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育儿:致敬传统经典诵读孔子论语读书三字经颜真卿

致敬传统诵读,是对经典、对诵读、对圣贤、对传统怀抱一份敬畏,怀抱一份尊重,怀抱一份感恩。

致敬传统诵读,也是对今天、对当下、对现在、对正在发生着进行着的新时代无比珍惜,无比热爱。

首先,我们看一看孔子当年,他是如何看经典的?他是如何读书的?

《论语》中讲:“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在孔子看来,《诗经》里面的每一篇作品,都是纯洁无邪的。在《诗经》的背后,有着高尚纯粹的赤子童心。也只有这样的心,才能吸引同频率的人,才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史记·孔子世家》中讲:“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孔子读书,是离不开琴瑟搭配的,是需要这样一边弹奏一边歌唱的。

这在论语的另外一章节里面,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你看看,孔子与人家一起歌唱诵读,人家歌唱诵读得非常好,非常好听,非常动听;孔子就央求人家,“再来一个好不好”。

人家架不住孔子的热情,就再来了一个。孔子也就陪伴着、附和着人家,也就再来歌唱诵读了一遍。

中国历史上,不仅仅孔子,很多的人在读书这件事上,建立起来了高度一致的统一战线。

西汉刘祥认为: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经典诵读可以治疗愚昧,可以开启智慧的大门。

清朝石韫玉认为:

宋真宗赵恒说的更是大实话了: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你想要的,读书里面都会给到你。

官至礼部尚书的清代状元姚文田更是用一副对联,道尽了一生的追求:

“世上几百岁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可以说,在漫长的小农经济、封建社会里面,读书的价值至高无上,如何估计都不为过。

在古人眼里,经典诵读还是需要下功夫、拼血本的。

书法家 颜真卿

“颜筋柳骨”楷书四大家之一颜真卿写了一篇《劝学》诗,里面这样写道: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可以说,这首诗把中国知识分子的勤奋好学,展现得如此生动活泼,也赢得了家喻户晓的民族认同。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

有一句治学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同样是对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激励。

蒙学经典《三字经》

讲了好多这样勤奋刻苦读书的故事

宋朝赵普

至中书令,依然手不释卷阅读《论语》

西汉路温舒

把文字抄在蒲草上

公孙弘

将《春秋》刻在竹片上

东汉孙敬

为避免自己打瞌睡,要“头悬梁”

战国苏秦

克服疲倦,要“锥刺股”

晋人车胤

借萤火虫的光来读书

孙康

借积雪的反光来读书

汉朝朱买臣

砍柴间隙,还要读书

隋朝李密

一边放牛,一边读书

古人发愤读书的故事比比皆是,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东晋军事家祖逖tì闻鸡起舞的故事,明朝宋濂家贫读书的故事,宋朝欧阳修画荻写字的故事……

这些故事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前赴后继,奋发图强。

在古人眼里面,经典诵读不仅仅要下功夫,更要讲究方法。

孔子

注重“乐学”、“游学”,注重“弦歌不辍”的读书学习。

墨子为孔子的读书学习方法,做了详细的说明介绍,指出:“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北宋著名水利专家刘彝

讲究知行合一,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明朝朱熹指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说明专注及感知的重要性。

清朝袁枚说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指出读书过程中要有理解。

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先生,还特别提出了“读书法”、“读书方法论”等概念。

方法不对,努力白费。古人尚且如此注重读书方法,难道不能给新时代的我们一些启迪吗?

果雪儿作为亲子中医育儿及中医少年成长系列课程的研发者、推广者,在我们的服务课程里面,以及中医夏令营、中医冬令营等活动里面,都会特别重视传统中医经典的诵读,并给与身体力行的诵读引领。

原创作者:润然老师(果雪儿少儿中医启蒙教育团队成员)

果雪儿少年儿童中医启蒙,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相关课题组成果,依托中医药大学专家资源,提供:亲子中医少年班(中小学生线上1年)、亲子中医儿童班(8岁前线上3年)、亲子中医游戏班(幼儿线上1年);亲子蒙学诵读班、少儿经典班;亲子中医夏令营(线下走进中医药文化景区)、亲子中医冬令营(线下走进中医药大学);《论语》一对一、传统家训家风家教课堂等。咨询联系果雪儿少儿中医启蒙黄老师。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尚德国学堂2024年秋季周末读经班开课啦!【课程设计·科学有序】 1.蒙学养正:蒙学五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声律启蒙》 训练孩子的字、音、韵、诗、等语言美育体系,培养其专注力并提升自信心。并为将来语文学习夯实扎实的基础。 2.经典明德:十三部经典分别为:《周易》、《论语》、《大学.中庸》、《老子》《孟子选》、《庄子选jvzquC41yy}/onnrkct/ew478iu6dtt
1.[中国书法大会]中国传统蒙学《千字文》最早是书法经典作品[中国书法大会]《姨母帖》《肚痛帖》《脚气帖》,这些帖的命名太有趣 00:00:51 [中国书法大会]中国传统蒙学《千字文》最早是书法经典作品 00:02:37 [中国书法大会]书法爱好者的必修课 00:00:45 [中国书法大会]这就是“天字第一号楼”的出处 00:01:09 [中国书法大会]学习书法的目的,是追求“师造化”更jvzquC41vx4de}{0eqs0497512>02;4XKFKdO=FMO:EU|^Mex7q5oF452>147xjvor
2.《小学(中华蒙学经典)》译文原文全文(4/6)孔子问:“学过《诗》了吗?”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说:“不学习《诗》,在公共场合就不能很好地表达。”孔鲤退下去就开始学《诗》。另一天,孔子又独自一人站立在庭院中,孔鲤从他面前快步经过。孔子问:“学《礼》了吗?”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说:“不学习《礼》,无法立身于世。”孔鲤退下去就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712:1;86217643B>a33;1:@959;4tj}rn
3.藏在蒙学经典里的那些故事【全9册】思维导图彩绘版有声伴读《藏在蒙学经典里的那些故事【全9册】 思维导图彩绘版 有声伴读 百家姓 三字经 千字文 中华蒙学经典课外阅读书籍传统文化幼儿国学朗诵启蒙 汉字启蒙百科故事读物 青少年漫画书籍3-10岁课外阅读书籍》,作者:藏在蒙学经典里的那些故事【全9册】 思维导图彩绘版 有声伴读 百jvzq<84rtqjve}3o0fgoimfpi0ipo86394922;5350nuou
4.《品相一般孝经弟子规增广贤文中华传统蒙学经典注音全本软精装当当江莱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品相一般 孝经弟子规增广贤文 中华传统蒙学经典注音全本 软精装 东南大学出版社 国学剩余库存,有磨痕及轻微破损【可开发票】》。最新《品相一般 孝经弟子规增广贤文 中华传统蒙学经典注音全本 软精装 东南大学出版社 国学剩余库存,有磨痕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982<:9<90jvsm
5.中国蒙学经典大全作者:[当代]荒草 字数:336774 字 作品简介: 蒙学经典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名物蒙求》《朱子家训》《家诫要言》《重订增广贤文》《心相编》《小儿语》《续小儿语》《女儿经》《女小儿语》《弟子职》《幼学琼林》《笠翁对韵》《龙文鞭影》等。 声明:本书内容(如有图片或音频亦jvzq<84pqxkm0|mwmwuonrsg0eun1wgqqm5jf8=7
6.国学常识什么是蒙学——蒙学介绍蒙学阶段主要采用的教材就是所谓的“三百千千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等,同时,在孟学阶段也会让儿童接触“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典书目,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蒙学教育通常采用个别教育的手段施教,注重背诵与练习。jvzquC41yy}/fr~khctxgw3eqo5hwx}wg1mvqzgejgoi|mk12:66:<2;6862=:639?17?>360nuou
7.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通用16篇)二、诵读蒙学经典,凸显文学的人文性特点 我一直都有这种想法,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关于传统文学和文化的内容太少。我个人偏爱古典文学,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历史,悠久而灿烂。中华民族流传的经典作品不仅仅文采斐然,其中还蕴含着历经沧海桑田仍旧经久不衰的人生哲理和做人信条。 根据这一届初一学生的具体情况,我认为他们缺乏一些最为基础的人 jvzq<84yyy4vpsx0eqs0ixsi|wu{qwllkg52:<::8;4ivvq
8.国际化师资团队共襄全球小儿童华文教育盛宴她认为,所谓经典,就是其文化价值的不可替代性。作为华文教育工作者,既要对所在国文化有深入了解,还要重视“根文化”的融入与传承,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前教育资源——传统蒙学的形式和内容,使其在当代海外华文教学中发挥新的作用。 姚岚老师的课程获得学员一致好评。泰国学员姚静认为此次培训课程精彩实用,姚老师的jvzquC41jy/lwz0gf{/ew442470397;1e74696c87>23>4rcik/j}r
9.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豆瓣)《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从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到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声律启蒙》等,一共收录了十篇目前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最受人欢迎,并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作品,都是朗朗上口、便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32=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