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青岛市第七届中小学生“学国学 诵经典 传美德 争做国学小名士”竞赛活动圆满收官,比赛期间,不仅引领全市学生感受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提升民族自豪感;还让学生们在浩瀚国学体系中培根铸魂,将五千年华夏文明,三千年国学中国的种子深植青少年的心田。从国学经典的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的浸染中,激发更多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经典诵读”环节,选手们更是激情澎湃,华采飞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参赛选手们的“中华经典诵读”作品中感受生机勃发的少年风骨吧!
青岛西海岸新区第六初级中学
朗诵作品:《定风波》
朗诵者:曹珺怡 丁朝阳 张润其
作品赏析: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青岛西海岸新区朝阳小学
朗诵作品:《蒹葭》
朗诵者:朱依诺 张书瑶 解舒涵
作品赏析:诗词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词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词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词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具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青岛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
朗诵作品:《满江红·写怀》
朗诵者:张弛 刘嘉诺 杨祖玉
作品赏析: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勃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着“潇潇雨歇”四字,笔致不肯一泻直下,方见气度渊静,便知有异于狂夫叫嚣之浮词矣。
山东省莱西市第一中学
朗诵作品:《春江花月夜》
朗诵者:吕延龙 高翊栋
作品赏析:这首作品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清末学者王闿运评其“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
青岛胶州市初中队
朗诵作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朗诵者:舒然
作品赏析:词的上阕写作者对月遐思,下阕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全词心情从伤心抑郁,心有郁结到乐观豁达。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跃然纸上。
青岛西海岸海王路小学
朗诵作品:《追梦李白》
朗诵者:王语 李诺一 隋颜泽
作品赏析:这个作品气象清远,浪漫洒脱,通过歌颂诗仙李白,让我们去追忆中国的灿烂文明。整篇文章以李白的诗为切入点,叙事说理,穿越时空,将情感寓于想象之中,与古人对话,情深韵远,让我们领略中国诗词的博大精深与独有的隽永神韵,像是在轻轻诉说着古往今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