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最高境界,就这一个字!谋士军师荀攸曹操苏轼

李白在《侠客行》中写道:“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厉害的人,从不喜欢显山露水,炫耀自己。反而是一些平庸之辈,有一点成就便招摇过市,锋芒毕露。

其实,当你见过风雨,尝过成败,便会发现,张扬不如克制,放纵不如收敛。

人生越往后走,越会明白,做人的最高境界,莫过于“藏”。

隐而不发,匿而不露,是行走人世间的大智慧。

01

藏智,大智若愚

《菜根谭》中所说:“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真正厉害的人,是懂得聪明不露,才华不逞,韬光养晦。

三国时期的荀攸,是历史上有名的谋士。

在曹操一路北征时,荀攸担任了智谋团的首席谋士,想出了不少奇谋妙策,多次帮曹操取胜。

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在朝堂上,他从不炫耀自己的才华,低调收敛,看上去总是一副憨厚老实的样子。

曹操平定北方后,封赏荀攸为军师。

得到封赏,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好友都来庆贺他,并问道:“听说攻取河北时,全靠您的妙计才能取胜,麻烦讲讲当时的情况吧。”

荀攸一向低调寡言,有关军事机密从未向他人透露半句,面对好友的好奇,也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这都是军队的功劳,和我没太大关系。”

荀攸就是这样一个人,不露锋芒,不争高下,不邀功劳。

正因如此,他不仅深受曹操的信任,还赢得了同僚们的尊敬。

品味国学经典,赏读智慧人生

越是聪慧有本事的人,越懂得装聋作哑,守拙藏智。

他们守得住“智慧”,本事不张扬,不炫耀,在高处不骄,在低处不躁。

正如经云有言: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

收敛智慧,藏而不露,既是真正的处世之道,也是带来福运的秘诀。

02

藏言,大辩若讷

《齐物论》中说:“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

这世间的事林林总总,世上的人千千万万,误会难免,误解时有。过多的争辩,不仅无济于事,反而徒增烦恼。

待事过境迁,才会发现,好辩是执着,藏言才是修养。

南北朝时的教育家沈麟士,自幼家境贫寒,靠织帘勉强度日。

有一次,他的邻居丢了双鞋,看见沈麟士穿着一双同样的鞋,便一口咬定是他偷拿了。

沈麟士笑着说:“哦,这是您的鞋啊!”说完,就把鞋脱下来给了他,自己光着脚走了。

过了几天,邻居找到了自己遗失的鞋,发现弄错了,便赶紧将沈麟士的那双还给了他。

沈麟士见了又笑着说:“哦,这不是您丢的鞋啊!”说罢,笑眯眯地将鞋穿在了脚上。

朋友知道了,怪他为何不辩解,白受这冤屈,他只是笑了笑:“以我的处境,争辩会有用吗?不如让着他些。”

后世人皆佩服他的修养,就连苏东坡都称赞道“处世当如沈麟士”。

《淮南子》中说:“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这世间,少有感同身受,更多的是漠不关心。纵使你再善良,也会有人觉得你恶毒;再无私,也会认为你贪婪;再正直,也会指责你虚伪。

懂你者,自会明白你的苦衷,无需多言;谤你者,只顾自己口舌之快,多言无用。

当你经历的多了,便会发现,越是有修养的人,越懂得藏言。

03

藏心,宠辱不惊

有的人,一旦处于高位,就目空一切,盛气凌人。

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一个人自满了,骄狂了,那么就离破败不远了。

明末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横扫中原攻陷北京,建立了大顺王朝。

原本他的初心是建功伟业,造福百姓。

但可惜,他很快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明朝后宫的妃子,迷乱了他的双眼,使他整日沉浸在皇帝美梦中,失去了进取之心。

上梁不正下梁歪,他的部下也是跟着放肆,四处杀伤抢夺,无恶不作。

大顺王朝逐渐失去了民心,最终惹来的是吴三桂背叛以及清军的围攻。

因为李自成自满骄躁,鼠目寸光,最终祸从天降,惨死于宫中。

而朱元璋,懂得用一颗平常心看人待物,踏实对待每一件事情,最后创建了盛世明朝,延绵了数百年。

曾国藩说:“谦卑含容是贵相。”

一个人越是处于高位,就越需要谦卑待人,谨慎处事,如此,方可行稳致远。

有的人,一旦处于低谷,就丧失信心,自暴自弃。如此做法,便会让自己在困境中沉沦。

人生就像过山车,有低谷,就会有高光。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在低谷的时候,容得下辱,沉得住气,耐心等待时机。

苏轼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正是这份旷达乐观的心境,让苏轼能够坦然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

《周易》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藏,是破局之法,也是修行之道。

藏智,是一种格局,守拙藏智方能处世顺利。

藏言,是一种修养,人稳不言方能消灾生福。

藏心,是一种哲学,宠辱不惊方能宁静致远。

一个人,只有藏得住心,不被外界的烦扰所牵引,方可明白自己真正的志向在哪里,也才能扫清障碍,走得更远。

愿你我,都能藏得住心,守得住自己的原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现代人为什么还要学习国学智慧?为什么要学习智慧文化人生意义和价值观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习国学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塑造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观。例如,孔子的“仁爱”思想,告诉我们要善待他人,要以人为本,这与现代社会的人文关怀理念非常符合。同时,学习国学智慧还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2386638ftvkimg8igvcomu86568757B<
1.《驼庵诗话》:9句话,了解一代国学大师的诗词修养与人生智慧与王国维《人间词话》并称双壁的《驼庵诗话》,是顾之京根据叶嘉莹教授1942年至1948年间在辅仁大学听顾先生讲课时的笔记资料整理而成。 顾随,现代国学大师,一生执教,传道、授业、解惑,驼庵是他的别号。书中再现了先生的精神风貌、学识见地,及授课的艺术境地。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272485914:6:=;;a3675<=5626/uqyon
2.国学智慧人生在这纷繁复杂的人世间行走,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舵手,航行在波澜壮阔的人生海洋中。国学智慧,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引领我们在风雨中找寻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坚定。 “留三分贪财好色,以防与世俗格格不入”,此言并非鼓励人们沉迷于物欲与色欲之中,而是提醒我们,在保持高尚品德的同时,也要适当理解并jvzquC41yy}/onnrkct/ew47;hiwv=x
3.自在秋光无限清漫将思绪向国学——记“临海市教师国学素养提升10月24日上午,来自台州学院的拥有古代文学硕士学位和教育学博士学位的陈隆升教授旁征博引,带领我们从《周易》、《论语》、《学记》等书籍中感受国学中的人生智慧。陈老师深入浅出地从“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深造自得”的教育方式出发,他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加深我们对于国学中的人生智慧的理解jvzquC41yy}/onnrkct/ew45:f~c{@{
4.大美国学与智慧人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秉承清华深厚的人文底蕴,聚合多方资源优势,倾力打造“大美国学与智慧人生”高管教育项目,该项目汇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机构的资深教授与专家师资,以大国智慧为中国企业家赋能,助力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 目标学员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管理哲学感兴趣的各行业企业家和管理者 课程模块 国jvzq<84gfr4tgv3vukthj~f0gf{/ew4kphu0398615?4;7m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