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原文及译文(三)简体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原文】

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译文】

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宋朝时的赵普,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

【原文】

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译文】

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

【原文】

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译文】

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家境贫苦,却都能在艰苦条件下继续求学。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时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

【原文】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译文】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大泉,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象苏老泉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原文】

若梁灏    八十二    对大廷    魁多士

彼既成    众称异    尔小生    宜立志

【译文】

宋朝有个梁灏,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梁灏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惊异,钦佩他的好学不倦。而我们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立定志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无量。

【原文】

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

彼颖悟    人称奇    尔幼学    当效之

【译文】

北齐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呤诗,后来当了秘书监著作郎。另外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时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他们两个人的聪明和才智,在当时很受人们的赞赏和称奇,现在我们正是求学的开始,应该效法他们,努力用功读书。

【原文】

蔡文姬    能辨琴    谢道韫    能咏吟

彼女子    且聪敏    尔男子    当自警

【译文】

在古代有许多出色的女能人,象东汉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辨琴声好坏,晋朝的才女谢道韫则能出口成诗。象这样的两个女孩子,一个懂音乐,一个会作诗,天资如此聪慧,身为一个男子汉,更要时时提醒自己,充实自己才对。

【原文】

唐刘晏    方七岁    举神童    作正字    彼虽幼

身已仕    尔幼学    勉而致    有为者    亦若是

【译文】

唐玄宗时,有一个名叫刘晏的小孩子,才只有七岁,就被推举为神童,并且做了负责刊正文字的官。刘晏虽然年纪这么小,但却已经做官了,担当国家给他的重任,你们这些小孩子,要想成为有用的人,只要勤奋好学,也可以和刘晏一样名扬后世。

【原文】

犬守夜    鸡司晨    苟不学    曷为人

蚕吐丝    蜂酿蜜    人不学    不如物

【译文】

狗在夜间会替人看守家门,鸡在每天早晨天亮时报晓,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迷迷糊糊过日子,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蚕吐丝以供我们做衣料,蜜蜂酿蜜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

【原文】

幼而学    壮而行    上致君    下泽民

扬名声    显父母    光于前    裕于后

【译文】

我们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替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利。如果你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人民就会赞扬你,而且父母也可以因你得到荣耀,给祖先增添光彩,也给后代留下好的榜样。

【原文】

人遗子    金满赢    我教子    唯一经

勤有功    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

【译文】

有的人留给子孙后代的是金银钱财,而我并不这样,我只希望他们能精于读书学习,长大后做个有所作为的人。反复讲了许多道理,只是告诉孩子们,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

THE END
0.解读《三字经》3译文: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称为九族,是人的辈分。 备注:玄孙是曾孙的儿子,《三字经》中说“至玄曾”,顺序反了,应该是“至曾玄”。作者调换顺序是为了平仄和韵律。 九族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向上四辈,向下四辈,算上自己九辈。另一种涉及到“诛灭九族”时的计算方法,九族指父jvzquC41yy}/onnrkct/ew45i3oo2{u
1.《三字经》的完整版及其译文《三字经》是一本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由宋代学者王应麟编撰。它以简洁明了的三字一句的形式,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历史、文化、道德等。以下是《三字经》的完整版及其译文: 三字经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jvzquC41yy}/jwyx0v|0pn|u1252:@9855=36:7622>579
2.『经典古文』三字经全文翻译三字经 【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点评】 人生下来原本都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原文】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148661:;37A<2a;=64>93534tj}rn
3.三字经劝学篇原文拼音版注音及带拼音朗读宋代王应麟古诗文中华书局版三字经的重教劝学篇章节注音原文及带拼音朗读。三字经•劝学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jvzq<84yyy4sc‚|kv0ipo8uquvy0ujs/|k3kkwl/swgo/zg/robp7mvon
4.三字经》原文、译文、点评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点评: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41271986219942;<5a3=8:<>33;4tj}rn
5.《三字经》全文带译文.docx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易解人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1694>4722745;6522633;60ujzn
6.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格式翻译实践报告主要由原文、译文和翻译评价报告构成。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首译的中文或外文文本进行笔译,或对自己某次口译实践讲话人和译员的录音文本进行转写,并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简要概述翻译过程,选取典型译例进行分析,总结翻译心得,最终形成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践报告主体部分可用汉语或相应外语书写。笔译要求:翻译jvzquC41yy}/huh0uf{/gmz0ep5jpot134:81:;7654ivv
7.三字经为学篇原文拼音版注音及带拼音朗读宋代王应麟古诗文三字经 为学篇中华书局版三字经的为学篇章节注音原文及带拼音朗读。三字经•为学篇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jvzq<84yyy4sc‚|kv0ipo8uquvy0ujs/|k3kkwl/ygo.z~j/rkgo0qyon
8.《英韵三字经》妙含“中国味道”光明日报英译《三字经》看起来简单,实则并非易事。西方传教士曾有“断言”:《三字经》“不能译为英文韵诗”。可是,如果不能以三个英语单词对应汉语的三个字来译,那还能称为《三字经》吗?赵彦春琢磨了3年,字斟句酌,最终采用“三词格”和整齐的“aabb”韵式,以使译文更逼近原文的语体和风格。厚积薄发,他原本打算在一jvzquC41grgqg{3ioy4dp8lotd5ivvq14276/9;13:5oy7I332612prtda813>583:e2/9: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