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启蒙之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近年来,中学教材中的古诗文比重越来越大,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共5册,古诗文和现代文的比例大多是1:1。现行高考语文的第11题是古代文化常识,而中学教材中却并没有专门系统介绍这些文化常识的篇章。到哪去学习积累这些知识,很多人对此一筹莫展。而要学好古诗文,了解并掌握这些古代文化常识,有一个途径还是可行的,那就是,从诵读国学启蒙读本开始。

很多家长想要从小给孩子良好的国学熏陶,但他们并不熟知教育框架,也不清楚地规划应该从哪里开始国学启蒙,用什么教材。市面上国学启蒙读本很多,《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笠翁对韵》、《幼学琼林》《增广贤文》《孝经》《蒙求》《龙文鞭影》……到底哪本好呢?怎样配合最科学?

许多经典流传至今还是有些糟粕,如《弟子规》,虽然行为规范很好,但过于束缚天性,并不适合当今社会,这需有良师有甄别地学习指点。同时,国学内容博大精深、经史子集浩如烟海,不过有一个简易的办法,可以循序渐进,那就是从古代蒙学开始。

学国学不走冤枉路,最好从古代蒙学三百千千开始。三百千千不是一个词,三,是指《三字经》;百,《百家姓》;千,《千字文》和《千家诗》但在台湾地区已然成为一个单独的成语存在。

三百千千这套读本出自名家,自成体系,各有千秋,内容精炼隽永涵括天文地理、价值标准、社会人伦、处事准则、人物器景等等,在完成基本识字任务之后不知不觉掌握大量知识与常识,奠定思想基础。

一、 古代蒙学发展概述

古代所说蒙学,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启蒙、开蒙。蒙,出自《易经.蒙卦》"蒙以养正",注解说"童蒙之来求我,欲解所惑也",儿童初级教育称为蒙养。

广义的蒙学,包含启蒙教育的制度、方法和教材,狭义的蒙学,就是古代儿童的启蒙课本,又称为蒙养教材。当时的蒙养教材主要用于识字,同时向儿童传授自然和社会常识,进行生活常规和基本道德的教育。

专门用于启蒙的识字课本,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据史书所载,是最早出现在西周的《史籀篇》,但已失传。焚书坑儒的秦始皇曾命丞相李斯作《仓颉篇》,那个指鹿为马的赵高也作过《爰历篇》,这些都是以教导识字写字为主的教材,据考证都参照了《史籀篇》,四字一句,两句一韵。

到了两汉年间,大才子司马相如写过《凡将篇》,贾鲂有《滂喜篇》,蔡邕也写过《劝学篇》,还有史游写的《急就章》。

三国时代虽乱,也编撰过《埤苍》、《广苍》和《始学篇》,以上这些作品中《急就章》对后世影响最大,其它的经过千年之后,流传有限。

三国时期,大将钟会之父,著名书法家钟繇曾经写过一篇千字文,但毁在西晋动乱中。后来钟繇的学生大名鼎鼎的王羲之又重新编缀过一篇,但文理不畅,也就没有流传开来。

到南北朝时,因前朝所有的蒙学读本在流传中出现很多问题,当代读本《庭诰》、《诂幼》品质又不佳,梁国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不满意。这个梁武帝非常重视教育,为了给自家八个子侄更好的启蒙,命李倬去王羲之的书碣碑石拓下一千个互不重复的字,作为教习题材。但是,这一千个字毫无内在逻辑,很难记,梁武帝又叫来周兴嗣把它们编成有意义的句子,以方便记忆。

这个周兴嗣是大才,一夜熬白了头,编出一篇《千字文》,总共250个隔句押韵的四字短句。

二、三百千千简介

《三字经》是宋朝大儒王应麟所创,后来每个朝代都有所增补,直到民国。三字一组,两组一句,读来朗朗上口,浅显易懂。但取材广泛,短短一千二百字却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历史常识,为人处事和治学次序,是一部简化的中国文化概论导读。从谈学习的意义开始,次第介绍伦理道德、名物知识、历史兴替以及勤学典范,可以说是一篇良好的劝学文章。其中内容如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是国学的灵魂,历史是文化的载体,知识架构是国学的基石。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汉姓的读本,北宋年间一位士大夫根据当时吴越钱塘地区的政治地位为顺序来编撰的,"赵钱孙李"是当时钱塘地区最有势力的姓氏,"周吴郑王"是吴越开国国王钱镠的老婆们的姓氏。全本共收录单姓444个,复姓60个,按韵编排,每句四字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学习和记忆,因此流传极广。但是文学价值不高。

《千字文》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短短一千字互不重复,学会以后相当于掌握了一千个汉字。全篇文章主题清晰,文字优美,脉络清楚,层层推进,字字珠玑,句句经典,以儒家思想为主轴,内容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启蒙和教育儿童的最佳读物,也是一部生动优秀的小百科。

《千家诗》是南宋以来儿童入门诗学必读的书籍。所选的诗以唐、宋两代的近体诗为主,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共二百二十六首近体诗。被选入的诗篇大多是唐宋名家: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宋朝苏轼、程颢等。《千家诗》选编时非常用心,内容大多欢乐喜悦,带给儿童身心愉快,并且依照节令的时序排列,例如:春晓、寒食、清明、夏日、新秋、中秋、冬景、小至等,可以让儿童感受四时推移中,大自然与人的亲切关系。

千百年来,三百千千代代相传、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三字经》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加上《千字文》,对应著名的四书五经,俗称启蒙小四书。

据说《三字经》1248字(不同版本,略有不同),《百家姓》592字,《千字文》1000字,《千家诗》约9000字,去其重复,当有2000-3000字。如认识了这两三千字,自然已是扫盲的水平。

《三字经》三字一句,隔句有韵,《百家姓》、《千字文》四字成句,都有韵脚,朗朗上口,容易背诵;《千家诗》更有韵脚平仄,诵读之声朗朗,抑扬有致。这些虽非儒家正规经典,却大致包含了儒家文化的基本内容。

如果从小能把三百千千读透背熟,浅入深出涉猎经典,收获智慧与知识,厚积而后薄发,不但能领略国学学习框架、有正确的为人态度和心性、且治学有方常能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将终生受益。而且,从现实的角度看,到了初中高中阶段,课业繁重,如小学时能利用一些空余时间,多背诵国学经典夯实基础,到中学时学起文言文就会够轻松许多,因为中学古诗文涉及到的很多古代文化常识,这些读本里都有介绍。

三、三百千千原文

1、《三字经》全文,南宋王应麟 (1223年~1296年)所创,后代有增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始终。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帝号纷。迨灭辽,宋犹存。

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

并中国,兼戎翟。(元灭金,绝宋世)。

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清太祖,兴辽东。金之后,受明封。

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凡正史,廿四部。益以清,成廿五。

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晏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2《百家姓》全文,北宋儒生所编著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楮 卫, 蒋 沈 韩 杨

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戚 谢 邹 喻, 柏 水 窦 章

云 苏 潘 葛, 奚 范 彭 郎

鲁 韦 昌 马, 苗 凤 花 方

俞 任 袁 柳, 酆 鲍 史 唐

费 廉 岑 薛, 雷 贺 倪 汤

滕 殷 罗 毕 ,郝 邬 安 常

乐 于 时 傅 ,皮 卞 齐 康

伍 余 元 卜 ,顾 孟 平 黄

和 穆 萧 尹, 姚 邵 湛 汪

祁 毛 禹 狄, 米 贝 明 臧

计 伏 成 戴, 谈 宋 茅 庞

熊 纪 舒 屈, 项 祝 董 梁

杜 阮 蓝 闽 ,席 季 麻 强

贾 路 娄 危 ,江 童 颜 郭(换韵)

梅 盛 林 刁, 锺 徐 丘 骆

高 夏 蔡 田 ,樊 胡 凌 霍

虞 万 支 柯, 昝 管 卢 莫

经 房 裘 缪 ,干 解 应 宗(换韵)

丁 宣 贲 邓 ,郁 单 杭 洪

包 诸 左 石, 崔 吉 钮 龚

程 嵇 邢 滑, 裴 陆 荣 翁

荀 羊 於 惠 ,甄 麹 家 封

芮 羿 储 靳 ,汲 邴 糜 松

井 段 富 巫, 乌 焦 巴 弓

牧 隗 山 谷 ,车 侯 宓 蓬

全 郗 班 仰, 秋 仲 伊 宫

宁 仇 栾 暴,甘 斜 厉 戎

祖 武 符 刘, 景 詹 束 龙

叶 幸 司 韶 ,郜 黎 蓟 薄

印 宿 白 怀, 蒲 邰 从 鄂

索 咸 籍 赖, 卓 蔺 屠 蒙

池 乔 阴 郁 ,胥 能 苍 双

闻 莘 党 翟 ,谭 贡 劳 逄

姬 申 扶 堵 ,冉 宰 郦 雍

郤 璩 桑 桂 ,濮 牛 寿 通

边 扈 燕 冀 ,郏 浦 尚 农

温 别 庄 晏, 柴 瞿 阎 充

慕 连 茹 习, 宦 艾 鱼 容

向 古 易 慎, 戈 廖 庾 终

暨 居 衡 步, 都 耿 满 弘

匡 国 文 寇 ,广 禄 阙 东

欧 殳 沃 利 ,蔚 越 夔 隆

师 巩 厍 聂 ,晁 勾 敖 融

冷 訾 辛 阚 ,那 简 饶 空

曾 毋 沙 乜 ,养 鞠 须 丰

巢 关 蒯 相, 查 后 荆 红

游 竺 权 逑, 盖 益 桓 公

万俟 司马 ,上官 欧阳(换韵)

夏侯 诸葛 ,闻人 东方

赫连 皇甫 ,尉迟 公羊

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阳

淳于 单于 ,太叔 申屠(换韵)

公孙 仲孙, 轩辕 令狐

锺离 宇文, 长孙 慕容

鲜于 闾丘, 司徒 司空

丌官 司寇 ,仉 督 子车

颛孙 端木 ,巫马 公西

漆雕 乐正 ,壤驷 公良

拓拔 夹谷 ,宰父 谷梁

晋 楚 阎 法,汝 鄢 涂 钦

段干 百里 ,东郭 南门

呼延 归 海, 羊舌 微生

岳 帅 缑 亢, 况 后 有 琴

梁丘 左丘, 东门 西门

商 牟 佘 佴 ,伯 赏 南宫

墨 哈 谯 笪, 年 爱 阳 佟

第五 言 福 ,《百家姓》终

《百家姓》虽称为"百家姓",但并非只有一百个姓。《百家姓》文中的姓氏次序也不是按姓氏人口实际排列。根据渊源出处的不同或其特征,《百家姓》中所列姓氏可以分为14种。

第一种,以祖先的图腾崇拜物为姓氏。

有些是由图腾演变而来的,如:熊、马、牛、羊、龙、凤、山、水、花、叶等。由于年代久远,史前部分消失后难以考知,到底哪些姓氏源于图腾崇拜,已不得而知。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曾率领"熊、黑、貅、貔、虎"等。这些" 熊、罴、貅、貔、虎"等可能就是图腾氏族的名号。但这些氏族的名号究竟有哪些传递下来,成为其后裔的姓氏,也已难寻蛛丝。

第二种,以祖先名字中的字为姓氏。

如年,是在春秋时,周灵王有子叫"王子年夫",年夫的后人便以其名中的"年"字为姓氏。类似的还包括牧、终、常、孔、廉、乐、皮、高等姓氏。

第三种,以封地名和国名为姓氏。

如宋,是出自子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公元前十世纪周公平定了武康叛乱之后,微子启受封於宋国,其子孙以原国名"宋"为氏。类似姓氏还有赵、吴、郑、陈、卫、蒋、沈、韩、秦、许、吕、戚、谢、邹、柏、章、苏、潘、葛、范、彭、鲁、韦、苗、任、柳等。

第四种,以职业或官职为姓氏。

如司徒,是上古时代官名,传说尧、舜时设立,一直延续到秦汉,任此官职的后代便以官职名称为姓。另外还包括司空、司马等也属于这种情况。

第五种,以山名、河名为姓氏。

如乔姓,出于有熊氏。黄帝死后,葬于桥山。黄帝的子孙中守陵的人就以陵山之名"桥"为姓氏,后人去木为"乔"。还有姜姓,出于神农氏,炎帝神农氏居住在姜水,其后代有人以河名为姓。

第六种,以住地的方位为姓氏。

如东郭,郭是指古代时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东郭,就是外城的东墙附近。齐桓公的后裔中有住在临淄城东外一带的,被称为东郭大夫,其后人便以东郭为姓;类似还有东门,鲁庄公有后代叫公子遂,字襄仲,家住曲阜城东门旁,人称东门襄仲,其后人便以东门为姓;另外还有西门,春秋时,齐国和郑国都有公族大夫住在都城的西门附近,人称西门氏,其后人便以西门为姓氏。

第七种,以部落的名称为姓氏。

如复姓呼延、慕容、宇文、尉迟、万俟等姓氏都属于这种情况。

第八种.以出生时的异象为姓氏。

如武姓,周乎王之子出生时掌纹呈篆文"武",由此,周平王赐其姓为武。

第九种,以谥号为姓氏。

所谓"谥"为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如穆姓、文姓等,齐威王之孙田文,号孟尝君。孟尝君避乱到魏国,死后进号文于,其后人以其谥号"文"为姓氏。另外还有康姓也属于这种情况。

第十种,因避祸、避仇、避讳、避嫌所改的姓氏。

如桂姓、田姓等,黄子澄的后人因避祸而改姓田。

第十一种,帝王赐姓氏。

如金姓、刘姓、郑姓等。明代太监马三宝有功,被永乐帝赐姓为郑,马三宝因此改姓换名为"郑和"。

第十二种,以数量词、排行次序及天干地支为姓氏。

如万姓、丙姓等。

第十三种,少数民族汉化改姓为氏。

如元姓。少数民族用汉姓的人物中,还有著名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李克用系沙陀族首领朱耶赤心之子,曾率沙陀闻助唐击败黄巢长安,任河东节度使,又进封为晋王。唐末,李存勖"李"姓起兵,建后唐王朝。

第十四种,容易读错的的姓氏。

汉字有多音字及古音有变等,作为姓容易读错。

万俟,音为Moqi(莫其),常有人误读为"万寿"。

区,音为ōu(欧)常有人读为"区"(qū)

黑,音为hè(贺),常有人误读为"黑"(hēi)。

盖,音为gě(葛),常有人读为"盖"(gài)。著名戏曲家盖叫天

查,本是检查、考查的意思,念chá,但作为姓氏要念zhā,武侠小说家金庸的本名便是查良镛。

教,指传授、教授之意时念jiāo,但作为姓氏时要念jiào。

任,本义是信任、担任、任何之意,念rèn。作为姓氏时念rén,代表人物有老一辈革命家任弼时。

曾,指曾经、未曾之意时念céng,但作为姓氏时要念zēng。古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清代名臣曾国藩。

缪,本是修缮的意思,如用在"未雨绸缪"时念móu,但作为姓氏时念miào,代表人物有清末著名宫廷女画家缪素筠。

晟,本是光明之意,念shèng,但作为姓氏时念chéng。

3、《千字文》全文  南北朝梁周兴嗣编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遐迩壹体 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 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 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 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 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 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 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 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 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 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 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 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 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 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 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 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 摄职从政 存以甘棠 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 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 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 入奉母仪 诸姑伯叔 犹子比儿

孔怀兄弟 同气连枝 交友投分 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 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 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 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 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 好爵自縻 都邑华夏 东西二京

背邙面洛 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 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 画彩仙灵 丙舍傍启 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 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 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 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 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 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 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 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 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 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 勒碑刻铭

番溪伊尹 佐时阿衡 奄宅曲阜 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 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 说感武丁

俊义密勿 多士实宁 晋楚更霸 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 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 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 用军最精 宣威沙漠 驰誉丹青

九州禹迹 百郡秦并 岳宗泰岱 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 鸡田赤城 昆池碣石 巨野洞庭

旷远绵邈 岩岫杳冥 治本于农 务兹稼穑

叔载南亩 我艺黍稷 税熟贡新 劝赏黜陟

孟轲敦素 史鱼秉直 庶几中庸 劳谦谨敕

聆音察理 鉴貌辨色 贻厥嘉猷 勉其祗植

省躬讥诫 宠增抗极 殆辱近耻 林皋幸即

两疏见机 解组谁逼 索居闲处 沉默寂寥

求古寻论 散虑逍遥 欣奏累遣 戚谢欢招

渠荷的历 园莽抽条 枇杷晚翠 梧桐蚤凋

陈根委翳 落叶飘摇 游昆独运 凌摩绛霄

耽读玩市 寓目囊箱 易酋攸畏 属耳垣墙

具膳餐饭 适口充肠 饱饫烹宰 饥厌糟糠

亲戚故旧 老少异粮 妾御绩纺 侍巾帷房

纨扇圆洁 银烛炜煌 昼眠夕寐 蓝笋象床

弦歌酒宴 接杯举觞 矫手顿足 悦豫且康

嫡后嗣续 祭祀蒸尝 稽颡再拜 悚惧恐惶

笺牒简要 顾答审详 骸垢想浴 执热愿凉

驴骡犊特 骇跃超骧 诛斩贼盗 捕获叛亡

布射僚丸 嵇琴阮啸 恬笔伦纸 钧巧任钓

释纷利俗 并皆佳妙 毛施淑姿 工颦妍笑

年矢每催 曦晖朗曜 璇玑悬斡 晦魄环照

指薪修祜 永绥吉劭 矩步引领 俯仰廊庙

束带矜庄 徘徊瞻眺 孤陋寡闻 愚蒙等诮

谓语助者 焉哉乎也

4、《千家诗》全文    宋代便有编者未详

千家诗卷一 五绝春眠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洛阳访才子 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 何如此地春送郭司仓 王昌龄映门淮水绿 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 春潮夜夜深洛阳道 储光羲大道直如发 春来佳气多 五陵贵公子 双双呜玉珂独坐敬亭山 李 白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登鹳鹤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观永乐公主入番 孙 逖边地莺花少 年来未觉新 美人天上落 龙塞始应春伊州歌 盖嘉运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左掖梨花 丘 为冷艳全欺雪 余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 吹向玉阶飞思君恩 令狐楚小苑莺歌歇 长门蝶舞多 眼看春又去 翠辇不曾过题袁氏别业 贺知章主人不相识 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 囊中自有钱夜送赵纵 杨 炯赵氏连城璧 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 明月满前川竹里馆 王 维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送朱大入秦 王 维避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 平生一片心*《孟浩然集》与《全唐诗》作孟浩然长干行 崔 颢君家在何处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咏史 高 适尚有绨袍赠 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 犹作布衣看罢相作 李适之避贤初罢相 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 今朝几个来逢侠者 钱 起燕赵悲歌士 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 前路日将斜江行望匡庐 前 人咫尺愁风雨 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 犹有六朝僧答李瀚 韦应物林中观易罢 溪上对鸥闲 楚俗饶词客 何人最往还秋风引 刘禹锡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秋夜寄丘员外 韦应物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秋日 耿 湋返照入闾巷 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 秋风动禾黍秋日湖上 薛 莹落日五湖游 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 谁与问东流宫中题 文宗皇帝辇路生秋草 上林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 无复侍臣知汾上惊秋 苏 颋北风吹白云 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 秋声不可闻寻隐者不遇 贾 岛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蜀道后期 张 说客心争日月 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 先至洛阳城静夜思 李 白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秋浦歌 李 白白发三千丈 离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赠乔侍郎 陈子昂汉廷荣巧宦 云阁薄边功 可怜骢马使 白首为谁雄答五陵太守 王昌龄仗剑行千里 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 不负信陵恩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婕妤怨 皇甫冉花枝出建章 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 双蛾几许长题竹林寺 朱 放岁月人间促 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 更得几回过三闾庙 戴叔伦沅湘流不尽 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 萧萧枫树林易水送别 骆宾王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别卢秦卿 司空曙知有前期在 难分此夜中 无将故人酒 不及石尤风答人 太上隐者偶来松树下 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 寒尽不知年--------------------------------------------千家诗卷二 五律幸蜀回至剑门 玄宗皇帝剑阁横云峻 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 丹嶂五丁开灌木萦旗转 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 嗟尔勒铭才和晋陵陆承相 杜审言独有宦游人 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 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 归思欲沾巾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  杜审言北斗挂城边 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回 树杪玉堂悬半岭通佳气 中峰绕瑞烟 小臣持献寿 长此戴尧天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银烛吐清烟 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 别路绕山川明月悬高树 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 此会在何年*一本作隐高树长甯公主东庄侍宴 李 峤别业临青甸 鸣銮降紫霄 长筵鹓鹭集 仙管凤凰调树接南山近 烟含北渚遥 承恩咸已醉 恋赏未还镳恩赐丽正殿书院赐宴应制得林字   张 说东壁图书府 西园翰墨林 诵诗闻国政 讲易见天心位窃和羹重 恩叨醉酒深 载歌春兴曲 情竭为知音送友人 李 白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斑马鸣送友人入蜀 李 白见说蚕丛路 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 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 春流绕蜀城 升沈应已定 不必问君平次北固山下 王 湾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苏氏别业 祖 咏别业居幽处 到来生隐心 南山当户牖 澧水映园林竹覆经冬雪 庭昏未夕阴 寥寥人境外 闲坐听春禽春宿左省 杜 甫花隐掖垣暮 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 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 因风想玉坷 明朝有封事 数问夜如何题玄武禅师屋壁 杜 甫何年顾虎头 满壁画沧州 赤日石林气 青天江海流锡飞常近鹤 杯渡不惊鸥 似得庐山路 真随惠远游终南山 王 维太乙近天都 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何处宿 隔水问樵夫登总持阁 岑 参高阁逼诸天 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 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 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净理 常愿奉金仙寄左省杜拾遗 岑 参联步趋丹陛 分曹限紫薇 晓随天仗入 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 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 自觉谏书稀登兖州城楼 杜 甫东郡趋庭日 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 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 荒城鲁殿余 从来多古意 临眺独踌躇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送崔融 杜审言君王行出将 书记远从征 祖帐连河阙 军麾动洛城旌旗朝朔气 笳吹夜边声 坐觉烟尘少 秋风古北平扈从登封途中作 宋之问帐殿郁崔嵬 仙游实壮哉 晓云连幕卷 夜火杂星回谷暗千旗出 山鸣万乘来 扈从良可赋 终乏掞天才题义公禅房 孟浩然义公习禅寂 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 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 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 方知不染心醉后赠张旭 高 适世上漫相识 此翁殊不然 兴来书自圣 醉后语尤颠白发老闲事 青云在目前 床头一壶酒 能更几回眠玉台观 高 适浩劫因王造 平台访古游 彩云萧史驻 文字鲁恭留宫阙通群帝 乾坤到十洲 人传有笙鹤 时过北山头观李固言 杜 甫方丈浑连水 天台总映云 人间长见画 老去限空闻范蠡舟偏小 王乔鹤不群 此生随万物 何处出尘氛旅夜书怀 杜 甫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随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 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登岳阳楼 杜 甫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月浮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江南旅情 祖 咏楚山不可极 归路但萧条 海色晴看雨 江声夜听潮剑留南斗近 书寄北风遥 为报空潭橘 无媒寄洛桥宿龙兴寺 綦毋潜香刹夜忘归 松清古殿扉 灯明方丈室 珠系比丘衣白日传心净 青莲喻法微 天花落不尽 处处鸟衔飞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惟闻钟磬音题松汀驿 张 佑山色远含空 苍茫泽国东 海明先见日 江白迥闻风鸟道高原去 人烟小径通 那知旧遗逸 不在五湖中圣果寺 释处默路自中峰上 盘回出薜萝 到江吴地尽 隔岸越山多古木丛青蔼 遥天浸白波 下方城郭近 钟磬杂笙歌野望 王 绩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惟落晖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送别崔著作东征 陈子昂金天方肃杀 白露始专征 王师非乐战 之子送佳兵海气侵南部 边风扫北平 莫卖卢龙塞 归邀麟阁名携妓纳凉晚际遇雨 杜 甫落日放船好 轻风生浪迟 竹深留客处 荷净纳凉时公子调冰水 佳人雪藕丝 片云头上黑 应是雨催诗其二 杜 甫雨来沾席上 风急打船头 越女红裙湿 燕姬翠黛愁缆侵堤柳系 幔卷浪花浮 归路翻萧飒 陂塘五月秋宿云门寺阁 孙 逖香阁东山下 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 卷幔五湖秋画壁余鸿雁 纱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 梦与白云游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李 白江城如画里 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 临风怀谢公临洞庭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过香积寺 王 维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送郑侍御谪闽中 高 适谪去君无恨 闽中我旧过 大都秋雁少 只是夜猿多东路云山合 南天瘴疠和 自当逢雨露 行矣顺风波秦州杂诗 杜 甫凤林戈未息 鱼海路常难 候火云峰峻 悬军幕井乾风连西极动 月过北庭寒 故老思飞将 何时议筑坛禹庙 杜 甫禹庙空山里 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橘柚 古屋画龙蛇云气生虚壁 江深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 疏凿控三巴望秦川 李 颀秦川朝望迥 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 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 寒色五陵松 有客归欤叹 凄其霜露浓同王徵君洞庭有怀 张 谓八月洞庭秋 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 为客五更愁不用开书帙 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 何日复同游渡扬子江 丁仙芝桂楫中流望 空波两岸明 林开扬子驿 山出润州城海尽边阴静 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 淅沥度秋声幽州夜歌 张 说凉风吹夜雨 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 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 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 谁知恩遇深---------------------------------千家诗卷三 七绝春日偶成 程 颢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春日 朱 熹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宵 苏 轼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沈沈城东早春 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春夜 王安石金炉香尽漏声残 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初春小雨 韩 愈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元日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上元侍宴 苏 轼淡月疏星绕建章 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立春偶成 张 栻律回岁晚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打球图 晁无咎阊阖千门万户开 三郎沈醉打球回 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宋诗纪事》为晁说之作宫词 林 洪金殿当头紫阁重 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车驾六龙其二 林 洪殿上衮衣明日月 砚中旗影动龙蛇 纵横礼乐三千字独对丹墀日未斜咏华清宫 王 建行尽江南数十程 晓风残月入华清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清平调词 李 白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题邸间壁 郑 谷酴醾香梦怯春寒 翠掩重门燕子闲 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绝句 杜 甫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海棠 苏 轼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清明 王禹偁

四、说明

如果说三百千千的前三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蒙学第一阶段的识字读本话,那么《千家诗》就是蒙学的第三阶段的读写基本训练了。属于这一阶段的蒙学读本还有《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唐诗三百首》等。

而第二阶段的蒙学读物则是各种韵语知识读本,其特点如清代大学士阮元所说,“是必寡其词,协其音,以文其言,以使人易于记诵。这些读本如《五字鉴》(又名《历朝鉴略》)《龙文鞭影》《幼学琼林》。清代郭尧臣所编《捧腹集诗钞》录有清代学者梁绍壬在其《两般秋雨盦随笔》有村学诗一首,云:

一阵乌鸦噪晚风,诸生齐逞好喉咙。

赵钱孙李周吴郑,天地玄黄宇宙洪。

《千字文》完翻《鉴略》,《百家姓》毕理《神童》。

就中有个超群者,一日三行读《大》《中》。

这首打油诗将古代私塾的蒙学读书情景。非常形象传神、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了。想来那时在私塾中启蒙念书的儿童稚子,就是以《百家姓》《历朝鉴略》、《千字文》、《神童诗》为最早的读本的,只有其中优秀的学童,才去进一步通读《大学》和《中庸》,进入较高层次的文化深造与个人学识发展。

后面本公众号将陆续转录《五字鉴》《龙文鞭影》《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唐诗三百首》等蒙学读物,希望关注本公众号者,能对古代蒙学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以便更好学好中学的古诗文。

THE END
0.声律启蒙最美音韵《声律启蒙》是康熙年间的进士车万育所著,是一部媲美《三字经》的国学经典诵读佳作。它按韵分编,平仄协调,用词工巧,内容广泛,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还融进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及典故俗语,于潜移默化中了解我们的历史与文化,并感受到汉语的音律之美,念熟了这些句子,初步熟悉了音韵格律,很自然地jvzquC41yy}/onnrkct/ew4c9dwg9
1.26部国学经典解读文稿(三)26部国学经典解读文稿(三) 一树银杏 目录第十一部:《心经》第十二部:《黄帝内经》第十三部:《礼记》第十四部:《孝经》第十五部:《曾国藩家书》 04.心胸坦荡,无畏纠葛《心经》中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我把这句话给你解释一下。原意是我们如果能够按照jvzquC41yy}/onnrkct/ew446f{{4{<
2.百家姓(国学启蒙书系列)完整版在线免费阅读《百家姓》的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 目录77章 书封页共77章 版权页 总序 前言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蒋 沈 韩 杨 朱 秦 许 何 吕 施 张 曹 严 金 魏 姜 谢 苏 潘 范 jvzquC41hctrknsqxgr/exr1rcmf1@5926998B7;6487;=<8
3.幼儿教师学习指南心得体会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会更好。 既然选择幼教,我们就应该热爱这个事业,对教育充满热情与兴趣,对幼儿充满爱心、责任心。人生童年有几回,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是不可逆行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vgnzkpjfvrmwk1758:77774ivvq
4.弘雅国学——弘德班往期精彩回顾🌸🌸在9🈷️28日——孔子诞辰到来之际暨“弘雅国学幼儿园”开学典礼🎉🎉🎉追思先贤,不忘圣贤教诲与恩泽! “朱砂启智”古代学童入学读书前,都会有启蒙老师在学子们的额头正中央点上一颗红痣,用点红痣来寓意孩子们能够开启智慧,好读书,读书好,读书好✌️✌️✌️ jvzquC41c0sfkyncp0io1=5:rktss
5.幼儿园师德师风学习工作总结(通用30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委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按照教育处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我园工作特点和教师实际,积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1、按照教育处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要求,根据我园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水jvzquC41o0jj{rkcpyko0lto1hgoyns1{q{ft‚zcpiuoiƒzq|qthlrj132?68B=60jznn
6.百家姓瞿,瞿姓氏的历史起源来源《百家姓》的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但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 “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jvzquC41yy}/5?5fqey/pny1fqi0hAk85dicho52dgj6dBk53flc0qyon
7.郭齐勇:湖北学术思想史略讲赵复是元代理学的开创者,他的学生许衡、刘因是“元之所以立国者”。元代理学的特色是“和会”朱熹学与陆九渊学,又有实用与大众化的趋向,在学术渊源上则强调返回六经,对明清学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明代 明清时期湖北的思想界特别活跃,有阳明后学、陈白沙、湛若水心学与程朱理学的激荡,也有早期启蒙思潮、活力四射jvzq<84yyy4sl€r0uf{/gmz0ep5jpot132771;<6;0nuo
8.化州市北京红缨贝多幼儿园绘心围棋兴趣班开始招生了!11、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让小孩学围棋? 围棋能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和人际交往习惯。 围棋是一门传统国学,博大精深,孩子要经过启蒙、初级、中级、高级、段位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瓶颈口,众多兴趣班中,围棋的瓶颈口特别多,每次突破都会带给他成长和不同的领悟!孩子需要坚持学习、老师和家长jvzquC41yy}/onnrkct/ew45h|kpt}}
9.鸿宝大地幼儿园C1班教学内容(2020年12月第2周)国学启蒙:奇对偶,只对双。 大海对长江。 教学目标:理解古文,并能熟练背诵。 科学:蝴蝶的一生 音乐🎶:我是草原小骑手 教学目标: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学会听节奏打节拍。 先手围棋: 双打吃 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双打吃? 了解怎样发现双打吃? 了解怎样实施双打吃? 财商宝贝 主题:成功小买家 学科意义:引导孩子初步理解储蓄、赚钱、消费、 jvzquC41yy}/onnrkct/ew45ctud9h
10.国学常识集锦很多国外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都对中国的国学有过很深入的研究,甚至现在很多国 国学4 A、泾水混,渭水清 B、泾水清,渭水浊C、泾水宽,渭水窄 D、泾水宽,渭水窄<A、《周易》、《论语》、《孟子》、《大学》 B、《老子》、《庄子》、《孟子》、《墨子》 C、《老子》、《庄子》、《孟子 “开心学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61383486713615;;3a695:=76254tj}rn
11.开学初教学工作计划(通用15篇)各学继续开展课外阅读考级活动,通过阅读考级,扩大学生阅读面,同时要鼓励学生踊跃向报刑杂志投稿,争取在《作文指导报》等CN刊物发表文章。本期县局在期中、期末考试中以10分权重加入《中华经典诵读》国学启蒙读本内容,考察学生背诵和阅读情况。 (十)加强毕业班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突出重点,抓好毕业复习备考工作,提高毕业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i|ln0497424782A9657e59B927;4ivvq
12.评:国学教育应“经亦求精”教育为此国学专家提出,要“学文”与“育人”并重,遵循幼儿、少年至青年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科学安排学习国学的先后次序。 在考察中记者发现,有的国学堂把培养目标单纯定为“培养圣贤”,“培养天才精英”;有的把孩子封闭在学堂里,怕孩子回家或到社会上受消极影响而抵消了学堂的教育成果;有的过分注重形式,忽视了对国学jvzq<84gfw4qgxung0ipo7hp1p532::1246:1l6275338>83766/j}rn
13.幼儿英语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范文调查显示10%的家长认为0-6岁的儿童不应该学英语,原因有浪费时间、早期学习可能干扰母语的学习、不当的教学方式会把孩子引入误区、和早期学习可能抹煞孩子今后对英语的兴趣;而90%的家长相信语言学习关键期理论,认为有必要对幼儿进行英语启蒙教育。虽然绝大部分的人认识到了早期英语启蒙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付出努力的父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222>/j}rn
14.幼儿园小班家长会总结通用12篇为了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我们从一点一滴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手把手让他们学。透过耐心辅导培养,多数小朋友学会了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能认真洗手不玩水,学会了使用权用手帕,会用小勺吃饭,不挑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进餐时能持续桌面和地面的整洁。平时能注意个人卫生,持续公共场所的卫生。 三、教学活动方面jvzq<84fsm~yd7}wgunv0lto1jgpyns1528727mvon
15.王小波:我看国学当年读研究生时,老师对我说,你国学底子不行,我就发了一回愤,从《四书》到二程、朱子乱看了一通。我读书是从小说读起,然后读四书;做人是从知青做起,然后做学生。这样的次序想来是有问题。虽然如此,看古书时还是有一些古怪的感慨,值得敝帚自珍。读完了《论语》闭目细思,觉得孔子经常一本正经地说些大实话,是jvzquC41o0jpwkfp0eun1pwqwr5uqyne1;;66<841
16.孔子教育论文范文选教材要选择对学生人格培养和素质教育有作用的优秀篇目。根据中学生的水平,“四书”众多经典篇目完全可以选入教材。例如像青岛出版社曾经专门为小学生编选的注音版《国学启蒙经典》读物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会很好地引领中学生学习“四书”等儒家经典的正确方向。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680nuou
17.04.增广贤文国学启蒙之七国学启蒙之七增广贤文并配以标准朗读,让孩子在接受国学启蒙的同时,感受汉字的韵律,爱上汉语。【Han Academy】 专注于2-15岁孩子中文教育,小朋友可以通过看动画、做游戏、学画画,不知不觉中学习中文,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获得更多精彩免费课程17310296830 3131期收藏 《大学》诵读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最具代表的莫过于儒家的经典。jvzquC41o0wjppykpi4go8{ejctogux154855>4rtqmscvx134?32B<3
18.国学网站:郭彧易学论集《周易本义》卷首列九图,其中冠以“伏羲”之名者有四图:《伏羲八卦次序》、《伏羲八卦方位》、《伏羲六十四卦次序》、《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并云:“伏羲四图,其说皆出邵氏。” 言“其说皆出邵氏”,并不等于说“伏羲四图”皆传自邵雍。邵伯温言其父学曰:“止有一图,以寓其卦之生变与阴阳消长之数。”[1]据朱震《汉上易传卦图》所 jvzq<84yyy4hwx}wg0ipo8ftvkimg8lwq{{029=0jvs
19.教育教学的工作计划各学继续开展课外阅读考级活动,通过阅读考级,扩大学生阅读面,同时要鼓励学生踊跃向报刑杂志投稿,争取在《作文指导报》等CN刊物发表文章。本期县局在期中、期末考试中以10分权重加入《中华经典诵读》国学启蒙读本内容,考察学生背诵和阅读情况。 (十)加强毕业班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突出重点,抓好毕业复习备考工作,提高毕业jvzquC41zkgpz~j0twoxgw3eqo5kkjtzwgpjj~f155647;3jvor
20.“大国良师”聂振弢先生,走了!综合新闻当老师奠定了深厚的国学功底,教育的功利性就会弱化很多。经典著作,老师更应该多读,五万多字的《四书》,熟读成诵当成为时代要求。经学为主,四书打头,集中识字,经典启蒙。从童少时代就该这样,据前人统计《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本书总共2720个字,这是幼儿园都可以完成的识字任务,到小学就可以看懂书报了。jvzquC41yy}/2:s{0et0j}rn1pkxu872465138721unpy69356>20qyon
21.五年级读书计划通用12篇《国学启蒙》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jvzquC41|iphjz3zwgyiw7hqo1nbq€jp19658?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