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理性自由与社会契约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启蒙运动,一场思想的革命,它在18世纪的欧洲大陆上燃起了理性的火炬。这场运动的领袖们坚信,人类社会已经从黑暗走向光明,步入了一个新的启蒙时代。他们认为,过去是迷信和无知的年代,而他们所处的时代,人类终于开始利用理性的力量,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启蒙运动的起源

启蒙运动起源于17世纪中期,这一时期,英国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为启蒙思想的萌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1642-1689年)是启蒙运动兴起的重要背景之一。这场革命导致了国王查理一世的处决,克伦威尔的统治,以及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国会的至高无上地位,限制了君主权力,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科学领域,艾萨克·牛顿(1642-1727)的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些发现不仅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强化了自然法则的信仰。牛顿的科学成就使人们相信,通过理性和科学方法,人类可以揭示宇宙的秩序和规律,这种思想对启蒙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启蒙思想家如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和约翰·洛克(1632-1704)等人,对政治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霍布斯在《利维坦》(1651年)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认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集体授权,这一理论对后来的民主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洛克在《政府论》(1689年)中进一步发展了社会契约论,并强调了个人权利和财产权的重要性,主张政府的权力应受到法律的限制,这些观点为西方宪政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启蒙运动的思想和理念随后传播到法国、德国等欧洲其他国家,形成了一场全欧洲范围内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法国,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1694-1778)、卢梭(1712-1778)和孟德斯鸠(1689-1755)等人,他们的思想和作品对法国大革命(1789-1799年)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1748年)提出的三权分立理论,对现代民主国家的政体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进步与理性

启蒙运动,也被称为“光明时代”(Siècle des Lumières),是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理念是进步和理性,它们共同构成了启蒙运动的基础,并深刻影响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

进步观念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这一观念在启蒙时代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推崇。启蒙思想家们认为,随着科学知识的积累和人类理性的运用,社会将逐步摆脱迷信和无知,每一代人的生活都将比前一代更加美好。例如,法国哲学家孔多塞(Marie Jean Antoine Nicolas de Caritat, Marquis de Condorcet)在其著作《人类精神进步史纲》('Sketch for a Historical Picture of the Progress of the Human Mind',1794年)中,详细论述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各个阶段,并展望了一个理性和科学将带来无限进步的未来。

理性在启蒙运动中被视为实现社会和谐与秩序的关键。启蒙时代的哲人们相信,通过理性的运用,人类能够发现并遵循自然法则。这种对理性的信仰反映在当时的科学、哲学、政治和艺术等各个领域。例如,艾萨克·牛顿的物理学定律和数学原理的发现,展示了通过理性和观察可以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在政治领域,启蒙思想家如孟德斯鸠在其著作《论法的精神》('The Spirit of the Laws',1748年)中,运用理性分析了不同政治制度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三权分立的理论,这一理论后来成为现代民主国家的基石。

启蒙运动的理念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它们还被付诸实践,影响了当时的社会改革。例如,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Voltaire)通过他的著作和信件,批判了当时的宗教不宽容和社会不公,推动了宗教自由和言论自由的进步。同时,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和法国大革命(1789-1799年)都是在启蒙思想影响下发生的,它们标志着人民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追求。

哲人:思想的传播者

启蒙时代的哲人,尽管在哲学领域有着深刻的见解,但他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学术界。他们通过各种文学形式,如剧本、小说、随笔和历史作品,将启蒙思想普及给更广泛的公众。这些文人和思想普及者,利用他们的文学才华和表达能力,强调了社会变革的必要性,并推动了公众意识的进步。

启蒙时代的文人和思想家们深知文学在传播思想中的力量。他们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以吸引和教育公众。例如,伏尔泰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多产的剧作家和小说家。他的作品《老实人》('Candide',1759年)通过讽刺和幽默的手法,批评了当时的社会弊端和盲目乐观的哲学观点,向读者展示了理性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除了剧本和小说,启蒙时代的作者们还广泛使用随笔和历史作品来传播他们的思想。例如,英国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的《英国史》('The History of England',1754-1762年)不仅是一部详尽的历史记录,也是一部充满启蒙思想的作品。休谟在书中运用了批判性的历史分析方法,展示了理性和经验主义在理解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启蒙时代的哲人们也扮演了普及者的角色,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如私人信件、公共演讲和学术期刊,向公众普及启蒙思想。例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的《社会契约论》('The Social Contract',1762年)虽然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但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学术界,成为推动政治变革的重要文献。

这些文人和普及者强调变革的必要性,他们认为社会的进步依赖于对旧制度和旧观念的批判与改革。例如,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的《女权辩护》('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1792年)是女性主义思想的先驱之作,她批判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限制,呼吁性别平等和女性教育的重要性。

经济的自由放任

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倡导自由放任主义(Liberalism)方面。这一主义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允许市场力量自由运作,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和繁荣。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1776年)是这一理念的杰出代表和理论基础。

亚当·斯密是18世纪的苏格兰经济学家和社会哲学家,他的作品《国富论》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在这本书中,斯密提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经济理论,其中包括“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原理。该原理认为,在竞争市场中,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如同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无意中促进了社会的整体福祉。

自由放任主义主张最小化政府干预,支持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这一理念认为,市场参与者在自由交换中能够最有效地分配资源。斯密强调了劳动分工的重要性,认为劳动分工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是财富增长的关键因素。他通过观察苏格兰的制针工厂,说明了劳动分工如何提高生产效率。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相对有限,这为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在这一时期,英国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成为世界上最先进入现代工业社会的国家之一。此外,19世纪的美国也实行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在安德鲁·杰克逊总统任内,他削减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启蒙运动的思想不仅仅局限于欧洲,还跨越大西洋影响了新大陆。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初期,许多开国元勋,如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和詹姆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都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他们将自由放任的经济理念融入到美国的建国原则中,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宗教领域的革新

启蒙运动在宗教领域引发了一场思想的变革,其核心是推崇理性和批判不宽容的宗教狂热。这一时期的哲人们试图将宗教建立在更加理性和自然的基础之上,他们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的宗教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启蒙时代的哲人们普遍反对宗教狂热和不宽容。他们认为,宗教狂热往往导致暴力和战争,而不宽容则违背了理性和人道主义的原则。例如,伏尔泰(Voltaire)在其作品中批判了宗教迫害和不宽容,特别是针对新教徒的迫害。他的作品《论宽容》('Treatise on Tolerance',1763年)直接呼吁宗教和政治的宽容。

启蒙运动中的许多思想家提倡一种由理性支配的自然宗教。这种宗教观念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和自然法则,但之后便不再干预世界的运行。自然神论者如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和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等,他们认为宗教应当基于道德和伦理,而不是迷信和盲从。

在启蒙运动中,一些思想家成为了无神论者或不可知论者。无神论者否认上帝的存在,而不可知论者则认为上帝的存在是不可知的。例如,大卫·休谟(David Hume)在其哲学作品中对宗教信仰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他的怀疑论观点对后来的无神论和不可知论产生了影响。

尽管启蒙运动中出现了无神论和不可知论的声音,但大多数人更倾向于自然神论。他们接受上帝存在的观点,但拒绝接受超自然的宗教教义和奇迹。例如,约翰·洛克(John Locke)在其著作《基督教的合理性》('The Reasonableness of Christianity',1695年)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理性和道德的基督教理解方式。

启蒙运动的宗教观念也促进了宗教改革和社会变革。在美国,宗教自由成为了建国原则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启蒙思想的影响。杰斐逊和其他开国元勋将宗教自由写入了宪法,保障了公民信仰的自由。

社会契约论

约翰·洛克(John Locke)是英国启蒙时代的哲学家,他在其著作《政府论》(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1689年)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契约论。洛克认为,人们在自然状态下是自由平等的,但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自由和财产,人们通过相互协议成立了政府。他强调,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并且受到被统治者的同意所约束。如果政府违背了这一契约,人民有权更换或废除它。洛克的这些观点为后来的美国独立宣言和宪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是法国启蒙时代的哲学家,他在其著作《社会契约论》(Du Contrat Social,1762年)中进一步发展了社会契约论。卢梭认为,社会契约不仅仅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协议,而是全体人民之间的一种协议,即“公共意志”(volonté générale)。在这个契约中,每个人都放弃部分自由,以换取集体的保护和社会秩序。卢梭强调,政府必须反映人民的共同利益,否则人民有权推翻它。卢梭的这些观点对法国大革命和现代民主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社会契约论对18世纪末和19世纪的政治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现代民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例如,美国的《独立宣言》(1776年)和法国的《人权宣言》(1789年)都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精神,强调了人民的权利和政府的责任

开明专制君主的实践

启蒙运动的理念确实对18世纪的欧洲君主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一些君主接受了启蒙思想,并试图将其应用于国家治理中。这些开明专制君主通过改革行政和教育制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

腓特烈大帝是普鲁士的国王,他在位期间(1740-1786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他强调理性和效率,推行宗教宽容政策,吸引各种信仰的人才为国家服务。腓特烈大帝还改善了司法系统,简化了法律程序,并鼓励教育和文化的发展。在他的支持下,普鲁士科学院成立,吸引了许多著名学者,如伏尔泰。他还改革了税收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促进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叶卡捷琳娜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

叶卡捷琳娜大帝是俄罗斯的女皇,她的统治时期(1762-1796年)也见证了启蒙思想的应用。她支持教育和艺术,建立了俄罗斯的第一个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叶卡捷琳娜还邀请了启蒙思想家如狄德罗和格里姆到俄罗斯,并与他们保持通信。她试图改革法律体系,颁布了《贵族自由法案》(1762年),赋予贵族更多的个人自由,并开始编纂一部新的法律典籍。此外,她还推动了农业改革,鼓励外国专家在俄罗斯工作,以促进技术和农业的进步。

约瑟夫二世(Joseph II)

约瑟夫二世是奥地利的皇帝,他在位期间(1780-1790年)实施了一系列激进的改革措施。他被称为“人民的皇帝”,因为他的改革旨在改善普通人的生活条件。约瑟夫二世废除了农奴制,实行了宗教宽容政策,并改革了教育系统,建立了更多的学校和大学。他还改善了医疗保健系统,建立了医院和孤儿院。约瑟夫二世的改革还包括简化司法程序,削减贵族的特权,以及推动行政效率的提高。

启蒙运动的局限性

启蒙运动作为18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和文化运动,虽然在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其改革进程并非一帆风顺。改革的实施和持续经常受到继承者和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这些力量因维护自身利益而反对变革。尽管如此,启蒙思想家们的理念和主张已经超越了国界,对全球范围内的思考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些启蒙思想的君主支持者去世后,他们的继承者并不总是继续推进改革。例如,腓特烈大帝去世后,他的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继位,这位新国王对启蒙运动的支持远不如其叔叔。在奥地利,约瑟夫二世去世后,他的弟弟利奥波德二世虽然也是一位启蒙思想的支持者,但他在实施改革时更加谨慎,以避免激起贵族和教会的强烈反对。

启蒙运动的改革经常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这些集团包括贵族、教会和其他保守势力。例如,法国大革命爆发前,贵族和教会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改革建议持反对态度,他们担心改革会削弱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在俄国,叶卡捷琳娜大帝试图进行的法律和行政改革也遭到了贵族阶层的强烈反对。

尽管面临种种阻碍,启蒙运动的思想仍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如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欧洲、美洲乃至亚洲广泛流传。这些思想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产生了重要影响。

启蒙运动的思想影响了无数的思考者,包括政治家、学者、作家等。在美国,启蒙运动的理念对托马斯·杰斐逊、本杰明·富兰克林等开国元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将这些理念融入了美国的建国原则中。在拉丁美洲,启蒙思想也激发了争取独立的运动。在亚洲,启蒙运动的理念对日本的明治维新等变革也产生了影响。

THE END
0.中国社会史书目索引社会变革比较研究——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840—1918全国妇联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中国妇女出版社1992 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王奇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海外华侨华人发展简史蔡北华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上海百jvzquC41eeyi0wfpmco/gmz0ep5{i|muuoyz1unuv0nuo
1.教育科学的追求:教育研究工作者的百年朝圣之旅虽然欧洲最古老的大学可追溯到十一世纪末至十二世纪初分别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和萨莱诺、法国巴黎、英国牛津成立的四所大学,其前身均为修道院,至十一、二世纪开始在神学之外加入法律及医学;随着十六至十七世纪科学革命的涌现及自然科学在各大学课程中得以发展及确立,加上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强调以人类理智(human reason)取代神权jvzquC41gri/u€z0gf{/ew4kphu03:5814:4;7mvo
2.的传承与保护(专项训练)(全国通用)202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模拟预测)缪斯(Muse)是希腊神话中主司艺术与科学的古老文艺女神的总称,托勒密埃及时期,亚历山大城内的缪斯宫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学者前往研究,18世纪末,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欧洲相继建立起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Museum),由此可以推出( )A.博物馆主要收藏古典文化 B.古迹保护强调历史真实性C.古典文化是文化jvzquC41yy}/|}m0eun1|thv1;5695;494ivvq
3.邓欢:后现代史学的实践与反思——以何伟亚的《怀柔远人:马嘎尔尼因为这关乎到历史学之大义与旨趣。 在这场论争中,美国老一辈汉学家周锡瑞(Joseph Esherick)首先发难,在《二十一世纪》1997年12月号上撰文,对何著进行批评。其批评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何伟亚对史料的运用和对文献的误读两个方面,并进而质疑何伟亚的中文文献解读能力及其所提出的后现代研究方式的有效性。周锡瑞指出,该书jvzq<84lfu4dc|x0ep5yull1zurx1;5382;0v;5382;18h:473=:57xjvor
4.【笔记整理】历史之源(历史之源)书评2.18世纪-历史的“真实故事”与哲学问题发生了关联 启蒙运动中的历史学家不仅对统治精英的决定感兴趣,而且对地理、气候、经济、社会结构和不同人们的性格感兴趣。如果科学家能够指出自然世界中让人难以置信的相互联系的话,历史学家也应该尝试以类似的复杂方式去理解过去。 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596:8:=1
5.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二:两次世界大战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三: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这个专题主要包括: 一、世界近现代史上,主要矛盾的演变 二、世界格局的演变 三、重要国际组织及同盟 四、主要的国际战争 一、世界近现代史上,主要矛盾的演变. 1、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法矛盾。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412;2385:1::13>69a4714<76254tj}rn
6.考研历史学统考《313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及模拟试题详解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历史文献学、 历史地理学、 专门 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④试卷题型结构 a . 选择题:2 0 小题,每 第二,欧美主要 国家的社会转型 尼德岭.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 明君主专制,启蒙运动 ,美 国独立战争,法 国大革命与袋破仑帝 国.工 业革命,19世纪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7128821>5523:55<82268557xjvo
7.【高考真题】2022—2023年统编新教材全国各地高考历史真题分单元④运用透视法的画派与其他画派并行发展: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面貌和人们的思想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照相机的出现;新的艺术思潮出现。 (2)通过《绘画透视法发展小史》一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哪些写作“小史”的方法。(10分) 【答案】(2)方法:唯物史观的指导;围绕一个历史事物展开;特定的历史时空定位,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9882772@d32;>56=9930nuou
8.启蒙文学的特征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启蒙文学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启蒙运动直接促成启蒙文学的产生 启蒙运动的核心内涵是理性主义,理性的基本内涵是通过人们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进行对事物的认知。理性主义认为应当通过人们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进行对事物的认识。理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38;6/j}rn
9.天文学涉及的学科范文同时,来华传教士又向欧洲全方位地介绍中华文明,从而是在西方引起“中国热”的先驱。正是利玛窦等传教士介绍到欧洲的中华文明,为欧洲的启蒙运动提供了营养。 篇5 【关键词】地理学习 历史学习 联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46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3:76/j}rn
10.提高儒家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在当下提出“立法三分、聚合两流”,其意义不仅在于历史层面,更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一方面,对于儒学自身发展,有助于重新聚合孟荀两流,建构仁性与智性双全、伦理与道德齐备的新儒学理论模型;另一方面,可以以智性、仁性的辩证关联为轴心,对西方的“休谟难题”、启蒙运动的经验教训等问题形成新反思,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诸jvzquC41yy}/e|xp0et0utl|1d}ze872466:1}72466:3;d799=2;=3ujvsm
11.第三章启蒙运动结果便是我们如今所知的启蒙运动思潮。 在这场涉及范围广泛的运动中,活跃着一系列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讽刺作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散文家、小说家、政治理论家,甚至还有莫扎特等音乐家。他们并非持有同样的一套观点。有些人甚至在主要问题上还针锋相对。[1]jvzquC41yy}/ojwzkuzt0xwi1enjpnxg1ensk|2jctsbp86;;;56/980jvs
12.哲学践行文献精选最新章节潘天群著乍一看,古希腊学派对广大受众的吸引力使得古希腊哲学成为使哲学变得实用这个新的努力(哲学践行运动)的理想前提。在第四章中,我对包括犬儒主义在内的古希腊哲学进行了彻底分析,以探讨这种主张的合理性以及由它所引发的问题。我提出将启蒙运动而不是古希腊哲学作为当代哲学践行的真正根源。 因此,第5章介绍了与当代哲jvzquC41o0€icwl{wg4dqv4tgcjcqxp134?5:?;:154ivvq
13.中国基础教育发展100年:走向公平与质量的教育——以党的教育方针新文化运动是以民主和科学为思想内核的反对封建专制、批判传统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促成了人民思想的大解放和教育观念的大变革,促进了中国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的初步形成。在教育观念方面,封建传统教育思想被彻底摒弃,民主科学的新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教育平民化、教育科学化、教育个性化、教育实用化等现代教育观念开始被接 jvzquC41gri/u€z0gf{/ew4kphu039>9147:47mvo
14.思政研学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尤其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在“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方针指引下,大批知识分子纷纷走向农村,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下乡”运动,既开创了文艺创作的新局面,也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第五,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认识到了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指出,“一切历史文献jvzquC41yy}/kvjke0io1€qu|1oohx4324?03<=340nuo
15.启蒙哲学论文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启蒙哲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马克思;博士论文;哲学;宗教批判 〔中图分类号〕a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5-0148-04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开篇就宣告:“就德国来说,对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9624ivvq
16.世界文明比较互鉴视野下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理念,虽然强调正义、和谐、美德,但否认奴隶的平等地位,并且将人类严格分为三个等级;罗马时代追求民众平等的自然法思想昙花一现;在基督教和封建制度的影响下,中世纪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启蒙运动时期,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政治思想的萌发,抬升了民众的政治地位。其次,孟子提出君权天授jvzquC41yz/lwz0gf{/ew4424802@661e84:96c93672>4rcik/j}r
17.中西教育文化比较——四谈教育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摘要:本文针对自己对教育学初步认识中发觉的问题,尝试以教育学为研究的对象,根据马克思历史比较研究取向和中西教育文化比较,运用逆溯法重新审视源于西方的教育学和本国教育文化传统与现实长期存在的问题。如此研究属于个人对教育学的自我反思,其中力求避免从一个片面的判断转向另一个片面的判断。 jvzquC41gri/u€z0gf{/ew4kphu03:6:14>867mvo
18.启蒙运动(精选5篇)关键词:苏格兰启蒙运动;古典政治经济学;财富;自由;美德 中图分类号:F09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7-0046-05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正全面、加速推进,形成了有关转型的诸多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不断推进的同时,建立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从经济学角度分析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37969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