本书从婚姻中一个个小小的摩擦和冲突讲起,这些摩擦和冲突可能都是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如咖啡倒半杯还是倒满杯,窗户是开还是关……夫妻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日积月累就成为抱怨,甚至争吵导致双方出现矛盾甚至婚姻关系破裂。那么如果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维持和谐的夫妻关系,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一些方案和建议。

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与社会支持

胡务 著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分别对学龄前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融合教育背景下孤独症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社会支持、孤独症儿童及其家长支持系统、大龄孤独症儿童职业康复进行了专门而深入的研究,研究视角新颖,将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与社会支持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孤独症儿童与儿童家长的支持系统分别论述,并对美国孤独症强制保险进行了研究。本书的相关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第三方评估偏差:基于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的探讨

韩江风 著

2024年9月出版

内容简介

作为监督社工服务项目的外部评价机制,第三方评估以独立、客观、公正、专业为核心的特质而为社会各界所认可。但第三方评估也难以避免形式化、功利化、片面化等评估偏差问题。第三方评估的制度缺陷使评估偏差问题难以避免,但评估偏差的程度取决于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具体行动策略。本书建议从宏观社会系统和微观法人行动者两个角度,从完善第三方评估的制度体系、规制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行动等方面来优化第三方评估机制,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人口

人口高质量发展评价报告(2024)

沙勇 周建芳 主编

2024年9月出版

内容简介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人口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运用科学而简明的指标体系来评价人口高质量发展状况及趋势,是世界各国共同应对人口变化所产生社会经济巨大影响之需。为此,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和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在充分进行理论梳理和借鉴相关指数构建经验的基础上,基于专家咨询法和熵权法分析结果,构建了人口高质量发展指数,并以之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人口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与描述。本书可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人口条件

莫龙 李建民 王金营 等著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人口条件对中国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基础性和战略性影响。本书分为四篇。第一篇运用联合国人口回测和预测等数据,对2020-2050年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人口条件进行分析和国际比较。第二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厘清人口条件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影响。第三篇聚焦人口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人口现代化、人口红利等影响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人口条件,深入探讨阐释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人口条件、影响及对策建议。第四篇提出中国面向现代化的若干人口对策和人口发展战略。

区域国别学

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报告(2024)

庞大鹏 主编

李睿思 副主编

2024年9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报告跟踪研究和详细介绍上海合作组织年度发展状况。作者均是来自中国上海合作组织问题研究机构的专家和学者,他们的介绍与见解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靠性,能够为读者全面立体地了解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内的发展变化提供重要参考。

本报告聚焦2023年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对成员国间的互动、合作及影响进行了梳理和解析,还特别关注了本年度域内的热点问题,如上合组织扩员、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主题人文交流活动、全球治理危机等,并对上海合作组织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建议。

美国研究报告(2023):拜登政府“印太战略”的推进

倪峰 主编

袁征 副主编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美国研究报告(2023)》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拜登政府的内外政策及其对美国内政外交、中美关系和世界政局的影响。在国内层面,时值中期选举年,通货膨胀、堕胎权合宪性等议题成为两党争议的焦点和炒作的工具,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进一步加剧,“政治生态两极分化”与“社会生态部落化”相互交织。在国际层面,美国在应对乌克兰危机的同时,积极推动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竞争”,进一步明确其国家安全与防务战略,在地区和全球层面强化与盟友的战略联动,以维持和提升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

非洲发展报告(No.26·2023~2024)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 中国非洲研究院 组织编写

张宏明 主编

詹世明 副主编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非洲发展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组织编撰,对非洲地区的政治动态、安全态势、经济发展、对外关系等进行跟踪介绍与分析,为了解和研究非洲提供最新的信息、动态、趋势及相关学者观点。

2023年,非洲政治与安全形势在变乱交织中继续保持整体稳定,局地安全风险上升,和平发展仍为主流;非洲经济触底反弹,但复苏缓慢;非洲联合自强势头强劲,战略自主性提升。本年度报告以“非洲经济发展新态势”为主题,分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蓝色经济、非洲大陆自贸区、“走廊经济”5个专题,介绍近年非洲在这些领域的发展态势、特点、困境及未来前景。此外,本年度报告介绍了2023年苏丹、尼日尔、加蓬三国的国内政治与安全形势,2023年南非金砖峰会的会议成果,以及2022~2023年非洲对外贸易、国际对非直接投资、国际对非援助领域的非洲大陆整体及次区域相关情况与特点。

非洲研究(2023年第2卷/总第21卷)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主办

刘鸿武 周倩 主编

单敏 执行主编

2024年6月出版

内容简介

《非洲研究》创刊于2010年,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主办,是刊发非洲研究成果、探讨非洲问题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本集刊秉持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情怀、中国特色、全球视野”之治学精神,坚持“求真创新、平等对话、沟通交流”之办刊方针,致力于搭建开放的非洲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打造独具非洲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荟萃学术思想与观念之精华,努力推动中国非洲研究事业的进步。本集刊设有“政治与国际关系”“经济与发展”“社会文化与教育”“中非合作”等固定栏目,以及“非洲研究书评”“海外来稿”等特色栏目。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融资合作规则研究

李原 著

2024年7月出版

“一带一路”从倡议走向实践、从愿景变为行动,不仅为区域合作共赢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劲动力。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各国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率先开展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面临着投融资困境。本书以“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融资合作面临的问题为导向,从“成本—收益—风险”角度出发,重点针对扩展资金来源、公平分摊成本、保障项目收益、防范投资风险等领域,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融资合作规则的完整构想,包括宏观顶层设计和成本分摊规则、私人资本引入规则、收益保障规则和风险防范规则等若干重要子规则。通过制度建设协调各方利益,为加快推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融资合作进程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建议,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各国家或地区开展经济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有重要意义。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安全研究:历史、理论与实践

于铁军 庄俊举 主编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大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丛书的第二本,主要聚焦于国家安全研究与学科建设相关议题。首先,本书通过探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和学理发展脉络,尝试构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学学科和理论体系,提出了以风险反向界定的综合安全论,以及国家安全系统理论等。其次,由于国际环境的变迁、地缘政治的差异,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观念的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研究呈现不同特点,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研究在研究议题、研究范式、学科规划和课程设置上独具特色,本书系统梳理和总结了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印度、以色列、韩国、澳大利亚、太平洋岛国、东南亚和非洲等12个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安全研究,探讨和分析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安全研究的理论、议题和方法,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学科体系、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体系等。

本书将为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构筑国家安全人才基础、夯实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战略举措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也将为国内国家安全学的学科建设、议题设置和方法论探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欧美大学的历史与发展

胡钦晓 著

2024年7月出版

内容简介

现代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中世纪以降,西欧大学开启了不同的发展进路,其中既有法国大学的断裂,也有英国大学的保守,更有德国大学基于传承的创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德国大学为师的美国大学开始代替德国逐渐登上世界大学的巅峰。严格说来,经由拿破仑改革,近代法国在长期内并不存在大学组织。与意大利和法国的大学不同,发轫于中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至今仍然是世界大学的翘楚。故而,本书选择中世纪大学、德国大学、英国大学和美国大学,分别论述了它们的兴衰起伏及其演变背后的历史规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国家的大学责无旁贷。从欧美大学的历史与发展来看,大学组织的强大,既需要保持优良传统,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更需要吸取他者的经验教训。因此,本书有着强烈的本土和现实关怀。

经济管理

中国创新发展报告(2023~2024):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陈劲 主编

尹西明 陈钰芬 副主编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立足2024年,展望2025年和“十五五”时期,《中国创新发展报告(2023~2024)》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这一伟大目标,以“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年度主题,从总报告、专题篇、区域篇、产业篇、企业篇五个方面,精选了14篇分析报告,对我国创新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面临的瓶颈挑战和重大机遇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分析。

在探讨中国创新能力的动态演化与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创新范式,关注了中国基础研究的现状,重点探讨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现状,综合分析了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和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并对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和上海如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做了综合分析和路径探索。最后以京东方、龙芯、美的、用友为例,探讨了国内典型企业通过场景驱动创新、自主创新、数智创新等加快自身和产业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发展方面的做法与经验。旨在为“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转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报告(2023~2024)

赵忠秀 总顾问

王璟珉 彭红枫 主编

宋策 肖祖沔 宗艳民 副主编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报告基于全球气候形势日益严峻和我国“双碳”战略时代背景,聚焦第二履约期内的中国碳市场,从交易现状、企业参与、指数评价、国际借鉴以及热点话题等多个方面,对中国碳市场整体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与评估,系统梳理当前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了促进碳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报告指出,未来需要通过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完善配额分配机制、发挥自愿减排市场作用、加强国际碳市场合作、持续完善市场基础设施等多项措施,推动中国碳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中国共享出行发展报告(2023~2024)

北方工业大学 中国公路学会城市交通分会 世界资源研究所 主编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国内重要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涵盖专家观点及总报告、环境篇、业态篇、专题篇和城市创新篇等板块。共享出行作为平台经济和数字交通的典型业态,在构建安全、高效、灵活、便捷和绿色的城市出行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整体上看,2023年共享出行人次总体趋稳,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网约车、顺风车和汽车租赁等快速增长,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规模稳中有降。共享出行政策法规体系持续完善,共享出行业态发展需要进一步政策创新和突破。

软件产业发展报告(2023~2024)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组织编写

蒋艳 主编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在对2023年全球软件产业和关键软件领域技术进行全面跟踪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报告。该报告重点阐述了国内外软件产业发展态势,梳理总结了软件产业政策和发展环境,就基础软件、开源、工业软件、新兴技术等技术进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详细介绍了我国软件产业区域发展情况和协同路径。该报告还特别就软件价值问题及金融支持、软件供应链治理体系等进行专题论述。

该报告观点鲜明、思路清晰、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对产业发展有较强的先导性和预测性,可为相关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全面了解软件产业发展形势、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3~2024)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组织编写

蒋艳 主编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在对2023~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进行全面跟踪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报告,重点阐述了国内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态势,概括总结了人工智能技术进展及趋势,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在工业、医疗、金融、文娱等领域的融合应用现状,并就AI Agent、终端大模型、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数据合规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论述。

本书观点鲜明、内容丰富、资料新颖、数据翔实,有较强的产业发展前瞻性和预测性,可为相关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全面了解人工智能发展形势以及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数字化转型发展报告(2023~2024)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组织编写

蒋艳 主编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连续推出的关于我国数字化转型的权威报告,重点阐述了我国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和趋势,并围绕工业互联网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述,就医疗器械、钢铁、高端装备等行业实践以及江苏、福建、宁夏、安徽等区域实践开展深入研究,梳理提炼总体、行业、区域层面数字化转型发展特征与经验启示。

希望本书所反映的我国数字化转型发展态势、演进规律及未来趋势,能够为各级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组织、科研机构等协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

国家发展的道路

杨虎涛 著

2024年7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政治经济学、演化发展经济学、比较政治学的视角,分析了国家成功(国富)与失败(国穷)的道路。

国富国穷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循环累积的结果。本书以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二战以来成功国家的发展道路为比较对象,在解读中国道路的过程中,深刻总结了成功国家必备的相关要素,如国家的建制性能力、与技术浪潮发展趋势相对应的高质量经济活动等。理解中国道路,就需要理解中国国家能力的特质,需要理解从重工业优先到新质生产力的长期推进过程;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也需要超越传统的发展型国家理论,从国家主体、制度和体制特征上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及意义。

卡莱斯基经济动态理论

[波]米哈尔·卡莱斯基(Michal Kalecki) 著

杨扬 译

2024年7月出版

内容简介

全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5篇文章,以及一个统计附录。第一部分包括4篇文章,前3篇呈现卡莱斯基经济周期理论的核心思想以及他对大萧条的独特理解,重点是投资决定的经济周期机制以及隐含在其中的有效需求理论。第二部分包括7篇文章,从微观基础即成本与价格之间关系开始,到宏观层面收入分配的决定,再到有效需求理论,卡莱斯基阐述了国民总产出、利润和投资之间的关系,并将问题的焦点明确指向了投资决定因素;随后是卡莱斯基关于投资决定因素的思考,包括“风险递增”和宏观投资模型的构建。最后,卡莱斯基将上述内容综合在一起,完整地阐述了他的经济周期理论。第三部分包括4篇文章,是他对几个重要问题的补充。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本文集,译者收录了卡莱斯基的其他8篇文章,作为补充文献。

跨国投资与母公司创新发展研究

李兰 著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国际投资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本书首先围绕理论基础展开,详细分析了跨国投资与企业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了全书的理论框架。其次,通过历史回顾,从中国的角度出发,细致勾画出跨国投资如何分阶段推动企业创新。再次,聚焦于具体的研究与实证分析,探讨了逆向技术溢出及其在不同区域、不同所有制形式下的异质效应。最后,分析数字经济时代跨国投资新趋势及企业创新逻辑的转变,为理解和应对当前全球经济新挑战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南。

哲学

简帛道家文献研究(全2册)

苏晓威 著

2024年6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从《汉书·艺文志》道家类文献著录出发,依据李零对出土道家文献的分类,对目前为止已刊布的简帛道家文献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涉及郭店简、上博简、清华简、北大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张家山汉简、银雀山汉简等等。具体来说,把简帛道家文献分为阴谋类、道论、黄帝书、先秦道经四大类。以历史研究为本位,考察这四大类文献的文本流传、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思想内容、学派性质等,进而研究它们在先秦道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及地理学传播。

本书致力于对仍待讨论的出土道家简帛文献加以探索,对于相关研究已经成熟的文献并不赘述。在叙述结构方面,一般先对具体文献做校释,进行文本整理。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古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哲学等学科方法,对简帛道家文献作整体性研究。同时,“跳出诸子看诸子”,对道家的知识背景进行研究,思考道家对其他诸子的影响,以及诸子彼此之间的互动和联系。附录部分是对与道家类文献相近之《彭祖》《地典》《盖庐》的研究,以及对《太公》的全面辑佚。本书是目前为止对出土道家简帛文献所作最全面的研究,论述深入,分析透彻,在不少方面都有创见,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

感觉的共同体

李三达 著

2024年6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考察了法国当代美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四个重量级学者:阿兰·巴迪欧、雅克·朗西埃、保罗·维利里奥和让 - 吕克·南希,并基于四人相互交叉的人生轨迹,指出他们的美学思想构成了一个德勒兹意义上的思想“平面”,或者说构成了一个理论的“星丛”,其主要关涉的领域为审美政治理论。尤为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即在感觉的独异性与共同体之间形成的张力结构。本书以此为基本切入点,重新诠释了四位思想家的代表性理论,并且将之描述为法国理论之后法国当代美学形成的一个潜藏的理论架构,也细致勾勒出他们各自的倾向性和理论体系间的差异性。

国学论衡(第15辑/2024年第1辑)

陈声柏 主编

2024年6月出版

内容简介

《国学论衡》系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的学术集刊,现为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和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联合主办,旨在为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研究的学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通过学术研究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的理解和诠释;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与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以理性考量塑造未来中国文化和学术思考。本刊现为采取匿名评审制度的半年刊,刊登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学术论文及书评札记、学界动态等文稿。诚邀研究会会员及海内外同仁赐教。

文化传媒

荆楚文旅品牌的建构与传播创新

黎明 著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荆楚文化及其传承与品牌化传播,是一个传统的经典课题,也是一个历久弥新、不断更新的课题。在当代湖北的高质量发展中,荆楚文化的内涵挖掘、现代诠释,以及面向文化传承和市场运作的品牌化,既是湖北文旅产业的重要范畴,也承担着建构精神内核和对外形象传播的重要功能。本书以荆楚文化为范本,在湖北省乡村振兴、就地城镇化与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等重大背景下,围绕文旅品牌及其传播这一议题,从城市文旅品牌与地域公共品牌两个核心维度,以多元理论视野观照荆楚文旅品牌传播的理论搭建与实践探索。

赵家璧与1930年代的文学场

傅乃芹 著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赵家璧(1908—1997),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编辑家、翻译家和评论家。在中国1930年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他敏感地意识到中国新文学建设的重要性,迫切地为中国文学寻找现代化发展道路。他是最早追随鲁迅先生的文化战士,为左翼文学的发展壮大贡献了力量;他在文化上有开阔的视野,吸收他国的经验滋养中国的出版业;他在文学界广结善缘,维护着流派纷呈的作家群,这成为他策划选题的源头活水;他组织编纂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化道路上的奠基石。

本书以赵家璧在1930年代的文学编辑出版活动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赵家璧在联络作家群体、译介外国文学、编辑现代文学选本、适应出版物市场化运作方面的经验,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呈现中国现代文学在发轫期的生产场景,从而更深刻地反映现代出版业与文学流派、文学观念、文学经典之间的内在联系。

多维视野中的文化旅游

宋立中 著

2024年7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借鉴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地理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及其后继者关于文化资本及其空间属性的理论,吸收国际文化旅游研究领域的最新理念,系统梳理了国际文化旅游及其相关概念。选取文化线路遗产、“同源共享”文化遗产、复合型文化遗产、“冲突”型文化遗产等学界较少运用的“另类”文化遗产为案例,深入挖掘案例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围绕跨区域合作、空间生产和冲突协调三个维度,从综合性、跨学科等多维研究视角论述了“文化旅游”的若干功能,如跨区域合作的媒介功能、文化旅游的空间生产功能、非遗保护的屏障功能、文化冲突的调节功能等。

本书理论视角新颖独特,跨学科理论整合明显,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我国文化旅游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于旅游学界、文旅产业界以及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核能话语变迁:科技、媒介与国家

徐生权 著

2024年7月出版

内容简介

集威慑力、高能量和风险于一身的核能,自诞生之初,便是一种与政治、文化、社会等交织在一起的技术力量,它被赋予了各式各样的想象。因而,核能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科学技术,在现实生活中,核能不可避免地要接受话语的建构和形塑,而媒介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全球变暖与能源危机迫近的当下,核能作为一种难以割舍的清洁能源,就像“房间里的大象”一样,需要被正视和研究。本书聚焦核能,运用话语理论和话语分析的方法,对《人民日报》近70年来的核能话语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对核能话语的“解神秘化”,揭示核能的媒介话语背后所隐藏的想象赋予与认同建构,向读者展示不同历史时期迥异的核能话语主题。

文学

尤袤本《文選》文獻研究(全2册)

王玮 著

2024年6月出版

内容简介

《文选》版本研究一直是文选学研究的重点,而在《文选》诸版本中,南宋淳熙八年池阳郡斋尤袤刻本《文选》(简称尤袤本)影响颇大,它不仅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选》刻本,还是后世李善注刻本的祖本,亦是当今阅读与研究《文选》的通行版本。目前关于尤袤本的争论较多,且缺乏整体性研究。《尤袤本〈文选〉文献研究》一书即以尤袤本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整理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尤袤本的刊刻、著录、递藏、底本、附录及选学意义等进行全面梳理,以期为推进《文选》版本乃至选学研究贡献力量。

北大汉简老子研究

吴文文 著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北大汉简老子研究》一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聚焦于北大汉简《老子》的语言文字学研究,积极运用古文字、新近出土文献等材料,从文字、音韵、语法、同源字等角度对汉简《老子》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下编涉及北大汉简《老子》思想的研究。对汉简《老子·上经》首章与《老子·下经》首尾两章分别开展了全面的校勘工作,在此基础上,对此三章所蕴含的老子哲学思想进行了剖析。此外,对汉简《老子》不同于其他版本的分章特征及其义理依据进行了探讨。

本书注重研究方法、研究角度的综合运用,积极探索学科交叉背景下古本《老子》研究视域的拓展,可供广大《老子》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

关键词(第2辑):话语体系与标识性概念

李建中 主编

2024年7月出版

内容简介

《关键词》是武汉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论关键词研究的历史流变及其理论范式构建”课题组,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每年出版两辑。本集刊关注海内外关键词研究的最新走向,主要刊发关键词研究(尤其是中国文化及文论关键词研究)的最新成果,设有学术史、方法论、学者论、要籍叙录、成果总目、文化及文论关键词考察、学术动态等栏目。

中华文学史料(第8辑)

刘跃进 主编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是目前整个中国文学史料学领域,包括古代文学史料、现代文学史料、当代文学史料、海外华文文学史料、文学理论史料、文学学科史料等方向在内,唯一的学术团体。当下学界对史料日趋重视,但暂时还没有以文学史料为办刊重点的刊物,本刊的出版将进一步发挥学会的影响力,添补学界在文学史料研究、考辩、钩沉等方面的刊物空白。

本刊用稿在坚持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的基础上,尤其重视对史料的研究、考辩和钩沉,并可适当发表文献综述类稿件。每期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史料研究、史料考辩、史料钩沉、新文献介绍与整理、学人年谱、文献综述等栏目,变动栏目为特稿和组稿专题栏目。本刊为第八辑。

艺术

音乐与信仰

阮海云 著

2024年7月出版

内容简介

西方音乐博大精深,在世界音乐领域举足轻重。基督宗教自诞生以来,它的思想和精神就渗透在西方音乐之中,并以不同的方式持续影响着西方音乐的发展。本书从音乐和宗教的源头开始,纵跨教父时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动等各个社会历史阶段,挑选其中一些经典音乐作品,从音乐语言的具体构成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现象与本质进行分析,对具有代表性的宗教思想和精神信条进行阐释,并以此为依据,探寻音乐中的宗教动机和信仰本质,进而揭示西方音乐与基督宗教的深层关联,论证音乐与信仰的互融共生。

心理学

危机干预手册:评估、处置和研究(第4版)

[美]肯尼斯·R.耶格尔(Kenneth R. Yeager) [美]阿尔伯特·R.罗伯茨(Albert R. Roberts) 主编

周振超 花美娜 祁泉淞 贺知菲 刘斯阳 郭春甫 译

郭春甫 校译

2024年7月出版

内容简介

21世纪以来,媒体对影响公众生活的急性危机事件的报道以及对危机干预、响应团队、危机管理和稳定等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危机干预手册:评估、处置和研究(第四版)》旨在满足人们对有效处置急性危机事件的技能和方法的需求,被专门设计用于应对校园暴力、殴打、成人物质滥用与大规模恐怖袭击灾难等各种急性危机事件。这本干预手册采用统一的危机干预模式,实用、适时、易读,提供了针对个体急性危机状况的有效干预方法,是一线危机工作者、临床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心理健康科室护士和研究生学习最新干预流程和方法的宝贵资源。

甲骨文

白莫卧儿人:爱情、战争与18世纪的印度

[英]威廉·达尔林普尔(William Dalrymple) 著

陆大鹏 刘晓晖 译

2024年9月出版

内容简介

詹姆斯·阿基利斯·柯克帕特里克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海德拉巴宫廷的常驻代表,他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年轻莫卧儿贵族女子——海尔·妮萨,为与她结为夫妻而冲破了社会、政治、种族和宗教上的重重障碍。柯克帕特里克的浪漫爱情故事并非孤例,在这个时代的印度,每三个英国男性当中就有一人与印度女性共同生活,他们跨越文化鸿沟,成为所谓的“白莫卧儿人”,而这是一个几乎没有得到历史学探索的群体。

英国历史学家威廉·达尔林普尔基于对18世纪档案、书信与日记的详尽研究,以小说般精彩的文笔,扣人心弦地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重新审视了英属印度建立前充满活力和无限可能的英印关系,生动再现了这个满是阴谋背叛、后宫政治和谍报活动的历史世界。

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全2册)

[英]扎拉·斯坦纳(Zara Steiner) 著

石志宏 译

2024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如同一场可怕的火山喷发,造成了毁灭性的巨大影响。欧洲四大帝国灰飞烟灭,中东欧各民族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民族国家;传统的“欧洲协调”崩溃,要求建立新国际机制的呼声越发高涨。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缔结的《凡尔赛和约》等条约几乎无法解决这场大战引发的种种问题,这也被视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诱因。

剑桥大学荣休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扎拉·斯坦纳对以上这种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她认为20世纪20年代虽然见证了大大小小的地方性冲突、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的崛起、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衰,但这十年也充满了希望,各国政治家和外交官致力于欧洲的重建和复兴,直到全球性经济危机和希特勒的上台彻底打破了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之间的平衡。

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英]戴维·摩根(David Morgan) 著

赵博阳 译

2024年9月出版

内容简介

中古时代的波斯,涉及今日属于伊朗、阿富汗、土耳其和中亚五国的地区。塞尔柱人、蒙古人、土库曼人相继到达和征服波斯,

摩根详述了这些帝国、王朝、政权如何崛起、兴盛、覆灭和承继,以及他们同伊斯兰和波斯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他还选择性地介绍了波斯同周边政权,如埃及马穆鲁克王朝、中国元朝、奥斯曼土耳其乃至欧洲其他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尽管历史上大多数时间里波斯都动荡、艰难,仍难掩其文化的繁盛,书中还谈及波斯中古时代的绘画、诗歌和建筑的发展。在作者看来,正是文化认同使得波斯始终是波斯。

索 · 恩

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美]柯启玄(Norman A. Kutcher) 著

黄丽君 译

2024年9月出版

内容简介

《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为解读清朝前一百五十年太监与皇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窗口。这一时期涵盖了清朝历史上三位最重要的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这部极具开创性的著作中,作者探讨了清朝皇帝如何设法避免重蹈宦官干政的覆辙,以及太监在种种限制下是如何谋得权力与地位。书中描绘了那些曾经忠诚却最终背主的大太监,也展示了普通太监的生活。这些故事充满了大大小小的矛盾与冲突,为我们窥探清宫世界提供了一个迷人的视角。

鸣沙

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尚小明 著

2024年9月出版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重新讲述辛亥鼎革历史的学术著作。作者从清廷、袁世凯、革命党、立宪派、列强、舆论等多个维度详细考订了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总计125天中每一天所发生的事,然后依照史事之间的逻辑关系,对这一历史剧变进行新的叙述和分析。书中不仅提供了大量新史料和新史实,而且在袁世凯如何应对革命、袁世凯的政治诉求、清帝退位诏书的拟定及颁布、袁世凯是否逼迫清帝退位,以及孙中山缘何让位于袁世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提出新的认识,极具启发意义。

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瞿骏 著

2024年10月出版

内容简介

陈旭麓先生曾言:“辛亥革命后的山重水复是‘五四’运动兴起的背景,‘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后有国共合作,而后有五卅运动,而后有国民革命的北伐战争,它的伟大意义将这样历史地表达出来。”

这段话是本书的思考缘起,提供了理解五四运动的钥匙。本书希望打破五四研究由来已久的“北京中心主义”和“革命消解主义”,从“地方视野”出发,展示中国各区域,尤其是江浙地方上五四运动发生、拓展、延续的机制;中心对各地方强度有别,路径多样的影响和地方人士那些不能被中心消解的主体性和被中心激发出的主体性。同时,本书也希望立足“长程革命”,考察“五四”的剧本和“五四”的舞台,揭示干革命者、说革命者和不革命者的实际人生和身心演变,以在20世纪中国革命史中真正理解“五四”。

凹阅读

蛋壳乾坤:一家中国企业的全球突围(1923~1949)

张跃 周建波 著

2024年7月出版

内容简介

鲜为人知的是,在近代史上,鸡蛋曾经与茶叶、丝绸并列,位居中国出口商品前三,不仅对贸易创汇举足轻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也有全局价值。

近代中国的鸡蛋和蛋制品,如孙中山所说,和其他各类初级产品一样,其加工、出口等高利润环节均被外资掌控。在这一大背景下,民族企业茂昌蛋品公司异军突起,凭其创始人郑源兴的卓越眼光、创新精神和商业才能,成为一时无两的全球蛋品工业巨头。

本书讲述了茂昌蛋品公司在20世纪动荡岁月中崛起的历史,兼及郑源兴从宁波农家少年成长为跨国公司企业家的人生经历。在中国企业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技术“卡脖子”等难题的今天,本书围绕企业家精神所提供的一系列经济史侧写,或可带来一些灵感与启发。

策划:张思莹

编辑:丁曼泽

审校:柳 杨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中国社会史书目索引社会变革比较研究——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840—1918全国妇联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中国妇女出版社1992 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王奇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海外华侨华人发展简史蔡北华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上海百jvzquC41eeyi0wfpmco/gmz0ep5{i|muuoyz1unuv0nuo
1.教育科学的追求:教育研究工作者的百年朝圣之旅虽然欧洲最古老的大学可追溯到十一世纪末至十二世纪初分别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和萨莱诺、法国巴黎、英国牛津成立的四所大学,其前身均为修道院,至十一、二世纪开始在神学之外加入法律及医学;随着十六至十七世纪科学革命的涌现及自然科学在各大学课程中得以发展及确立,加上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强调以人类理智(human reason)取代神权jvzquC41gri/u€z0gf{/ew4kphu03:5814:4;7mvo
2.的传承与保护(专项训练)(全国通用)202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模拟预测)缪斯(Muse)是希腊神话中主司艺术与科学的古老文艺女神的总称,托勒密埃及时期,亚历山大城内的缪斯宫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学者前往研究,18世纪末,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欧洲相继建立起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Museum),由此可以推出( )A.博物馆主要收藏古典文化 B.古迹保护强调历史真实性C.古典文化是文化jvzquC41yy}/|}m0eun1|thv1;5695;494ivvq
3.邓欢:后现代史学的实践与反思——以何伟亚的《怀柔远人:马嘎尔尼因为这关乎到历史学之大义与旨趣。 在这场论争中,美国老一辈汉学家周锡瑞(Joseph Esherick)首先发难,在《二十一世纪》1997年12月号上撰文,对何著进行批评。其批评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何伟亚对史料的运用和对文献的误读两个方面,并进而质疑何伟亚的中文文献解读能力及其所提出的后现代研究方式的有效性。周锡瑞指出,该书jvzq<84lfu4dc|x0ep5yull1zurx1;5382;0v;5382;18h:473=:57xjvor
4.【笔记整理】历史之源(历史之源)书评2.18世纪-历史的“真实故事”与哲学问题发生了关联 启蒙运动中的历史学家不仅对统治精英的决定感兴趣,而且对地理、气候、经济、社会结构和不同人们的性格感兴趣。如果科学家能够指出自然世界中让人难以置信的相互联系的话,历史学家也应该尝试以类似的复杂方式去理解过去。 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596:8:=1
5.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二:两次世界大战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三: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这个专题主要包括: 一、世界近现代史上,主要矛盾的演变 二、世界格局的演变 三、重要国际组织及同盟 四、主要的国际战争 一、世界近现代史上,主要矛盾的演变. 1、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法矛盾。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412;2385:1::13>69a4714<76254tj}rn
6.考研历史学统考《313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及模拟试题详解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历史文献学、 历史地理学、 专门 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④试卷题型结构 a . 选择题:2 0 小题,每 第二,欧美主要 国家的社会转型 尼德岭.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 明君主专制,启蒙运动 ,美 国独立战争,法 国大革命与袋破仑帝 国.工 业革命,19世纪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7128821>5523:55<82268557xjvo
7.【高考真题】2022—2023年统编新教材全国各地高考历史真题分单元④运用透视法的画派与其他画派并行发展: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面貌和人们的思想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照相机的出现;新的艺术思潮出现。 (2)通过《绘画透视法发展小史》一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哪些写作“小史”的方法。(10分) 【答案】(2)方法:唯物史观的指导;围绕一个历史事物展开;特定的历史时空定位,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9882772@d32;>56=9930nuou
8.启蒙文学的特征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启蒙文学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启蒙运动直接促成启蒙文学的产生 启蒙运动的核心内涵是理性主义,理性的基本内涵是通过人们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进行对事物的认知。理性主义认为应当通过人们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进行对事物的认识。理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38;6/j}rn
9.天文学涉及的学科范文同时,来华传教士又向欧洲全方位地介绍中华文明,从而是在西方引起“中国热”的先驱。正是利玛窦等传教士介绍到欧洲的中华文明,为欧洲的启蒙运动提供了营养。 篇5 【关键词】地理学习 历史学习 联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46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3:76/j}rn
10.提高儒家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在当下提出“立法三分、聚合两流”,其意义不仅在于历史层面,更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一方面,对于儒学自身发展,有助于重新聚合孟荀两流,建构仁性与智性双全、伦理与道德齐备的新儒学理论模型;另一方面,可以以智性、仁性的辩证关联为轴心,对西方的“休谟难题”、启蒙运动的经验教训等问题形成新反思,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诸jvzquC41yy}/e|xp0et0utl|1d}ze872466:1}72466:3;d799=2;=3ujvsm
11.第三章启蒙运动结果便是我们如今所知的启蒙运动思潮。 在这场涉及范围广泛的运动中,活跃着一系列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讽刺作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散文家、小说家、政治理论家,甚至还有莫扎特等音乐家。他们并非持有同样的一套观点。有些人甚至在主要问题上还针锋相对。[1]jvzquC41yy}/ojwzkuzt0xwi1enjpnxg1ensk|2jctsbp86;;;56/980jvs
12.哲学践行文献精选最新章节潘天群著乍一看,古希腊学派对广大受众的吸引力使得古希腊哲学成为使哲学变得实用这个新的努力(哲学践行运动)的理想前提。在第四章中,我对包括犬儒主义在内的古希腊哲学进行了彻底分析,以探讨这种主张的合理性以及由它所引发的问题。我提出将启蒙运动而不是古希腊哲学作为当代哲学践行的真正根源。 因此,第5章介绍了与当代哲jvzquC41o0€icwl{wg4dqv4tgcjcqxp134?5:?;:154ivvq
13.中国基础教育发展100年:走向公平与质量的教育——以党的教育方针新文化运动是以民主和科学为思想内核的反对封建专制、批判传统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促成了人民思想的大解放和教育观念的大变革,促进了中国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的初步形成。在教育观念方面,封建传统教育思想被彻底摒弃,民主科学的新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教育平民化、教育科学化、教育个性化、教育实用化等现代教育观念开始被接 jvzquC41gri/u€z0gf{/ew4kphu039>9147:47mvo
14.思政研学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尤其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在“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方针指引下,大批知识分子纷纷走向农村,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下乡”运动,既开创了文艺创作的新局面,也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第五,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认识到了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指出,“一切历史文献jvzquC41yy}/kvjke0io1€qu|1oohx4324?03<=340nuo
15.启蒙哲学论文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启蒙哲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马克思;博士论文;哲学;宗教批判 〔中图分类号〕a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5-0148-04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开篇就宣告:“就德国来说,对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9624ivvq
16.世界文明比较互鉴视野下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理念,虽然强调正义、和谐、美德,但否认奴隶的平等地位,并且将人类严格分为三个等级;罗马时代追求民众平等的自然法思想昙花一现;在基督教和封建制度的影响下,中世纪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启蒙运动时期,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政治思想的萌发,抬升了民众的政治地位。其次,孟子提出君权天授jvzquC41yz/lwz0gf{/ew4424802@661e84:96c93672>4rcik/j}r
17.中西教育文化比较——四谈教育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摘要:本文针对自己对教育学初步认识中发觉的问题,尝试以教育学为研究的对象,根据马克思历史比较研究取向和中西教育文化比较,运用逆溯法重新审视源于西方的教育学和本国教育文化传统与现实长期存在的问题。如此研究属于个人对教育学的自我反思,其中力求避免从一个片面的判断转向另一个片面的判断。 jvzquC41gri/u€z0gf{/ew4kphu03:6:14>867mvo
18.启蒙运动(精选5篇)关键词:苏格兰启蒙运动;古典政治经济学;财富;自由;美德 中图分类号:F09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7-0046-05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正全面、加速推进,形成了有关转型的诸多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不断推进的同时,建立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从经济学角度分析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37969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