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中的礼仪》之童蒙养正篇

通过解读《弟子规》《三字经》等

经典读本中文明礼仪知识

以及创新版“文明三字经”

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促进未成年人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本期“童蒙养正篇”

邀请祁智老师和两位学生

一起走进演播室

品味国学经典

弘扬文明礼仪

本期专家

祁智

江苏省作家协会 副主席

01

读经典 学礼仪

“诵读国学经典,与圣贤为伍”。祁智老师说,他去过上千所学校,几乎每一所学校都在诵读经典,最让他触动的是阳光普照下,一操场的孩子们都在诵读国学经典。

浦口外国语学校高新小学二年级学生王允熙说,她在学校开设的国学课上,学到很多文明礼仪知识。国学经典中有很多有关礼仪的语句,而让王允熙印象深刻的是哪句?

02

童蒙养正《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约作于康熙年间 ,后经修订改编,命名为《弟子规》。主要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处世、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

为测试两位小嘉宾对于国学经典中礼仪知识的掌握情况,现场还设置了《弟子规》问答环节,孩子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同学们也提出了自己疑问,国学经典中的一些礼仪要求,放在现今会不会不合时宜,比如《弟子规》中 “揖深圆,拜恭敬。”是不是太隆重了?

03

中华文明常学常新

“八礼四仪”是我省制定的学生文明礼仪日常行为准则,引导未成年人从小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六年级学生陈俞硕说,他们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礼仪小标兵活动,同学们在自己做好的同时,也要传播推广礼仪。那么,“八礼四仪”与国学经典有什么紧密联系呢?

安徽教师徐继忠退休后,耗时12年,完成了14万字的《文明三字经》。从青少年道德修养、公民道德修养、生活常识三个维度切入,涉及了社会与人生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内容非常丰富、细致。《文明三字经》在礼仪养成教育上有着怎样的积极效应?

THE END
0.《弟子规》原文国学汉安诗韵国学mp3在线收听国学经典 播放全部 内容介绍 原文诵读国学经典,碎片时间学国学 专辑(22) 正序倒序 弟子规22 405501:30 弟子规21 229401:30 弟子规20 136301:30 弟子规19 124401:30 弟子规18 120301:30 弟子规17 224901:30 弟子规15 90501:30 弟子规16 147701:30 弟子规14 jvzquC41yy}/m~lqw0ipo8yu1crcwv4v;gxw4n4
1.国学经典《弟子规》全文及译文《弟子规》缘由 《弟子规》初成文时叫《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因其含义深刻,行文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被后人广为传诵。《弟子规》一文的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932>38@d328>43A=;40nuou
2.弟子规国学经典注释: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jvzquC41yy}/{~|gpoo/exr1iwuywn4fk|ohwr4
3.《有声美绘国学经典弟子规彩图注音版(清)李毓秀著郭济访编当当墨渊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有声美绘国学经典 弟子规 彩图注音版 (清)李毓秀 著 郭济访 编》。最新《有声美绘国学经典 弟子规 彩图注音版 (清)李毓秀 著 郭济访 编》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有声美绘国学经典 弟子规 彩图注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7399>9993jvor
4.《弟子规》教学计划(通用10篇)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做好教学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那么教学计划要怎么写才能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弟子规》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弟子规》教学计划 1 中学德育特色教育活动——“国学经典诵读”自2009年开展以来,受到教师、家长、学生的让热烈欢迎,其成效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9::7?/j}rn
5.经典诵读·弟子规第3集教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经典诵读·弟子规 第3集 节目简介 经典诵读·弟子规 导演:未知 主演:未知 地区:内地 类型:幼儿/ 国学 / 早教 简介:《弟子规》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形式编撰而成,列述弟子在待人、接物与学习上需要恪守的守则规范。孩子在诵读中轻松识字,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jvzquC41yy}/opyx0eun14315894@=1e1;1:?8850nuouDuvcxua}nog?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