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经原文及译文

导读:《小人经》是2010年黄山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五代)长乐老。长乐老,冯道,号长乐老,五代人。其一生为官三十一年,经历了五朝十主,却能高居相位二十余年,创造了官史上罕有的奇迹。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小人经原文及译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人经》原文

圆通卷一

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弃也。道之靡通,易者无虞也。

惜名者伤其名,惜身者全其身。名利无咎,逐之非罪,过乃人也。

君子非贵,小人非贱,贵贱莫以名世。君子无得,小人无失,得失无由心也。名者皆虚,利者惑人,人所难拒哉。

荣或为君子,枯必为小人。君子无及,小人乃众,众不可敌矣。名可易事难易也,心可易命难易也,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

闻达卷二

仕不计善恶,迁无论奸小。悦上者荣,悦下者蹇。君子悦下,上不惑名。小人悦上,下不惩恶。下以直为美,上以媚为忠。直而无媚,上疑也;媚而无直,下弃也。上疑祸本,下弃毁誉,荣者皆有小人之谓,盖固本而舍末也。富贵有常,其道乃实。福祸非命,其道乃察。实不为虚名所羁,察不以奸行为耻。无羁无耻,荣之义也。

求名者莫仕,位非名也。求官者莫名,德非荣也。君子言心,小人攻心,其道不同,其效自异哉。

解厄卷三

无忧则患烈也。忧国者失身,忧己者安命。祸之人拒,然亦人纳;祸之人怨,然亦人遇。君子非恶,患事无休;小人不贤,佘庆弗绝。

上不离心,非小人难为;下不结怨,非君子勿论。祸于上,无辩自罪者全。祸于下,争而罪人者免。

君子不党,其祸无援也。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道义失之无惩,祸无解处必困,君子莫能改之,小人或可谅矣。

交结卷四

智不拒贤,明不远恶,善恶咸用也。顺则为友,逆则为敌,敌友常易也。

贵以识人者贵,贱以养奸者贱。贵不自贵,贱不自贱,贵贱易焉。贵不贱,人,贱不贵人,贵贱久焉。

人冀人愚而自明,示人以愚,其谋乃大。人忌人明而自愚,智无潜藏,其害无止。明不接愚,愚者勿长其明。智不结怨,仇者无惧其智。

君子仁交,惟忧仁不尽善。小人阴结,惟患阴不制的。君子弗胜小人,殆于此也。

节仪卷五

外君子而内小人者,真小人也。外小人而内君子者,真君子也。德高者不矜,义重者轻害。

人慕君子,行则小人,君子难为也。人怨小人,实则忘义,小人无羁也。难为获寡,无羁利丰,是以人皆小人也。

位高节低,人贱义薄。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坏其身。君子避于乱也,小人达于朝堂。

节不抵金,人困难为君子。义不抵命,势危难拒小人。不畏人言,惟计利害,此非节义之道,然生之道焉。

明鉴卷六

福不察非福,祸不预必祸。福祸先知,事尽济耳。

施小信而大诈逞,窥小处而大谋定。事不可绝,言不能尽,至亲亦戒也。佯惧实忍,外恭内忌,奸人亦惑也。知戒近福,惑人远祸,俟变则存矣。

私人惟用,其利致远。天恩难测,惟财可恃。以奸治奸,奸灭自安。伏恶勿善,其患不生。

计非金者莫施,人非智者弗谋,愚者当戒哉。

谤言卷七

人微不诤,才庸不荐。攻其人忌,人难容也。陷其窘地人自污,谤之易也。善其仇者人莫识,谤之奇也。究其末事人未察,谤之实也。设其恶言人弗辩,谤之成也。

谤而不辩,其事自明,人恶稍减也。谤而强辩,其事反浊,人怨益增也。

失之上者,下必毁之;失之下者,上必疑之。假天责人掩私,假民言事见信,人者尽惑焉。

示伪卷八

无伪则无真也。真不忌伪,伪不代真,忌其莫辩。

伪不足自祸,真无忌人恶。顺其上者,伪非过焉。逆其上者,真亦罪焉。求忌直也,曲之乃得。拒忌明也,婉之无失。

忠主仁也,君子仁不弃旧。仁主行也,小人行弗怀恩。君子困不惑人,小人达则背主,伪之故,非困达也。

俗礼不拘者非伪,事恶守诺者非信,物异而情易矣。

降心卷九

以智治人,智穷人背也。伏人慑心,其志无改矣。

上宠者弗明贵,上怨者休暗结。术不显则功成,谋暗用则致胜。君子制于亲,亲为质自从也。小人畏于烈,奸恒施自败也。

理不直言,谏非善辩,无嫌乃及焉。情非彰示,事不昭显,顺变乃就焉。

仁堪诛君子,义不灭小人,仁义戒滥也。恩莫弃贤者,威亦施奸恶,恩威戒偏也。

揣知卷十

善察者知人,善思者知心。知人不惧,知心堪御。

知不示人,示人者祸也。密而测之,人忌处解矣。君子惑于微,不惑于大。小人虑于近,不虑于远。

设疑而惑,真伪可鉴焉。附贵而缘,殃祸可避焉。结左右以观情,无不知也。置险难以绝念,无不破哉。

译文

圆通卷一:

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虽说善恶有它的定义,但具备真正智慧的人在做事时,绝对不会被善恶的观点束缚)。天理有常,明者不弃也(天下事都有它的自然规律,聪明的人不会去违背自然规律)。道之靡通,易者无虞也(道理是圆融的,什么是圆融?就是通达的去顺应变化)。惜名者伤其名,惜身者全其身(珍惜名声的人名誉反而最容易受到损害,爱惜自己的人则可以得以保全自己)。名利无咎,逐之非罪,过乃人也(名利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追逐名利也不能算是什么罪过,以此来批评别人只是自己的主观意识不同而已)。君子非贵,小人非贱,贵贱莫以名世(尊贵的人其实没什么值得尊贵的,老百姓也没什么低贱的,尊贵还是低贱并不足以称道于世)。君子无得,小人无失,得失无由心也(社会地位高的人不一定能得到什么,老百姓也不一定会失去什么,得失跟思想境界其实毫无关系)。名者皆虚,利者惑人,人所难拒哉(名誉都是虚的,只有利益才能真正诱惑人,这是人难以抗拒的本性)。荣或为君子,枯必为小人(成功富足了的人可能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失败贫困的人肯定会沦落到小人之列)。君子无及,小人乃众,众不可敌矣(社会地位高的人永远是少数,老百姓永远是多数,多数人的力量永远不能轻视)。名可易事难易也,心可易命难易也(名誉是过眼云烟很容易发生变化,不要异想天开去改变客观现实,思想境界可以发生变化,但随着因缘果报流转的命运却难以更改)。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社会地位的高和低没有什么两样,如果被名利束缚着活得很累,就不如做个小老百姓去过自由自在的日子)。

闻达卷二

仕不计善恶,迁无论奸小(做官或升职的标准,根本不是以善恶或忠奸来决定的)。悦上者荣,悦下者蹇(jian、跛意、不顺利)(能和领导搞好关系的,日子必定过得很滋润,处处为老百姓着想的,困难肯定不少)。

君子悦下,上不惑名(品德高尚的人能让老百姓高兴,可领导会因此而不高兴了)小人悦上,下不惩恶(喜欢讨好领导的人,群众可能会反感,但这样的反感并不能对你有任何损伤)。下以直为美,上以媚为忠(老百姓喜欢道德高尚刚直不阿的人,可领导会把喜欢谄媚、顺应的人当做忠诚)。

直而无媚,上疑也;媚而无直,下弃也(道德高尚但不懂得去顺应领导,领导就会怀疑你的忠诚;但是当你无原则的去顺应领导,老百姓就会抛弃你了)。

上疑祸本,下弃毁誉,荣者皆有小人之谓,盖固本而舍末也(领导怀疑你的忠诚是灾祸的根本,老百姓抛弃你对名誉有影响,所以功成名就的人都难免名声不好,就是他们把实际利益看得比名声重要)。

富贵有常,其道乃实(富贵的规律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福祸非命,其道乃察(其实祸福并不一定是命中注定的,关键看你是否有观察和判断的能力)。实不为虚名所羁,察不以奸行为耻(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就不要受那些虚名的束缚。

善于去观察判断,就不要以奸诈为耻辱)。无羁无耻,荣之义也(有没有名声的羁绊和耻辱感的束缚,就是能不能显贵发达的根本原因)。求名者莫仕,位非名也(要是真想追求名声就不要去当官,因为好名声不是当官可以得到的)。求官者莫名,德非荣也(想当官就别管什么名声,因为道德高尚跟荣华富贵是矛与盾的关系)。

君子言心,小人攻心,其道不同,其效自异哉(追求道德高尚就必须讲究人格定位,追求荣华富贵的人没有这种道德理念,人格操守和价值取向的定位不同,结果当然不一样)。

解厄卷三

无忧则患烈也(什么都不劳心,大烦恼就会上身了)。忧国者失身,忧己者安命(不过,为国家劳心的人,有可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搭上。只为自己操心的人,却能快乐地安身立命)。

祸之人拒,然亦人纳;祸之人怨,然亦人遇(灾祸之事不是人想要的,但有些灾祸之事的确是自找的;虽然每个人都讨厌灾祸之事,但每个人都难免碰上)。君子非恶,患事无休。小人不贤,余庆弗绝(虽说道德高尚的人不做坏事,但灾祸之事接连不断。而人品低下的人不干好事,却能够快快乐乐左右逢源)。

上不离心,非小人难为;下不结怨,非君子勿论(因此,如果让领导对自己完全放心,不做小人就肯定做不到。但是要想让老百姓不怨恨自己,没有人格操守和价值取向的定位谈都别谈)。祸于上,无辩自罪者全。祸于下,争而罪人者免(所以,领导要找自己麻烦的时候,就不要去为自己辩护,这样才能保全自己。但如果是出了事故可能会追究责任时,就只能抢先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才能不承担责任)

。君子不党,其祸无援也。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要知道道德高尚的人不爱拉帮结伙,所以灾祸之事一旦发生,愿意伸手拉一把的人非常少。而因为小人善于交结,有一大帮朋友,所以发生灾祸之事时不乏尽全力帮忙的人)。

道义失之无惩,祸无解处必困,君子莫能改之,小人或可谅矣(从某些方面来说,不讲道义对自己不会有什么实际的不利,而有了灾祸之事没人帮忙可就必然倒霉。因为做道德高尚的人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别人选择去做小人,的确也有可以理解的地方)。

交结卷四

智不拒贤,明不远恶,善恶咸用也(具备真正智慧就不会拒绝好人,也不会疏远坏人,因为这两种人都可以帮助你成就事业)。顺则为友,逆则为敌,敌友常易也(一般说来,都会拿顺应自己的人当朋友,拿反对自己的人当敌人,其实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因为由于时间、地点、需要的不同,朋友和敌人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贵以识人者贵,贱以养奸者贱(用尊重的心态去对待别人,肯定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样的道理,用轻贱的心态去对待别人,日后难免遭受别人的轻贱)。

贵不自贵,贱不自贱,贵贱易焉(如果受到别人的尊重而不自重,如果贫贱的人也不自己看不起自己,时间长了,贵和贱就该互相掉换了)。贵不贱,人,贱不贵人,贵贱久焉(如果尊贵的人永远不会看不起别人,如果潦倒的人永远也学不会去尊重别人,贵贱就有可能这么一直延续下去)。

人冀人愚而自明,示人以愚,其谋乃大(如果有人希望别人愚痴而自己聪明,但他还是成天装愚痴给人看,这样的人可能是城府极深)。人忌人明而自愚,智无潜藏,其害无止(如果有人不满意别人比自己更有聪明才智,就自己耍小聪明,这样的人纯属自己找不自在)。

明不接愚,愚者勿长其明(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和愚痴的人交朋友,因为和愚痴的人交朋友,绝对不会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智不结怨,仇者无惧其智(但有智慧的人不会轻易去跟别人结仇,因为一旦结仇,他们不会因为你有智慧就怕你)。君子仁交,惟忧仁不尽善。小人阴结,惟患阴不制的(道德高尚的人用仁义与人交朋友,而且还惟恐自己做得不够尽善尽美。

道德不怎么高尚的人与人交往喜欢耍阴谋诡计,因为不耍阴谋诡计,目的就达不到)。君子弗胜小人,殆于此也(那些讲究道德底线的人,一般斗不过那些没有道德底线的人,而且常常要吃他们的亏,就是因为如此)。

节仪卷五

外君子而内小人者,真小人也(外表一幅真人君子道貌岸然的作派,而内心全是阴谋诡计的人,就是真正的小人)。外小人而内君子者,真君子也(做事手段并不比喜欢耍阴谋诡计的人差,但内心却有着慈悲情怀的人,才配称之为真君子)。

德高者不矜,义重者轻害(道德高尚的人以人格操守和价值取向的定位为底线,所以就不知道保重自己。而看重仁义的人因为太重仁义,所以从不计较自己的得失以及可能面对的伤害)。人慕君子,行则小人,君子难为也(人们都仰慕道德高尚的君子,但其行为又都是小人所为,这是因为做君子会非常非常累,很难做到)。

人怨小人,实则忘义,小人无羁也(同样的道理,有些人口口声声说憎恶小人,实际上做的事却不仁不义,因为做小人会非常自在)。难为获寡,无羁利丰,是以人皆小人也(这样一来,道德高尚的人因为道德高尚而守穷,没有道德底线的人因为无所顾忌占尽便宜,所以,大家都没有道德底线而去做小人了)。

位高节低,人贱义薄(有人说社会地位越高,气节越低,这是因为要保住地位。而人贫穷了,也就顾不上义气了,这是因为首先要活下去)。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坏其身(道德高尚者最受不得诽,谤、屈辱,而道德不怎么高尚的人,他所追求的却是身体感官上的快活,最怕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

君子避于乱也,小人达于朝堂(所以,道德高尚的人受到屈辱就躲起来隐居去了,道德不怎么高尚的人却会因此而显达于朝廷)。节不抵金,人困难为君子(的确,人格操守的气节比不上金钱实在,所以,人穷了便讲不起气节)。义不抵命,势危难拒小人(同样的道理,义气也没有活着重要,所以,为了活命也就没有办法不做小人)。

不畏人言,惟计利害,此非节义之道,然生之道焉(这样一来,就会不管别人怎样说,而自己的利益存亡才是硬性指标。真的,这不是讲不讲气节仁义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

明鉴卷六

福不察非福,祸不预必祸(生在福中不知道珍惜就不是福气,福气也不会长久,但如果祸事来临还不知道躲避,那就肯定要倒霉)。福祸先知,事尽济耳(假如福祸都能提前预知,就可以平平安安地过日子)。施小信而大诈逞,窥小处而大谋定(小事情上讲信誉,就能使大阴谋得逞,多注意细节,大决策就能搞定。)事不可绝,言不能尽,至亲亦戒也(凡事不可做绝,凡言不能吐尽,即使是至亲好友也要小心)。

佯惧实忍,外恭内忌,奸人亦惑也(心里有气也要忍着,假装畏惧,心里在恨也得藏着,假装恭敬,如果能这样做,纵是喜欢耍阴谋诡计也会被迷惑)。知戒近福,惑人远祸,俟(si、等待机会)变则存矣(知道假装畏惧就可以得到好处,懂得假装恭敬就可以远离灾祸,这样的人再遇到什么变故都没有危难)。

私人惟用,其利致远(只要跟用得上的人都套交情,就可以长远的对你自己有利)。天恩难测,惟财可恃(别指望永远得到领导的保护,因为在利益面前谁都靠不住)。以奸治奸,奸灭自安(用恶人去整治恶人,坏人被治服后,整治恶人也知道了厉害,照样也就变老实了)。

伏恶勿善,其患不生(治服恶人以后,就再不重用被治服了的这个恶人,这样他就再也干不成什么坏事了)。计非金者莫施,人非智者弗谋,愚者当戒哉(计策不管用就不能一条道走到底,自己没有聪明才智就不要去耍阴谋诡计,不是特别聪明的人切记切记)。

谤言卷七

人微不诤,才庸不荐(对职位比自己还要低的人,没必要给他提意见,同时,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也不要给领导推荐)。攻其人忌,人难容也(如果想攻击别人,就找到他最遭人羡慕、嫉妒的那一个点,这样的话,所有的人容不下他)。陷其窘地人自污,谤之易也(或者想办法把他推到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别人就会替你攻击他,这是最简单也最行之有效的诽,谤办法)。

善其仇者人莫识,谤之奇也(再就是好好善待那些跟他有仇的人,因为他们早晚会攻击他,而且别人还不知道跟你有关系,这应当说是算一个诽,谤人奇招)。

究其末事人未察,谤之实也(再就是把他干过的那些别人不知道的小事情,挑出毛病来公诸于世,也是个行之有效的毁谤办法)。设其恶言人弗辩,谤之成也(再就是到处散播他的种种坏话,而且真真假假的让他无法分辨,这也算是可以使毁谤直接成功的办法)。

谤而不辩,其事自明,人恶稍减也(遇到诽,谤能选择沉默,当事情慢慢清楚后,别人的厌恶或许能稍微减少一些)。谤而强辩,其事反浊,人怨益增也(如果遇到诽,谤强行争辩,那么只能是越描越黑,结果是别人的怨恨和厌恶越来越多)。

失之上者,下必毁之;失之下者,上必疑之(如果领导对你的的印象不如以前了,同事们就可能开始对你不满。换句话说,如果同事们都对你不满意了,那么领导也该产生怀疑了)。假天责人掩私,假民言事见信,人者尽惑焉(借助领导来攻击别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借助同事们的舆论来讨取领导的信任,这样的办法,任谁都得上当)。

示伪卷八

无伪则无真也(没有虚假,也就没有真实)。真不忌伪,伪不代真,忌其莫辩(其实真的并不怕假的,因为假的无论如何也真不了,怕的就是真真假假掺合在一起无法区分清楚)。伪不足自祸,真无忌人恶(如果虚伪得不能到位,就会自己惹祸上身,但如果真诚要是到了无所忌讳的地步,却也是件让人讨厌的事情)。

顺其上者,伪非过焉(顺应领导的意思去行事,哪怕是假装的也没有关系)。逆其上者,真亦罪焉(但要是悖逆领导的意思行事,尽管是真诚的,到头来也是惹烦恼上身)。求忌直也,曲之乃得(提什么要求千万别说的太直白,要学会曲里拐弯的用点技巧才容易成功)。

拒忌明也,婉之无失(同样的道理,拒绝什么要求也别有什么说什么,委婉点儿照样能达到目的又不会得罪人)。忠主仁也,君子仁不弃旧(所谓的“忠”,主要指的是“仁”,道德高尚者自然“仁”而且不忍弃旧,当然也就是“忠”)。仁主行也,小人行弗怀恩(所谓的“仁”,主要指的是用行为来感恩,而没有道德底线的人绝对不会通过行为来感恩)。

君子困不惑人,小人达则背主,伪之故,非困达也(有道德底线的人尽管陷入困境也不会耍手段骗人,没有道德底线的人一显达,就会背着领导耍花招,这是做人虚伪不虚伪的原因,跟困境或显达没有关系)。俗礼,不拘者非伪;事恶,守诺者非信。物异而情易矣(如果是虚礼俗套,不去遵循也不算是什么虚伪。但明明不是什么好事,还说一不二的也算不上什么诚信。所以,具体问题得去作具体分析)。

降心卷九

以智治人,智穷人背也(用心计来进行管理,什么时候没有心计使用了,别人也就不服你了)。伏人慑心,其志无改矣(其实,收伏人首先要收伏其心,只能是用道义将他们慑服住,让他们的志向不会改变,目的就达到了)。上宠者弗明贵,上怨者休暗结(如果自己被领导宠信,就一定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但如果自己被领导瞧不起,可千万别私下拉帮结派和领导作对)。

术不显则功成,谋暗用则致胜(不显山不露水的权谋手段才容易成功,因为搞权谋手段要知道不用则隐蔽,用则致胜)。君子制于亲,亲为质自从也(其实每个人都有弱点,道德高尚者的弱点在于他们珍爱亲情,把他们的亲属搞定了,他们也就曲从了)。小人畏于烈,奸恒施自败也(没有道德底线的人就不一样,因为他们害怕比他们更狠更毒的人,以狠毒制狠毒,他们也就服了)。

理不直言,谏非善辩,无嫌乃及焉(有道理也不需要争个输赢,给领导提意见更不需要争辩,因为,只要不遭人讨厌目的就能达到)。情非彰示,事不昭显,顺变乃就焉(其实不管是什么态度或是做什么事情,都没必要先弄得路人尽知,只有顺应形势等缘分到了才可能成功)。

仁堪诛君子,义不灭小人,仁义戒滥也(“仁义”二个字,不知道拖累了多少讲究道德底线的人,对不讲道德底线的人却不起任何作用,所以,“仁义”一定不能随意滥施)。恩莫弃贤者,威亦施奸恶,恩威戒偏也(因此,好处别忘了那些讲究道德底线的人,惩罚也别忘了那些没有道德底线的人,奖惩我们都要按照游戏规则来)。

揣知卷十

善察者知人,善思者知心(善于观察才能去了解别人,善于思索才能去理解别人)。知人不惧,知心堪御(只有了解了别人你才能无所畏惧,也只有理解了别人你才能知道怎样去进行提防)。知不示人,示人者祸也(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藏才隐智,不懂得藏才隐智会给自己带来烦恼)。

密而测之,人忌处解矣(不仅仅需懂得藏才隐智,还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样久而久之,别人对你的嫉恨之心就会慢慢消除掉)。君子惑于微,不惑于大(做君子的可以在小事上糊涂一点没有关系,但在大事上绝对不能糊涂的这个道理)。小人虑于近,不虑于远(小人们一般都在眼前的事情上患得患失,未来的事情就会考虑得少)。

设疑而惑,真伪可鉴焉(一旦掌握了这个规律,再找些机会看看他们的反应,这样就可以知道谁真诚谁虚伪,谁君子谁小人了)。附贵而缘,殃祸可避焉(然后,要认准有前途的人,去把关系搞牢固一点,以后的祸事就自然避免了)。结左右以观情,无不知也(再就是多结交可以结交的朋友,并注意各种消息,这样就没有不知道的内幕了)。

置险难以绝念,无不破哉(如果能够做到时时如同身处险境并常心存忧患思识,还要放弃不可能实现的妄想,就可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左右逢源了)。

内容简介

冯道的一生,就是一部“做官学”。他本人就是一位官场常胜将军,是一部完整的小人活教材。他一生的意义也许就是教人怎样做官。并用一生的实践向人们宣告怎样才能官场不倒,怎样处世才能使个人利益最大化……

作者简介

长乐老,冯道,号长乐老,五代人。其一生为官三十一年,经历了五朝十主,却能高居相位二十余年,创造了官史上罕有的奇迹。冯道于官场左右逢源,生逢兵戈不息之乱世,竟似闲庭信步,被司马光指为“求生害仁”。而这本《小人经》,乃是由其特殊人生经历淬炼而成,从其涉及的利害关系和诡异程度看,我们所有的人都低估小人的智慧了。

THE END
0.解读《三字经》3译文: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称为九族,是人的辈分。 备注:玄孙是曾孙的儿子,《三字经》中说“至玄曾”,顺序反了,应该是“至曾玄”。作者调换顺序是为了平仄和韵律。 九族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向上四辈,向下四辈,算上自己九辈。另一种涉及到“诛灭九族”时的计算方法,九族指父jvzquC41yy}/onnrkct/ew45i3oo2{u
1.《三字经》的完整版及其译文《三字经》是一本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由宋代学者王应麟编撰。它以简洁明了的三字一句的形式,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历史、文化、道德等。以下是《三字经》的完整版及其译文: 三字经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jvzquC41yy}/jwyx0v|0pn|u1252:@9855=36:7622>579
2.『经典古文』三字经全文翻译三字经 【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点评】 人生下来原本都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原文】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148661:;37A<2a;=64>93534tj}rn
3.三字经劝学篇原文拼音版注音及带拼音朗读宋代王应麟古诗文中华书局版三字经的重教劝学篇章节注音原文及带拼音朗读。三字经•劝学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jvzq<84yyy4sc‚|kv0ipo8uquvy0ujs/|k3kkwl/swgo/zg/robp7mvon
4.三字经》原文、译文、点评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点评: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41271986219942;<5a3=8:<>33;4tj}rn
5.《三字经》全文带译文.docx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易解人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1694>4722745;6522633;60ujzn
6.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格式翻译实践报告主要由原文、译文和翻译评价报告构成。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首译的中文或外文文本进行笔译,或对自己某次口译实践讲话人和译员的录音文本进行转写,并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简要概述翻译过程,选取典型译例进行分析,总结翻译心得,最终形成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践报告主体部分可用汉语或相应外语书写。笔译要求:翻译jvzquC41yy}/huh0uf{/gmz0ep5jpot134:81:;7654ivv
7.三字经为学篇原文拼音版注音及带拼音朗读宋代王应麟古诗文三字经 为学篇中华书局版三字经的为学篇章节注音原文及带拼音朗读。三字经•为学篇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jvzq<84yyy4sc‚|kv0ipo8uquvy0ujs/|k3kkwl/ygo.z~j/rkgo0qyon
8.《英韵三字经》妙含“中国味道”光明日报英译《三字经》看起来简单,实则并非易事。西方传教士曾有“断言”:《三字经》“不能译为英文韵诗”。可是,如果不能以三个英语单词对应汉语的三个字来译,那还能称为《三字经》吗?赵彦春琢磨了3年,字斟句酌,最终采用“三词格”和整齐的“aabb”韵式,以使译文更逼近原文的语体和风格。厚积薄发,他原本打算在一jvzquC41grgqg{3ioy4dp8lotd5ivvq14276/9;13:5oy7I332612prtda813>583:e2/9:0jvs